做家访应该的,做到家、师、校相互了解,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情趣和状态,到发布政策的想到没有,老师课外有时间吗?就是有时间怎么去?有着去?坐车和开车给不给费用?毕竟公务员有车补,以后发布政策要切合实际,了解基层一线老师的工作量和实际情况后再发布!
公务员有车补,要求班主任家访,是不是也应该发车补,否则那点可怜的工资不够家访的车费。
君山老师一级教师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看到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中小学教师每学年至少对班上的每名学生进行一次家访,并要求要有家访记录和照片。
不要羡慕老师的寒暑假,两个假期撑死就90天,再除去其他单位正常休息日和节日假,12周x2=24天,加3天左右节日假,共27天,剩余就63天,这其中最少有20天要进行各种家访,学习进修培训,只剩40来天。但你想想,上课期间老师基本上每天6点30左右就进校了,晚上至少10点半才能离校,每天在校时间已远在12小时以上。别单位一周上40小时班,老师一周上70水时以上,待遇还差公务员最少2000。//@lanmao724:看到这个消息很心酸!我和我老公都是高中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是要有早自习的,记得有一次冬天前天晚上下了一晚上大雪,第二天5点起来一看外边又下起大雾!根本看不清路,无奈之下我们俩只能手牵手步行去学校,现在想想太艰难了!老师这个行业付出太多了!太羡慕朝九晚五的工作了!高中老师早晨要5:30早自习,10:30晚自习,有的时候早晚还敢在一起,真是无语呀!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现状!
孩子的班主任兼生物老师于凌晨5:30左右,骑电车赶往学校督促学生上晨读的路上,出车祸去世了。当天,学校紧急安排了新的生物老师和新的班主任。孩子们没有受到一丝影响,甚至都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换老师。学校里一切正常,师生们一切都好。唯听说,死者的父母哭晕在医院,双双住院医治。死者的孩子哭得嗓子发哑,目光呆滞……由此可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说得不错。单位离开谁都会照样运转,但作为中年人,却是家庭的支柱。没有了支柱,家就变得摇摇欲坠。听说,一节早读课15元钱,那天早上风雪交加……老师是个好老师,为了孩子们尽心尽责,可一旦没了生命,就什么也不是了。珍重生活!
这也是公务员和教师的区别?
海阔天空0oO又说教师不能有车补,又下命令让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家访,真是谁嘴大谁说了算啊。万能的网友,希望你来喷—
老师太听话了,做了很多事儿了。这个家访,其实应该是有点责任心的老师都不会耽误的,有必要都会时时刻刻联系沟通的,现在手机电话微信相当方便的。所以现在再提这个硬性要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引出许多问题来。比如老师提出的车补,部分公务员有无需要都是固定车补,称为工资一部分了,那老师呢?还有女教师的安全,家长的时间,部分孩子表现一般家长不愿意面对老师等等诸多问题!//@无忧的星空RD:现在让教师做个事,这么难?
第一,家长没有事情吗?第二教师家访安全怎么保证,尤其现在基本都是女班主任,还是年轻的女班主任,第三,怎么去家访?难道走着去?有补助吗?第四,既然科技这么发达,难道电话访耽误什么了吗?,这些问题你教育部都想好了吗?就特么的知道下通知呀
马上就到中秋节,同事小云说她最怕过年过节回娘家,因她家庭条件不好,回娘家经常受到父母及家中亲戚排挤。小云今年四十七岁,生育一个孩子,我问她为什么当年不要二胎?她说自己就是兄弟姊妹多的受害者,所以不想孩子重蹈覆辙。
小云父母育有两女一男,据她说当年父母还想着把她送人,因小云上面还有姐姐,她属二胎,如果送给外人抚养,父母还可以接着生儿子,只因她奶奶不舍得孙女,最终留下了她,她也是奶奶带大的孩子。父母为了生儿子传宗接代,终日在外躲躲藏藏,全然不顾两个女儿的衣食住行,都是奶奶在照顾。父母经过几年的折腾,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生下儿子,父母把弟弟当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护着,视她们姐妹俩可有可无。
每次小云一说起她的童年,就会泪流满面,可见她受到的伤害不浅。她说小的时候家里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务必先紧着弟弟,每次看着比她少三岁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美食,而她在一旁谗得流口水,这时父亲还会骂骂咧咧的,“你看什么看?快点去帮你妈做事,一天就知道吃”。
后来随着她们姊妹长大,姐姐很争气,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班主任还经常去她家家访,夸奖姐姐前途无量。相对学习成绩平平的小云,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打工了,她说是父亲的安排。她也是在工厂认识现在的老公,老公家境不怎么好,公公婆婆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相对名牌大学毕业的姐姐来说,姐妹的生活条件自然是千差万别。
小云说每逢父母生日,姐姐姐夫开着豪车带着两个孩子还没进村,父母就出村去迎接了,还一路高高兴兴的跟村民介绍我大女儿一家回来了,脸上的笑容别提有多风光了,一进家门就给两个外孙拿好吃的,真的是贵宾级待遇。
相比小云的老公还骑着一辆要死不活的旧摩托车,被岳父岳母冷落自然是司空见惯,尤其是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全围着姐姐一家人转,当小云一家是空气,她更加无比的尴尬。她说儿子今年二十五岁,去外婆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起因是孩子四岁那年的中秋节在娘家过夜,由于晚上孩子尿急,下床就撒在了地上,第二天被外婆知道了满腹牢骚,叫女儿以后别留家里过夜,把家里搞得臭臭的,自那以后她的儿子就没去过外婆家。
小云说她一直生活在被父母冷落的环境里,性格比较自卑,做什么事都没有自信,性格懦弱无能,所以至今一事无成。甚好她的儿子成长得很优秀,名牌大学毕业,还考上我们市内的公务员,工作稳定,这是她最值得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