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今日早读分享:
(一)建立医保基金监管行政执法专门机构?国家医保局答复,全国已建立医保基金监管专职机构150余家,其中省级医保基金监管专职机构13家、地市级专职机构40余家、区县级专职机构100余家。
(二)共171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增补临床营养科建设试点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将组织专家组进行试点指导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遴选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单位。
(三)《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印发!《纲要》指出,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临床急需和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提速,提高药品检验检测和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能力,优化中药审评机制,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
(四)沈阳检方:持改制枪伤医犯罪嫌疑人被批捕。2023年2月7日,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对2月2日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持改制枪对医务人员行凶的犯罪嫌疑人马某某,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被害人白某现仍在抢救中。
(五)正式揭牌!985大学,新添附属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5日举行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揭牌仪式,四川省肿瘤医院与电子科技大学长期保持良好深度合作关系,教学工作自2016年签约以来得“量”和“质”的双提升。
(六)鼓励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护理院!北京市印发《北京市护理事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北京市护理事业发展达到以下目标:全市护士总数达到15.5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6.7人。#药事健康超能团#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主办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疗保险综合性科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现已成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一、栏目设置及征稿内容
本刊设有《大势纵论》《观察思考》《专题分析》《管理平台》《医药经济》《医疗视点》《工伤保险》《商业保险》《国际比较》《八面来风》等栏目。主要刊登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健康保险、医药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等。
征稿内容主要有:全民医保与全民健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联系;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意义与要义,以及与医保的关系;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的重大意义与深刻内涵;医改和医保宏观走势、深层次矛盾与破解对策;医保在医改中的基础性作用、三医联动、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各地医改和医保制度改革创新成果、特色管理经验;医保定点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心声;药物经济学评价和医疗服务成本-绩效分析;工伤保险改革进程、难点、对策和成效;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现状和成效;各国医保制度建设等。
本刊自收到稿件起15个工作日内反馈审稿意见,请留好联系邮箱和电话,如逾期未收到稿件答复,可致电编辑部查询投稿事宜。
三、注意事项
1.所有稿件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
2.文稿内容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观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用词规范。严禁抄袭。
2.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应按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如“基金项目:XXXXXXX基金资助(编号)”。
3.来稿论文3500-5000字为宜,简讯200字为宜。
4.本刊已加入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凡在我刊刊出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文章被收录。若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欢迎广大医疗保险相关领域作者投稿!
【医保药品可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双通道”购买】记者10日从国家医保局获悉,为确保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顺利落地,提升其保障供应水平,更好满足广大参保患者合理的用药需求,国家医保局近期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
“双通道”是指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的机制。
《指导意见》共分七部分,分别从分类管理、遴选药店、规范使用、完善支付政策、优化经办管理、强化监管、加强领导等方面,对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提出了要求。
出台《指导意见》的目的,主要是发挥定点零售药店服务灵活、分布广泛等特点,将其纳入谈判药品供应保障范围,增加药品供应渠道和患者用药选择,推动定点零售药店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谈判药品可及性。《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药品的供应保障范围,并实行与医疗机构统一的支付政策。
《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朝着多元化方向迈出了一步,这对于破解谈判药品“进院难”、推动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制度改革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网页链接
【抗癌药进得了医保,进不了医院?看专家如何解释】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自2021年3月起正式启用,有119种药品通过谈判降价被纳入医保,不少患者都得到了实惠。
但近日,有患者反映,部分医保药品在医院开不到。
实际上,自2017年启动医保药品谈判后,抗癌药难进医院的问题时有发生。
有数据表明,2018年至2019年被纳入医保的肿瘤创新药中,只有约百分之二十五的药品进入医院。
据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赵斌介绍,新药进入医院是需要经过步骤的。医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详细地了解和掌握药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当医生确认提交用药申请后,要经过科室专家初步遴选,之后再将遴选结果递交到药事会进行审核。
而药事会召开的频率,决定了新药进入医院的时间和速度。但实际上,很多医院可能一年就只召开一次或两次药事会,有的医院甚至几年才开一次,但谈判药品进入医保目录的有效期只有2年,换句话说,有些药品可能还未进入医院,就已经不在医保目录了。
有专业人士建议,医院可增加药事会召开频次,这样能有效提升遴选效率。
除此之外,不少省级医保部门为做好谈判药品的落地工作也出台了相应政策,对部分谈判药品实行“双通道”,患者可在医疗机构或定点药店进行购买。
这种做法另辟蹊径,解决了谈判药品进不了医院的供应难题。(来源:工人日报)
【新药进了医保但医院买不到?别急,#一粒药进入医院需要这5步#】为了保证国家医保谈判药品顺利落地,满足患者合理用药需求,今天(10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公布《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双通道”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百姓对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谈判药品的购药需求问题。
近期,有百姓反映自己使用的药品明明已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了,可是医院里却买不到,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我们先来了解,一粒药进入医院的程序。
一粒药进入医院大体分为5个步骤:
1.首先临床医生评估药品的风险和收益后,向科室提交用药申请;
2.科室进行初步遴选;
3.再提交给院医药委员会,委员会对药品生产许可证等文件进行形式审核;
4.之后,医院定期召开新入院药品遴选会。遴选会上,申请人围绕药品申请理由、与现有药品的比较、不可替代性等方面着重进行介绍。专家进行提问讨论,并独立投票。最终赞同票数超过参会专家人数2/3时视为通过;
5.最后,医院从中标的供应商中遴选该药在医院的配送供应商,在医院院内网公布过会药品和暂停药品情况,药剂科执行采购任务。至此,一粒药才算完成了入院流程。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赵斌表示,目前大型的三甲医院,通常不会超过1500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等级、不同定位的医院,患者的疾病组不同,临床药物治疗需求也不同,因此医院药品的遴选主要与医院的功能定位、与临床科室的专业方向非常密切相关,因此不同医院的药品目录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央视,LS)
前段时间,市政府办公室在全市系统内发布公告,公开选调文字材料人员,要求是编制关系在区县党委、政府,有长期从事文字材料的人员优先,年龄也是放宽到了40岁。
虽然选调的人员名额不多,但是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考上的话,一来可以涨工资。一年下来,什么都算上均到每个月的话,大约也涨了有2000多,这还不算公积金、医保、职业年金啥的;其次,市里的舞台更大,机会更多,各种各样的便利条件充足;最后,有利于提拔和晋升。因为这里每年的晋升名额很多,有时候个别单位甚至都用不完,在县区里,提拔个副科就很不多了,有的甚至副科就一辈子到头了,这里的话最操守也是副县(猜的)。
有很多的优势,随之而来的就是竞争。如今狼多肉少、逢进必考,好是好,但也真是限制了一部分人的晋升和进步的脚步。“过这个独木桥真的不容易”。
在这里也祝福大家,逢考必过、前途光明吧!!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
【国办: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财联社5月25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其中提到,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持续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完善目录管理机制。完善公立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政策,鼓励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等建立药品联动管理机制,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健全药品协同监测机制,强化药品短缺分级应对。加强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健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机制和标准规范,将评价结果作为医疗机构用药目录遴选、上下级用药衔接等的重要依据。分类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工作,深化唯一标识在监管、医疗、医保等领域的衔接应用。探索完善药品流通新业态新模式。
【#湖南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24日上午,湖南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会议旨在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更好地回应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健康快乐新的关切。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运柏作为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代表在会上发言。
王运柏介绍了医保支持中医药强省战略实施情况。向中医实施报销倾斜政策,目前,医保目录中成药有1374种,占药品目录的48%,中医类诊疗项目有130种,占中医可收费诊疗项目的91%,中药医院制剂有488种,占所有医院制剂的84%;提升中医项目价格,取消耗材加成后,对中医类项目价格同步上调15%,共涉及109个项目,其中中医“骨折手法整复术”从130元调到1000元,上调6倍多;出台了《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湘医保发〔2021〕39号),在18家省、市、县中医医院开展中医支付方式改革试点,遴选4个中医优势病种在门诊实施按病种收付费,把4个中医优势住院病种扩大到10个,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效益。
王运柏表示,下一步,全省医保部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此次会议要求,突出抓好加快新增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审核和加强对中医药服务的指导等工作,在中医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报销、医保支付方式上予以政策倾斜,助力全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欧阳振华 钱小艳)
首届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2021年4月17日,以“擘画新时代国家医学创新体系及核心基地建设蓝图”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同期召开“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全体会议”及“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开放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为大会致辞。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不仅使我们意识到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也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个面向”基础上明确提出科技事业发展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中国医学科技界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把握时代机遇,坚持“四个面向”,坚持创新自信,以健康中国战略为统领,以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卫生健康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加速医学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要切实加强学风、道德和伦理建设,严守法律法规红线,同时促进监管科学的进步。要传承发扬青蒿素精神,坚持国家使命、责任担当,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队协作、精益求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觉抵制和坚决反对浮躁,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要提倡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尊重同行,尊重首创,尊重基层,反对官大学问大、单位层级高贡献高的做法,反对学术垄断行为,加强学术共同体的团结合作氛围。要加强与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医学界的合作互鉴,在贡献中国智慧的同时,虚心博采众长,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执行委员会主席王辰作“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及核心基地建设”报告。王辰指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医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核心,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人民福祉。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根据医学发展规律和趋势,亟待建立完善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并设立专门的国家医学健康科学基金。中国医学科学院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重要指示精神,从承启文化、健全体系、创立机制、拓展资源四个方面推出建设院外研发机构、设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开展医学科技量值评价(STEM)、肇启“4+4”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实施准聘长聘教职与临床医学教职改革、设立临床研究专项基金、遴选“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和“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提升院校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推动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及核心基地建设。
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执行委员会主席王辰、副主席巴德年、刘德培、吴沛新为2020年度新选聘的学部委员颁授证书。陈子江和王拥军两位学部委员代表新选聘的28位学部委员发言表示,要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做好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及医学事业发展的战略谋划,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大会听取了医学科技评价体系与方法建立、规范化中文临床医学术语体系及结构化电子病历构建、探索和发展我国新型医学研发模式三个咨询报告的前期技术准备工作汇报,正式启动基于严格方法学的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医学发展战略咨询研究,发挥高端学术智库作用。
为加快推进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与核心基地建设,会议同期召开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与核心基地建设论坛,与会专家分别就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与生物学、药学、卫生健康与环境、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学等六大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如何管理和发挥院外研发机构等平台基地作用,如何完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核心基地建设等问题积极讨论,建言献策。
4月18日,大会还将邀请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及国家部委有关同志就高质量医学教育发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保制度改革发展、医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做主旨报告。大会将发布中国2020年度医学重要进展和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评选结果,展示我国卫生健康研究成果,导引我国医学科技创新。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侯云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等110余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外研发机构等院校平台基地负责人及骨干代表、院校领导及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所院领导及相关科研人员共500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姚建红同志主持。
#青岛头条#短短两天,50万青岛人已参保!作为最火爆的保险,琴岛e保,你需要了解的,都在这里了!
琴岛e保可以说是近年来最火爆的保险!
5大承保公司:中国人寿、泰康养老、平安养老、太平养老、人保健康(公开遴选)
监督对象:青岛市医疗保障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岛监管局共同监督
保费低:一年139元
医疗保障额度:300万
投保条件:青岛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都可参保
理赔方便:与医保信息系统接通,执行出院“一站式”理赔结算。其他不符合“一站式”理赔结算的零星报销,需到医保经办服务机构的服务窗口进行办理
参保时间:2021年5月9日—2021年6月30日
保障期间:2021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
等待期:2021年首年投保的,首年及续保均不设待遇等待期;以后各年新增参保者,须设2个月等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