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头条#这位当年从广西靖西方向带兵出国作战的刘粤军,刘将军近日回到了南宁。42年前边境上的那场战争,让刘粤军成为战斗英雄。1979年3月16日他和他的战友从战场凯旋回国那天,在靖西受到国人的隆重欢迎,两位少女亲自给他倒水戴花,那一刻被一位随军记者按下快门并刊发在当年《解放军画报》的封面上。
将军重返故地,在南宁烈士灵园纪念碑下驻足凭吊烈士,睹物思人,此刻将军脑海里一定想起当年和他拼杀疆场牺牲的那些战友,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1939年12月18日昆仑关战斗打
响,中央军主力以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
日军方面是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这
注定是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战。
12月16日,日军攻占了南宁北的昆仑
关,南宁失守,日军切断了华南的补给
线。国军决定反攻,夺取昆仑关收复南
宁,军长杜聿明制定了“关门大虎”的
包围全歼战术。
敌我双方打得十分焦灼,12月20日,
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今村均命令第21
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率两个大队
增援昆仑关,昆仑关成了中村正雄的葬
身之地。
23日上午中村正雄视察时,左脸被子弹
击中,第二天这家伙头上缠着绷带又出
来再战。我荣誉1师奇袭九塘据点时,意
外发现日军正在公路旁集训讲话,当即
开火,把讲话的日军军官打倒在地。
后来才知道被击中的是中村正雄,这次
是腹部中弹,日军把他抬到附近的村子
里。当晚正在做手术,腹部刚切开,国军
的火炮又向该方向射击。一颗迫击炮不
偏不倚地击中了民房,估计这飞沙走石
以及柴草灌了一肚子,手术做完了,他
也毙命了。
中村正雄从南宁来昆仑关支援,四天内
接连三次不是吃枪子就是遭炮轰,最终
命丧昆仑关。战后我军打扫战场时,从
中村正雄随军日记中看到他写的一段
话:“帝国皇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
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有“钢军”之称,那
是因为我们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
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们
遇到了一支比俄国军队更顽强的军
队。”
昆仑关战役是王牌对王牌的决战,我军
前赴后继冲锋陷阵,白刃肉搏,与敌人
同归于尽的英勇表现,让敌人也惊叹。
日军第二十一连队战史记载:“这次作战
遭遇了事变以来前所未见的中国精锐
军队,当我军发起冲锋时,陷入绝境的
敌军(指第五军)纷纷用手榴弹自杀殉
国,如此强大之精神实属罕见。”
在这场战役中,日军王牌主力第二十一
旅团被全歼,而中央军第五军也付出重
大伤亡,取得了抗战以来首次攻坚战的
伟大胜利。
1380年,朱元璋下旨鞭死朱亮祖父子,朱亮祖不服气说:“我手里有陛下亲自赏赐的免死铁券,奈何不了我。”朱元璋雷霆大怒说:“你犯了欺君之罪,朕不诛你全族已经对你开恩了,还想拿铁券说事!”
朱亮祖,庐州六安人,元朝末年召乡兵保护乡里,因战绩出众被封为义兵元帅,后被朝廷调离家乡,率兵南下驻守宁国府。
1356年,朱元璋攻打宁国府,朱亮祖兵败被生擒,因为骁勇善战被朱元璋赏识,朱元璋就把他给放了,仍让他以原职守宁国府。
但仅过了几个月,朱亮祖就背叛朱元璋,归顺了朝廷,又数次打败了朱元璋,夺回了宁国府,而朱元璋由于正在攻打金陵,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攻打朱亮祖,只得暂停攻打宁国府。
次年,朱元璋派徐达攻打朱亮祖,徐达兵围了宁国城,朱亮祖十分勇猛,突围时打伤了常遇春,因而其他的将领被朱亮祖吓得不敢与他正面交战,朱元璋便亲自督战,最后打败了朱亮祖又将其生擒。
当时,朱亮祖五花大绑押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想留又不想留他,朱亮祖就淡定自若地对着朱元璋说:“要杀就赶快杀,若是你不杀我,我从今往后就为你效死力。”
朱元璋听后,便把朱亮祖给放了,将他留在自己身边。
朱亮祖重新加入朱元璋后,他的表现没有让朱元璋失望,屡立战功,先是随军打败了陈友谅,在新城打败张士诚的猛将李伯升,又随军平定盘踞福建的陈友定,后又降服盘踞浙江的方国珍弟弟方国瑛。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随后就命朱亮祖为征南副将军,随廖永忠从水路攻打盘踞广东的何真,何真不战自降,接着与营阳侯杨璟会合广西,攻下了靖江。
之后,朱亮祖又与廖永忠会合,攻打象州和南宁,很快二地被攻下而平定了广西。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钦点了三十四位功臣,朱亮祖以功排在二十七名,封世袭永嘉侯,俸禄一千五百石并赐铁券一张。
一年后,朱亮祖随汤和入蜀征讨明夏,班师回朝后,朱亮祖因擅杀军卒,所以没有得到朱元璋的封赏。
后来,朱元璋派朱亮祖出镇广东,负责拓建广东北城。
然而,朱亮祖到了番禺后,做了很多不法之事,与执法很严的番禺县令道同结怨,朱亮祖为了让道同屈服,就多次威胁和利诱道同,但道同不为所动,因此更加恨他。
有一次,有十几个乡绅以低价收购集市上的珍宝物品,有不愿意者就诬陷,道同知道后就捉住领头的,又下令戴枷游街,剩下的乡绅见此,便赠送钱财给朱亮祖,请他出面向道同说情,放了被捉者。
于是,朱亮祖设宴邀请道同,很客气地向他提起了被捉者的事,而道同得知朱亮祖的来意,不肯放人,对着朱亮祖呵斥说:“你可是陛下派来的朝廷大臣,身为大臣,怎么能受这些人的驱使。”朱亮祖听后,十分气愤。
到了第二天,朱亮祖带着家丁闯进县衙的大牢,不顾道同的阻拦将被捉者带走,当着道同的给放走了,还找了一个借口鞭打道同。
1380年,一名姓罗的乡绅将女儿,嫁给了朱亮祖为妾,而罗氏兄弟仗着妹妹的丈夫是朱亮祖,什么事都不落下。
道同得知后,就依律治了罗氏兄弟的罪,并将他们捉进大牢,然而朱亮祖带兵闯进县衙的大牢,抢走了罗氏兄弟。
道同无奈,只得上书参奏朱亮祖十条罪,朱亮祖知道后,抢在道同的前面将奏折送到朱元璋面前,诬陷道同傲慢和诋毁上司,朱元璋信了朱亮祖的话,派出使者去赐死道同。
不料,去番禺的使者刚出发,道同的奏折也到了,朱元璋这才明白事情的始末,急忙又派一位使者去赦免道同,两位使者同一天抵达番禺。结果后面的使者来到县衙时,道同已被杀。
朱元璋闻讯勃然大怒,立即召朱亮祖和其长子朱暹回朝,下令把朱亮祖父子打死。
朱亮祖死后,朱元璋念他有功劳,就下旨以侯礼安葬,也没有废了他的爵位,而是让其次子朱昱继承了永嘉侯爵位。但后来,朱昱被认为是胡惟庸的同伙被杀。
朱亮祖虽然是功臣,也有免死铁券,但是朱元璋怎么会轻饶一个像朱亮祖这样,贪钱又骗他的臣子呢。
#国军十大抗日名将##薛岳#
国民党悍将薛岳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原名薛仰岳,字伯陵,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
1907年-1910年,薛岳进入保定陆军校学习军事,并顺利毕业。
1914年,二次革命后薛岳加入中华革命党,后恢复学生生涯,入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第
二期,受训两年。
1918年6月,加入孙中山所组的革命军援闽粤军,任总司令部上尉参谋,随军入福建。
1920年9月,随军回粤,讨伐桂军。薛岳为机枪连少校连长,第二年,机枪连扩充为营,
薛岳升任营长。
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薛岳任大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同年8
月营,薛岳任孙文总统府警卫任务。
1922年3月6月,粤军叛乱,薛岳率部和叶挺与叛军交战,护送孙夫人到岭南大学校长钟荣
光处。
1924年,蒋介石率部东征讨伐陈炯明,薛岳任粤军第一师少将副官兼师参谋长。
1925年2月,任第一军第十四师副师长兼第十四团团长,在第二次东征中,常常以少胜
多。受到蒋介石的通电表扬。
1926年7月,北伐开始,薛岳所属为总预备队,随西路军行动,随总司令蒋介石行动。12
月中,薛岳升代第一师师长,率部东进。
1927年2月18日,带兵克复杭州。薛岳率第一师由杭州进至嘉兴,3月20日克复上海。
1927年11月17日,张发奎、黄琪翔在广州发动政变,夺取李济深在广东的军政大权。薛岳
投靠张发奎。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第一师师长。
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人领导和发动广州起义。薛岳奉张发奎电令奉命镇压起义,白色
恐怖笼罩广州城。
1928年1月24日,薛岳和缪培南率部取道赣东北,北上投靠蒋介石,并被编入第一集团军
战斗序列。薛岳不能见到蒋介石,被迫离队南下。后参加汪精卫、陈公博等人的反蒋动。
1929年初,薛岳劝广西省政府主席俞作柏反蒋,俞同意之后返回香港。10月1日,俞在广
西南宁通电反蒋,因部下吕焕炎叛变倒戈,反蒋失败。12月,张发奎南下广西,联合李宗
仁反蒋,并于1928年12月3日,策应第四军,举兵反蒋。次年2月,第四军在花县讨蒋失败
不久,薛岳和吴奇伟等在广东廉江归队。6月中旬,参加北流战斗。第四军与粤军蒋光
鼐、蔡廷锴部激战两昼夜,损失惨重,缩编为三个团,他担任第三十五团团长。
1930年4月,中原大战爆发。张桂联军在危急情况下未采纳薛岳的建议,
联军损失惨重。7月4日,第四军退至桂林时,只剩下五六百支枪。李宗仁将桂军一部分部
队充实为第四军的编制,任命薛岳为该军第十师师
长。10月,薛岳受白崇禧指挥,率部参与解南宁之围,脚部负伤。战后,他向总司令部请
求调动工作,12月,第四军进行缩编,李宗仁批准薛岳的请求,第十师并入十二师,他被
调任柳州军校校长。
1932年1月,辞职回九龙闲居。
1933年5月,薛岳被蒋介石起用为第五军军长,参加对江西中央革命根
据地的第五次“围剿”。薛岳率部从江西至大西南,行程两万余里,转战西南数省,围堵红
军,薛岳受到蒋介石的嘉奖。4月5日,薛岳晋升为陆军中将。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
军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加入左翼军战斗序列,与日军鏖战。11月1日,日军绕到杭州湾
在金山卫登陆。11月13日,薛岳上任左翼军总司令,奉蒋介石的命令进行吴福线军事部
署。12月12日,南京陷落。升任抗日战争第三战区前敌总司令.
1938年5月,薛岳被调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驻守河南开封,指挥进行兰
封会战,功亏一篑。5月30日,薛岳升任第一战区前敌总司令。6月9日,蒋介石颁布武
汉卫戍区战斗序列。薛岳任该卫戍区第一兵团总司令。
1939年2月,兼任国民党湖南省主任委员和省主席。9月,薛岳指挥第一次长沙会战,日军
惨败,伤亡四万多人。受到蒋介石嘉勉电,并犒赏参战将士十五万元。
1941年9月下旬,指挥第二次长沙会战。薛岳调集了十七个军共二十万兵力参战并且取得
胜利。12月,指挥第三次长沙会战,历经半个多月,使南犯之敌伤亡五万多人,获青天白
日勋章一枚
1944年5月,日军分兵三路第四次进犯长沙。1944年6月19日,长沙失守。第四次长沙会
战失利。蒋介石震怒,下令处以第4军军长张德能死刑。
日军侵占长沙后,立即分兵南下进犯衡阳。7月30日,日军在冈村宁次亲自指挥下,对衡
阳发动第三次攻势。薛岳命令各部进行反包围,并发出求援电十三件。1944年8月,日军
占领衡阳后,他将部队撤至湘、赣、粤边区,阻止日军打通粤汉铁路。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薛岳任南浔线受降司令官,9月14日
,在南昌举行受降仪式。10月1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给他颁发一枚自由勋章,表彰其在抗
日战争中的贡献.
李宗仁的长子李幼邻两岁多时,其原配夫人李秀文携子随夫驻防高州。
有一天,李幼邻自己跑出去玩,半天不见回来。当时,高州地方绑票之风盛行,急煞了的李秀文慌慌张张到营部找李宗仁。正在下棋的李宗仁听说儿子丢了,却毫不着急,反而说:“孩子丢不了,谁会绑我这穷营长儿子的票,你放心,包你没事。”
后来,李幼邻果然由一名士兵抱了回来。原来这孩子跑到营房去玩,看见士兵遛马,半日不愿回来。李宗仁回来,看到儿子安然无恙,便对李秀文说:“是不是嘛,儿子不是好好地回来了!”
李秀文心中早已有气,便借这会责怪他不心疼儿子,说:“儿子丢了还值不得棋上一个卒子,要是强盗真把儿子给绑了票可怎么办?”
李宗仁见到李秀文第一次使性子,生了气,私下对她说:“不是不着急儿子,只是身为长官,不能不作表率,若为了一己之私就惶惶然,何以统率士兵为国为民呢?何况已经有人去找儿子了。”
真如李宗仁所料,事后还真有人说:“李营长是大将风度,临阵不乱。”
孩子虽然找了回来,但李秀文由于各种原因,对随军渐有厌倦之意。
1920年,两广战争爆发,李宗仁便派人将李秀文及儿子送回家乡居住。不久,战事激烈,李秀文遂与公婆等到上海暂避,在上海租屋住了一年多。然而,就在李秀文不在李宗仁身边的这段日子里,李宗仁又娶了郭德洁。
那时达官显贵有三妻四妾是平常事,不足为怪。李秀文觉得自己带着孩子,随军行旅不便,又不习惯官场应酬,所以丈夫多娶一房在身边贴身照料也是需要的。只要丈夫待自己如从前一样,也就别无所求。
于是,李秀文抱着这种心理,在公婆的同情、支持下,携子来到桂平,看丈夫李宗仁如何待她。
那天,李秀文到了旅部,李宗仁早站在厅外台阶下等着,毫无芥蒂地瞧着她,笑呵呵地抱起幼邻说:“哈,儿子都这么大了,看看可更像老子了!”随后李宗仁抱着幼邻,走进了厅堂。
到厅上坐下之后,李宗仁叫了声:“德洁,快出来。”
郭德洁大大方方地走了出来,朝李秀文点头含笑,然后转过身,倒了杯热茶递给李秀文,随后便从李宗仁怀中抱过李幼邻,要逗他玩。谁知李幼邻怕生,一脱身滑下来,依偎在李秀文的身后,这使郭德洁十分难堪,她乘机转身入内房拿糖果,借以掩饰窘态。
这时李宗仁对李秀文说:“我娶德洁来,为的是外面应酬多,身边有个照应。你来了,大家做个伴嘛,你看好吗?”
李秀文心平气和地说:“好嘛。”
李秀文和郭德洁就此算见过面了。李秀文看郭德洁颇知礼数,见她立着,自己坐着,还有点过意不去,也想起来让坐。
李宗仁却按她坐下说:“看你,看你,一家人嘛,不用客气,她叫德洁,她年轻,应该尊敬你。这两年你我不同在一起,很多事没人照料,德洁来了,好多了,你以后少操点心。她是个女学生,懂道理的,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她吧。”
李宗仁见李秀文和和气气,很高兴,立即吩咐動务兵摆酒洗尘。席间,李宗仁亲手为李秀文斟酒,郭德洁也把盏敬酒,李秀文和郭德洁有问有答,叙起家常来,气氛十分融治。
在桂平期间,李秀文、郭德洁与李宗仁就这样生活在一起。当时旅部设在一座老屋里,中间堂屋做饭厅用,左右各有一套前后房,李秀文住左厢房,郭德洁住右厢房。
那段时间,李秀文也常与郭德洁娘家来往。郭母为人忠厚、善良,常常过来看望李秀文母子,而且谦逊有礼,不以长辈自居。郭父去世时,李秀文登堂祭奠,而且为之送殡。
1925年秋,广西统一后,李宗仁赴省城南宁,租住于谭浩明的舅官邸。这是一间旧式院宅,共三进。中间一进为二层楼房,李秀文与郭德洁分住中进二楼左右套房;头进住的是警卫;后进为下房及厨房等,住勤杂工等人。
当时南宁官场应酬渐渐分化,如原配夫人们总喜欢在一起交谈,一见面便少不了诉说各家的私事。本来是温文尔雅的夫人太太,一讲到房帏之事,便醋意横生,口不择言。
李秀文一向忠良且笨口拙舌,所以她往往沉默不语,那些夫人太太们就笑她是个老实兔子,都说:“怪不得老郭在外叫你乡下婆了。”
那时凡作为原配妻子的,都被后来的新人称之为“乡下婆”或“土婆”,以示她们时髦、漂亮,会交际,会讲话,会跳舞。不过官场中男人们,的确需要有这样的太太去应旋。
李秀文知道自己撒泼,不过只给外人当把戏看,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实际上是出了丈夫的丑。所以,尽管有许多人来挑拨过,但她都不为所动。
李秀文很少在李宗仁面前议论郭德洁的不是。李宗仁也处理得体,并无悖逆之处,他始终认为李秀文厚道贤德,绝不在私下与郭德洁讲李秀文的半句闲话。
由于李秀文和郭德洁从出身到受教育程度的巨大差异,她俩在李宗仁的生活中的位置逐渐发生了变化,郭德洁最终成了李宗仁的“外交夫人”。而李秀文与李宗仁虽然仍是夫妻,但生活上已不共同居住了。
再加上军旅生涯仍然让李秀文感到不习惯,北伐开始后,她不愿再随军奔波,由郭德洁随李宗仁北伐,而她则携子去香港读书,自此再也没有同李宗仁生活在一起过。
李宗仁的长子李幼邻两岁多时,其原配夫人李秀文携子随夫驻防高州。
有一天,李幼邻自己跑出去玩,半天不见回来。当时,高州地方绑票之风盛行,急煞了的李秀文慌慌张张到营部找李宗仁。正在下棋的李宗仁听说儿子丢了,却毫不着急,反而说:“孩子丢不了,谁会绑我这穷营长儿子的票,你放心,包你没事。”
后来,李幼邻果然由一名士兵抱了回来。原来这孩子跑到营房去玩,看见士兵遛马,半日不愿回来。李宗仁回来,看到儿子安然无恙,便对李秀文说:“是不是嘛,儿子不是好好地回来了!”
李秀文心中早已有气,便借这会责怪他不心疼儿子,说:“儿子丢了还值不得棋上一个卒子,要是强盗真把儿子给绑了票可怎么办?”
李宗仁见到李秀文第一次使性子,生了气,私下对她说:“不是不着急儿子,只是身为长官,不能不作表率,若为了一己之私就惶惶然,何以统率士兵为国为民呢?何况已经有人去找儿子了。”
真如李宗仁所料,事后还真有人说:“李营长是大将风度,临阵不乱。”
孩子虽然找了回来,但李秀文由于各种原因,对随军渐有厌倦之意。
1920年,两广战争爆发,李宗仁便派人将李秀文及儿子送回家乡居住。不久,战事激烈,李秀文遂与公婆等到上海暂避,在上海租屋住了一年多。然而,就在李秀文不在李宗仁身边的这段日子里,李宗仁又娶了郭德洁。
那时达官显贵有三妻四妾是平常事,不足为怪。李秀文觉得自己带着孩子,随军行旅不便,又不习惯官场应酬,所以丈夫多娶一房在身边贴身照料也是需要的。只要丈夫待自己如从前一样,也就别无所求。
于是,李秀文抱着这种心理,在公婆的同情、支持下,携子来到桂平,看丈夫李宗仁如何待她。
那天,李秀文到了旅部,李宗仁早站在厅外台阶下等着,毫无芥蒂地瞧着她,笑呵呵地抱起幼邻说:“哈,儿子都这么大了,看看可更像老子了!”随后李宗仁抱着幼邻,走进了厅堂。
到厅上坐下之后,李宗仁叫了声:“德洁,快出来。”
郭德洁大大方方地走了出来,朝李秀文点头含笑,然后转过身,倒了杯热茶递给李秀文,随后便从李宗仁怀中抱过李幼邻,要逗他玩。谁知李幼邻怕生,一脱身滑下来,依偎在李秀文的身后,这使郭德洁十分难堪,她乘机转身入内房拿糖果,借以掩饰窘态。
这时李宗仁对李秀文说:“我娶德洁来,为的是外面应酬多,身边有个照应。你来了,大家做个伴嘛,你看好吗?”
李秀文心平气和地说:“好嘛。”
李秀文和郭德洁就此算见过面了。李秀文看郭德洁颇知礼数,见她立着,自己坐着,还有点过意不去,也想起来让坐。
李宗仁却按她坐下说:“看你,看你,一家人嘛,不用客气,她叫德洁,她年轻,应该尊敬你。这两年你我不同在一起,很多事没人照料,德洁来了,好多了,你以后少操点心。她是个女学生,懂道理的,有什么事你尽管吩咐她吧。”
李宗仁见李秀文和和气气,很高兴,立即吩咐動务兵摆酒洗尘。席间,李宗仁亲手为李秀文斟酒,郭德洁也把盏敬酒,李秀文和郭德洁有问有答,叙起家常来,气氛十分融治。
在桂平期间,李秀文、郭德洁与李宗仁就这样生活在一起。当时旅部设在一座老屋里,中间堂屋做饭厅用,左右各有一套前后房,李秀文住左厢房,郭德洁住右厢房。
那段时间,李秀文也常与郭德洁娘家来往。郭母为人忠厚、善良,常常过来看望李秀文母子,而且谦逊有礼,不以长辈自居。郭父去世时,李秀文登堂祭奠,而且为之送殡。
1925年秋,广西统一后,李宗仁赴省城南宁,租住于谭浩明的舅官邸。这是一间旧式院宅,共三进。中间一进为二层楼房,李秀文与郭德洁分住中进二楼左右套房;头进住的是警卫;后进为下房及厨房等,住勤杂工等人。
当时南宁官场应酬渐渐分化,如原配夫人们总喜欢在一起交谈,一见面便少不了诉说各家的私事。本来是温文尔雅的夫人太太,一讲到房帏之事,便醋意横生,口不择言。
李秀文一向忠良且笨口拙舌,所以她往往沉默不语,那些夫人太太们就笑她是个老实兔子,都说:“怪不得老郭在外叫你乡下婆了。”
那时凡作为原配妻子的,都被后来的新人称之为“乡下婆”或“土婆”,以示她们时髦、漂亮,会交际,会讲话,会跳舞。不过官场中男人们,的确需要有这样的太太去应旋。
李秀文知道自己撒泼,不过只给外人当把戏看,作为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实际上是出了丈夫的丑。所以,尽管有许多人来挑拨过,但她都不为所动。
李秀文很少在李宗仁面前议论郭德洁的不是。李宗仁也处理得体,并无悖逆之处,他始终认为李秀文厚道贤德,绝不在私下与郭德洁讲李秀文的半句闲话。
由于李秀文和郭德洁从出身到受教育程度的巨大差异,她俩在李宗仁的生活中的位置逐渐发生了变化,郭德洁最终成了李宗仁的“外交夫人”。而李秀文与李宗仁虽然仍是夫妻,但生活上已不共同居住了。
再加上军旅生涯仍然让李秀文感到不习惯,北伐开始后,她不愿再随军奔波,由郭德洁随李宗仁北伐,而她则携子去香港读书,自此再也没有同李宗仁生活在一起过。
(图二李秀文;图三郭德洁)
1380年,朱元璋下诏用鞭打死朱亮祖,朱亮祖大声质问说:“我立功无数,有陛下亲自赐死的免死铁券而不能免死,难道陛下对自己说的话言而无信?”
朱元璋一听拍案而起,当着群臣面前指着朱亮祖说:“放肆!你敢对朕不敬!你犯了欺君之罪,铁券也免不了你的死罪。”说罢,又下诏将他的长子朱暹一同鞭打致死。
朱亮祖原本是元朝将领,起初朱亮祖在乡里召乡兵,保护家乡,因为战功出众被元廷授予义军元帅。后来义军四起,朱亮祖率兵离开家乡,南下江东驻守宁国府。
1356年,宁国府被朱元璋攻下,朱亮祖因而被生擒,朱元璋赏识他是位为自己所用的将才,便让朱亮祖以原来的职务继续守宁国。
但仅过了几个月,朱亮祖就背叛朱元璋,重新归附元廷,并接连击败朱元璋的军队,夺回了宁国,而此时朱元璋正在集中兵力攻打金陵,所以只能暂时放弃了宁国。
1357年,朱元璋派徐达兵围宁国,朱亮祖十分勇猛,他率兵拼死突围,将朱元璋的第一猛将常遇春击伤,吓得其他将领都不敢与朱亮祖正面交锋。
朱元璋便亲自来到宁国城下督战,最终朱亮祖兵败被生擒,再次被擒的朱亮祖对朱元璋说:“要杀就杀,如果你不杀我,我就为你尽死力。”
最后,朱元璋不计前嫌,亲自为朱亮祖松绑并将其留下自己麾下,而后朱亮祖随朱元璋征讨陈友谅,随军夺取武昌灭陈友谅。
1365年,李文忠击败东吴将军李伯升,朱亮祖趁机追击,火烧李伯升军营数十座,俘获元帅将校等六百余人。随后,又配合处州守将胡深,攻打福建的陈友定。
两年后,朱亮祖攻打盘据浙东的方国珍,打得方国珍之弟方国瑛落荒而逃,而朱亮祖连连取胜,将方国瑛和方国珍另一部将方明善追到楚门,最后二人不得不投降。
1368年,朱亮祖随廖永忠攻打盘据广东的何真,不料何真不战而降。朱亮祖随后率兵攻打广西,夺下梧州,杀死元朝在广西的尚书普贤帖木儿,又与廖永忠合兵夺下南宁,广西因此被平定。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朱亮祖在钦定功臣中排34位,封永嘉侯并获赐免死铁券。次年,朱亮祖命为征虏副将军增援伐蜀的汤和与傅友德,班师回朝后,朱亮祖因擅杀被俘的士兵未得到封赏。
1379年,朱亮祖奉命出镇广东,来到了治所番禺,然而出身武夫的他不守法,与执法甚严的番禺知县道同不和。
当时,番禺有很多的豪绅横行霸市,城中的百姓稍有不听从就被他们诬陷下狱,于是道同就捉住豪绅的首领,将其带上枷锁游街。
豪绅们就争着给朱亮祖送钱财,请他出面说情,朱亮祖便设宴邀请道同,席间朱亮祖提出放了被捉的豪绅,道同不为所动,大骂朱亮祖说:“你身为大臣,怎能受小人役使?”
第二天,朱亮祖见道同不放人,命人砸开枷锁,放了那个被捉的豪绅,并且找借口鞭打道同。
1380年,朱亮祖的小妾罗氏的兄弟,仗着朱亮祖作恶,道同将其捉住打算按律惩处,朱亮祖却将其抢走。为此,道同将朱亮祖在番禺之事,写成奏折上奏朱元璋。
结果,朱亮祖抢先一步,参奏道同对上司傲慢无礼,不知详情的朱元璋便派使臣到番禺赐死道同。不料使臣走后,朱元璋就收到了道同的上奏,急忙再派使臣去赦免道同,但赦免的使臣到时,道同已被杀。
同年九月,因道同的死,朱元璋召朱亮祖回南京,朱元璋一气之下将他和其长子府军卫指挥使朱暹一起鞭死。朱亮祖死后,朱元璋念他有功,以侯礼安葬。
十年后,李善长案发,朱元璋追认朱亮祖为胡惟庸的同党,永嘉侯爵位被废,其次子朱昱连坐被杀。
虽然朱元璋诛杀的功臣中,有许多是朱元璋有目的而杀了他们,但说到朱亮祖,或许是唯一一位不觉得冤的人,因为究其原因,朱亮祖被杀的一点也不冤。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