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爱吃面,但吃相难看,吃得兴起,脑袋左右摇摆,面条悬挂在嘴上晃动,汤汁淋漓,衣服总被弄脏;要么夹很大一筷子,塞得满嘴都是,鼓着嘴嚼半天才吞进去。
看着老丢脸了。说教了几年,一到吃饭就盯着他,他还是不由自主地那样,打过也不管用。
《郭论》中有一段关于吃饭的礼仪,我特意指给他看。
他读完后牢记在心,从此大有改善,嘴里有面时脑袋不左右摇摆了,也不很大声的吸溜了。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父母纠正千遍万遍,不如他人说一遍。
这是2021年初的事,那时图书馆刚解封。我们去厚街图书馆借回来看的。
同一本书,他记得郭德纲关于吃饭的礼仪描写,端碗坐姿、握筷姿势、吸溜的声响。
我看的是故事,以老郭独特的口吻娓娓道来,倒有听他在面前说书的感觉。
最近买了郭德纲的《谋事》,讲的是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
我闲来看看,儿子也会翻翻。
我没阻止,却也没想到,他是真的能读懂一点。
秦始皇他爹怎样从一无所有,到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
历史上疑似穿越人士的华佗、王莽、刘伯温,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课本上的大诗人李白,在官场却混得糊里糊涂,是个公务员踩坑之王?
这些内容,6年级的他读得津津有味。
有些字不认识、有些故事他不熟,但不影响他阅读。
老郭这本新书,是在疫情期间写的。
想想同样的疫情,同样的居家,人家能写一本书出版,我们在家烦恼焦躁。
所以我挺佩服老郭同志的。
我更佩服他的是,读他的书,看着像唠嗑,唠着唠着,道理就出来,咱还不由自主地点头称是。
有人说,郭德纲的书自带音频。
我也有这种感觉,读几行就忍不住跟着朗读(学着他那京腔说起来)。
《谋事》讲的是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由人物讲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人在职场、家庭中的权谋智慧。“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老郭以他通透的眼光,看世事人情,讲谋事之道。
谋事、成事,由他来讲,再合适不过。
他没多高的学历,却遍读史书。读史这一块,他不是研究大家,却把读史明智这一点,演绎到极致。
他出身草根,经历坎坷。从籍籍无名,到名满天下,事故通透,人情练达。
他的书,是把历史人物和故事,揉碎了理解了写出来的。
有他通透的眼光和领悟,所以读来有趣有料。
我是觉得这本书,不分年龄性别,想要轻松有趣,想要深刻有理,想要静静沉思,都可以。
正如推介所写:《谋事》不仅暗藏人心、人情、人性,还教你观己、识人、谋事。
读来有所得的书,推荐给你。
#柚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