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乡镇党委书记的一声叹息!我是地级市市直部门的一名正科级公务员,男,今年31岁,已婚,基本是常说的“三门”干部,所在单位既不是国土、财政、税务等强势部门,也不是特别弱势的部门,只能算是中等水平吧。今年市委组织部搞了一项市直干部到各县市区乡镇(街办)挂职锻炼活动,由于我在单位负责的工作不算重要,在正科级同事里面排名也比较靠后,如果论资排辈提拔的话,暂时没有指望,所以综合权衡,我决定下去挂职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原有的书记、镇长等班子一应俱全)一年半,既可以增加基层工作经历,又可以长长见识,锻炼锻炼,于是就来到了现在的乡镇。
来到乡镇后,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喝酒,由于酒量不行,对于饭局特别打怵,经常搞得身体很难受,当然喝得大醉也不至于;另外一个令人窘迫的事情就是工作,由于挂职一把手,镇上没有安排具体工作,只是让跟着看看、转转,平时就非常清闲,有时候跟着别的乡镇领导下去,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待在办公室无事可做,特别难受,我也跟各位镇领导单独沟通过,意思无非是下来就是学习锻炼的,在他们去片或村里的时候,带上我一起去看看、学习下,但是结果非常令人失望,他们表面上非常客气,实际上很少带我下去,令我非常难以理解--我跟他们没有利益冲突,应该很好相处才是;最尴尬的事情是现在的情况--镇上开会的时候,根本就不叫我参加,饭局也很少了(倒不是为了吃饭喝酒,而是被人无视的感觉非常难受)。我就像是一个透明人,可有可无,郁闷得有时候真想找个人哭诉,释放下压抑心情。在我们这一批挂职锻炼的人当中,通过交流,发现类似情况普遍存在,程度或轻或重。

对于目前的处境,我也深深的思考过,分析过可能的原因:一是可能我自身不太善于交际,也不太会玩,不能喝酒等自身原因所致;二是可能是镇书记的原因(现在的镇书记相当强势,说一不二,非常自负,当然也是有一定水平和后台关系的),他对我爱理不理的态度影响了别人;三是可能他们认为我挂职期满后就会回到市里,不会留在当地,我对他们没有利用价值。总之,我是拿捏不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种事也不能通过组织关系来出面解决,那样只会弄僵,事情会弄得更糟,毕竟是寄人篱下,唉!!!
真是无比的后悔来到乡镇,唉,事已至此,没有退路,只能前行。
那些下来乡镇挂职的干部们!在我有限的乡镇职业生涯中,遇到过两波下来挂职的干部们,其中一波是属于下来助力精准扶贫的,还有一波是属于下来助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这些挂职干部们实干者有之;混日子者有之;空挂者有之。

我认识的第一波下乡挂职干部中,其中有一个是农委的正科级干部,被派到镇里下面的一个村扶贫,她带领驻村工作扶贫队,利用自身来自市农委的资源优势,为村里带来了资金,带来了技术,帮助村里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如今,这个村已经退出了贫困村;我所见过的第二波挂职干部中,其中有文联、报社、党校的干部,有两位被派到镇里挂职副镇长,刚开始还能够看到人,后来就没有后来了,平常不怎么见,见一次也很难得。由此,我在想造成这这两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从挂职干部一方来说:
其一、是否有挂职干部的用武之地。有挂职干部的用武之地,结合挂职干部所在的单位,让其发挥自己专长,自然能够使得挂职干部能干事,想干事,自然能够使得挂职干部踏下心来,扑下身子,在基层展一技之长,有一番作为。
其二:是否能够消除挂职干部的后顾之忧。挂职干部下村工作,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不仅需要自己要付出精力和时间,背后更需要整个家庭的付出,所以从实际出发关怀关照挂职干部自然需要拿出实际的措施,用真金白银去关怀。

从乡镇政府一方来说:
其一、派下来的人是否可用。派下来的都是领导,而基层最不缺领导,需要的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如果挂职乡镇的都是副职(副科级干部),乡镇就得派工作人员去配合这个副镇长的工作,这反而使得本来就缺人的乡镇工作人员更加紧张。
其二、乡镇环境能否留住挂职干部。这个环境是硬件环境也是软件环境。被派下来的挂职干部,需要基层乡镇提供配套的办公、休息环境,本来基层办公环境就紧张,满足自己人都困难,如果再来干部挂职配套就加重了办公条件的紧张。比如我单位来了三个挂职干部,因为办公条件比较紧张,只好占用了一个大会议室,放了三个桌子,然后一起办公,办公条件不佳,住宿条件糟糕,自然是没心情、没想法呆下去了;乡镇的软环境自然就是指乡镇人员庞杂,挂职干部能不能适应鱼龙混杂的基层人事圈。

其三、乡镇的工作内容是否能够匹配挂职干部。乡镇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千头百绪,挂职干部入手简单,但是想要做好却是需要耐心和精力的,比如拆迁、信访等工作,挂职干部已经熟练的时候,就是该离开的时候,而且基层工作的强度,有多少挂职干部能够适应。
挂职干部被派下来的初衷,对于没有基层经历的挂职干部来说是一种历练,而且有基层工作履历更有利于提拔,所以激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挂职干部的状态。从另一方面说:挂职干部被派下来只是为了走的更高,不是为了下来干活。清楚了这一点,就建议:挂职干部最好是科员;最好是强势部门的,能够给乡镇带来资源的部门,对与正在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的乡镇更是如此。
【挂职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驻灵寿县挂职干部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实地调研】为了解灵寿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别是农村厕所革命推进情况,近日,驻灵寿县挂职干部赴狗台乡、塔上镇开展了实地调研。详情:网页链接

在乡镇办上班 不想上班 也可以不要工资 怎么挂职?求帮助
涉嫌受贿罪、贪污罪!临泉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鲁海军决定逮捕
据临泉县人民检察院网8月25日消息:临泉县人民检察院依法对鲁海军决定逮捕。
安徽省临泉县白庙镇鲁阁村党支部原书记、白庙镇政府原挂职副镇长鲁海军涉嫌受贿罪、贪污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特定款物罪、职务侵占罪一案,由临泉县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临泉县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贪污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挪用特定款物罪、职务侵占罪,对鲁海军决定逮捕。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我是一名浙江大学选调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编制在某地级市统计局,但是却在乡镇挂职党委委员、副镇长。最近,我的两年挂职期满了,我应该是选择留在乡镇还是回到市统计局担任四级主任科员呢?

【@体制青年解析】小编建议,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还是继续留在乡镇更好一点。
虽然乡镇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是你在乡下可是闪闪发光的人才,县里肯定会重点培养你,你看最近的新闻,很多挂职的高学历年轻干部都得到了破格提拔,不少人只有两三年的工作经历就成长为乡镇主官甚至是副处级干部。
如果你选择返回市直单位,其实是没什么优势的。首先市统计局并不是什么强势部门,很难出人;其次,在市里面高学历的年轻人还是不少的,虽然你是选调生有优势,但是这个优势并不是很大。
所以,我建议你还是继续留在乡镇吧。
各位网友,你们认为呢?
点击关注@体制青年 ,分享体制内考试经验,解答职场里疑难杂症。#直言职场#
乡镇公务员我一概不建议留恋,唯一可以考虑一下的情况就是本身就是乡镇本地人。

如果你家安在县城,亲戚朋友老婆孩子也在县城,那你还犹豫什么呢?
什么?留在乡镇有750块的乡镇补贴?走了这笔钱就拿不到了?
觉得留在乡镇晋升几率大?今年大概率提干?舍不得走?
傻孩子,先说乡镇补贴这笔钱,你要是能回县城,每天来回的车费、陪伴家人的时间、周末加班熬夜的假期、村子里酒局剥夺的健康,哪一样不比你750块重要?
再说乡镇晋升,我明牌告诉你,乡镇待久了提拔的,除非你挂职过组织部和两办,里面有了“认识的人”,能帮你提成组织委员或者宣传委员,不然大概率就是让你当个副镇长。
副镇长是啥?更忙更累,责任更多的大头兵。
说得好听是个官,说不好听官都懒得理你。
更别说,你还只是“有概率”提干。
我和你说,所有的“有概率”,在组织部找你谈话前,都是“0”。

你进经信局后,只要是有真本事,两年内提干的几率非常大。
而且一提就是县职副局长,毕竟你本身就是乡镇上来的,已经没必要再回乡镇“锻炼”了。
所以我就一个说法,速度走,别留恋。
不是你去不去,而是单位已经决定让你去了,问你只是走流程,除非有人主动要求去,不然你铁定要去。因为你没有基层工作经历,这是让你去补经历的,而且你有可能驻村一年后还得到镇上挂职。
【国家发展改革委派驻灵寿县挂职干部开展工作交流座谈会】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派驻灵寿县挂职干部与省市发改、县有关部门、部分乡镇,围绕近期工作情况开展交流座谈会。会上,挂职干部就项目推进、规划编制、驻村帮扶等工作进行了简要汇报并谈了心得体会。省市发改领导围绕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产教融合等,与挂职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

【自己不知道被提拔,而且是三次】
第一次,刚上岸,在市级机关没几年,领导谈话,年轻人去驻村帮扶好不好啊?好啊,服从组织安排。有啥要求吗?没有,服从组织安排。半年后,在村里的某一天,突然迎来了原单位考察组……然后莫名其妙成了副科。
第二次,副科三年,正准备去乡镇挂职,谈话时说的是挂副镇长。没几天单位推荐正科,参加民主推荐会才发现自己名字在上面。然后,提拔为正科,再过几天下去挂了副书记党委委员。
第三次,组织考虑让我去一个事业单位(副处级)任副职,那单位池浅王八多关系复杂压根儿不想去,于是谈话时我用半个多小时痛陈问题,大意就是不动大手术没法救,本人能力不足请另请高明吧。事后的确换了人,我这破罐破摔也算挂了号估计以后提拔没我什么事了。不曾想过了一年多,居然考察我去当那事业单位的上级部门的副职。考察带队领导说,你一年前的谈话,主要领导很赞赏,深以为然,所以这个大手术你来主刀吧……
是幸运也是能力,继续努力工作!努力的人都不会差[呲牙]#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