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6嘉善公务员公告(2021嘉善公务员)

《了凡四训》作者平生简历 1533年(癸已)袁了凡先生出生 1547年(丁未)其父袁仁去世                                               —14岁

《了凡四训》作者平生简历

1533年(癸已)袁了凡先生出生

1547年(丁未)其父袁仁去世                                               —14岁

1548年(戊申)慈云寺偶遇孔道人“弃医从举”                       —15岁

1549-1567年陆续参加县考、府考、提学考补廪、补贡等 —16-34岁

1567年(丁)殷秋溟宗师批准补贡                                          —34岁

1569年(己已)访云谷禅师,发愿改过行善。                         —35岁

1570年(庚午)考中举人                                                          —37岁

1571年(辛未)与嘉善同袍赴考进落第                                     —38岁

1579年(己卯)三千善行始完                                                    —46岁

(第一阶段改过十余年)

1580年(庚辰)发愿求子                                                          —47岁

1581年(辛已)生男天启                                                          —48岁

1583年(癸未)8月三千善行已满,就家庭回向。

同年9月13日发愿求中进士。                                               —50岁

(第二阶段改过三年)

1586年(丙成)进士及第(孔公算53岁有厄,是岁竟无恙)   —53岁

1588年(戊子)授宝坻知县                                                      —55岁

1592年(壬辰)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后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                                                                               —59岁

1593年(癸已)遭弹被罢官,返回故乡嘉善著书立说。           —60岁

1596年(丙申)应邀编修的《嘉善县志》刊印                          —63岁

1602年(王寅)写《立命之学》                                                —69岁

1606年(丙午)七月寿终正寝                                                    —74岁

1621年(辛西)平反冤案,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赐尚宝司少卿。

1737年(丁已)入祀嘉善县魏塘书院“六贤祠”。

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

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

良木不十围,洪条无所因。

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

锥刀各异能,何所独却前。

嘉善而矜愚,大圣亦同然。

仁者各寿考,四坐咸万年

今天是抄书的第4天。

今天继续抄书《了凡四训》。

这本小书是自己偶然之间买来的一本小册子。作者是明代的袁了凡。总体而言是一本劝人行善、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书。其主要阐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中心思想,强调命运虽有天数,但自己亦可掌控,只要积德行善、谦恭有加,就能获得福报,是为因果报应。本书糅合了儒释道三家之学的梗概,可以一方面使得我们初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会增进我们的个人品格修养。

  一、关于作者袁了凡其人

  袁了凡,名表,字坤仪。江浙人士(江苏吴江还是浙江嘉善已不可考)。彷徨时因参访云谷禅师后,得以领悟“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之学,便立志多做善事、积功累德,以扭转自己的命运,因不愿再做一个受制于天命的凡夫俗子,因而改名号为“了凡”。袁了凡博学多才,天文、水利、象数、兵法、星宿无一不精通。弃医从仕后,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免除杂役、为民谋利。官仕途中,因不认同提督对倭寇的使诈做法,被构陷革职,在死后终于沉冤得雪,得以善终。

  二、关于本书的主要内容

  四训,顾名思义,是由四部分组成,具体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其中“立命之学”为其总结人生经验、训诫子嗣的《立命篇》;“改过之法”和“积善之方”是他早年所著“改过第一”、“积善第二”;“谦德之效”为其晚年所做的《谦虚利中》。四篇文章各自独立成文,但其中义理又一以贯之,强调命由我作,善恶报应之理。

  “立命之学”中,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整阐述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其童年弃文学医,因偶遇异人预言他能够仕途通达,于是弃医从仕考取功名。随后发现人生际遇与所预言命运丝毫不差,遂生懈怠。后机缘巧合,拜会禅师后终于了解了宿命论的错误,从此开始积功累德,自求福报。

  “改过之法”中,作者论述如要行善积德,必先端正心态、改正缺点。敬畏天地鬼神,立定决心,以先贤为榜样,勇于改过。

  “积善之方”中,作者重点说明了“积善余庆”的道理,对于何谓真善、至善,做了充分阐述,勾画了中国传统的鲁丽道德。

  “谦德之效”,告诫世人要抑制自满扶持自谦,即要谦虚谨慎、虚己待人,“抬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有我”。

  三、一些感悟

  举凡世事,命运皆有安排,但“我命由我不由天”,在任何时候、任何背景下,主观的力量都是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力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物欲横流、信仰松动的现实世界,修身立德、改过积善、抑满扶谦当是人真正走向自由的必由之路。

 #家庭教育加油站##中国式家庭教育##国学##教育听我说#

上海高管每天往返嘉善,是不是傻?

我有个朋友是工作在上海紫竹园区的外企总监,年入60,最近跟我说,放弃在上海买房的计划了,改在嘉善买房,我一听震惊,这是不是傻?听完后我就不觉得了。

他说,第一,上海房价最低3万起,金山3万,奉贤4万~45000,闵行工作地周边要5~9万不等,房价实在太高了。而在上海周边的嘉善,到他上班地1小时左右,房价1.5~1.8万左右,他可以直接用原来计划的600万预算买成160平的大户型房子,到时候可以孩子爸妈都住一起,绝对够了,而且房价不会超过400万。第二,他多出来的预算,可以直接买一辆SUV或者MPV通勤,走高速上班1小时,纯电车每个月支出也就几百元,通勤时间完全可以接受,关键是不用承担那么高的房价和贷款。第三,他已经落户上海,孩子不管在当地的华二嘉善还是上理工嘉善读书,中考都可以回上海考,然后在上海高考,他可以充分享受当地优质学区的小学初中教育。

听他说完,我暗自觉得,高,实在是高。然后我问他疫情好了,改变大吗?他说他现在过去都没有往来的检疫措施了,不用再下车做落地检了,快速通关,0等待往来,恢复正常了。

有钱人的思维就是不一样,能看上嘉善的房产,这么一说也很有道理呢。

《了凡四训》第一百一十九章 谦逊本分者受福报

原文: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予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辛未(公元1571年)计偕,我嘉善同袍凡十人,惟丁敬宇宾,年最少,极其谦虚。

予告费锦坡曰:「此兄今年必第。」

费曰:「何以见之?」

予曰:「惟谦受福。兄看十人中,有恂恂款款,不敢先人,如敬宇者乎?有恭敬顺承,小心谦畏,如敬宇者乎?有受侮不答,闻谤不辩,如敬宇者乎?人能如此,即天地鬼神,犹将佑之,岂有不发者?」

及开榜,丁果中式。

译文:

书经说:“满招损,谦受益。”

我好几次和许多人去参加考试,每次看到贫寒的读书人,脸上一定有一片谦和的光采,仿佛可以用手捧住的样子。

辛未年,京城会试,我和嘉善同乡人大约有十个人,只有丁敬宇这个人最年轻,而且非常谦虚。

我告诉费锦坡说:“这位兄弟今年一定考中。”

费锦坡问:“怎么看出来的呢?”

我说:“只有谦虚的人可以受福报。老兄你看我们十人当中,有诚实谨慎,不敢抢在人前,像敬宇这样的人吗?有恭恭敬敬,迎来顺受,小心谦逊,像敬宇的吗?有受人侮辱而不反击,听到人家毁谤他而不争辩,像敬宇的吗?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即使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岂有不发达的道理?”

等到开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新释:

老子说“吾有三宝”,其中一宝是“不敢为天下先”,可是后来反过来了,了凡记载的像敬宇这样的君子后来越来越少了,稀缺了,越来越多的人都变得急哄哄的,啥事都急不可耐,还自我标榜“创新争先”,甚至大言不惭说“敢为天下先”,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斗争战争,礼崩乐坏,问题百出,永无宁日,福报远离,灾祸逼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81197/
1
上一篇基层公务员辞职考研(辞了公务员考研)
下一篇 天津公务员有户籍(天津公务员可以直接落户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