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确实很累,但是什么35岁危机。什么996福报,等等,人们忧患的是不平均。
老胡是体制内的,终于开始帮体制内的人说话了
但老胡是无知的,对我国社会缺乏了解
他说我国公务员,三分之一是警察
这个数据肯定是错误的,他把警察系统里面的非正式工,
都算进去,目的是为了给他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但用错的数据,老胡就不厚道了。
老胡说,公务员很辛苦,加班很严重,
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辛苦的公务员占比不到40%
60以上的公务员是清闲的,
老胡还刻意不说公务员的福利待遇问题,
我国公务员的平均年薪在16万左右
而我国民众的平均年收入4万多,相差4倍。
同时公务员里面,很多都是高中毕业生,
以江浙沪为例,70后,60后的公务员队伍里,大量的高中生,
这些高中生,当时靠关系进入公务员行列,后来靠自考等方式,搞到了本科文凭,
很多人会说当时高中生少,其实这个数据也是错的,
当年我国高中生的数量并不少,而且很庞大,
就拿我所在的浙江农村来说,村里60后,70后高中毕业生有几十个
没有一个是公务员的,
而部分60后高中生,利用当时的关系,成了公务员,
现在这个群体都成了领导级别了,他们为了掩盖公务员高中生占比很高的事实
从80后,90后开始,公务员几乎只招聘985,211名校生,
想以此让民众接受公务员高薪的事实。
浙江公务员的平均年薪已经超过26万了。
下面是老胡的两篇文章,都在说公务员辛苦之类的话。
不过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部分留言都不赞同老胡的说法。
只看工资多一点,不看别人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别人比996工作制不多。几乎没有双休日。科技不是喊出来的。正如有位教授,平均每月发表两篇论文,人家没计较时间。八小时工作制是针对公务员的。
就像我们这,人均3000多,官网说的,房价平均1万多,公务员工资才五六千,事业单位刚毕业的大学生3000多就不错了,当然工作久了有灰色的,这样的工资去买房?
公务员收入低不低?工作忙不忙?
有一些在体制内特别是做公务员的朋友跟我说:“收入太低,工作太累”。我只是一笑。
公务员收入低吗?我觉得还真不算低。
就以那些在省直单位(中部省份)的朋友为例,一般的处级干部每月都有一万多,加上年终奖,一年下来正处拿到手的收入都在20万左右。就算是科级干部每月工资也有八九千,如果加上年终奖,平均一个月也有一万多。这个工资真的低吗?社会上有多少人能拿到这个收入呢?
而且公务员们的收入可以预见的、稳定的、持续的增长,也就是说,不管能力强弱,干多干少,收入都有稳定增长的前景,毕竟随着年龄、资历的增长,级别(不限职务)是不断提升的。
更为重要的是公务员不受失业、突发政策性因素及行业景气度影响。
可能有些公务员朋友会说,你只看到了省直部门,基层干部收入可要低很多。实际上据我了解,基层是要低一些,但现在基本上都涨上来的,相对社会薪酬状况,真算不上低了!这里还不包括单位食堂廉价的进餐,一些地方还有所谓的公务员小区。
还有些公务员朋友会说,我们读了那么多书,有那么高的学历,难道不应该拿更高的工资吗?事实上,我认为不承担风险、不需要密集智力创新的工作,收入都不应该太高,应该参考社会上相关领域的工资来把握。
再说公务员的忙。不可否认,有些还是真忙,但这个忙的前提是有明显的晋升通道(也就是职务和收入预期),这种忙是主动的,有驱动的,并不具备职业压力的普遍性。我看到更多的是,对自己没有明显预期和能力自信的,基本上躺平,悠闲得很。
也就是说,确实有人很忙,但从总体上看充其量也就一半吧,不可能超过多半。
有些机关事业单位的人说自己很忙,但也没听他说做了什么真正值得忙的事。
以前老听说政府部门“三分之一的人干,三分之一的人看,三分之一的人在捣蛋”。现在在他们身上好像没有这种现象,也就是捣蛋的人好像不多了。但是按他们说的,现在是“三分之一的人真干,三分之一的人悠着干,三分之一的人躺着干”,也就是说,躺平的人多了。
还有另外一个现象,就是但凡忙一点的单位,似乎都会以工作任务太重为由,想着法儿向下属单位抽调人员帮忙,以这种方式来平衡劳动量。
所以,当做公务员的同学和朋友跟我抱怨收入太低、工作太过于劳累的时候。我认为他们有些不太知足。他们的安稳及稳定增长的前景,应该折算到收入中去。他们可以自主控制劳动量,就让社会非常羡慕。
逐个看完网友的评论,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的惊诧,并不是网友挣钱很多,人均年薪百万什么的。恰恰相反,我在评论区看到了人们本真的生活:月薪1500的大有人在,月薪2000左右的比比皆是,月薪3000已经相对的高收入。他们有公务员、有乡村教师、有农民、有螺丝工、有保安外卖员、有家庭妇女、有小年轻、他们扎根在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上。
我真的有些惊诧,不是说头条人均年薪百万吗?月收入两三千,真的是大多数的收入水平吗?如今的通货膨胀这么严重,这样的收入真能生活下去吗?那些还闹着过情人节的女人,别再被网上的毒鸡汤迷惑了,请你踏踏实实过日子吧,也许为了生活下去,就已经耗尽一个顶梁柱的全部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