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两位博士面试,学历都很好,本硕博都是双一流大学,底子好,一位做的比较传统的加工制造,一位做的虚拟装配及数字孪生,论文都是好几篇二区及行业top期刊,也都参与了国家级项目和企业项目,感觉能力很全面,博士生培养质量越来越好。这个月已经报到了一位世界top100大学博士,如果再有这两位加盟,我们机械院教师的博士占比就将接近60%!
襄阳GDP在全国中部地级市名列前茅,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底子好,这给机械博士提供了广阔的合作舞台;二是学院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想干事者能干成事,成为吸引人才的关键;三是悠久历史、优美环境和优质中小学教育资源,也是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
欢迎更多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方向的博士毕业生![玫瑰][玫瑰]
公元733年,44岁的孟浩然终于得到了一次进宫面圣的机会。可是眼看着进宫的时辰要到了,孟浩然却跑到酒馆喝酒去了。引荐人韩朝宗气得当场拂袖而去,再也不肯搭理孟浩然这个“二货”。
孟浩然出生于襄阳的一个书香家庭,9岁时开始与弟弟一起读书学剑。
到十七八岁时,孟浩然长成了集才华、气质、颜值于一身的翩翩少年,参加县试后高中榜首。但这位天之骄子显然没有什么野心。
十九岁时,孟浩然凭借颜值和才华“英年早婚”。然后,然后就开始隐居了。就像一位长得和肖战一样的高考状元考上清华后,马上结婚退学,到山里隐居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如果孟浩然从此销声匿迹,也还罢了。关键是隐居到一半,他又后悔了。
25-35岁间,孟浩然辞亲远行,漫游于长江流域,广交朋友,到处拜访社会名流,寻求做官的机会。其间不断有名作问世,但仕途之路,迟迟看不到希望。
临近40岁,孟浩然北上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没考上。但由于和王维结为忘年之交,加上自己强大的作诗水准,孟浩然还是得到了面见一把手的机会。如果表现的好,很有可能从此平步青云。
但让人蒙圈的是,当唐玄宗问:“最近有没有什么新作呀?”时,孟浩然拿出了一首苦情诗,名叫《岁暮归南山》。
诗中有这么两句话:“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大意是描述自己落榜以后寂寞沙洲冷的心情,表达了一下不被皇上看重的失落感,还感叹了一下:都是我自己没本事,身体还差。
唐玄宗听完就怒了,你何时来找过我?我什么时候抛弃过你?你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诬赖我?
就这样,孟浩然搞砸了一场无比重要的面试,他的进阶之路被 迫中止,郁闷地离开了长安。
经过此事,不光是吃瓜群众和孟浩然的朋友们,连孟自己都以为自己没有机会了。没想到几年后,幸运女神再次降临。
孟浩然遇上了襄州刺史韩朝宗,这是一位很愿意提拔后辈,一心一意为朝廷引荐人才的大官。
韩朝宗对孟浩然的才华赞不绝口,并费尽千辛万苦之力,说服唐玄宗,给了孟浩然一次进宫面圣的机会。如果孟浩然表现得不错,很有可能从此出人头地。
孟浩然本来答应得好好的,结果到了进宫面圣这一天,又掉了链子,到酒馆跟人喝酒去了。
韩朝宗左等右等不见孟浩然来,只好到处寻找。找到孟浩然时,发现他已经喝醉了。
以这幅醉醺醺的样子去拜见皇帝,再说出几句惊世骇俗之语,几个脑袋也不够掉的。
韩朝宗当然不敢再带孟浩然这样的人玩,一跺脚扭头就走,这一生都不愿再与孟浩然有任何交集。
说来也怪,这一年孟浩然已经44岁了,但做人做事依然这么随性至极。
据说当时有人提醒孟浩然说:“你与韩公有约在先,不赴约怠慢了别人恐怕不行吧?”
孟浩然不高兴地说:“我都已经喝了酒了,身心快乐,哪有空管其它的事情。”
每次想到孟浩然,我都会觉得很奇怪,这位大诗人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不想入仕,为什么又拼命结交社会名流,寻找各种机会以求入朝为官?
如果想要入仕,为什么又对送上门来的契机如此轻视,白白错过改变命运的机会?
也许真相就是:孟浩然对理想的定位并不清晰。他既想当隐士,又想做官造福百姓,既想奋斗,又怕奋斗路上的油星子溅到了自己的身上。
就这样想来想去,顾虑来顾虑去,一生就这么过去了。
我们现在读到孟浩然的作品,最大的感受就是此人潇洒不羁,分外率性。但他的终极理想究竟是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
人生在世,如果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即便再有能力,也会活得很拧巴。
比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志向明确,内心坚定。
无论入仕为官也好,当一个平头百姓也罢,只要自己快乐知足,就是幸福安然的一生。
怕就怕,做百姓时想做官,做官时又想做百姓,在大城市打拼时想归隐田园,归隐田园后又放不下大城市的灯红酒绿。
人生苦短,何必用自相矛盾来为难自己呢?
对孟浩然这个人,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唐诗# #孟浩然#
女儿今年小升初,因为东莞公立上不了,转回湖北老家读。今天和老同学聊天,了解到家乡的教育状况瞬间感觉压力好大。同学的儿子今年初中毕业,四月初已经被华附录取了(面试A++),4-8月要在家自学完高一和高二的课程。他还说襄阳四中五中的自招学生从下个月开始也要上高中的课程了。现在的孩子教育,竞争这么激烈吗[流泪]
日前,襄州区全面兑现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2019年度生活补贴政策,16名优秀人才获得生活补贴。据悉,襄州区财政、人社、住建等分块投入人才专项发展资金8000多万元,有效保障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超市)建设、电子商务人才培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等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
2020年6月,襄州区启动引进80名硕士以上事业单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通过资格审查、面试考察、公示聘用等环节,2021年1月底,78名人才分配至区直27个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得到各部门的一致肯定,为襄州"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储备了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