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懂骑山东》:临沂市河东区——节选五
临沂是整个山东最不像山东的城市。
为什么呢?
山东人不爱做生意,只想考公务员。
而临沂人呢?
应该说,临沂市区呢。
商业氛围特别好。
有义乌感。
其商业思维,很南方化,毕竟临沂市场有那么多的浙江人,耳濡目染。
这次河东区升级为沂河新区,提出的口号也很南方化。咱也别试图融入什么青岛圈、厦门圈,他们都落伍了,咱要抓紧跟紧老大。
老大是谁?
长三角。
这次,只瞄准长三角,别的,啥也不考虑……
沂河新区,先把交通问题解决,把机场划进去,把高铁站划进去,把未来的港口划进去。这里面最奇葩的是高铁站。尽管高铁站在河西,离河东区比较远,也单独摘出来划到了新区。
新区核心是发展工业。
工业发展,需要氛围。
一是需要企业氛围。
二是需要人才氛围。
企业氛围核心是需要代表型企业,于是把格力拉了进来,还请董小姐来视察了一番,市长们亲自陪同。
那出去招商就简单了。
你看,格力都在。
与格力配套的,全来了……
人才氛围怎么解决?
拉大学进来。
建了一个大学城,把青岛理工大学弄来。
也有不少浑水摸鱼的。我有个做地产的朋友,一直怂恿我在沂水进军工业地产。工业地产手续简单,价格便宜,卖的快。临沂的工业地产做的非常好,就从河东区开始的,因为河东区大片大片的规划工业项目,有人就建工厂的同时建配套住房,卖了。
过去,我对河东区的熟悉,只是沿河这一带,因为我进临沂市区必须走这里。现在,我对河东远一点的位置也熟悉了,因为我有个穿越无人区的车友,就来自河东区,格力项目就在他村里。我车友貌似也建了一个配套工厂,要做对应的供应链。
河东的工业用地,现在很难拿。一方面不断的招商来新的品牌入驻,一方面临沂的工厂也朝这搬迁。那个在沙漠把我车开翻的小伙,他家的工厂也搬到了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