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经历开始让你成熟#79年我被选调援藏,当时24岁的我第一次远离家人,去到一个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独立的工作、生活。自己在家时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进藏工作首先是要学会烧牛粪、做饭。除生活条件艰苦外,还要面对工作职责及多方面的独立和担当。这样的经历过后,感觉自己才真正的长大了!所以,自己认为:独立的生存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工作的责任感,都是促使一个人成熟的必要经历。
985工商管理硕士offer选择,一是重庆选调(区县),年薪10w左右,发展前景好,体制内稳定,可能被分到渝东南或者渝东北偏远地区,今后靠遴选回主城,难度大,且薪资涨幅不大;二是中国人寿重庆市本部财务部,年薪12w,离家近,生活质量较高,但发展空间受限,家人倾向选调,觉得保险声誉不好!大家觉得呢?请在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985# #重庆选调# #中国人寿# #头条创作挑战赛#
茅台酒院士有何不可?
牛年春节,家人友人小酌畅饮不是新闻,“酿酒院士”则上了热搜。
在2021年两院院士遴选中,2月8日贵州省推荐了茅台酒厂总工程师、研究员王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这下便引来热议,酿酒的也能当院士?
那我们不妨反问,酿酒为什么就不能当院士?
过去我们不少人听说国际名校设有“葡萄酒学院”,都很感吃惊,后来慢慢知道了,法国葡萄酒之所以名扬天下,那跟他们培养出了一批批“葡萄酒博士”有关。
葡萄酒生产从葡萄的选种育种开始到发酵酿制,是一个很长的技术链条,每个环节都有很高的科技含量,最终全体现在葡萄酒成品质量上,好不好喝自有公论。
十几亿人都喜爱的“国酒”茅台,它的酿酒总工当个院士恐怕不是浪得虚名,没啥不可吧。
如果你家有高中生,一定要及时关注他的心理健康。
亲戚家一个女孩,从小聪明伶俐,三岁多的时候上台讲故事,得到第一名。四岁多的时候跟我们讲物理重力的概念,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通畅,以至于当时我觉得让我去讲这个重力的概念,我都不可能讲的有她那么清楚、透彻。
我问她这些知识从哪里来的?她说是电视上看的。
她看电视的时候非常认真,有很多字都是从电视上学来的,三四岁的时候看儿童书她就认得很多字。
小时候她酷爱看书,只要拿一本书给她,她可以坐在那里看半响,看书看的起劲的时候叫她吃饭,也要叫很多次。
她不喜欢玩玩具,就喜欢看书,别的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书。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她曾经被学校选调去欧洲四国交流学习,当时她就立志要去哈佛大学读书。
毫无悬念,她的初中成绩一直很好,中考的时候以全校第五名的成绩考入了当地的一所重点高中。
转折来自高中。
以前小学、初中的时候都是住在家里,高中就开始住校,她难以适应住校的生活,加上没有父母亲的陪伴,约束,再加上高中的课程比初中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难很多,因此她的成绩落差很大。
当一个人的强项发挥不出来的时候,她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以此来证明自己。
她去研究动漫,涉及面很深很广,她跟同龄人根本无法沟通。她完全偏离了轨道,根本无心学习高中课程,仅仅一个学期就从中考时的全校前几名跌落到全班的未尾。
父母心急如焚,赶紧花大价钱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可是已经晚了,这孩子已经不愿学了,她无法接受自己的成绩,又无法从头一步一个脚印的追赶,每天脑瓜子里面胡思乱想,只想不干,行动力差。
孩子还出现失眠,睡不着觉,胃口差,吃不下饭,下腹部莫名其妙疼痛,起不来床,起床头痛的症状。
母亲带她到医院一检查,身体没什么问题,后来去心理科看,医生说是广泛性焦虑症,医生进行了心理疏导并开了药物进行治疗。
她不想读书了,没办法,家人只得给她办理休学。
一年以后复学,为了帮她补上上一年的课程,家里花了大价钱给她每主科都请了一对一的补习老师,光是这一项就花费了20几万,但收效甚微。
后来她又说要学画画,要艺考,家人又给她请授课老师,花费几万块钱,刚上一个多月,她又说这个老师不好,要换地方,换老师。
无奈,家人又帮她换一个地方,换一个环境,换一个老师,又花了好几万。
单单这些请补课老师,请绘画老师,换环境,换老师,租房子陪读这些就花掉了40大几万。
如果花点钱能让孩子正常的进大学,正常毕业,正常生活也没什么可说的。
高考的时候还算正常,考起了一个二本大学,家人以为苦尽甘来,大学里面压力不会那么大,应该算是能正常毕业。
可是大学刚刚读了一年,她又不读了,老师布置的绘画作业她画不出来,让她去参考网上的,她又说不愿意去模仿别人。
她不愿意练基本功,那些基础的绘画她不愿意学,觉得太简单了,可是大脑里构思出来的东西没有基础的东西垫底,她无论如何都画不出来,因此又感到了无形的压力,不愿去学校,不愿读书。
她强烈要求休学,没办法,父母又给她办了休学手续。
这边心理治疗一直在持续,每种药吃了一段时间又没效果了,又得换药。
休学满一年后她还是不愿复学,家人又给她办了一年休学。
又一年过去了,她仍然不愿复学,她说呆在学校的环境里就感到压抑,就难受。
没办法,父母也不敢逼她,只得给她办理退学。
现在她天天在家刷手机,平板,刷到高兴处哈哈大笑,完全是个正常人,但一让她上学,马上这里痛,那里疼,应急反应。
有时候自己会画画,完全凭心情。
父母已经被折磨得欲哭无泪,又不敢发作,只能看着她的情绪生活。
无可奈何时也去求神拜佛,但作用不大。
我也觉得相当的婉惜,一个这么优秀的孩子就这样废了,太可惜了。
但愿她能慢慢地好起来,只要身心健康了,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上大学也不是唯一的一条路,条条道路通罗马。
亲戚现在也想开了,当自己努力到无能为力时,接受、面对、放下是唯一的出路。
家有高中生的家长们,你们千万别大意。
特别是初中成绩很好,进入高中后跟不上的孩子的家长,尤其要注意。
高一是个坎,顺利过了进高二,高二相对平稳一点,到高三时家长又得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
要想孩子健健康康进入社会,家长就得降低期望值,尽管很不甘心,但别无他法,收获一个健康的孩子比读名牌大学更重要。
今日投稿:
进来以后,最大的感触就是觉得谁也不能得罪,别人未必和自己一样都是辛辛苦苦考进来的,机关楼里打扫的大妈对你说话冲了也得客客气气的道歉,因为能进来你根本不知道是哪个ld的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