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局角度看,必须精兵简政,将来年轻人又少,要这么多公务员,费用从哪里出!!!!
关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财政供养超8000万人 闲人太多?地方债超60万亿压力大,降薪减员?
以前公务员不交,视同缴费是避免增加单位部分的费用,如果也缴那就会产生相当大的财政赤字,至于个人部分,当时收入低也没多少。其实还是当时经济不发达,是一个过度期。//@开店的金子呀:职业不同,不分贵贱,但工资和退休金确天差地别为啥?

驳斥供养八千万人的论调最近有人提出,我国供养了八千万公职人员,这种说法不是傻就是坏,甚至别有用心。职业分工不同,有的人直接创造财富,有的人间接创造财富,有的人保卫财富,大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已的本质工作,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也为自已赚取一份薪水或利润,根本谈不上谁供养谁的问题。如果非要谈供养,首先供养自已,再就是供养自已家的老人和孩子。有些人,连自已的父母都没供养明白,却奢谈供养别人,真正是滑稽可笑。
近几天,网上关于“财政供养近8000万人,供养费用占全国税收超40%‘的话题,甚为热闹,也引起了部分人群的反感,认为用“供养”这个词,是对一个群体的整体羞辱。百度上对供养的解释是赡养或抚养、提供生活必需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确实不能将某些群体与财政之间的关系定义为”供养“。但是,中文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大多数人关注的是其内在含义,而非具体的某一个词。我想,之所以大家会发出“财政供养近8000万人,供养费用占全国税收超40%”的感叹,其出发点更多是基于财富的创造与分配关系,其所称的“财政供养群体”大多不参与财富创造,而仅仅参与财富的分配,进而也就可以理解其所称的“多少个纳税人供养1名公务员”的论断了。
观察者网于日前发布了一则题目为《我国财政供养人数已经超8000万,每年供养费用占全国财政的百分之四十多,震惊!》的短文。文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公务员数量是710万,经测算各类财政供养人员应已突破8000万;2021年财政供养人员全年工资合计约为7.04万亿元,约为税收的40%。
看来金兵简政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