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现在有稳定的收入,疫情之后每个月又增加了几千块钱的绩效工资,现在是高薪一族了
毒舌财经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财政供养近8000万人,供养费用占全国税收超40%,地方还要扩招?
退休公务员的作用:在疫情期间配合政府,呼吁大家积极隔离,不要干活,不要打工挣钱。
毒舌财经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财政供养近8000万人,供养费用占全国税收超40%,地方还要扩招?
母亲,女儿,男朋友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三年疫情,更知道公务员的各种好。
壹凡青春#临沂头条#今天看了一张特别有意思的图,才发现现在不仅是父母们重视公务员的地位了,年轻人对公务员也这么重视了以前从没觉得公务员在相亲圈有这么重要的位置,一个公务员身份可以提高见面率啊,看来还是需要努力啊
集体降薪,公务员不香了。浙江公务员降薪25%,江苏公务员降薪15%,福建的公务员也降薪20%。就连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呢,也没能扛住压力,宣布体制内集体降薪。公务员是要不香了吗?

其实,当国家宣布坚持住房不炒政策不动摇的那一天开始,这样的结果就是必然的。为什么这么说?众所周知,过去20多年,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土地出让,1995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是420亿,到了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就达到了8.7万亿。
可以说,土地政策支撑着地方的发展和政府的基本支出。当然,随着这些年的经济的发展,企业税收也明显的增加,但相比于土地财政的收入,这部分的税收占比实在是少的可怜。有人要说为什么公务员都降薪了,今天还还有280万人考公务员?
原因也很简单,相比私企来说,公务员即便再怎么降薪,但至少能够保证你不会突然失去所有的收入。看看疫情,这三年这个实体经济不太景气,很多企业利润骤减,甚至不得不面临倒闭破产。
一个非常残酷的数据,今年3月全国市场实体?注销了126.2万家,其中就包括29.1万家企业,而没倒闭的企业,也好不到哪里去,就连阿里腾讯拼多多这些大厂,动不动就都裁员,可见当下的环境是有多么的困难。

所以说年轻人想躺平,所以选择进入体制内,不如说这一代的年轻人已经变得更加的理智了。最后如果是你,你会宁可降薪也要去体制内吗?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的一个朋友是深圳的公务员。疫情三年来,降了几次工资,现在又要扣除以前发的绩效工资,多次吐槽说:真的是活不下去了![流泪][流泪][流泪]
我的朋友是军队转业的,以前也是在深圳的部队里,转业到深圳的阿sir部门工作,在一个小所所里上班。
疫情三年来,降工资降了几次,现在拿的工资大概是以前的60%左右。前几天,小所所的领导又通知他,前年发的绩效要从以后每个月发的工资里扣回去,大概有4万多,分12月扣完,每个月扣4000左右,疫情期间扣的工资已经让他的生活举步维艰了,现在又要扣以前发的绩效,真的是要入不敷出了。

我的这个朋友现在开的还是十几年车龄的日系车,这种车已经是很省油了,但他还是经常坐地铁出行,不是为了绿色出行,实在是口袋里的米米太少,一分钱要掰两半花。车子最近出了点小毛病,他也不去修,说要等下个月发了工资再去修。
这就是我朋友的情况,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也说明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之大,就连深圳这样的政府财政都会降低公务员的工资,其他的地方可能会影响更大了!#深圳头条#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 #冬日生活打卡季# #发现深圳美好#
为什么说国家供养8000w的人。
这样的人是激化矛盾的吗?轻易相信的人就掉入了这样的人的陷阱了。
要知道公务员在疫情的最严重的时候,是谁冲在第一线,保卫人们的身体安全。他们没有干活吗?不是和你我一样干活的吗?
干活拿着收入,这和你我打工有什么区别?

还有教师难道没有干活吗?想想自己在疫情期间,怎么和孩子斗智斗勇的,想想这在老师面前就是每天发生的事实。
每个工作者都要尊重。没有这些基层人事,我们怎么建设国家#南京生活记录#
40%财政支出含军费和疫情开支。有人故意模糊事实,拉仇恨,挑起国内对立、矛盾。所说的8000万人员构成:1、公务员约710万。2、事业人员4800万,其中包括教师1845万人,行政后勤辅助人员约350万人,卫生人员为1398万,其他事业单位人数1200万左右。3、解放军、武警及其他军事配套辅助人员400万人4、社区工作者约400万人5、退休及其他服务人员1700万人。累计总数约8000万人。第2条中卫生人员1398万人它还可以创收!其他事业单人员包括土地部门也可收土地出让金!第5条既然退休了就不是财政供养了!

驳斥供养八千万人的论调最近有人提出,我国供养了八千万公职人员,这种说法不是傻就是坏,甚至别有用心。职业分工不同,有的人直接创造财富,有的人间接创造财富,有的人保卫财富,大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已的本质工作,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也为自已赚取一份薪水或利润,根本谈不上谁供养谁的问题。如果非要谈供养,首先供养自已,再就是供养自已家的老人和孩子。有些人,连自已的父母都没供养明白,却奢谈供养别人,真正是滑稽可笑。
疫情期间公务员加班的补助比医院发的早多了,据说不发加班费,大家都不加班。
#头条创作挑战赛#注意啦!体制招录新趋势,上岸或许更容易了。
自2023年1月以来,全国有20多个省份开启了公务员招录工作。通过梳理各省招录人数可以看出,人数扩招已是普遍趋势,且招录要求也在相应降低。

不仅公务员招录,各地的人才引进政策也在陆续发布。很多地方引进人数大大超过公务员招录人数,可见政府对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不可置否,不论是公务员招录还是人才引进,越来越多的政策偏向于应届毕业生。主要原因是经济刚开始复苏,许多企业在疫情之后短时间内还没有恢复有序生产,自然而然对新员工的需求相对较少。国家为促进就业,不断增加了就业岗位。另外,大多体制内有许多老员工,且他们退休时间相接近,可能一年就有一大批会退休。体制扩招,也为体制注入大量新鲜血液,保证政府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所以,有志于上岸的小伙伴,一定要好好复习,不负韶华,抓住机遇,尽快上岸。
针对体制扩招,你怎么看呢?#体制内那些事儿##公务员##公务员备考##上岸##公考上岸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