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考试人员比例(公务员的招考比例)

全国多地省级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部分地域扩招幅度高达50%,尽管每年招录的名额总数并不多,但依然向外界传递出了一个明确信号!

全国多地省级公务员考试公告发布,部分地域扩招幅度高达50%,尽管每年招录的名额总数并不多,但依然向外界传递出了一个明确信号!

那就是当下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各级政府带头扩招,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接下来各省企业春季招聘会也将陆续拉开帷幕,提振各地的年度就业形势。

为什么今年就业形势压力山大呢?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第一次超过1000万人,达到了1076万人。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进一步上升,达到1158万人。然而这几年因为疫情影响,社会就业形势相对来说要严峻一些,就业岗位并没有同步提升。与此同时,大家对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工作的稳定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意愿相对强烈。

再一个原因,可能与大批60后要逐步推出工作岗位有关,毕竟他们是文革后的前几批大学生,这几年可能面临着接力棒的交接。

公务员招录考试有史以来,如今年一般大幅度提升招录比例的,绝无仅有。至于明年还会不会保持这个招录规模,还是个未知数。有意考公的学子们,今年一定要抓住机会上岸,否则错过之后,恐怕再也没有今年这么好的机会了。

对比一下,还真有可能,但我觉得40%这个比例还是太大,应该没有达到。(图二是五线小城市公务员和事业编人数,还不包括教师、医生等群体)

理性看待公务员扩招50%是,金灿荣早就说过:说我们公务员世界最多,完全胡说八道!

不要被网上消息骗了

美国比我们比例还高

我们14亿人,比世界上许多国家比例都低!

#部分省份公务员扩招增幅超50%# #公务员队伍是超编还是缺编# 每年一度的公务员招录工作2月底就要开始了。从今年的招录情况看,部分省份扩招增幅超50%。其中甘肃2022年全省计划招录公务员2364名,2023年计划招录4249名,同比增长约79.7%,云南、广西、内蒙古均同比扩招50%以上。也有部分省份缩招,但幅度较小。

公务员超编还是缺编?不能一概而论。横向看,扩招的省份,都是欠发达地区,说明西部欠发达地区是缺编的。纵向看,最基层的县乡镇是缺编的,而省市单位是超编的。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基层、不发达地区留不住人。有些人考进体制内之后,不安心工作,想方设法调走。有些人利用公权力调走,有些人则埋头苦读,靠实力考入上级单位,实在不行,就用借调的方式到上级单位工作。基本都是刚刚熟悉了工作,可以独当一面了,就调走了。对这一现象,基层也很无奈。所以,现在流行一句话:“基层单位培养人,上级单位拿来用。”

人员留不住,工作还得有人干,有些单位只好花钱购买服务,由此,应运而生了许多劳务派遣公司,领导们的七大姑八大姨通过劳务派遣公司进入体制内工作,这些人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劳务派遣人员”。

相反,有些单位人员臃肿,并不缺人,也仿效购买服务,招进劳务派遣人员干活,正式人员则坐在那里喝茶看手机,造成人员浪费。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招录环节着手。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从本县域招录,减少全国范围比例,这些从本县招录的公务员,家在那里,根在那里,大多会踏实工作,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了人员不稳定的问题。

#头条创作挑战赛#近日,多省公务员报名陆续开启,从相关招考信息显示2023年计划招录人员大幅增长,甘肃省计划招录4249名,相比去年增长近80%,云南、广西、内蒙均同比增长近50%以上。这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即将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来说,这是好事,但这也可能给我国大部分边远和相对落后的省份增加财政负担,因为我国很多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居高不下。

疫情给当前就业市场带来的最大冲击就是会改变人们的就业思维和冒险精神,公务员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就算你没有作为,至少不会被开除。如果像美国政府一样,老板下岗你也结束,我想公务员会成为最冷门的职业。

还有就是传统就业思维,在中国很多地方有句俗语“家有万贯不如外面有个好汉”,这里的好汉指的就是公务员,通过仕途成为领导、成为“官员”。中国几千年的士族思想影响深远,因为成为士族就有可能成为特权阶层。如今在我们很多农村地区,赚了多少钱在当地不一定会受追捧,但当了多大官那可是远近闻名,“坟上烧高香”。

三年疫情让太多的中国公司和民企企业经营雪上加霜,过去的一年裁员成为我们时常看到的热门话题。我国民营企业承担的社会就业人数比例超过90%,但是往往又是最脆弱的就业生态。所以很多人就宁愿千军万马去挤那个独木桥,也不愿意冒险进入一个脆弱的生态圈。

#部分省份公务员扩招增幅超50%##多家上市公司月薪两万招保镖##景区回应“苗寨跳舞的全是阿姨”#

#部分省份公务员扩招增幅超50%# 之前数据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已突破8000万,占全国税收收入的40%多,在扩招一下,这个供养比例估计涨了不少,又延迟退休到65岁,还是要有好的考核方式,退出机制,只吸纳,不外吐,这个财政压力不大吗?

现在好多公务职业招收年龄卡在35岁以下,这几年,身边好多民企上班的朋友,一旦辞职,基本就躺平了,想考公务员,基本也不可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80343/
1
上一篇河南省招录公务员(河南省招录公务员录取比例)
下一篇 市直公务员遴选面试(市级遴选面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