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宗教界人士:#欢迎各国媒体斋月期间到访新疆#】在外交部18日举行的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上,喀什地区莎车县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阿布都外力·阿布力米提说,在新疆各族穆斯林封斋是正常宗教活动,完全按个人意愿进行,受法律保护,从来没有任何人干涉。西方有媒体说新疆“禁止穆斯林封斋”,这完全是造谣污蔑,他们的目的是挑拨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蓄意制造中国与伊斯兰国家对立,这种丑恶行径令人不齿。“预计今年4月13日将进入斋月。我们欢迎各国媒体斋月期间到新疆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新疆各族穆斯林斋月是怎么度过的,也欢迎到莎车来,到我家做客。”(记者孙楠)
【新疆禁止穆斯林封斋?完全是造谣污蔑!】18日,外交部举行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喀什地区莎车县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阿布都外力·阿布力米提说,在新疆各族穆斯林封斋是正常宗教活动,完全按个人意愿进行,受法律保护,从来没有任何人干涉。西方有媒体说新疆“禁止穆斯林封斋”,这完全是造谣污蔑,他们的目的是挑拨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蓄意制造中国与伊斯兰国家对立,这种丑恶行径令人不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贵相,在会上就德国反华分子郑国恩近来打着学术幌子,炮制一系列大肆攻击污蔑新疆的所谓涉疆“研究报告”表示,#德国人郑国恩反华罪恶行径必遭正义清算#,其所谓‘研究报告’,必将和他一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遭到新疆2500万各族群众的唾弃!(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五月五号了,还想着休息呢?”
#乌鲁木齐头条#
一大早,部门领导打电话来布置工作,耐心听完,愉快的说:“领导,我们还在休息呢”。
“你晕了吧,今天5月5号了,还想着休息呢?”
“没办法,法定节假日呀!客户也在休息呀!”
耐心和懵逼的领导解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啥多休息一天,然后又给他解释啥叫肉孜节,啥叫封斋、开斋。
最后领导恍然大悟地说:“好吧,你休息吧!有空把ppt准备下”。我靠[黑线]
事后想想,好像新疆人民除了和内地错两个小时上班,竟然还比内地人民多两天假期。
也许,这也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一点小幸福吧!
#今日头条# #我要上 头条#
新疆这次五一假连休六天,可以说是个长假了
为什么比全国其他地方多一天呢?我们都知道五一假全国统一放五天,4月30日-5月4日。今年的5月3日是伊斯兰教的开斋节,新疆普遍叫肉孜节,新疆穆斯林群众比较多,要放一天假,就调到5月5日,连起来6天假。
开斋节看字面意思就是放开斋戒。因为在这之前的一个月,信众要斋戒,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不能进食进水,只有晚上才可以。这就是NBA球星凯瑞•欧文前几天为什么不吃不喝打球的原因,因为他前几年信了伊斯兰教。
开斋节在伊斯兰历法是10月1日这一天,但和公历或者我们的农历相比,它是每三年往前提一个月,所以开斋节在一年四季的每个月都会轮到。冬天其实封斋还容易一点,7、8月真的不好受。
为什么会往前提呢?因为伊斯兰历法是纯阴历,上弦月月牙为初一,下弦月月牙为29日或者30日,一年分为12个月。一年有355天,比公历年365天少10天,三年就少30天,整整一个月,这就是为什么开斋节每三年往前走一个月的原因。
造成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是地球绕太阳一圈既公转的时间365天和月亮绕地区公转的时间30天×12个月并不完全吻合。解决这一问题不同历法有不同的方式,现在通用的公历只考虑了太阳公转,不考虑月相,每个月的初一并不是上弦月的第一天。而我们的农历则把月相和地球公转都考虑进去了,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是上弦月的第一天,下弦月的最后一天是29日或者30日,每三年置闰,就是三年后多出的一个月会变成第二个某月,叫闰某月,这样来我们的阴历就和我们的24节气和地球公转对应上了,(注意:24节气并不是阴历,而是我们的古人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得出的一种计时方法,是阳历,所以每年的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前后,每年的冬至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所以我们的农历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当然,这中间涉及到了很精确很复杂的计算。我这里只是说了一个基本原理。
#乌鲁木齐头条# 新入坑服装店
去年理发生意实在太差,每天只能混碗稀饭钱,今年不甘心,在姐妹带领下入坑服装行业。家在铁路局,店在米东区,每天来回奔波,开业一个月,生意不好不坏,去掉店员工资房租略有盈利。米东区的回族朋友多,马上赶上回族封斋,生意肯定回比上个月差一些。
中年姐姐转行不容易,加油吧[祈祷][祈祷][祈祷]
2023年1月25日 来甘肃老家第五天
泪湿眼眶,内心升起一丝感动,千里奔赴,从新疆到甘肃,只为这一相聚亲情。
我们一共七个人,侄女再贝一家三囗及公婆还有我和堂哥的孙子者米尼。
开着商务车,一路前行,沿着崎岖山沟一路前行,来到黑山堂哥家。
堂哥堂嫂早已站在大门前,笑脸相迎。
一进门,就看到一大盘一大盘的煎果放在桌上,色泽金黄,香味扑鼻,我开心地问堂嫂:
“是不是侄媳阿里燕炸得油果?”
“就是地,阿里燕知道你爱吃,专门为你炸的”
堂嫂系着围裙,手握菜刀,忙着切肉。
“那阿里燕呢?”
我目光四处找寻,想急切见到阿里燕。
“阿里燕去镇上了。”
堂嫂双手端起大锅,开始炖羊肉。
我心里想,阿里燕一定是去买食材了,这么远的山路,这么冷的天,为了招待我,一趟趟跑,真不客易,心里升起一丝暖意。
午饭准备好了,大家围桌而坐,满满一大桌美食,全是堂嫂和侄媳阿里燕亲手现做的,侄媳阿里燕十岁的儿子者里米,帮着大人,将一碟碟菜肴,摆上桌。
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我心里倍感温暖,顾不上拿筷子,从口袋取出手机,急切地想把这温馨的场面记录下来,亲人们一遍遍招呼我夹菜,一遍遍往我的茶杯里添水,这么多食材,每样尝一口我都饱了。
吃了半天,我才发觉,侄媳的儿子者米尼,一直坐在炕沿看我们吃饭,我连忙放下筷子,挪了挪身子,招呼者米尼说:
“者米尼,来,坐在这,和我们一起吃。”
“不行,他是孩子,不能和客人坐在一起吃。”
者米尼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堂侄,抬头望了我一眼,温和地说。
我看看堂侄,又看看者米尼,者米尼表情很淡定,看着我,轻轻摇摇头,我不禁为堂侄的家教肃然起敬,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尽管摆在他面前都是美食,尽管他饿得饥肠辘辘,但他懂得礼节,懂得尊重长辈。
我看看堂嫂,发现她一直没有动筷子,一遍遍招呼客人吃好喝好,自己却不吃。
“嫂子,你也吃呀,忙了半天了。”
我感激地望着嫂子,递给她筷子。
“我奶奶今天封斋呢”
者米尼抢先说,又看看奶奶一眼。
“你们吃,你们吃”
堂嫂将菜碟挪了挪,笑着说。
我心里咯噔一下,堂嫂封着斋,为了款待我们,肯定天不亮,就起来准备了,忙得真是筋疲力尽,我不禁心里难受的很,我的到来,累坏了堂嫂,这么好的堂嫂,我打心底感恩她,感恩堂哥全家人的热情款待,有你们真好。
#让世遗活起来#
50、乌孜别克族 (wū zī bié kè zú)的民俗及节日特点。收藏起来讲给孩子们听的民俗历史故事!
乌孜别克族,中国境内称乌孜别克族,境外称乌兹别克族,民族语言为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葛逻禄语支。
乌孜别克族主体在中亚,主要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国家,中国境内的乌孜别克族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许多县、市各地。
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最早来源于14世纪时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钦察)汗国的乌孜别克汗,在元史上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
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过“肉孜节”前的斋月里成年人都要封斋,吃斋饭时,亲友邻里要互相邀请,如有客至,主人要热情款待。
古尔邦节要屠宰牛羊炸油饼,吃手抓肉和抓饭以及民间特有的风味食品“那仁”。
每年春季,乌孜别克族还要举行“苏麦莱克”仪式,届时以村为单位,大家自带各种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锅熬熟后共餐。在此过程中,人们聚在一起进行歌舞娱乐活动,预祝风调雨顺、人畜两旺。
友友们还知道乌孜别克族有什么民俗文化吗?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呲牙][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