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诊断癌症的概率很低,有意义的癌症筛查项目是什么,哪些病可以体检出来呢?
直肠指诊:低位直肠癌
大便隐血试验:需排除肠癌可能,如结果为阳性,应进一步检查。
肝胆胰超声:胆囊结石,血管瘤,肝硬化,肝癌,囊肿。
腹部 CT:腹腔如间质瘤,肝癌,大肠肿瘤等。
胃镜肠镜:胃癌,结直肠癌,胃肠息肉。
肿瘤指标:如果出现 AFP 升高,需要排除肝癌,CA199 升高要排除胰腺癌, CA125升高要排除卵巢癌,PSA升高要排除前列腺癌。
乳腺 B 超:乳腺癌,纤维瘤,乳腺增生。
甲状腺 B 超:腺瘤,甲状腺癌。
#湖南医聊超能团# #我的门诊故事# @微头条 @今日头条 @湖南医聊 #癌症真的是绝症吗#
为何定期体检很重要 ?肿瘤要早发现早治疗
很多癌症患者特别是肺癌来院就诊就是中晚期,其中不乏有的患者有症状多年,但直到实在疼的难受,胸闷气短坚持不住了才去医院就诊。
很多癌症早期治疗和中晚期相比,不仅费用低,而且愈后好,有些可以达到类似根治的效果。
大家完全不用“谈癌色变”,特别是肿瘤高危人群,最好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这对于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作用。
此外,很多肿瘤与遗传因素相关,例如胃肠道肿瘤,乳腺肿瘤,卵巢肿瘤等,因此如果有肿瘤家族史,发现肠道多发息肉要引起重视,建议到肿瘤科进一步咨询检查。
#湖南医聊超能团# #健康科普排位赛# #抗击肺癌# @头条健康 @今日头条 @湖南医聊
当人们看到体检报告上写到“发现肺部结节,肿瘤不能除外,建议定期随访”的结论时,会感到恐慌,那要怎么办?
根据《中国肺癌低剂量螺旋CT筛查指南》,肺结节基线筛查流程及管理如下:
1、直径<5mm的实性结节或部分实性结节,以及<8mm的非实性结节:
12个月后按计划进入下一年度的LDCT复查。
2、5mm-14mm的实性结节或部分实性结节,以及8mm-14mm非实性结节:
筛查后3个月进行LDCT复查。
如果结节增大,由多学科高年资医师会诊,决定是否进入临床治疗;
如结节无变化,进入下一年度LDCT复查。
3、直径≥15mm结节,有两种方案:
①由多学科高年资医师会诊,决定是否进入临床治疗;
②抗炎治疗5天至7天,休息1月后复查。如果结节完全吸收,年度LDCT复查;
如果结节无变化,由多学科高年资医师会诊,决定是否进入临床治疗;
如果结节部分吸收,3个月后进行LDCT复查,结节增大或无变化者,由多学科高年资医师会诊,决定是否进入临床治疗。
图:肺结节基线筛查流程及管理
NS:非实性结节;S:实性结节;PS:部分实性结节
#湖南医聊超能团# #健康科普排位赛# #抗击肺癌# @头条健康 @今日头条 @湖南医聊
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是得了肿瘤吗?
经常有人体检时发现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吓得六神无主。其实,感染、炎症、妊娠等情况都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的上升,部分人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可能造成肿瘤标志物的升高。
肿瘤标志物对于疗效判断、预后评估、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等情况辅助诊断的效用更为明显。
得癌了肿瘤标志物不一定会高,肿瘤标志物高了不一定是癌,因此肿瘤标志物仅供参考。
并且,肿瘤标志物单次的小幅波动没有太大临床意义,我们更需关注一段时间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趋势。
#湖南医聊超能团# @头条健康 @今日头条 @湖南医聊 #肿瘤科普排位赛# #健康科普排位赛#
时隔3年再次在医院看到了她 ,她是我同学的母亲3年之后再次来到了我们医院,3年前她确诊肺癌之后我告诉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3年她过的并不后悔。
刘阿姨今年62岁,已经退休了,3年前也是在过年之后来到医院。刘阿姨是被儿子拉到医院的,因为她每年都有体检,觉得就是一点咳嗽也不用来医院
其实来医院其实她已经连续咳嗽3个月了,但她固执的认为自己就是感冒没好而已,根本没想到其他的问题,刚好过年儿子回家发现了这个事情,生拉硬拽把她带到了医院。
刘阿姨的儿子是我初中同学,来之前我听说刘阿姨每年都有体检,也觉得应该问题不大,但还是把她带到了呼吸科门诊叫他们看一下,虽然去年体检的时候做过胸部CT,但是距离也已经有11个月了,要求她再次做一下胸部CT。
这个胸部CT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右上肺发现了已经2.5cm左右的肺结节,当时我自己看这个结节就感觉不好,马上就把她带到了呼吸科主任、心胸外科主任门诊都看了,他们两个看了CT之后斩金截铁的说肯定是肺癌,CT图像非常典型。
当天晚上就住院了,当时都以为这么小的肺结节应该问题不大,做个手术就好了,但没想到的是随后的PET-CT发现了肋骨多发转移,之后的肺穿刺活检也证实为低分化腺癌。
随后就是基因检测以及更多的检查,结果出来之后都是一样的,我同学还不死心拿着所有的检查结果去上海、北京找了好多专家,但是结果改变不了。所有人给的建议就是有EGFR突变,建议吃靶向药。
我也拿了刘阿姨前一年的肺部CT进行对比,发现当时这个结节大小大概在0.8cm左右,但是当时的体检报告上就写着建议随访,没说具体措施,由于是体检机构做的体检也看不到具体的图像。
确诊之后我跟同学一起喝酒,他边喝边哭,工作刚有成就结果家里人就患上这病,谁都接受不了。他问我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不要跟他母亲说实话,要不要告诉她是癌症,而且是晚期。
其实刘阿姨心里也有数了,但不论是医生还是儿子都没跟她明确讲过疾病。我明确的跟同学说,要跟她说,要跟她说清楚具体情况,靶向药可以吃多久,靶向药结束之后要怎么治疗,以及大致可以活多久。
我最后一句话记得很清楚:“要让你妈死的明明白白,剩下来的几年时间要让她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她有权力支配自己剩下的这些时间”。
聊完之后他过去跟刘阿姨聊天,说了所有的情况,问的所有专家的情况都坦然告诉了她,也说了多位专家预期的寿命。他想让刘阿姨自己决定最后的几年要怎么过。
都以为刘阿姨难以承受,没想到的是刘阿姨看着非常坦然,很平静的接受一切。
接下去的3年刘阿姨自己支配时光,她需要的就是每天吃颗靶向药,定期到医院复查CT,仅此而已。
这3年刘阿姨去了北京看升旗,逛遍了长沙,走遍了厦门,游遍了杭州,脚步触及祖国的大江南北。她说自己活出了第二春。
时间总归是有限的,其实2个月之前靶向药就已经失效了,叫她过来化疗,她在家里思考要不要化疗,最终决定过完元宵之后过来。
于是她今天来到医院准备用免疫+化疗,接下去她的寿命非常有限,而且生活质量会很差,但她接受了这一切。
希望她一切都好!
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几点建议:
1.要不要告诉癌症病人病情:这点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像刘阿姨这样可以大致估计出还有几年生命,我是建议要告诉患者本人。
首先患者本人本来就有知情权,其次本人有权利支配自己剩余的时间,只有了解自己的病情才能给出最好的判断。
但如果预期生存时间很短很短,那么不告诉也可以。最后想告诉大家成年人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更加坚强。
2.肺腺癌在原发癌灶不大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全身转移,肺腺癌、小细胞肺癌都是早期就有可能会出现转移。相比之下鳞癌一般还都是循规蹈矩,会按部就班的走,往往会先把癌灶本身不停增大,后期才会出现转移。
3.发现肺结节一定要重视,大家发现了肺结节首先要到医生那里给出一个初步判断,医生会告诉你复查的时间。肺结节要定期复查,如果发现增大或者密度增高的情况下可能要及时手术。
4.现在中年女性是肺腺癌的高危人群,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要高度重视肺部情况,定期进行肺部CT检查很重要。
#健康2023# #谣零零计划# #慢性病百问百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