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考试书出版社(公务员的考试书籍)

应时而作…北京大学出版社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中国十二时辰!古人的一天是如何安排的?】

应时而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中国十二时辰!古人的一天是如何安排的?】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清早的5时至7时称“日出”,用地支命名为卯时。作为农耕文明的国家,先秦时我国已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习惯。官员上朝一般五点卯时就要清点人数,称“点卯”,若谁敢无故旷工或迟到,依天数和情节的轻重,可处以答刑或徒刑。《唐律疏议》中有一条法令是这么规定的:内外官员应上班而不到的,缺勤一天处答二十小板,每再满三天加一等,满二十五天处杖打一百大板,满三十五天判处徒刑一年。

当时交通不便,为避免迟到,公务人员鸡鸣时分就要起床去上班,因此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感叹“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不过令古时官员稍加欣慰的是,下班时间也早。在清朝,春夏季下午4时下班,秋冬季下午3时下班。而且,下班就是下班,并不提倡加班,自愿加班,还会被点名批评。《汉书·薛宣传》记载西汉时有个叫张扶的贼曹掾(官职名,相当于今天的法院院长),每次到了放假时,独独不愿歇息,别人歇息时他自愿无偿加班。这事被宰相薛宣知道了,当即找到张扶,不但没有夸赞他,反而语重心长地劝他休假,告诉他公职虽然需要尽责,但对自己的家庭也要如此。·2.“不时,不食”孔子曰:“不时,不食。”意思是不到吃饭的时候,就不要去吃。古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先秦时期老百姓通常一日两餐。古人第一顿饭叫朝食,第二顿饭叫晡食。

不过一日两餐只是针对一般布衣,诸侯王公和天子就餐则非常灵活,一日可吃三餐甚至四餐。历史资料里有“日中饱食”的记述,就是指三餐制的午餐。天子的饮食,按礼制每日可吃四餐至五餐。·随着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到了汉代,三餐制逐渐向中下层推广。唐代起,社会经济发达,城市商业空前繁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推动了三餐制的进一步普及流行,一直延续到现在。·3.午休和集市日中,指中午11时至午后1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是文人官员们一上午的工作暂歇之时。另一方面,午时也是集市交易的时间。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天空正中作为到集市去进行交易的时间标志。《易经·系辞下》中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官府在城市中指定市场区域,商人集中在那里营业。在唐代,中午击鼓两百下开市,到日落前的七刻钟击钲三百下关闭集市。

不过,这个规定后来逐渐放宽。到了宋朝,一般大城市里从清晨到深夜都有商业活动,不再受地区或时间的限制。·本期资料来源:陈帆《中国十二时辰》

广州一男子当了3年公务员,拿到了4100w收入,他告诉老婆:不要告诉别人,可他老婆却说:你一个月工资才3000多,哪里来这么多钱?

老婆最后才知道真相。

当年这个男子,在网络上的知名度,不亚于现在的明星,不过他是写作的,主要写历史领域,在网上写了三年的历史连载,意外被出版社要求出书,于是《明朝那些事儿》就出版了。

这本书也创造了很多奇迹,我印象深刻的是里面的语录。

1: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

2: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一个叫理想

3: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忽悠,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

4:除了好事,什么都干;除了脸,什么都要。

5:人永远不可能十全十美,穷人更是如此,不需要等到万事俱备,能充分利用你的长处就足够翻身了,干万别为了克服弱点而丧失信心。

6:弱者普遍易怒如虎,而且容易暴怒;强者通常平静如水,并且相对平和。

7:一个真正的强者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强者,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判断方法。

8: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在你没有成功之前,没有任何人会理解你。

9: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是成功的两大关键。

10:

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有网友说:《明朝那些事儿》前后读了不下于3遍,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犹如蚂蚁一般,是那么的渺小。

那些让你焦虑迷茫的事儿,放到5年,10年后再看,也不过如此,历史是这样,让你吸取经验教训,展望未来,明朝300多年的历史,16个皇帝的兴衰,高潮和低谷,职场官场计谋,人生算法,做事哲学和智慧和社交本领,写得太精彩了。

易中天说:当年明月很有才华,能把历史写得生动,幽默好读,人性和处世谋略,建议年轻人多读一读。

《明朝那些事儿》累计销量千万册,当年明月成为某平台头部作家,收入千万,书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大明300年的跌宕历史,更多的是处事哲学,社交智慧,职场计谋,普通人逆袭,向上社交,关于家庭,事业,爱情等方面的智慧。#八卦手册#

成功开始于想法,但是,只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有付出行动,还是不可能成功的…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即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79984/
1
上一篇公务员考试新闻稿格式(公务员新闻稿范文300字)
下一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照片(安徽省考公务员报名照片要求)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