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四川省科技厅是公务员(四川省科技厅下属事业单位有哪些)

金牌高考专家张帆老师独家揭秘:四川省教育厅将对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在2023年开展“十四五”期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金牌高考专家张帆老师独家揭秘:四川省教育厅将对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在2023年开展“十四五”期间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四川两所高校成果获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从水利厅获悉,日前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公布了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高危堰塞湖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实践”成果获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特等奖,“多沙河流水库减淤兴利运用关键技术”等8项成果获科技进步一等奖,15项成果获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17项成果获科技进步三等奖。

其中,由四川的两所高校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得大奖。一个是,四川大学参与完成的“河流生态变化辨识与生态河流完整性重构一体化技术及应用”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另外一个是,成都理工大学参与完成的“青藏高原深厚冰水堆积物工程地质特性及筑坝适宜性研究”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据悉,大禹奖是18个可直接提名国家奖的社会科技奖项之一

围绕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川渝科技主管部门敲定了新的合作框架。

4月14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与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签署《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简称《协议》),明确了7方面合作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协议》提出双方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依托西部科学城共同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城”指西部科学城,“多园”指两地的国家高新区、国家级和省级新区等创新资源集聚载体。他表示相关建设方案等还在制定中。

围绕联合争取国家支持,将联合争取国家部委牵头编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规划;联合争取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在成渝地区先行先试;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级研究院所在成渝地区落户或建立分支机构。

围绕共推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将建立川渝地区高新区联盟、大学科技园联盟、科技创新基地联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和双创示范基地联盟;联合搭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推动两地科技成果库、专家库等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川渝科普资源开放共享。

围绕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将设立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发展计划项目,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协作机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汽车摩托车等领域,超前规划布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研究并取得突破;共同研发烈性传染病防治技术和公共卫生防控技术。

围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将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试点,打造一体化的技术交易市场,共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联盟,定期召开成渝地区技术成果转化对接(或产业投资需求对接)活动,共同探索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模式。

围绕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将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积极推进中国-匈牙利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重庆)、中国-欧洲中心、西部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

围绕共同推进毗邻地区创新发展,将推动渝东北与川东北地区、成渝中部地区、渝西川南地区一体化创新发展,推进联合构建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实施一批科技合作项目。

围绕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将探索建立科技政策异地共享机制,消除两地政策差;推动川渝出台协同科技人才招引政策,加强面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探索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互认、能出能进的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推动出台创新人才跨区域流动的政策措施。推动川渝两地外国人才资源和引智成果共享。探索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

与此同时,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与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还签署了《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合作协议》,明确将力争构建跨区域协作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一批职业技术经理人;建立成渝地区创业孵化“双城联动”合作机制等。 此文章转载四川在线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第二批省级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公示

2020 年四川省高校省级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评审结果:认定799门课程为第二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下一流课程301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422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76门。

1、四川大学 109

2、电子科技大学 51

3、西南交通大学 49

3、西南财经大学 46

4、西南石油大学 32

5、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29

6、西华大学 27

7、西南民族大学 22

8、成都理工大学 21

9、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医科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

10、绵阳师范学院 16

11、成都工业学院 、四川警察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 15

12、成都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成都医学院 14

13、川北医学院、宜宾学院 13

14、四川旅游学院、攀枝花学院10、

15、成都师范学院 9

16、四川民族学院6

后面少于6个不在统计

四川省教育厅发布的医学发展计划征求意见稿,鼓励国家双一流高校和省双流一建设高校办医学院。看看川省双一流高校可能开办医学呢?

国家双一流:

四川大学:早就和华西医科大学合并;

电子科大: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绵阳中心医院合作医学专业。2014年正式招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生物医学),201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借助985平台,发展很快,今年开始申请医学博士点;

西南交通大学:与成都第三人民医院、西部战区总医院合作办医学专业;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类大学没有办医学的先例,可能性不大;

四川农业大学:不知道学校意向,结合自身优势专业,办关于动物方面的?空白点?

成都理工大学:学校意愿非常强,前几年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眉来眼去,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一两年也不见实质性动作。现在上到教育部,下至省教育厅都在鼓励大学办医学,不知道成都理工和二医院能否再续前缘。

西南石油大学:不知道学校意向,公开场合好像没有提过。

四川省一流高校:

四川师范大学:很多师范大学上马了医学院,川师会不会跟?不过相关学科实力不咋的,四川省舍得下血本?连省部共建的名头都不愿意给(省部共建主要是教育部给头衔、政策,资金上省上给大头),办医学投入更多,四川省政府愿意?

西华师范大学:和川师同样的问题,可能性比川师还低。如果四川省政府支持师范办医学,可能优先考虑川师而不是西华师大。

西华大学:可能是省属大学中最想办医学的大学,一直也非常努力争取。最近两三年开办大健康学院,学校领导到处考察、调研医院、挂牌附属医院......,总之有模有样,西华大学已经走在了其他省属大学的前面。有可能西华大学率先开办医学专业。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不知道学校意向,公开场合好像没有提过。

西南科技大学:曾经想过,好像和绵阳404医院传过绯闻,不知道现在情况。

西南民族大学:或许在暗中发力,药学专业有特色:少数民族(彝、藏)等医学、药学,可以朝这个方面发展。

四川轻化工大学:估计也相办,成立了与医学相关的校级研究中心。

不管上述大学能不能成功开办医学专业,目前国家对医学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川内的西南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会。

西南石油大学获批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 省财政将给予5000万元资助

近日,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发文公布了2022年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立项建设名单,我校与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综合示范基地”获批,省财政将给予项目5000万元资助。

获批立项的2022年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总共20个,其中本科高校(含部属)7个,高职专科学校13个。

按照“一校一企”联合申报的要求,项目由我校与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组织双方人员联合起草申报材料。经教育厅初评,“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综合示范基地”从全省6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凭借扎实的项目基础、创新的建设思路和精彩的答辩表现获得评审专家一致认可,最终以本科高校第一名的成绩通过评审答辩。

该项目聚焦四川省光伏产业,以“一院两中心五高地”为抓手,建设光伏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光伏战略发展咨询中心、科研与成果转化中心,打造战略发展咨询、人才培养和聚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学普及“五高地”,构建“1-2-5”光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四川标杆,贯通光伏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为建设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基地和千亿级光伏产业生态圈提供重要支撑。

2017年6月,我校与通威太阳能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校企双方围绕光伏产业技术研究开展了长期合作,为四川省光伏产业产教融合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项目由校长张烈辉、副校长刘向君指导,教务处牵头,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具体实施,光伏产业技术研究院、机电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等单位共同参与申报。

新闻转自西南石油官网。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项目,四川明年博士点之争成信已经领先成大大半个身位了。

近日,我校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重点专项“面向多场景定制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运营管控软件低代码开发平台与应用”(2022YFB3305100)获批立项,项目总经费3979万元,其中国拨经费1979万元(首批经费668万已到校)。软件工程学院、软件自动生成与智能服务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承担该项目,赵卓宁教授为项目主持人,蒋建民教授为其中1项课题主持人。该项目是在四川省科技厅指导下,由我校牵头,联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金航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装备数字化制造领域产学研单位申报。该项目的成功获批,展现了我校在工业软件领域具备了较强的自主研发创新实力,标志着学校服务国家科技重大战略需求和四川省软件与信息产业的能力显著提升,并将加快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电子信息优势学科发展,有力支撑高水平博士单位建设和高标准博士点建设。

该项目研发MOM低代码需求/设计/开发一体化平台与工具,研制高时效、低延时、并行化多粒度构件调度引擎,实现敏捷重构、动态适配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支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运营管控国产工业软件快速迭代升级,对摆脱国外软件产品谱系依赖,推动工业制造高质量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作为工业生产能力的代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校科研团队20年来根植航空行业,与航空工业成飞、航空工业贵飞等企业协同开展科产教融合创新,自主研发了航空制造执行和制造运营管控领域的多项核心软件,开发了核格系列软件开发平台和工具,有力地支撑了系列型号战机装备智能生产制造,多次获得四川省及成都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随着工业互联网逐步实施,端到端的产业生态链加速重构,航空装备制造业正从智能工厂向智能运营快速转变,精通装备制造和软件开发的复合型人才紧缺,亟需适应业务快速更新迭代的低代码开发工具,在多场景定制的航空航天装备MOM软件持续演进需求驱动下,突破信息物理空间中软件集成开发、联动部署等一体化软件工程关键共性技术。

近年来,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核心摆位,坚持“四个面向”,坚定“四个自信”,贯彻落实“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工作,系统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统筹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主动融入成渝共建科技创新中心重大战略,全力构建学校科技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根植行业特色,前瞻谋划布局有组织科研和联合创新,不断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能力,已连续取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军队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0”的突破。

#学术预告#

网络服务功能链的跨域优化部署

报告人:孙罡

报告题目:网络服务功能链的跨域优化部署 

报告时间:2021年6月23号上午9:00-12:00

报告地点:信息技术学院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孙罡,博士,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省科技厅和重庆市科技局科研项目评审专家。2012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12月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任教,2015年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一年。长期致力于智慧网络相关技术研究,近五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装备发展部预研基金、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等国家级项目11项,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0余篇,包括IEEE Network、IEEE TITS、IEEE TSC、IEEETII和IEEE TNSM等国际顶级期刊(TOP)期刊论文50余篇,A类会议论文1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各1篇;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66篇;出版学术专著3本;已授权发明专利73项(第一发明人22项,含美国发明专利2项);论文Google学术引用2285次,其中H-index指数27;参与研发的“跨数据中心高性能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入选中国通信学会2021年未来网络领先创新科技成果奖。入选电子科技大学星火计划和成都市金熊猫人才计划;担任多个SCI期刊的特刊编辑。

                 

信息技术学院  研究生与学科建设处

2021年6月17日

广安有一句俗话叫做“吹牛不打草稿”,意思是指与别人谈论某人、某事的时候根本不动脑子想一想就胡乱地神吹,自以为是,纯粹把听者当白痴。别说,这种“吹牛不打草稿”的人,我就“有幸”遇到过。

前不久,我在广安代市坐席,遇到一位已经从乡镇领导干部位置上退休的同学。闲聊中,他对我说,他的亲侄儿也就是他大哥的儿子是省科技厅的厅级干部,并强调是正厅级干部。我那位同学平时是一个“吹牛不打草稿”的人,所以,听罢此话,我猜想他这次应该又没有打草稿,可能又在胡乱神吹了。

我知道,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姓吴,并不姓Z,所以,他侄儿肯定不是厅长了。虽然常务副厅长的职务是副厅级,但也有可能高配一个正厅级干部,这种情况是有的。难道他侄儿是常务副厅长?想想也不可能。他侄儿才40来岁,应该没有这么快就成为了正厅级干部。再说,他大哥与我老家是一个村,与我老家相距不过500米左右,我也经常回老家,如果他大哥的儿子真的是省厅的一位厅级干部的话,那么在村里应该早就传开了,毕竟,一个厅级干部在农民群众的眼里那是多大的一个官呀。

后来我想,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其实要想知道真相也很容易,现在都用的智能手机,只要把手机拿出来上网一查不就清楚了?于是,我上网进入四川省科技厅官网,看到了四川省科技厅10个厅级干部(1个厅长、4个副厅长、1个机关党委书记、1个纪检监察组长、3个二级巡视员)中,没有一个姓Z的,很显然,我那位同学的侄儿根本就不是厅级干部,更不是什么正厅级干部。

我在想,我那同学的侄儿或许只是省科技厅一个正处级干部吧。其实,一位年仅40来岁的农家子弟能在省厅当上正处级(正县级)干部也是很不错了。

其实我又想,说不定,我那同学的侄儿连正处级干部都不是的。

唉,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79909/
1
上一篇2014四平市公务员(2021年四平市公务员)
下一篇 考公务员模拟卷(公务员模拟试卷)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