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连的,近期马上就办理退休,是自主就业的,查询档案时被告知档案己不存在80年叁加工作,(档案被原来管人事的人当做废报纸卖掉了,一共十几人,原三寰集团也认可我档案被卖掉了),下月马上退休了,到处咨询没有确切可行的办理,在这个社会中,底层百姓很无语和悲哀。
今天又来说说读书改变命运这个话题,算得上老生常谈了,但是每次说完之后,总感觉意犹未尽。
作为一个70后,我当然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我1993大学毕业,这时候国家包分配,也可以自主择业。自主择业找不到工作,那就回老家人事部门报到等待再分配,自由度很高。那个时代,很多人的愿望并不高,通过读书跳出农门,吃上公家饭,就这么简单!
60后和70后,只要是大学生,只要还在体制内工作,都过得不错,为什么?

因为稀缺,他们毕业时到处需要人才,所以国家包分配,防止大家都往大城市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全国高考录取人数70万左右,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中专生,每个人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几年的招生人数是多少?将近1,000万,相差十几倍,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回头一看,上世纪80和90年代的工作包分配,只能算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不包分配才是常态。
我认为,读书能不能改变命运,要看跟谁比。
都是打工人,小学毕业生跟文盲比,肯定占优,老板肯定用前者,因为工作再简单,也需要交流,文盲看不懂,听不懂,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简单的计算也很费劲,很难安排合适的任务。初中生和高中生肯定要比小学生强,一些有点技术含量的工作小学生毕业生根本看不懂,谁也没功夫教他,但是高中生领悟能力强,一说就明白。大学生又比高中生要强得多!可见,在打工这个层面,读书还能改变命运,文凭越高,收入越高。

至于做生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一直强调,做生意这件事很玄妙,能不能发财跟文凭高低没有关系,懂的都懂,不懂的慢慢去悟吧。
科举时代,一些贫苦人家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十年寒窗苦读,中了秀才,几年后中了举人,再过几年又中了进士,然后宦海浮沉,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福泽子孙。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科举三年举行一次,考上进士的有多少,考上举人的有多少,能够考上秀才又有多少?
秀才十几个里取一个,举人是百里挑一,进士那是万里挑一,能有几个读书人可以光宗耀祖?
其实只要考上秀才,你的命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免征税赋,免服徭役,见了官员,不用磕头,拱手作揖即可。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有特权,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
你是秀才,邻居是小地主,虽然比你富很多,但是进了衙门,你可以站着给县太爷交谈,他必须老老实实跪在地上,等候县太爷问话。这样的待遇,叫人如何不羡慕?

现在很多人理解的读书改变命运非常高大上,他们眼光高,胃口大,跟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差不多,十年寒窗,一举成名,一鸣惊人,一飞冲天。
在他们看来,改变命运不是多挣几个钱的问题,必须彻底翻身才算。不能像60后和70后的只想跳出农门那么低端,那么平庸。
小镇做题家就是典型,总是幻想通过自己十年的寒窗苦读,超过人家三代人的积累。他们是这样想的:
如果在体制外混,必须短短几年就挣几千万,成为亿万富翁!
如果在体制内发展,十年之内,在县城至少副科级,在市里至少副处级,在省城和部委至少副厅级,才算得上改变命运。
结果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可见,读书能不能改变命运,取决于你的期望值是多少。
你想发财,就不要指望读书。读书可以让你增加自信,提升认知,提高圈层,并不会让发财。能不能发财,得看你手头有多少资源,会不会算计,有没有发现商机的眼光,是否具备杀伐果断的决策力,当然还有运气。学校只会教你书本上的东西,老师只会夸夸其谈,因为他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赚钱,要是能知道,自己就去干了。

你要想做官,必须相信“学而优则仕”,无论在哪里都是这么路径。现在考公考编考教资都需要文凭,本科以下基本上没有机会,本科只是起步,研究生才有竞争力。考进去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想升职,还得看背景,看工作能力,看社交能力,看投机专营的能力等。
你不想升官发财,不想大富大贵,只想找个工作,多赚点钱,平平安安过一生,你也得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选个好专业,毕业找个好工作,多挣一点钱,买房结婚生子,平平安安过一生。这样就容易多了?其实不然。
内卷的时代,普通人干什么都不容易。中产家庭最苦逼,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唯有不断努力,才能确保阶层不会跌落。
12月6日‖公考时政练习
●2022年8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 )”全状态新构型灭火机(AG600M)飞成功。
A.游龙
B.鲲龙
C.桂龙
D.天龙
#公务员考试# #国考# #省考# #事业单位招聘# #时政热点备考# #学习#
#建造师##告知承诺制#近日,中国人事考试网发布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报名办事指南,其中明确了2022年建造师考试报名告知承诺制办理相关事项。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报考人员可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