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总有朋友问现在迁户口有什么政策,今年的政策我还没听到是风声,也没听朋友提起过。
但是我自己在刷头条的时候,我看到有朋友也写过,他们一家三口是从甘肃迁户口到农一师兵团的,分了40亩地的香梨果园,因为不会种果树,第1年是承包给别人的,第2年自己种的,香梨卖了近20万,像去年的话,价格直接翻三倍,对他们一家人来说,感觉特别满足,在这边几年买车、买房,可以说是实现了财富自由。
不过他迁户口的要求比我这里严一些,要求在35岁以下,当时只是为了赌一把,为了给父母孩子更好的生活一家三口选择迁户口到新疆,新疆也回报了他一份满意的答卷。
有朋友问我政策怎么样,能不能迁户口过来,说真心话,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任何政策,等政策出来之后,我会一一给你们说的,不要着急,先过好眼前的生活。#头条创作挑战赛#
偶然间在资料库里翻到了一张把户籍迁回上海要准备的12条材料明细表,看了很有感触。从18岁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场过了18年调到南方KS工作又过了30年直至正式退休回到上海。
那时候要不要迁户口有点犹豫不决,一是很麻烦要各种各样的证明,二是在KS工作了好多年有感情,作为全国多年的百强县评比第一,各方面条件总体与上海差不多,拖了好几年,但是人老了总想落叶归根,在家人催促下才开始办理,一开始办的是长期居住证(每年要验审)。
在正式办理迁户口过程中女儿的准生证和迁移证以及迁出地派出所户籍证明是办理中的难点,曾一度要放弃。
在七十年代农场没有准生证有结婚证就可以了,经过反复沟通农场帮助开了情况说明和独生子女证才成功。迁出地派出所户藉证明就比较奇葩了原来的户口本属地派出所随着那时候的形势被合併到其它所了,找到它就费了很长时间,当第一次踏进这个派出所时还有一丝激动,可是户籍工作人员找不到四十年前的存根了,来回几次沟通,就差一点要我自己证明自己了。一直到第四次去遇到了在派出所帮忙的曾在同一个农场工作的知青蔡XX,他也费了很大力从历史资料中找了出来,原因是知青迁户口人数多,放错户籍挡案架了。为此我前前后后用了几个月时间。好在现在知青退休申请返沪这些材料都不要了,希望想回沪又怕麻烦的知青朋友现在可以去社区居委会拿一张流程表按图索骥就可以去办理了。
落户新疆兵团的最佳时间到了!这个季节地里的作物即将迎来收获季节,落户的职工分到身份地以后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分到的地里庄稼的长势,就能对这片地的优劣有个准确的判断。
虽然分给职工的身份地都是3年左右的熟地,但是地块也是有优劣之分的。好的地块通常盐碱改良适中,地势平坦,作物粗壮,省水省肥。差点的地块盐碱在土地表层能看到星星点点白白一层,坑洼不平,滴灌打水容易聚水返碱烧死作物,改良起来需要费时费力。
9月份地里的野生鸡腿菇正是肥美的季节,有时间可以约上几个人摘回去晒干炖汤,炒肉那叫一个肥美。到了10月份地里的红枣,大芸等作物也开始收获了,闲着没事的可以趁着这个时间段赚点生活费,提前感受一下兵团的种地日常……
今天孩子打电话说,毕业还是想把户口迁回新疆,想回新疆发展,作为新疆兵团的第四代,应该是回家乡为家乡做贡献,好吧,孩子突然长大了,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的爷爷,九十多岁的四九年进疆的爷爷也非常高兴,说咱们的根在这里……
新疆库尔勒开始播种前准备了,清理地膜原本是谁承包谁清理,今年新职工来了之后却让新职工自己花钱找人清理。
自己啥也没干,却得花近2000块钱给别人擦屁股……这就是为什么别人问我落户新疆兵团时候,我大多不回复的原因之一。有坑就有王八,哪里都有江湖。有些事情,自己懂就行……
#乌鲁木齐头条#如果你是农民工,非要到兵团买房落户,如果要选择,只有石河子市和兵团十二师这两个师。石河子是上海支青垦建的兵团城市,农业发达,它的文化更加包容,鹭港,大众氛围更加亲切,政策方面也接近农民工吃苦耐劳和安居乐业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而兵团十二市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借助乌鲁木齐大都市的建设,政府部门视野广阔,各部门的人员素质文化比其他兵团城市水平较高,制造业企业众多,就业方位选择广泛,它是兵地融合的典范!
50岁的我,离婚快一年了,目前被派遣到一家学校当维修工,学校工资0000,交了保险后的,这届学校领导很好,认为劳务派遣工人,也是为学校服务的,老师分啥我也就分啥,双休节假日都有,并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可是本人特别想去农村落户。
不知道,50岁的我,而且是一个人,还能去兵团落户吗?听说落户给分一套院子,分一些地,我觉得很好,我喜欢孤独,喜欢一个人生活,种种地,养条狗,看日落,远离人群,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的公公已去世将近两年了,老家也再没有一个亲人,但那里还有不到三亩承包地,以及八间房的老房子。老公和四个姐姐哥哥都出生在新疆建设兵团,所以全家都是非农业,回老家之后也一直在城镇就读学习和工作。只有父亲一人的户口落在农村老家,不知道他去世之后,老家的土地承包合同还有宅基地应该怎样处理?老家的房子能不能写老公和哥哥的名字呢?有懂这方面政策的朋友给解读一下吗?
兵团第一座城市和第一大城市~石河子市
#石河子#市是新疆兵团建立的第一座城市和兵团第一大城市,但最早的石河子只是一个叫的五宫台的小土岗。在石河子老街西北一公里的地方,位于当时的迪伊(迪化至伊宁)公路北侧一条泉沟的西面。1950年8月,新疆军区一支测勘队来到这里,当地居民指给他们看两个由塌陷房屋堆成的小土岗,一条大车道从中间经过,那就是石河子,当初的地名叫五宫台,1950年时已成为遗址。测勘队当天居住在石河子老街,那个地方当时只l0有29户人家,有一个镇长,一个警察局长。镇上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土路街道,长约百米。街道两旁散落着9间小铺子,包括一家车马店、一间镶铺、一间鞋铺、一间成衣铺、一间维吾尔族药铺、一家铁匠铺,铺面大多狭小、简陋,镇上还有一所小学。
1950年1月,陶峙岳的起义部队刚刚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新疆军区司令员王震便率领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参谋长陶晋初、九军政委张仲瀚等几员大将,乘车前往玛纳斯河西岸。当地居民说,这里有400万亩可耕荒地,有玛纳斯河、奎屯河和充足的泉水,宜农宜牧,王震便很兴奋,向北京汇报,彭德怀也欣然同意,二十二兵团的机关便定在了石河子。1951年4月完成了万分之一比例的《新疆省石河子新城规划总平面图》,在这个城市总体规划里,石河子将成为二十二兵团领导机关驻地、屯垦指挥中心、玛纳斯流域的开发中心。新城最初的规划面积为14平方公里,三、四年内人口不超过1万人,远期不超过5万人。中心城区布局采取方格状布局,外围则呈放射状。
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立时,石河子这座新城已经有24公里的城区道路,但大都是土路,只在中心区的道路上铺设了卵石沙砾。有三所学校,可容纳千余名学生。二十二兵团医院从玛纳斯县迁人新址,这座新城的人口已接近8000人。
1975年3月,中央给刚满20周岁的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暂时划土了一个句号。但这座新城却意外地得到一个机遇。农八师的建制撤销后,在它原先管辖的地域设置了石河子地区,管辖玛纳斯县和沙湾县(今沙湾市),国务院1976年1月2日正式批准成立石河子地区和石河子市。兵团撤销的阵痛和石河子建市的喜悦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建市和设立石河子地区的消息早在一年前已透露出来。市中心开始兴建电讯大楼,人民银行1975年在石河子设立地区中心支行,街道办事处、防疫站、绿化委员会、公交公司、市政公司等一系列和城市有关的机构相继成立。
1982年,石河子市又编制完成了新一轮《石河子市城市总体规划》,被叫作82版总规。这一版城市总规,规划中的石河子新城,近期人口设计为30万人,远期人口40万,城市规划用地56平方公里。中心区是新城的政治中枢,北区是商业服务区,东区是科教文卫区,工业区布置在城市的东西两翼,八一制糖厂、八一棉纺厂、八一毛纺厂、造纸厂、粮油加工厂等一大批企业相继入驻。这个棋盘状布局的城市,五十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保持着这一规划布局。
到了2020年,石河子市行政区划范围内户籍人口475157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4.72万,城区暂住人口12.8万,城区总人口47.52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57.57平方公里(数据是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根据2021年10月12日国家住建部官方发布的《2020年全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城市规模即将接近中等城市规模(国家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人口50万至100万的为中等城市)。2020年,石河子市实现生产总值561.99亿元。
#乌鲁木齐头条#分享买房小白,2013年买的房子,德源逸品枫景,开发商说的是沙区的,买了房要落户口又说是合作区,地属于兵团的,和乌鲁木齐不是一个系统,拿上房产证上又写的是头区,那兵团又是怎么变出来的?那时对于刚来新疆没多久呢人来说,根本不知道,兵团怎么回事,没人告诉我这个情况,买乌鲁木齐市的怎么就成兵团的。说的合作区的,怎么个合作法,没有一点合作的意思,没有一点便利,没有哺育工程~~上学跑104团,离小区8公里,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