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有一位四川老人靠着捡废品维生,但大家都知道他又一个身份显赫的亲戚,所以才会常常对他调侃,说你明明有这么位亲戚却为什么还要去捡废品呢?
老人只是回答:“邓公给我寄了钱。”那么,这位老人又与邓公有什么关系呢?
老人的名字叫淡以新,是邓公的舅舅。
邓公出生后就被母亲淡邓氏带回娘家,当时的谈以新只大邓公两岁,因此虽说是舅舅,但却更像同龄人一样玩耍。
淡以新对邓公很好,有什么好东西都会优先分享给自己的外甥,若是遇到危险了,也会第一时间出面保护着邓公。
也因此让二人的感情很好,但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在与邓公一起上完私塾后,因为家庭缘故谈以新放弃了上学,而邓公呢则是为了升学离开了家乡广安,并在之后投身到革命之中。
两人就此分别,可那血脉情感却分别不了。
因为是邓公亲人的关系,谈以新没少被国民党反动派通缉,过了不少苦日子,可纵然这样,他也没就此怨恨邓公。
之后甚至还不惜变卖家中仅有的田地,也要支持邓公等人的革命,以至于在之后的日子里,让谈以新家中一贫如洗。
后来新中国建立,当得知邓小平被中央委派成重庆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时,他激动万分,立马带着家人赶往邓公的工作岗位。
1950年,淡以新领着邓公继母夏伯根来到了邓公办公的场所。
此次一别已有整整三十载,淡以新尽力平复了心中的激动向警卫说道:“同志,我是邓公的亲人,我想见他。”
警卫人得知是邓公亲人也不敢怠慢,立刻跑去跟邓公汇报,但邓公却没有心情。
自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大陆上有着太多的烂摊子要处理,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再处理工作以外的事,只是随口吩咐了警卫让他把淡以新等人先安排休息,便继续投入到了工作上面。
这让谈以新有些不喜,他觉得如今邓公有了架子,便一边苦一边对邓公说:“你真是六亲不认啊,只是可怜我那姐姐,天天想着你,念着里,以至于在你走后不到七年的日子,就离开人世了。”
邓公听后变得极为伤心:“人民的事业需要我,但舅舅啊,我是从未忘记你们啊。”
并在接下来拉着淡以新唠起了家常,又想起了谈以新不惜变卖家产也要资助他们革命的事:
“舅舅啊,你为邓家做了这么多帮助,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你,如今你又不远万里的来重庆看我,按照道义上,我应当是要为你们谋取些差事,但舅舅,共产党的差事不能白给啊。”
谈以新自然是理解邓公心中的苦衷,共产党是人民的党,以权谋私是不好的,于是就回到了广安继续作做着位农民,哪怕靠捡废品赚钱,也不想给邓公增加负担。
在四川广安有着这么位特殊的老人,明明是中央高层的亲人,却执意要靠着卖废品换钱。
“淡老,是邓公没给您帮助吗?”知晓淡以新背景的乡邻邻里,会时不时的对老人这样调侃。
而淡以新却只是耐心的解释:“侄子每月都在给我寄钱嘞。”
是的,自1977年开始,关心谈以新状况的邓公都会每月给他寄上十元钱,并叮嘱舅舅只要他保持勤劳质朴的生活,自己就不会管他。
但对于这笔钱,淡以新却是不愿使用的,对他来讲,这不仅是邓公的钱,更是国家的钱,他舍不得。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淡以新对邓公的思念也随之加深,他总对身边人念叨着:“邓公怎么还没回来。”
邓公不是不想回来,只是公务繁忙实在脱不开身,直到1986年2月,谈以新才找到跟邓公相聚的机会。
两人许久未见,一见面自然是深情的拥抱对方,久久不能放开,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次见面后,又需要多久才能再见。
在饭桌上两人有聊不完的话,谈着过去、谈着故乡、也在谈现在、在谈未来,以至于在最后告别时两人都含着泪。
谈以新是邓公的亲人,可他并未曾想过要用这种身份谋取私利,也许这样的他只是个普通人,但他灵魂中的光芒却从未因为身份而普通过,他‘平凡而伟大’。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