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从事销售工作的第186天。淡季来临,老板找了个由头降薪了。生平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我们部门盈利能力一直非常好,即使是淡季,也在赚钱养活整家公司。但是老板最近搞多元化经营遇阻,整体亏损肉眼可见。这不就动了心思,全员降薪。
反过来说,公司内部的中层,也在利用下属来钳制老板。所谓大象吃老虎,老虎吃猫,猫吃老鼠,老鼠吃大象。最近好多人消极怠工,故意压单。同时,公司内部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
私企上班是如何压榨员工的?可能你们觉得私企就是每周单休,每天工作时间996?如果你还停留在这等认知阶段,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时候,好处就是满腔热血,冲劲十足。总以为努力奋斗就可以打出一片天地。但缺点是容易被别人洗脑,不懂人性险恶。
干了六年的销售行业,终于也算熬成了中层领导,也可能是到了事业上升瓶颈期,也可能是到了领导圈子更看清了上游。我受不了那么虚假,我最后选择了离职。

其实每个月能休息1天那都是常态,可能青蛙在温水中都会习惯。领导们比看谁下班晚,非要等到天黑了后拍张门头发个朋友圈,生怕老板看不见。
生意忙的时候加班还能理解。但是到了淡季就开始天天培训,上面读着PPT,下面该干嘛干嘛,中途来个互动游戏,最后总经理闲扯淡致辞,等下班就已经11点以后了,天天如此。
每次开会的口号是“拼搏到无能为力,努力到感动自己”,非说年轻人休假干什么,挣不下钱皆是浮云。天天嘴上说我不喜欢你们叫我什么什么总,你们都叫我“哥”,因为我们都是一人。一看工资三两千,还没有五险一金[我想静静]。
我知道,对于私企这样的奇葩行为这只是冰山一角。虽说我们都是被雇佣的合作关系,但真的是这样的吗?请说出你们遇过的坑人经历,让大家都开开眼界。#职场感悟# #打工故事#

#新春聊聊车# 春节前后是购车旺季,很多人都想在春节开上自己的爱车,拉着心爱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车不仅是男人们最爱,也是女人们非常喜爱的。我是个车迷,今天就和友友们聊聊车。目前国内的车大致可分为几大类:
一类是进口的豪华高档车。比如大家知道的奔驰、宝马、保时捷、玛莎拉蒂及各类豪华跑车等。这些车都是富豪们的专利,咱就不说了。
第二类是合资车。这是目前国内市场的主流车,也大体分为两类。高档合资车和普通合资车,高档的主要是奔驰、宝马、奥迪、路虎,沃尔沃等车型里的60万以上的车,这是成功人士,企业中层以上白领,及富裕人员的首选。另一类是60万一下的包括其它合资品牌车,这是咱们工薪阶层白领及小业主的首选车。
第三类就是国产品牌车。这是咱们老百姓的首选车。这几年国产车质量提升很快,越来越受百姓们的青睐,街上跑的国产车占了半臂江山,很是不错。

第四类就是新能源汽车,随着充电桩的普及及电池质量提升,这几年电动车有了长足发展。也是今后发展趋势。
好了,车就说这么多了,现在的车,同一类车在质量上可以说基本是无差别的,有的只是外观和配置的不同而已。买车的友友们不必象过去那样要了解哪款车的发动机如何,底盘如何,变速箱如何,安全性如何?只管根据自身的地位、资金收入和用途来考虑买你喜欢的车型就行了。比如,稳重型的友友以轿车为主;喜欢有个性点和自驾游玩的可以考虑SUV;资金多些的以合资车为主,资金少一些以国产车为主。
至于电动车这块,肯定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来说我觉得,多用于城市代步的友友可以考虑纯电动车;长途多的友友目前还是以汽油车为好。毕竟汽油车出长途心里更踏实。
对了,有认为电动车用起来省钱的友友,这可是误区,电动车省的钱最后都要用在换电瓶上!至于环保那不是咱老百姓考虑的事。再有电动车一定要买纯电的,混动、插电的最好不要买。买了你一定会后悔的。

香港新学年将开始,4个内地女学生只靠相片及影片即预付一年租金33万元租66平方的单位,还有三个内地女学生只看单位相片、未有亲身看楼,即预付一年租金14.4万元租36平方的单位[微笑]
虽然本港与内地尚未完全恢复通关,但内地学生为预备新学年在港升学,个别开始「遥距」物色租盘。近日新界东连录多宗内地学生租楼个案,其中有四名内地学生预缴一年租金、即逾33万元合租大围名城一伙三房单位。
大围名城一向为内地学生租楼的热门屋苑之一,中原地产分区营业经理周伟航表示,名城1期5座中层SD室,三房连套房间隔,实用面积737平方呎(约66平方),新近以2.8万元租出,呎租近38元。新租客为四名内地女学生,选择合租单位,只看过上址的相片及影片,即预付一年租金承租,涉额33.6万元。

上址业主则于去年以1,250万元购入单位,是次租出单位享约2.7厘租金回报。周伟航指,暑假一向是租赁旺季,大围名城7月暂录约40宗租赁成交。
粉岭名都亦录得同类个案。中原地产高级区域联席董事蓝浩然表示,名都7座中层E室,属两房间隔,实用面积399平方呎(约36平方),议价后以1.2万元出,呎租约30元。
据了解,新租客为三名内地女学生,现身处内地,只看单位相片、未有亲身看楼,近日决定预缴一年租金承租单位,以预备新学年之用,涉额约14.4万元。单位业主于2015年以400万元购入上址,是次租出单位享约3.6厘租金回报。
提问:
石英股份有消息吗?
回复:
从下游欧晶科技的最新交流纪要看,石英砂价格是稳步上涨的,而且海外企业扩产幅度小、且24年才能出来一些,预计24年供需还是紧张。近期基本面没啥变化,但光伏的情绪有所退温吧,大家需要在硅料降价后看到需求放量,历史上光伏板块走势主要还是跟需求强相关,近期属于消息真空期。

欧晶科技调研要点 20230117
产能进度:22 年已有 12 条产线;宁夏 4 条产线试生产中,预计 1 月底满产,另外 4 条产线 23Q2 满产;24 年会根据市场需求及石 英砂供应情况判断是否在原有场地扩建 4 条产线。按照每周上班 5 天,制造 32 寸坩埚计算,单线年产能 1 万只,生产小尺寸单线产 能更多。 出货量:22Q4 出货 3 万只以上,预计考虑新增产线投运,预计 23Q1 出货量约 3-4 万只,环比提升,23 年出货量约 18-22 万只;出货 占比方面,目前 36 寸坩埚占比约 50%,32 寸占比 20-30%,考虑 客户 210 硅片占比提升,23 年公司 36 寸出货占比也会继续提升。 石英坩埚价格:12 月底-1 月进一步上涨约 25%,目前 36 寸约 1.5-1.8 万元/只;28 寸和 32 寸整体涨幅与 36 寸基本一致。大尺 寸毛利率相对小尺寸高一点,主要系供应较少,且寿命拉长带来的 价格上涨幅度低于成本,目前毛利率约 40%+。 石英砂价格:1 月内层进口砂价格达 10 万/吨以上;中层砂实际层 数更细,价格跨度较大约 4-9 元/吨;外层砂 2-4 万元/吨;年初签 订全年框架协议,公司已锁定生产高品质石英坩锅所需,部分原材 料锁价锁量,部分只锁量,一般备货周期约 2 个月。 合成石英砂:下游验证一般,主要原因是耐高温性差,拉晶过程中

易软化,合成石英砂最需解决的是成本问题。 核心观点:公司所生产的优质石英坩锅在近期需求淡季阶段仍实现 满产满销、价格上涨,充分说明产品的稀缺性,我们认为虽然春节 后需求逐步起量,石英坩锅紧缺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公司锁定稀缺 进口砂,可保质保量生产优质石英坩锅,有望享受紧缺环节的价格 景气红利,同时即使考虑上游砂厂进行阶段性扩产,在光伏及半导 体需求高增长背景下,能够为公司打开出货瓶颈,持续享受行业成 长红利,坚定看好!
#股票#
“什么,只要13块钱,这还能赚到钱吗,这个店怎么干起来的啊?”
房租一年至少得十几万吧,一份“卷膜”最多卖十几块钱,便宜的只要几块钱就能吃饱。竟然有人敢在商业街开店,这得卖多少份卷膜才够啊!?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嘴馋就让老公带着我出去吃东西,他骑着电瓶车一溜烟就开到城里最大的商业街。

站在路口就能看见,门店一个挨着一个,奶茶、拌饭、火锅、炸鸡应有尽有。
一转头竟然看见一家卖“卷膜”的店,卷膜做法简单成本低,就是把炸好的蔬菜和肉调好佐料用大饼卷着吃。
很多大妈推着三轮车在学校、夜市、早点店附近摆摊。下班的路上经常能碰到这样的摊子,几块钱就能吃份带肉的,解馋又压饿。
我们决定去这家店尝一尝,推门进去一看店里不大二十多个平方,大门的旁边是个食品保鲜柜放着各种串好的蔬菜和肉类,看起很干净。
正对着大门就是操作间,服务员招呼我们说,“喜欢吃什么自己拿啊!”。我们挑了青辣椒、娃娃菜、金针菇、豆皮和几串羊肉递给了服务员。
服务员下单收了26块钱,人均13,跟路边摊的价格差不多。这个消费水平真的能挣到钱吗?商业街的房租可是十几万起步啊!

我们刚点完就紧接着又来四五波人,店里一会就站满了人。
我们也就等了十分钟左右,卷膜就做好了。拿着热呼呼的白白软软的卷膜,馋得口水都流下来了。一口就咬到了肉,真香啊!
这家店味道和路边摊大妈做得果然不一样,大妈都喜欢把菜炸得很老都快要糊了,干巴巴像嚼枯树叶。这家店火候把握得很好,即炸出了油的香味又保持蔬菜的新鲜口感。
更绝的是我口味清淡没放辣椒,老板竟然放了孜然和胡椒粉,消减了油腻感又多了一层味道,这个口感简直让人欲罢不能,甩了路边摊十条街啊!
仔细看了一下,不到半个小时老板就卖出去七八份卷膜,按一份13块钱算,营业额大概是100,一个小时就是200啊!
大家用餐的时间集中在中午和晚上,中午2个小时左右,晚上从五点半下班开始大概有5个小时,一天的有效营业时间大概是七个小时。一天的营业额大概是1400元。

天哪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一天挣我半个月的工资啊!这只是一天的营业额,人家可是365天全年不休啊,逢年过节和周末生意可能更好。
现在还是淡季,到了春秋天和冬天卷膜更好卖。全年营业额简直不敢算啊!而且人家只收现钱,概不赊账,不受要账的苦。就两个服务员,管理简单。这比开饭店的性价比都好啊!
这可都是我们平时看不上眼的生意啊,人家不仅开了店还赚到了钱。我终于明白我为什么一直没发财了,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眼高于顶,没啥本领还心高气傲。
我是个80后多读了两年书,总觉得自己应该有个体面的职业,说实话打心眼里就没瞧上这样的生意,甚至觉得干这样的工作有点抬不起头。
可是就算一个路边摊做得好也能养活一家子人。而我呢三十多岁了过来而立之年了,工资水平也就是能够养活自己而已。

说出来真是太惭愧了,这些年来同学们有的在单位的领导赏识已经干到中层,有的做生意小有积蓄,好像只有我不上不下一天天的混日子。
其实想想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眼高手低,看不起身边的小事,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做好那些普通琐碎的工作,好高骛远总觉得自己了不起。
没有人能一口吃个胖子,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钱是一点点挣来的。小事都还做好小钱都还赚到,就想着做大事挣大钱,不仅能力不行更是认识问题。
无论是创业还是工作都是这个道理,朋友们,你们觉得对吗?#市井生活中的小温暖##生活里有哪些让你感动的小事##你是怎么克服创业遇到的困难的#
【春节去长沙玩攻略】
湖南人在深圳工作,因疫情几年没回,我是1月20日(大年29)去的长沙,觉得还好,从益阳开车去长沙一个多小时,路上也不塞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