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男,汉族,商人,1967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高家公社,是高考最牛钉子户。1983年起开始报名参加高考,至2018年已经参加过22次高考,都失败了,被网友戏称之为“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中华第一考王”。2021年是梁实第25次参加高考。
今年高考成绩403分不太理想,他又开始备战明年的高考了,还要转文科!
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算是活到老学到老 ,
梦想是要有的,而且我们要一直走在追寻梦想的路上!
仁寿县是唯一的一个以县城,打败省会以及很多地级市的区。除了大成都市10个主城区,再加上绵阳、宜宾和西昌三个地级市所驻扎的区以外,仁寿县能排在14名,看来未来眉山市强大的面子还得考仁寿县撑起。
轻轨S5线走东坡区,不走仁寿县城的规划绝对是一个亏本生意了。眉山市为什么放弃一百多万人的仁寿县,去建设一个已经有动车和高铁的东坡区。如果东坡区的良田,用来建设小区和工业区,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规划,仁寿县的丘陵地区才是工业园的最好去处。

#2022高考季#
牛啊!这可真是活到老考到老的典范呀!6月7日,四川眉山55岁的梁某迎来了他自己的第26次全国高考。前25次参加的是理科考试,这次,他将从理科转文科考试,目标仍然是四川大学。
网友们知道了,戏称他为“全国首位脑壳”、“高考蕞牛钉子户”、“中华首位考王”。
这“考王”老家是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的,父母都是教师,他排行老四,兄弟姐妹五人都没有谁考上大学。为了圆全家一个大学梦,他从1983年开始参加高考,至今刚好是第二十六次。
参加高考以前他只要有空闲就喜欢呼朋引伴打牌赌钱;开始参加高考以后,他就不打牌,也不赌钱了。家人们看到他的转变觉得这样总比打牌赌钱的好,所以选择了支持他。
然而,本来成绩就不怎么好的他却屡考屡败,但生性开朗的他并没有像其他考生一样痛苦、消沉,考上大学的信念依旧没有丝毫动摇。只要时间充裕,他就会继续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补习中。

如今他已经是两鬓斑白的五十多岁的人了,却依然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第26次与年轻人一起步入高考考场。
而小编现在还年轻,一看见书就想睡觉,更别提考试了,真被他这种执着地追求梦想的精神感动了,祝愿他这一次能圆梦!也祝所有的学子们金榜题名!
友友们,当今社会是竞争、危机、信息爆炸的时代,梁某的这种执着追求梦想的做法你们怎么看?
#高考# #我要上微头条# #四川港得很#
16岁考上二本大学,32岁逆袭成为中科院最强博导,北斗女神徐颖说,“我不喜欢别人叫我女神,有点过气女网红的味道,还不如叫我科研青年呢,要不然再过几年就变成中老年了。”
1983年,徐颖出生在四川省仁寿县一个普通家庭,妈妈是一位数学老师,爸爸是个技术员。
徐颖小时候虽然很聪明,但也算不上太学霸,因为他小时候特别爱看侦探小说。

小时候,总有很多奇思妙想,看着星空发呆,感觉星空中有另外一个世界。
她上学比较早,四岁上学。小学的时候,人都爱看言情小说,她总研究侦探小说,沉迷研究各种破案技巧,不亦乐乎。
她16岁考大学,考上了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选择了通信工程专业。
这所学校充其量算得上一个二本大学,算不上什么重点大学,但是并不妨碍一个大学生的成长。
到了大学之后,徐颖仿佛开窍了,反而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学习之中,成为大学期间真正的学霸。
他专业成绩排名第一,本科毕业之后直接保送本校研究生,后来又在本校完成了博士学业,26岁博士毕业。
2006年,他独播期间,在导师带领下,他参与了北斗二号卫星系统的研究工作。26岁,博士毕业,进入中科院工作。

她进入中科院工作,加入北斗课题组,成为当时课题组里年龄最小的。
工作中,她曾经遇到无数困难,也曾一度迷茫,但是他又都慢慢的克服下来。最终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得到了所有人认可。
32岁,徐颖成为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有人说徐颖是天才,她觉得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是个喜欢吃零食和购物解压的普通女孩。
2016年,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突然爆红网络,声明鹊起。
徐颖的讲座,虽然讲的是深奥的北斗系统,但是特别通俗易懂。
她说“相信我,如果你选择了北斗定位系统,你很快就可以在救援船上和手持GPS的小伙伴说拜拜了。”
从那之后,徐颖经常以导航专家的身份,出现在科普电视节目和讲座上,给大家带来通俗易懂的相关知识。

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作家王大鹏,需能够用公众理解的语言把深奥的科学研究传达出来,让人们对科技更有理性的认知。
很多人喜欢徐颖,就是因为他没有像一般科学家那种架子,她性格耿直,就像一个幽默的邻家女孩。坦诚幽默,接地气儿。
工作之余,也非常喜欢做科普,她认为这也是科学家的责任,跟公众分享先进的研究成果。
徐颖成为“明星”科学家之后,被大家成为“北斗女神”,不过徐颖却笑着说“我才不是什么女神,我的颜值跟大家的称呼还有很大的距离。”
随即她又严肃地说,但是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努力,让科学走下神坛,走进大众,这就是她做科普的初衷。
作为公众人物,也会面临很多考验。有一次,她被问到女性是否合适做科研?她直接说到:没有不适合做科研的性别,只有不适合做科研的人。

科研之余,徐颖跟很多年轻女孩儿的调节压力的方式都一样,那就“是吃点儿好的,买点儿贵的”。
她平时最爱喝奶茶,笑称自己也是“靠奶茶续命”。她去逛街的时候就像个男孩,直接去买看上的衣服和首饰。
她也爱八卦,关心同事们的感情状况,还乐此不疲地给年轻同事介绍对象。
作为公众人物,徐颖还坦言,曾经有团队高薪挖她,但是她严词拒绝了,她说:我还是更喜欢做一些,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东西。钱很重要,但是忠于自己的理想更加重要。
科研工作之余,她还带学生,她跟学生像是朋友一样。她的学生评价他,没有太多导师的架子,找学生帮忙会很客气,还会哪些水果,零食之类的。学生背地里把她当成实验室里的“大师姐”,沟通起来非常轻松。
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自己的底层价值观永远不会改变,徐颖这样的青年科学家,才是学生们真正应该追的明星。

活到老考到老?高考“钉子户”四川成都54岁大叔梁实,参加25次高考,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标,上一本“四川大学”,考到走不动为止!
有见过抽烟,喝酒,打牌上瘾的,这不还真有高考上瘾的呢,有人说,你在占用社会资源,他笑着说:“我报名了别人就不能报了吗?我挤掉别人名额了吗?”
梁实是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高家庄人。父母都是老师出身,梁实在家中排行老四,兄弟姊妹五个都没上过大学。尽管梁实在高中时成绩不佳,但他上大学的愿望很强烈,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大学,圆全家人的大学梦。
他第一次高考从上世纪1983年开始,别人三年的高中课程,梁实硬是学了38年,到2020年,已参加24届高考的考生且全部落榜,被网友戏称为“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中华第一考王”。

这38年来,让梁实年年坚持不懈地学习,都是只因他心中的那个梦想:考上四川大学。
这位54岁的大叔,按照他的这个年龄,应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他不喜欢走走棋,逗逗鸟,浪费时间,今年是他第25次高考,按他的话来说,非进川大不可。
有的网友质疑自己是在浪费资源、想上热搜,梁实回应称,报名考试没有影响到别人,从没觉得自己老了,能达到自已的目标就是最大的作用。
7日,1078万名学生迎来高考。如往常一样,高考语文作文题备受瞩目。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紧扣时代主题,将党史学习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展目标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有机融入,传递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价值理念。
@渭水河畔的夏花 如全国甲卷作文“可为与有为”,我认为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思维和格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立德树人,坚定信念,升华人生的境界。
面对对于梁实这样执着地参加高考,可能有的人不理解。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可为不只是可以做什么,而要做一个有为之人,是继承中华文化,让其发扬光大。
梁实的高考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尽管现在社会不乏高等学府出来的人才,或许大学生的就业还是问题,高考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读书会让你的视野更宽,格局更大。
《易经》“乾卦”有句话:君子进德修业,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人生就应该要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考到老。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而我们往往缺的就是梁实的这种坚毅的精神和勇气,如果我们能做到他这样,专注用心的做好手头事,相信这个世界也没有做不成的事情了。
你对这个专注的“高考大王”怎么看呢?
#四川考王第25次高考若不理想将继续#

#微光成长赋能研究院#
最牛高考钉子户梁实,今年川大梦又碎[捂脸],并且已经上了历年高考之最榜单了。
梁实1967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高家公社,职业是商人。原本大学对于他的职业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他具有一种高考执念。1983年起,梁实开始报名参加高考,至2022年已经参加过26次高考,均以失败告终,被网友戏称之为“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中华第一考王”。最牛钉子户。
梁实总共参加了26次高考,并不是每次都落榜,其中有几次高考分数超过了本科录取分数线,可是他都放弃了志愿填报。从青葱少年到两鬓斑白的大叔,执着于上川大的梁实2022年有了改变——转考文科。
今年第一次参加文科高考的梁实分数为428分,低于四川文科二本线38分。

很佩服他的执着[捂脸],年年都能进考场。好在他对待高考是重在参与,重在体验,没有因为高考耽误生活。
你们会26年如一日执着于一个梦想吗?对我而言太难了[捂脸][捂脸]#苏州头条# #我要上 头条# #头条# #高考#
人称中国第一铁脑壳,中华第一考王的梁实今天又在干什么呢?
今天是四川考生公布分数的日子,55岁的高考钉子户梁实,已经是第26次参加高考了。
他一早坐立不安,也颇有点激动的等着自己的分数,当他点开分数的页码时,直呼万万没想到啊考
怎么回事,是又考砸了吗?他激动的连说了两次万万没想到,
说到梁实,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的高考辛路历程。
梁实的老家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高家公社。父母都是教师,梁实排行老四,兄弟姐妹5人都没有上过大学。虽然梁实高中时成绩并不算好,但他上大学的愿望很强烈,暗下决心一定要搏一把,考上大学,圆全家一个大学梦。

1983年在文宫中学第一报名参加高考,结果预考都没有通过。不甘心的他跑到简阳重新读高一,读了一年后参加高考,还是没有考上。
1985年又到内江等地复习,当年也报名参加了高考。遗憾的是仍没有考上。连续三次没考上,梁实有点失落,他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不踏实,复习期间还想着玩耍,知识没有吃透。总结了失败原因后,梁实打算重新再来。
1986年在父母的劝说下,梁实来到乐山轧辊厂技校读书。当他发现毕业后是当技术工时,他离开了学校,又无悔地走上了高考之路。
就这样兜兜转转的,一共考了26次,他的故事有点像范进中举,也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总是无缘理想的分数。
网友们纷纷说:说梁实事实告诉了我们,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多少年都没用[泪奔]
还有网友说:当年我和梁叔一个考场,如今我儿子又和他一个考场[捂脸]

还有的说:梁实好棒50多岁,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赞][赞][赞],现在的孩子不一定能考这么多分。
请问友友们,你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
命在梦想就不止步!你的梦想是什么,为拉进与梦想的的距离你做什么了?有一个高考届的最牛钉子户,为了圆梦,54岁,今年第25次参加高考,还将继续,直到梦想成真!
6月7日,四川成都,被大家戏称高考“考王”梁实,结束了语文场次的考试。如以往一般,他再次引起了诸多网媒的关注。
比起去年,他自我感觉这次考试更加顺畅。多年来,梁实都是自我复盘,抽业余时间自学,从不找老师复习。
他是一名商人,1967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高家公社。1983年起,梁实开始报名参加高考,到2021年他就已经参加过25次高考,前24次都失败了,54岁了,冲劲不减,被网友戏称之为“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中华第一考王”。

历年媒体对他的关注也是有增无减,难免影响他的专注度,即使多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虽也有失意颓废,到今天已是过眼云烟,他不怕面对非议,最终没有轻易放弃,还在坚持。
梦想在前,尽管屡战屡败,依然擂鼓向前,就像他本人说的:我在反复添柴,烧一壶很久不开的水。
有人这么说:坚持的品质是好的,但是希望能给坚持设个界限,以免迷失了自我。
为啥呢,我觉得大可不必如此认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无须强加给他人,是否因为屡次考不中,随着年华逝去我们就要放弃这个目标呢?
大学生这个身份对他非常重要,是他此生的梦想,高考是他完成梦想的必备途径,他已经有一份很好的事业,考大学并不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或者拿文凭,只是很单纯地想圆一个大学梦。
就像何炅曾提到,梦想不仅仅是拿来实现的,有时候我们的梦想可以是一个让我不断去努力的动力,让我们变得更好。

只要梁实自己觉得这个让他不断在遇到更好的自己,为啥要设时限呢?顶多他只是对自己选择学校得批次目标可以做下微调,在他可以接受的范围。
他说过如果考试结果不如预期还会继续,不轻易投降,除非自己考不动了。这多励志啊,学到老活到老,也没有其谁了。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是有些人为梦想不懈努力,已经实现,或者在路上,有些人的梦想只是一个梦而已。
有梦想是好事,敢想又能践行更是好事情,不必要因为自己的过分远大的梦想而不敢想,不敢坚持做!剩下就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就好了,你们说呢?
在头条,搜高考,权威信息一手掌握。
#四川考王第25次高考若不理想将继续##微光话题冲榜有奖挑战赛#@微光成长赋能研究院#我在大学等你#
昨晚,53岁,年过百万,第25次参加高考的四川最牛“高考狂人”梁实的高考成绩出来了,语文88分,数学99分,英语87分,理综129分。总分403分。梁实表示很不理想,但也在意料之中。

他还表示,今年的时间没有把握好,理综做题太慢,有三分之一的题都没做完,看了文科的资料,感觉文科不难,明年打算报文科。
梁实1967年出生在四川眉山市仁寿县,家有5个孩子,生活比较艰难。父母都是教师,他是家中老四。
1983年第一次高考落榜,1992年结婚,参加成人高考,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但他的目标是要考四川大学,所以就放弃没有去。
1993年,他下岗了,儿子一岁多的时候,为了养家,他开始做建材生意,经过他不懈地努力,1998年就赚到了一百万。
2001年,国家取消了高考报名的年龄限制,他那颗一心想上大学的梦想又复活了。
2002年,他开始进入考场,考了370分。一直到2018年,他考了469分,上了二本分数线。2019年考了462分,超过四川二本线3分,离川大重点本科线差近100分。
虽然考了24次都没有考到他心目中的四川大学,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参加了2021年的第25次高考。

@杨姐聊生活 谈谈我的看法:
1.梁实今年已经53岁了,事业有成,早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了,确实不需要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
2.他之所以要25年坚持参加高考,就是因为他心中有个执念,他想做一个有文化,上过大学的人,他认为没有读到大学,人生就是残废的。好在他这种执念不但没有影响别人,反而还很励志,会激励一些年轻人不轻易放弃。
3.他的这种锲而不舍的“高考钉子户”的精神,是一种人生态度,也给儿子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他和儿子一起参加高考,如今儿子已经在国外读研。
4.想想那些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有什么理由不趁年轻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呢?
祝愿明年的梁实先生能一举夺魁,金榜题名! #我在大学等你##高考名师团# #高考季#
芦山县是西汉的青衣道,芦山界有卢奴山,于众山特小。隋炀帝始以卢奴山命名卢山郡。

卢奴山士羌族语言,是又黑又小的意思。
明朝国初,给卢山加草字为芦山县,因为卢山出葭芦矣。
珪如卢奴,魏书地形志:中山郡治卢奴。
郦道元说: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南北一百步,东西百余步;水色正黑曰卢,不流曰奴,故卢奴城以此得名。
汉靖王受封中山,始移郡出山,居卢奴。
《汉志》曰:卢奴县,属中山国。卢水出焉。 《图经》曰:安喜县,即古卢奴县也。有黑水故池,深而不流;俗谓黑水为卢,不流为奴。
汉源县在雅州南三十里,旧三乡,今一乡。汉沉黎县地。宋立沉黎郡于此。
隋仁夀四年置汉源县,以大川(大渡河)之源为名。长安四年(705年),巡察使殷祚奏置黎州。后刺史宋干微奏废入雅州。开元三年又黎州来属。
大足元年(701年)巡察使殷祚奏割雅州漢源、飛越、通望、三縣置黎州。

黎州,洪源郡。中府。开元户,乡无。元和年间户三百三十。乡五。
禹贡梁州之域。汉武帝破夷于邛,置沈黎郡。周天和三年(562年)开越嶲郡,于此置黎州。
周武帝宇文邕,是南北朝时期百年难见的一代明君。他一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国富民强,成功在望之际,命运给他来了个大结局。无疾而终
隋废州,置沈黎镇。武德元年罢镇南登州。大足元年,巡察使殷祚奏割雅州汉源、飞越、通望三县置黎州,神龙三年(707年),嶲州都督元膺都督元膺奏废黎州。
开元三年(715年),本道使(剑南道按察使)陆象先重奏置黎州。
先天政变之后,进封兖国公,出为益州长史、剑南道按察使。
开元元年(713年)七月,唐玄宗发动先天政变,诛杀太平公主及其一众党羽,夺回朝政大权。陆象先因有"保护功",加授银青光禄大夫,进爵兖国公,赐实封二百户。当时,唐玄宗欲进一步清洗太平公主党羽。陆象先暗中进行营救保护,很多官员得以保全。是年末,陆象先被免去宰相之职,外放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道按察使,后又改任河中尹。

陆象先,本名景初。年轻时很有才识度量,应试制举考中,被任命为扬州参军。任职期满参加调选,当时吉顼担任吏部侍郎,提升他为洛阳尉。陆象先的父亲陆元方当时也在吏部任职,他坚决推辞,不敢受任。吉顼说:“为官职选择适合它的人,这是极其公正的做法。陆景初才华出众,名声美好,不是寻常人所能赶得上的,确实不是因为他是吏部官员的儿子就胡乱地推荐他。”最终上奏让他担任这个官职。升任左台监察御史。景云二年冬天,陆象先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管修撰国史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
天宝初废飞越县,止领县二。
其州城,东西南三面并临绝涧,唯北面稍平,贞元二年节度使韦皋凿北面,隍堑深阔,又于州北故武侯城逦迤置堡三所,为州城之援。管羁縻州五十七,并蛮夷部落大首领主之。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东北至上都二千五百八十里。东北至东都二千四百三十里。东至戎城无路,约七百里。东北至雅州三百四十里。西南至州六百五十里。西至廊清城一百八十里。其城西临大流河,河西生羌蛮界。

贡、赋:开元贡:椒一石。
管县二:汉源,通望。
汉源县,中。郭下。本汉旄牛县地,隋仁寿二年平夷獠,于此置汉源镇,因汉川水为名。四年罢镇立县,属雅州。贞观三年,割属州,开元三年分属黎州。
飞越山,在县西北一百里。山西北两面并接羌戎界,仪凤二年置飞越县,天宝初废。
沈黎镇,在县东南六十一里。
廓清城,在州西一百八十里。
铜山城,在县西北五十里。
定番城,在通望军东一百八十里。
要冲城,在通望县东一十三里。
大定城,在州南二百三十里。乾元二年改和集镇置。
已上五城,并贞元中韦皋置。
通望县,中。北至州九十里。本汉旄牛县地,隋开皇二十年于此置大渡镇,大业二年改为阳山镇,武德元年改为阳山县,属州,天宝元年改名通望县,割属黎州。
大渡水,经县北二百步。

沈黎镇,在县东北六十一里。
通望戍,在县西南一十二里。
诸葛武侯祠在黎州北城外三里 。
李隆基:① 入而弼政,虽伫忠贤;出则分忧,更资循理。(象先)体含清雅,识备贞悫,早修学行,实允明。三蜀称殷,一都之会,重寄为邦,朝难其选。(《授陆象先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制》) ② 象先含和毓粹,体道居身,迹在区中,心游象外。懋昭丕德,光辅先朝,爰降优恩,是为师保。(《赠兖国公陆象先尚书左丞制》)
严道县,中。郭下。本秦严道旧县,属蜀郡。汉迁淮南王刘长于严道邛邮,县有蛮夷曰道。后魏于此置始阳县,隋大业三年改始阳为严道县。
蒙山,在严道县南一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长坟岭,在严道县西南二十七里。道至险恶。
平羌水,经严道县东二里。
多功镇,在严道县西北三十二里。
垅越镇,在严道县西三十六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