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定向选调第一批录用人员公示。京圈之外,武大华科数一数二。人民大学高端选调很强势,北方高校为主,对南方高校吸引力不大。
北京选调对学校限制也比较大,选调名单除了42所一流大学以外只有在京高校的一流学科可以,京外的一个都不要。
#北京头条#
2023年北京选调名单公布,郑州大学成唯一京城外非985大学。
北京本地人(籍贯和户口都在北京),在北京混不下去,会怎么样?
在北京(其他几个一线城市同理),家族阶层跌落(俗称“一辈儿不如一辈儿”)太常见也太正常了。
案例一:
有一个相熟的大叔,他岳父是总后的少将,他自己很优秀,当年从西北农村考学出来,现在在某边缘中央机关干一个副局级非领导职务——同为体制内工作,他比自己的岳父还是有不小差距。

他女儿考了一个南方城市的双非大学,本科毕业后回北京工作。一个京外双非,在人才济济的北京能有啥优势?在一个一般行业的一般私企工作罢了。
案例二:
还有一个关系不错的姐姐,她和老公是北理工的同学,一个在某边缘中央机关干个正调,一个在央企天天累成狗,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目前上初中——这是一个标准的北京中产家庭的模式。
她家为啥相对宽裕呢?因为她有一个曾经是东北某省国资委主任的公公,在大国企遍布的东北,这个职位意味着什么?支撑他两口子在北京有一个体面生活的,不是两人的工资,而是老人的帮衬。
这个姐姐心态也挺好的,不像其他海淀妈妈,非得“鸡娃”,就让孩子上个普通小学、普通初中,孩子健康、快乐就好。我问,以后你俩姑娘能考上你跟姐夫的母校吗?她哈哈大笑说根本不可能。

按照世俗的标准,从父辈到自己再到儿女,这些小家庭明显是在走下坡路。但是,这不代表他们自己以及女儿生活得不充实、不幸福。
时代进步了,标准多元了,也不是每代人、每个人都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混得好”。
以上是通过个案描述现象,下面我分析一下原因。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
1.均值回归。智力超群、学业出众、事业成功的两口子,生育的孩子大概率无法超过他们的平均水平,这是一种遗传上的均值回归。要不然,厉害的越来越厉害,平庸的越来越平庸,人类就进化成两个物种了。
2.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北京之所以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有着让人向往的医疗、教育、文化等资源,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以及包括北京土著在内的所有在京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在某种意义上,北京是全国人民共同建设的。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天然具有开放性,开放意味着自由竞争,有竞争意味着有人“混不下去”。
3.到北京的原因不同。就拿我举的第一个例子来说,大叔是怎么来北京的呢?他是考学来的。(60一代的代表)他岳父是怎么来的呢?可能是早年参加革命,随着革命、建设大潮来的。(20、30、40一代的代表)——他和他岳父,都是学业、事业上的优胜者,是通过一轮轮遴选来到北京的。
而他女儿(北京的第二代、第三代)呢?是因为出生在北京。那你怎么跟外地经过至少一轮遴选才来到北京的同龄人竞争呢?再者,他们天然有户口、房产上的优势,没有那么强的动力去全力打拼,所以取得的成就不如自己的父辈、祖辈更是大概率事件了。
其实社会变迁、人口流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大家放平心态,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舒舒服服生活就行。

南阳: 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4)
文物云集,馆院林立,是流光溢彩的璀璨明珠一一
国宝,国之瑰宝。在南阳这块文化底蕴丰厚的沃土上,古迹触手可及,文化的芳香沁人肺腑。南阳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2处。这些从中华大地灿若星辰的不可移动文物中严格遴选出的重点文物,有的或全国第一,有的或绝无仅有!
西峡恐龙遗迹园是一大型恐龙主题公园,主要由地质科普广场、恐龙蛋化石博物馆、恐龙蛋遗址组成。该园出土的10万多枚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保存之好,堪称“世界之最”,被誉为继秦始皇陵兵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张仲景墓址,经历代多次修葺,明崇祯年间再次修复墓冢,又在墓地修建医圣祠,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武侯祠位于南阳故城西郊卧龙岗上,是诸葛亮青年时期“躬耕于南阳”的旧址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草庐对策”就发生在这里。南阳汉画馆是目前我国建馆最早、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座汉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其收藏汉画像石总量已达2000余件,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东方艺术宝库”之称。张衡墓园(张衡博物馆),由汉阙、山门、门房、拜殿、角楼、石像生、浑天仪、地动仪雕塑等景点组成,内设《张衡生平成就展》,翔实生动地介绍了张衡卓越的一生及其发明创造。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知邓州时创建的花洲书院,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便诞生于此。近千年间,孕育出了文状元贾黯、贤相李贤、帝师彭始抟及当代著名作家姚雪垠、二月河等大批名人才俊,明代称“花洲相迹”,清代称“花洲霖雨”。社旗山陕会馆是全国会馆中唯一得到慈禧御笔之宝的民间商会建筑。因“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天下”,“无石不雕、无石不刻”,被誉为“中国第一会馆”,在会馆中首家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的宗教历史久远。据记载,道教在东汉时期就开始在南阳传播,建立的玄妙观,与北京白云观、山西长清观和西安八仙庵一起并称为全国道教四大十方丛林。有七处宗教建筑被批准为国保单位:香严寺、菩提寺、鄂城寺、泗洲寺塔、福胜寺塔、丹霞寺塔林、阳安寺大殿,可见宗教之兴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