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保山小将吴洪娇获女子800米决赛冠军#】2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2023亚洲室内田径锦标赛女子800米决赛中,保山市运动员吴洪娇以2分06秒85的成绩获得冠军。吴洪娇,2003年7月出生,保山市昌宁县温泉镇人。2016年从昌宁县体校选拔到保山市青少年业余体校训练,她刻苦努力,拼搏上进,成绩突出,在市少体校训练半年后,作为保山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被选入云南省呈贡体育训练基地中跑组训练。(保山市委宣传部)
2022年12月3日,中老铁路运营满一年,自21年12月铁路开通以来,客运量突破千万人次,跨境运输货值超过130亿,真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这还是去年防疫任务很重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2023年只会更好。
说说老挝这个国家,人口只有700万,没有昆明多,老百姓日子过的和印度差不多。但是老挝有丰富矿产,只开采了不到5%,有独特的热带,亚热带农副产品,但是以前苦于没有运输路线,老百姓守着金山银山过苦日子,但是中国来了。
这条铁路难度有多大?首先铁路位于七级地震带,抗震要求高。然后在大山里,架桥,开隧道占比87%,难度极大。而且当年越战,美国在这一片投了上千万枚的炸弹,到今天,老挝到处都是封闭的无人区,就是这种条件下,硬是只用了五年,我们就建成了中老铁路。
试问谁能做到?只有中国,欧美国家从来都只是把老挝当做低价享乐的天堂,拿着救济金,在老挝享受着尊贵的服务,眼神里只有傲慢和怜悯。
同时间段,2022年,中缅铁路,中国境内大理到保山段已经通车运营,2023年保山到瑞丽段即将通车,瑞丽出去就是缅甸,随时可以连接到缅甸。
为什么说发展中老,中缅和中越铁路是云南发展的重中之重,就国内的省份的竞争来说,云南从地理位置,资源储备,人才竞争来说,都非常一般,省会昆明更是严重依赖房地产,但是如果面对到南亚,东南亚国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老挝有矿产资源,缅甸有非常好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同时缅甸还有30万吨的出海港口,皎漂港,这意味着什么?如果铁路网能建成,那资源,能源,交通都会汇聚到昆明,昆明将成为大东南亚的中心城市。而云南,甚至四川的工业产业都讲得到极大发展。
但是前途光明,道路漫长,中缅铁路,有其他国家从中作梗,缅甸段铁路进展缓慢,中越铁路,越南处处防着我们,将铁路交给日本建设,到今天了双方还在扯皮,建设成本一涨再涨,时间一延再延。
中老铁路的成功运营,就是要告诉缅甸,不要再做墙头草了,看看隔壁的邻居,也告诉越南,不要再等日本了,到时候整个东南亚的铁路都被我们建完了,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投入的只有中国。
老兵吴仕平: 返乡创业显本色
吴仕平退役近十年了,军旅二十年养成的部队作风,风采依旧,身板直、短寸发,挺胸抬头,走生风。随车带着一个水烟筒,走到哪里拿到哪里,闲聊时就会咕噜咕噜拉水烟筒,很悠闲自在。
退伍不褪色,返乡创业显本色。吴仕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出生,1992年入伍,2013年退役,自主择业,现任隆阳区吴仕平家庭农场法人。曾因创业帮扶群众成绩显著,2019年被评为保山市最美退役军人和云南省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他的家庭农场,分别于2017、2019年被评为市级、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吴仕平退役近十年来,2016年主导成立《保山市蜂养殖协会》,免费培训山区群众1247人次;养过藏香猪,填补生态猪肉市场;种植魔芋期间,在保山市农业推广中心薯类研究室主任、魔芋首席专家杨琦的指导下,编写一万余字的《魔芋种植技术手册》8万余册发放给农民;从2020年开始,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合作种植结块根的佛手瓜1000余亩。
“天上土蜂飞舞、树上挂着水果,地上跑着放养香猪、土鸡,渔塘鱼跃莲藕肥,立体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这就是老吴创办的家庭农场。
然而,创业之路是异常艰辛的!有时候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在隆阳区水寨乡太元村127亩土地上,投入近40余万元种植的花魔芋2021年价格大跌,一个没有挖了卖,魔芋还种在地上,套种的结块根的佛手瓜,恰逄百年未遇四月倒春寒寒潮,佛手瓜刚出苗后就冻死。在海拔高2482米的基地,老吴很无奈的让魔芋自由生长,苟活的佛手瓜,“死马当活马医”,残存的佛手瓜嫩芽慢慢养护,今年收挖块根,产量减半在所难免。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老吴1992年戍边腾冲,前后守护腾冲边境十年,耳闻目睹边地腾冲种棕、用棕、食棕,觉得是一个好产业,三年前多次探访中缅边境,寻得甜棕树种子,开启了育种种棕之路。目前己在位于水寨乡太元村的基地栽植一百余亩甜棕树。他算了一笔帐,按照150厘米株行距种植,每亩种植400株,三、四年后间伐200个棕树头,一个棕树头按80元出售,收回投资成本,还略有节余。剩下的200株,每年剥棕衣、棕包,一株不低于60元收入。
保山的农业专家都在积极地帮助老吴,为他鼓劲加油。保山市农业局原高级园林工程师董文昌说,“如今在野生棕树资源逐渐减少的当下,规模化种植甜棕,既可成为乡村靓丽的风景,又可满足大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2019年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家文介绍, 甜棕包是腾冲明清时就流传下来的“姑爷菜″。逄谈婚论嫁,岳母如做一道棕包炒肉,即可嫁女,否则,另寻下嫁。种植甜棕是个懒庄稼,栽培三年逐步间伐棕树头,五年剥棕包米出售,甜棕树根须发达,可以固土保水,套种能增加经济收益,棕包米和棕包头是不可多得的,食药两用的山珍菜品,佛手瓜地埂套种棕树,可谓产业双增,形成互补农产业,非常适合滇西山多、地多田少的山区种植。
保山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段修安(高级农艺师)说:老兵吴仕平将古老产业引进发展,在人民日益生活水平提高的当下,特别注重养生,甜棕树浑身是宝,棕树头、棕包米必将填补市场空缺,在他的带动推广下,这个产业有助于乡村振兴的逐步实施。
据查《本草纲目》、《药典》,棕树全身都是宝,其棕树头、棕包花,药食兼用,明目护肝、降血压血糖之奇效,就是棕树须根,有止血消炎、跌打损伤愈合的药理。而棕衣,高档床垫不可或缺之材,棕叶除了制作蒲扇、棕叶帽,还是各种手扎工艺品之素材。棕树从头到脚一身是宝,也是名副其实的“树上菜”,棕头煮鸡、棕头煮老火腿、棕头肉圆子、棕头红烧肉、酸腌菜红罗卜丝素炒棕米花、棕头刺身、舂棕头、棕头肉末稀饭粥等等,棕树貌不其扬,这些棕味佳肴是让人欲罢不能的!
守着一方山水的老兵吴仕平,未来可期!
(陈永军文)
1944年12月3日子夜,远征军排长李腾汉带尖兵排摸到日军前沿,布置两挺轻机关枪对向树林,他举起冲锋枪扫射大黑石左右两侧的鬼子哨兵。
1915年,李腾汉在广东揭阳榕城北门街出生。他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在揭阳中学读书。因为家境比较好,在当时动乱的年代才有幸继续又读了几年书。
1942年春天的时候,当时的远征军正在征兵,李腾汉带着满腔的热血报名了。在训练基地进行新兵训练的时候,他的成绩就名列前茅,不光射击成绩非常的好,就连军事战术都很会安排,脑子机灵。
因为李腾汉有文化基础,军事素养也好,训练了十几天之后,被安排到了远征军五十五师一团担任机枪连排长。
1942年4月,日军要向九十三师的阵地进攻,大卡江那面的一队日军在大卡江上开着橡皮艇准备渡江。李腾汉所在的一团收到命令援助九十三师,于是和战友们埋伏在江岸上对敌军设伏。
本来大卡江水位不高,没有什么危险。但是日军渡江那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水位上涨了很多,敌军上岸的时候已经被雨水打得提不起精神。李腾汉和战友们在日军刚上岸的时候就拿着轻机枪对着日军扫射,最终所有登岸的日军都被消灭了。
经过这次对敌军的埋伏圆满成功,李腾汉转到了搜索营,还是继续担任排长。
1943年10月,李腾汉率领着队伍在保山机场行动,负责机场的安保工作,担任警卫。有一天,在飞虎队员的掩护之下,我军的运输机载着几百多名士兵成功的安全降落在了机场里边。着陆后,士兵们离开飞机都快速地隐藏进了附近的树林里边。
突然,在机场上空飞来了一架敌机,对着机场内的运输机就开始了扫射。李腾汉在发现敌机之后,就立马率领所有的士兵拿着武器开始反击。轻机枪和高射机枪都朝着敌军那架飞机而去,被火力猛攻的的敌机多处着火。
随后敌机坠毁在机场不远处,李腾汉带人去查看了情况,驾驶员已经死去了,等到回来的时候还带着一挺机枪和敌人的手枪。
1944年,为了加强受到命令要去攻打龙灵城的第二师第五团的兵力,李腾汉跟着搜索营一起加入了队伍当中。李腾汉和战友们先是攻打下了尖山,导致日军后撤到了芒市,然后就追击着日军的队伍。
1944年底,李腾汉率领着尖兵排和搜索营一起行动。在吃完晚饭之后,立刻开始了偷袭大黑山的计划。李腾汉和尖兵走在队伍的前边,方便探查情况。最近开始大反攻之后,李腾汉带着队友们一直打胜仗,战士们都斗志昂扬。
晚上九点左右,搜索营全营都在山中间的树林里边暂时休息。李腾汉和两名尖兵去前方侦察,发现在山底有一个不高的悬崖,李腾汉让另外两名士兵警戒,自己悄悄爬了上去。看到前边左边有一块儿大石头,右边是茂密的树林。
李腾汉突然看见左边的大石头上有人影闪动,于是迅速做出来判断,前方应该有敌人的战壕,大批的敌人在树林里边隐藏着,应该是在休息。
李腾汉让尖兵在此地埋伏着不要动,立马回去报告了营长。营长决定在今晚对日军突袭,于是让全部的战士们都开始准备战斗。
李腾汉给尖兵排和搜索营和搜索营的战友们安排好位置之后,他就在一个地形还不错的地方架起了两挺机关枪,对准在树林的敌军,地面上一片寂静。
听到排长的命令之后,李腾汉举起冲锋枪,先对着敌人在大黑石头左右两侧的哨兵开了枪,一阵阵枪响,敌人的哨兵都中弹倒下了。紧接着又把机枪对着树林里边扫射,战友也拿着手榴弹扔进树林里边。
敌人突然受到了攻击,来不及判别火力的方向,立马朝着山下面跑,跑出了树林。战士们跳进敌人的战壕里边,架好枪,对着逃跑的鬼子射去。在猛烈的攻击下,敌军瞬间伤亡一半,其他鬼子则沿着山沟逃跑了。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李腾汉先是跟着队伍去了东北,后来他向上级申请退伍回了家乡。在回到揭阳之后就跟现在的妻子结婚生子,过上了原来的生活。2011年12月,李腾汉在96岁高龄的时候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