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10年公务员,今年34岁,科长。
10年里,我曾和市长谈笑风生,也曾和省部级领导亲切握手,曾体验过做了7年科员的沮丧,也感受过3年内从科员到副科,又从副科到正科的兴奋。
有人说考上公务员后的人生一眼看得到头,但10年的经历让我明白,体制内的生活一样跌宕起伏,你永远不知道最后会在哪里退休。
2009年本科毕业,土木工程专业,纯工科院校,学校没有一点考公气氛,所以从来没想过考公务员,大四时候就签了中建三局。
7月份毕业后,去了重庆干施工,在重庆市郊一处位于半山腰的工地上干了两个月后,也就是9月份,读研的同学开学了,看着他们秀新的学校、新的宿舍,想到迎接他们的是美好的未来,而我,却在工地上混日子,看工人们钓青蛙,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半山腰,我感受到了焦虑,2年后我怎么和读研的同学比?

我萌发了辞职的念头。
那时候我每周末搭车去一次重庆市区,在重庆书城看一天书,中午就出来门口吃乡村基。在书城我看到一本徐小平的书,徐小平说,如果你辞职的念头持续了3个月,那就可以辞职了。我就这样辞职了。
辞职后来了深圳,应聘了ARUP(就是奥雅纳,设计鸟巢那个)。
主任工程师让我带着毕业论文去面试,我找了一家网吧,装了CAD软件,然后在网吧里复习起了毕业设计论文和图纸,然后找了一家打印店重新打印了这些材料。
两位主任工程师问了我几个专业问题,以及我大学时候所做过的一个实验的具体细节,能回答的我就如实回答,实验中不是我负责的部分我也承认了。可能我们学校还不错,也可能我回答问题回答的还可以,就这么被录用了。
在ARUP工作了2年,坦白来讲,挺快乐的2年,同事们上班时打成一片,工资互相保密,下班各回各家,生活上互不打扰。

或许这就是深圳,我挺喜欢这种简单的职场关系的。
可有一点让人讨厌:加班。
我曾20天连续上班,晚上工作到10点,坐车一个小时回到租住的农民房。第二天早上7点出发,坐一个半小时公交,从破旧的农民房到繁华的写字楼。我的身体每天都充满精力,可是这种每天都是工作的日子却让我想吐。
还有一点让人讨厌:改图。
ARUP很勇敢,愿意让我这个刚毕业的小年轻画大项目的图,各种五星级酒店,大型城市综合体,我都画过,这值得我吹一辈子。
一个项目拿到手,第一遍画图,很兴奋。
交了之后有新要求,改图,有点郁闷,不过这也正常。
再交了后还有变化,再改一次,也可以理解,有时候就是这么麻烦。
就这,还没完没了,每天面对的都是同一张图,我改不动了,我已经不想改了,我要吐了。
2011年,我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开始考公务员了。1月份开始备考,3月份考试,5月份面试,7月份辞职,玩了2个月,9月份入职。

自此,我开始了公务员生活。
40个,号称民国姨太太最多的福将“范哈儿”却也是抗日最猛的川军将领。
在武夫当道的民国年间,军阀中妻妾成群者不在少数。那么谁的姨太太最多呢?川军将领范绍增。
他的姨太太多达40位,可谓旷古奇闻。不过,范绍增风流而不下流,对姨太太们很讲感情,不像军阀张宗昌、杨森之流经常强暴良家女子,且不把姨太太们当人看。
提起范绍增来,知道的人很少。但一说他就是“傻儿师长”的原型,大伙就对其不陌生了。
长期担任川军师长的范绍增,四川大竹县人,曾为袍哥中人,出身绿林。
因为从小生就一副憨眉憨态,逗人喜爱,人称“范哈儿”。平生豪爽、侠义、耿直,在江湖上颇有盛名。
在那个“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年头,范绍增无疑是地方实力派。

他在战场上作战颇为勇敢,在情场上更是春风得意,喜欢把中意的女子收为己有,短短几年下来,他的姨太太就有了40位之多。
上世纪30年代初期,范绍增为了便于金屋藏娇,讨姨太太们的欢心,斥巨资在今重庆大礼堂对面的民国路,修建了占地面积可观的公馆——范庄。
这处花园式建筑设计新颖,装修华丽,花园里亭台阁榭,怪石奇葩,绿树掩映;还辟有健身房、台球馆、游泳池、风雨网球场、舞厅;大门侧面养着狮、虎、熊等动物。
稍后,他又在来龙巷修了一座规模稍小的公馆,在旁边又修了一座别墅。
范庄内众姨太太都有自己的居所,美色如云,范绍增每日公务之余,便在新公馆里左拥右抱,风光旖旎。
管理这么多姨太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范绍增在这方面却很有一套。

他在范庄内专设了总管事、管事几人,其下配汽车司机、弁兵、花匠、跑街的、打杂的、中厨、西厨和饲养员等,工作人员总数不下百十人,专门服务几十位太太的生活。
在各具美色的众多姨太太中,范绍增特别宠爱千姿百媚的十七姨太,对之百依百顺,恩宠备至。球场上、泳池中,常可见到两人追逐嬉戏的身影。
这位排名第十七的美妾既天生丽质、明眸皓齿,又懂得男人的心理,每每莺语燕喃婉转承欢,使范绍增极为开心。
自古美人多是非,其风流韵事在重庆颇多传闻,有好事者将其撰为《十七姨太外传》,印刷成书后颇吸引眼球,许多人争相购买,一时洛阳纸贵,一书风行,满城相传。
对姨太太出轨事件的处理,也体现出范绍增与众不同的地方,其宽厚与大度绝非其他军阀能比。

1933年春天,范绍增的姨太太紫菊在重庆城里开明学校读书时(具体落实范绍增提高妻妾文化素养的精神),同青年校长王世均谈恋爱了,两情相悦情意绵绵。
东窗事发后,范绍增怒不可遏。眼看大祸马上降临二人头上。
这时,亲家王瓒绪、陈兰亭求范绍增饶他俩一命。涕泪纵横的王母也不停地叩头恳求饶过她儿子。
闯荡江湖多年的范绍增虽然没有喝过多少墨水,但重人情,讲仁义。他冷静下来一想,紫菊毕竟同自己有夫妻缘分,一夜夫妻百日恩。
左思右想后,他最后决定把人情做到底。当众宣布:一、收紫菊做干女儿,王世均做干儿子;二、备办几桌酒席,为二人道喜;三、送紫菊大洋5000,作嫁妆费。
全场皆大欢喜。王瓒绪竖起大拇指连声夸道:“范哈公,你搞得漂亮!搞得漂亮!”上述佳话在山城重庆传开后,都称道:“范师长讲情义。”如此去处理这样棘手的事情,令所有人都没想到。

为了让姨太太们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专程从上海聘来一帮教师,培养妻妾们学习西方文化。
太太们开始西化,尤其是年轻貌美、文化较高的赵蕴华、何蜀熙,以后成了重庆上流社会的两朵交际花,对范绍增以后的飞黄腾达帮助很大。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内迁重庆,一时间,陪都权贵云集。为了巴结国民党要员,特别腾出范庄,盛情邀请显贵们进驻。
先后在范庄住过的有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及南京警备司令杨虎。参谋总长何应钦、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在整个抗战期间更是举家进驻。
抗战中,范绍增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前动员会上,他对官兵们讲:过去打内战,都是害老百姓。这回抵抗日本侵略,我就是倾家荡产,拼命也要同你们在一起,把日本人赶跑。
民国28年初,时任第八十八军军长的范绍增率部出川,在江西东乡一带同日军作战;次年夏,又转移浙西作战;冬,调太湖张渚地区担任防守。
日军第二十二师团长土桥一次指挥敌伪两万多人进犯,在宜昌一带展开激烈的拉锯战。范绍增亲临第一线督战,终于击败日军。
民国30年春节时,范绍增说:这回打日本人,不是老百姓帮忙,还是打不赢的;再一回我们不把仗打好,老百姓要吐我们口水!
1942年5月28日,范绍增率部击毙日军第十五师团长酒井中将。酒井师团长被炸身亡,在日军中引起很大的震动,因为在日本陆军历史上,“在职师团长阵亡,自陆军创建以来还是第一个”。
5月29日,范绍增率八十八军又击伤日军四十师团的少将旅团长河野,连创两大辉煌战绩。
江山美人,两个都得到了,“哈儿司令”也算是有福之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