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导游,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是口齿伶俐,打着小旗带你看世界的姑娘小伙;还是见识广博,面对游客滔滔不绝的导游老师?
是大家团队出游的知心伙伴,还是被购物团、零负团费所伤,有些面目可憎的“黑导”?
老乔告诉你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
导游是旅游业主要的从业人员,是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大使,行业形象代言人,也是新兴的现代文旅产业最活跃、职业化的服务力量。
然而,目前,广大导游员面临很大的挑战,许多优秀的导游员也面对怀才不遇苦恼,甚至无团可带。
在淄博市导游协会注册的导游员注意了~
由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和淄博市导游协会联合发起的“金牌导游”选拔活动,是当下大家绝好的风采展示,亲近产业好机会。
玩法分三步:
第一步,到淄博市导游协会登记,领取景区贵宾票2张,凭票可采风、考察,结合自身优势,自选角度,进行自媒体宣传;
第二步,红叶柿岩根据淄博市导游协会提供的报名名单,确定一批“金牌导游”,组建景区专属导游团队,颁发专证,并享受景区特殊政策:全年无限次进入景区,免费体验漂流项目;
第三步,根据景区重要节点(五一、夜游、国庆节、双十一、双十二、红叶节、冰雪季等)规划,入选“金牌导游”到景区进行抖音直播,同步网上售票。
到了这一步,入选导游的收益预计将很可观:双方利润分成;依据带货金额,排定前10名,年底由协会给予评优奖励。
组织此次活动,双方眼光看得很远。
从红叶柿岩旅游区出发,一旦成为“淄博导游实践基地”,意味着自身将成为淄博旅游行业人才培训的摇篮。未来将在该领域人才应用方面占据先机。同时,有利于推介景观资源。
从淄博市导游协会出发,可推动淄博旅游市场在疫后复苏。同时,向本市乃至山东省旅游行业持续输送高技能人才。#淄博头条# #淄博# #淄博身边事# @淄博旅游
图:红叶柿岩旅游区。
刚出国门就闹“大乌龙”!那次到欧洲考察,谁知从德国下飞机就……
考察团由我带队。起因是为了大家的安全;责成大家将兑换的欧元,部分交由总监统一保管。当航班从成都双流飞到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后,下飞机是需要落地签证、并再次接受安检的。
德国人做事很严谨认真,硬是从行礼箱检查发现保管人所携带的欧元超限额,要坚持予以没收。
这位又壮又胖的女安检员,简直就是死脑筋;经过考察团耐心斡旋,最后还是被没收一部分现金。这一下飞机就蚀了财,心情极度不爽!
还好,踏上异国它乡,好奇心让大家的心情很快转移了。毕竟考察团多数是高管,团费又是集团出,也不缺那点没收的碎银子。
在德国的土地上,从法兰克福乘车到慕尼黑。徜徉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的异国街头,开始试着去理解和接受西方文化与中西文明差异……
看看街头停放的汽车,其实你就知道了。没有你想像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侈,而是一种简朴与浓浓生活味,欧洲人生活其实是很简洁与务实的……
中国的方便面、矿泉水,在这边分别卖2.5欧和2欧元,差不多相当于人民币时值20元与17元左右。最初,你脑子总会把它换算成人民币,觉得这边的东西都好贵!
但人家挣欧元花欧元,其实就不是这样子;东西也很便宜。出国几天后,脑子就会慢慢适应,不再去用汇率换算东西的价格了……
#欧洲# #德国#
再见,旅游业(四)
离开了鼎龙湾,到海陵岛,我的心情很复杂,同时也有很多疑问。
坦白讲,湛江周边,包括鼎龙湾在内海滩海景并不差。接待条件也可以。所谓的宰客现象也并不普遍。在湛江海鲜市场。一楼买二楼加工也很实惠。海陵岛的市场附近也有这样的餐厅。价格还算是实惠合理。怎么就没有形成一个主流的旅游目的地呢?
我回来以后,把考察内容做了一个PPT,找了很多组团批发商。大家对我的分享很感兴趣。但是,有一个问题。这边不能做零团费。所以大家都没有兴趣推广。相比之下。有些地方可以做零团费。客流基本上就往那些地方去了。
我在想,旅游业,还有我一席之地吗?下面的这组照片,是我用手机在海陵岛拍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
关于参团旅游的那些事(三)
我第一次参团旅游,是在海南省。
那时海南刚从广东省分出去不久,不是地域黑,那时的海南省真的有点乱!
海南的风景很美,蓝天白云,不亚于西藏,加上摇曵生姿的椰子树和槟榔树、细沙洁白的海岸线、湛蓝一望无际的海洋,有种到了东南亚的感觉。
在海口住了两天,决定去三亚。
宾馆老板,暗示那里不安全。为了这个暗示,我壮着胆去了附近的派出所,询问去三亚旅游的办法(人生第一次进派出所),民警建议我跟团游。
我去当地最大的旅行社报团,三天两夜,团费很便宜,心中计算了一下,觉得收费支撑不了这个行程,犹豫了,但这已经是当地最好的旅行社,于是看合同,发现有三个另收费的景点,必须参加两个,还有购物点,但不强制,我觉得这可能是导游的收益,还是合理的,便签合同交了费。
导游带车上宾馆接人,服务很周到。一部四十座的大巴车,基本满员。喜欢早期的导游,话不多,但全说到点子上,介绍很精辟,三天两夜,整个行程,吃住玩都很好,是我参团游吃住玩最好的一次。
下面说说旅途当中遇到的事。
最华丽的,是民族村寨游,寨子建筑物和环境很有民族风情,迎接客人的女孩很漂亮,个个笑靥如花服饰鲜艳,排着队唱着迎客歌,双手拿着绣花荷包,站在屋前迎接客人。我是懂些民俗的,对同伴悄悄说:不要接荷包!游客穿过长廊进入客厅,女孩把荷包挂在男的脖子上,我同伴手一挡,荷包没能挂到。活动程序一个个进行着,欢声笑语在村寨荡漾,最后的程序是入洞房,收到荷包的男人,让女孩挽着进入单独的房间,同行的女人被挡在外面,有对小夫妻,女的不放心,把带着的三岁男孩塞给丈夫,我们笑说是买一送一,过后打听洞房艳事,原来只是喝交杯酒,然后要给一百块的红包,三十多年前的一百块,想想吧!
购物,有专门的购物点。
先是土特产,海南的椰子产品、大树菠萝和芒果产品、海鱼产品、咖啡等等,不贵,值得买,大家都买了,当作是旅游手信带回家。
日用品花式新颖,是平时没见过的,漂亮实用,虽然贵,但很多人买了。
药品保健品购物点,导购讲解很切入人心,老人很痛快地掏钱买了,年轻的有犹豫,但在导购的孝心推广下,大多数也买了。
最后是珠宝首饰购买,主要是玉石饰品。下车前,导游说她不跟进去了(其实是不给进),让大家照顾好自己。购物点里面,除了大厅,有许多房间,我们被带进房间后,导购员来了,除了欢迎词,就是日常生活问候,很愉快地聊天,了解了大家的籍贯和工作地后,老板出来了,老板很激动,原来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于是给大家打折,打多少?五折、三折,还有一折的……,游客购物愿望高涨,拣心爱的买买买,团中有个六人小团体,是北方一个县来海南考察的,工作毕参团游,带队的领导,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原搞地质工作的,因职务显贵,被董事长亲自请到办公室喝茶了。
归途中,大家热烈讨论所购之物,其中北方来的小团体,买得最多,把所购的玉石珠宝亮出给领导看,搞地质出身的领导看了,问共花几钱?答一万多,领导说,工艺可以,材料值一百多,不超两百元。
你不能埋怨什么,所有都是自愿购买,只能说人家介绍的精彩,事情都办得太漂亮了!
我因为荷包不争气,避过了所有的坑。
以后的三十多年,我都没有踩进这样的坑,哪怕后来遭到语言暴力,也坚决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