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
今天看了邓超主演的《中国乒乓》,里面的很多细节耐人寻味,值得学习。
01
主角是蔡振华教练,从国外回来受命于危难之际,蔡指导在意大利年薪5万美元,回国月薪400人民币,当时1美元兑换5.3人民币,蔡指导在国外工作是国内收入的60倍。这么大的收入差距,一般人是不会回来的,可蔡指导不是一般人。
一来是蔡指导是有担当的人,希望为国家做点事情,二来是师傅让回来,所以必须回来。三来,其实蔡指导是有远见的人,回国可以做掌门人,而在国外就是赚点钱的一个乒乓教练。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蔡指导在国内不仅做到了乒乓掌门人,还做到了部级干部,如果一直留在国外,没人知道他是谁。中国那么多乒乓教练在国外工作,谁知道他们呢?
02
如果说扶上马送一程,传承做的最好的,应该是中国乒乓球,国乒有着优良的作风,与乒坛的优秀传承有关,影片中三代掌门人徐寅生(李富荣),蔡振华,刘国梁都出现了。李富荣是蔡振华的师傅,国乒88年兵败汉城跌入低谷,急需有魄力的人来重振雄风,师傅让回来,徒弟马上回来。
03
现在总说卷,其实以前比现在更卷,因为那时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需要工作的人口却多,出路太少。影片中削球手龚枫球打的那么好,离开国家队只能去邮政局扛邮包,即使入选了国家队,还要和单位搞好关系,担心失去单位工作机会。那可是大上海,如果换做其他城市,找工作岂不是更难。
国家队的主力队员的出路尚且如此少,那么作为普通人,在那个年代真没什么选择,你想卷,想努力,可连卷的机会都没有。
04
遇到逆境,做事的方法很重要。蔡指导接任国乒,国内人才青黄不接,而国外瑞典队崛起,这个时候,硬碰硬肯定不行,而蔡指导选择的是不对称竞争,首先是拼命抓双打,赢得92年奥运男双,有了成绩就会有信心,才能站稳脚跟。
选材上,把已经退役的削球手丁松重新召回成为秘密武器,发挥即将退役的王涛的潜力,启用被开除的马文革。在挖掘老将潜力的同时直接过从国青招募新人刘国梁和孔令辉,为未来十年的辉煌打下基础。
05
邓超做导演,细节把握的也好。影片中扮演徐寅生的演员不仅外形像,而且一口上海普通话,说话风格也像。还有其中两个镜头,国乒邓亚萍和林志刚的恋爱,花样滑冰申雪的豪言壮语。申雪那么小年龄说拿世界冠军,没有人相信,因为没有人拿过,她是国内第一人。
中国乒乓和中国女排一样,都是那个年代国内最著名的运动项目走入低估后,新锐教练从国外回来执掌教鞭。女排那部影片中用了郎平和陈忠和的名字,而乒乓主角却是化名,一个原因大概是乒乓中的几位都是高层次的官员,不希望用原名吧。
中信证券,中国第一大券商,其母公司中信集团为正部级单位。中信证券员工人均月薪9万,但其个股的公开预测水平越来让人感觉不靠谱。能把把出错也是人才。昧着良心说话,小心老天有眼!
中信证券,中国第一大券商,其母公司中信集团为正部级单位。中信证券员工人均月薪9万,但其个股的公开预测水平越来让人感觉不靠谱。如果你能在它开始预测个股目标价的时候果断卖出,基本可以保证你规避这些个股大幅下跌的风险。现如今,中信证券的市值3133亿,而东方财富为3246亿,市值已经被也被东方财富超过。
博士入职上海的高校,每月到手工资 5915元?这也太卷了吧!
这位老师说自己已经39岁了,上海财经大学博士毕业,和上海本地的一家普通市属高校签了三年聘用合同,合同期要一作发表3-4篇cssci,至少一篇权威,或拿到一个省部级以上项目。
从他的2022年7月的月薪来看,这个5915的月薪确实有点低,年底的3万奖金算进去,一年也勉强十万左右。幸亏他是上海本地土著,否则生存都困难。
不过大学老师,课时一般都不重,一周8节课,对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来说,应该压力不大,最大的福利是一年三个月的假期。
高校青年教师最大的压力大的来自科研任务,非生即走,会逼疯这批人。
一名2023届北邮计算机硕士,拿了16份offer,都是很多人眼里的好工作。
一、字节跳动抖音后端开发,年薪48万,北京工作,SSP工资月薪三万二十五薪,1万签字费。
二、拼多多后端开发年薪50.4万,上海工作,月薪两万八十八薪。接下来的offer细节会多一些,都是这名同学的主观感受,视频时长会长一些,但很有参考价值。
三、四川绵阳的研究院,25万年薪10万安家费,事业编。优点是衣食住行小孩教育全包,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缺点是小城市工作性质决定了不会太自由,讲情怀。
四、重庆农商行,年薪25万,躺平天花板,工作极其轻松,标准朝九晚五双休。
五、新华的总社,北京户口,北京工作,年薪15万,正部级事业编。优点是单位高大上,工作有面平大是不?我们的钱不多,在这里说一下这同学是重庆武山区农人。差出了校门,叫自己个儿白手起家。
六、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上海工作,28万年薪,加上两花缭乱的各种福利,年总包近40万,福利是天花板级别。这名北邮硕士的本科是重庆大学,先分享六份。
他们的爹月薪300大洋,孩子还是穿的这么破!
这张照片拍摄于1927年的北平
孩子们分别是女孩李星华、女孩李炎华、男孩李光华
别看他们穿的很差,他们的父亲其实月薪高达300大洋,跟鲁迅先生一样的收入,相当于现在的20多万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叫李大钊
他把自己的收入几乎全部捐助给了贫困学生和有志青年
这张照片拍摄于李大钊先生被害之后不久
李大钊先生一家可以说是“满门忠烈”
先生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长女李星华和次女李炎华都从事教育工作,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都做出了贡献
次子李光华17岁投奔延安,解放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党委书记
不在照片里的长子李葆华后来官至正部级
幼子李欣华则和两个姐姐一样当了教师,不过是去了贫困山区支教
中金人均年薪98万已是降后水平,很多人关注中金公司员工的收入,其实背后凸显的是收入差距问题。一个93年的员工月薪超过8万,这位小仙女坑夫晒收入,和周劼的问题有点类似,如果是凭本事赚钱收入高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有的人能够进入到某些公司未必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如果有关系有资源就能赢得高收入,那么这背后的合理性是值得研究的,比如,像中金公司作为一个副部级单位,其薪酬的合理性以及普通员工收入的合理性,人们是有权利质疑的。#鸿水说#
1919年的图书馆管理员
月薪8块银元
租住三眼井大通铺
5年后的1924年
身居宣传部代理部长
跻身正部级高官行列
3年后的1927年
毅然决然的拂衣而去
投入解放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去
1925年,小衍圣公,孔德成童年照片,他是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世袭的官员。
他的父亲孔令贻是孔子的76代嫡孙,曾任稽查山东学务和翰林侍讲,不幸的是英年早逝,于是幼年的孔德成便世袭了父亲的爵位,主要是专门负责孔庙的祭典工作,当然对他的待遇也不错,月薪是800元,办公费400元,相当于正部级待遇了。
【老高侃段子:那些没有躺平的女佣】
不知怎么“躺平”这个词一下子就火了,年轻人躺一个试试,看还站不站的起来。
网爆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高端家政服务月薪3—5万。但是人家要求也高,双一流大学毕业,或者硕士毕业,陪娃儿练钢琴、上学而思,能够解奥数题能够瞬间听出钢琴考级中的曲子哪个音弹错了,是C调还是降F……这些业务全包,唯独不拖地做饭。
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那些不“躺平”的家政可以牛到神马程度?我举个栗子:
清末的超级富豪盛宣怀家里,有俩女佣就在他们家200多个女佣中脱颖而出。她们俩也不是普通的女佣,叫“养娘”,因为其中一个数学钢琴都是很有造诣的。
赵庆华是盛宣怀的门生,时任民国交通部次长,妥妥的部级干部,一日到盛家溜达,一眼看中了一个叫吕葆贞的女佣,很是喜欢,于是,盛家做了个顺水人情,就做主把吕葆贞嫁给了赵部长,当然也不是大房,但是生了一堆娃,其中一个女娃,排行老四,长大了很是漂亮,上海名媛,在一次舞会的时候结识了东北王张作霖的公子张学良,是的,你没看错,那女娃叫赵一荻。那么女佣吕葆贞就是张学良的丈母娘。
还有一位如果不是机缘,就可能会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新女性,能够识文断字,会数学和钢琴——倪桂珍。这个女人本身不是顶牛逼的女人,当然她有个牛逼的祖先:徐光启。1887年,倪桂珍嫁了一个当时狠普通后来狠牛逼的牛人:宋嘉树。这也没什么,最多也就是支持一下孙文闹革命而已。关键是倪桂珍很会生,生了如今的三娃政策的两倍:三儿三女,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仨闺女的老公分别是孔祥熙、孙中山和蒋介石。
这俩不“躺平”的女佣的经历告诉我们:你得有本事,然后才有机会去大户人家这样的平台,这个平台碰到机遇的概率就要大一点。
但是像她俩这样的机遇,我们还是别想了,因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概率你我是碰不到的。这,并不妨碍我们要心怀美好和梦想……(作者:高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