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竟!然!这!么!难!】
#公务员考试##重庆身边事#
国家公务员考试,顾名思义,为国家选贤任能,其难度可想而知。以2021年国考为例,招录人数为25726人,最终过审人数约157.6万人,竞争比为61.3:1,比参加高考被985院校录取还要难。61.3:1只是平均竞争比,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点击查看大图↓)
面对如此高的竞争比例,不少代入感强的同学已经有当炮灰、做分母的感觉了。小编想告诉各位,虽然国考竞争比例高,其实考上并不难。“想考”,需要你自己下决心,而要达到“善考”段位,需要掌握一定的备考技巧,今天以行测为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1
40%的基础题要守住
一套成功的行测试卷要能测查出不同能力层次考生的水平,每套试卷约有40%的基础题目,考查考生能否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形下保持稳定的状态拿到基础题分数。以考生最头疼的数量关系为例,看看白给分的题,你能不能拿到。

题目:某景区圆形摩天轮的最高点距离地面120米,摩天轮旋转半径为50米。摩天轮开启后按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旋转一周大约需30分钟。甲在最低点的位置坐上摩天轮,则第45分钟时甲距离地面大约多少米?
A.45 B.70 C.100 D.120
解析:按照30分钟匀速旋转一周的速度,第45分钟旋转一周半,甲从最低点的位置坐上摩天轮,旋转一周半到达最高点,由题干可知“某景区圆形摩天轮的最高点距离地面120米”,故正确答案为D。
感悟:守住基础题目,关键在于日常的训练,由浅入深地掌握考题背后逻辑,提高此类题目辨识敏感度,并逐渐形成对考场的脱敏状态。
你中意的岗位,往年需要考多少分才能进面?
点击小卡片一键查询↓↓↓
国考百科点击查询小程序
02
30%的中等难度题要把握
国家公务员考试自2002年固定考试时间至今,已摸索发展近20年,考试题型、考试要点已有成熟体系,也就是说,当你摸清命题人的套路后,即便遇到占整套试卷30%的中等难度题目,依然可以见招拆招,拔得头筹。

举个例子,来感受一下套路,请各位同学记住这个模型:
原观点:A是甲的原因
反对者:B才是甲的原因
最能削弱反对者的固定方式:A是B的原因
底层逻辑:通过A是B的原因来说明,B不是甲的原因,A才是,削弱反对者观点。
能力训练:猜测最能削弱反对者的方式
原观点:人体缺水是导致感冒的原因
反对者:受凉才是导致感冒的根本原因
正确答案:缺水导致受凉
题目:有研究人员表明,人类脱发是营养不均衡导致的,当人体无法吸收到均衡的营养,毛囊就会萎缩,从而导致脱发。但是,有反对者认为,脱发是毛囊受损导致的,当毛囊受损后,处于“假性死亡”状态,毛囊退化并萎缩,导致毛发停止生长,逐渐枯萎脱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反对者的观点?
A.长期营养不足的人往往头发枯萎,易脱发

B.使用洗发水也会对毛囊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C.毛囊受损是营养不均衡导致的
D.毛囊受损使其不能从头皮中吸收营养,从而导致脱发
解析:题干论证模型整理如下
原观点:(A)营养不均衡导致(甲)脱发
反对者:(B)毛囊受损导致(甲)脱发
最能削弱反对者的预设答案:(A)营养不均衡导致(B)毛囊受损此题正确答案为C。
感悟:把握中等难度题目,关键在于常考考点的总结,从历年题目中找到命题规律进而总结解题范式,真正变被动为主动,从见考卷无所适从变为能够预测考点、预设答案。
你的条件能报考的国考职位有哪些?
点击小卡片一键查询↓↓↓
03
30%的难题要有策略
难题使人一筹莫展,它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放弃——不恋战是面对30%难题的首要对策,然后,随便蒙个选项么?当然不,蒙题也是有策略的。

比如,数量关系问最大,答案选次最大,问最小,答案选次最小;
资料分析每道大题第5题,选前4题未出现过的信息;
片段阅读主旨题选对策性表述,细节题不选绝对性表述;
削弱加强选与题干关联度高的选项,举例类比选项一般不选。
...
...
有策略地应对难题,关键在于经验的累积,通过反复模拟情景再现,遇到难题果断舍弃,细心识别可否直接锁定或排除某个选项,最大限度地找到做题时间与正确率的平衡点。
守住占比40%的基础题目,你战胜了那些不够细心、心态不稳的考生;把握占比30%的中等难度题目,你战胜了那些未认真备考、心存侥幸的考生;有策略地应对占比30%的难度题目,你战胜了那些灵活度不够、应变性不强的考生。
最终,成为国家公务员的就是这样一个够稳定、够努力、够灵活的你。其实,考上并不难。

【好机会!招2w+!下半年还有这次公务员考试!】
#国考##公务员##重庆身边事#
你以为2021国考已经结束
就在昨日,补录公告出了
共计1990人,445个职位
其中重庆地区补录34人
机会在于自己把握,符合本次补录条件的小伙伴可根据自己的分数、专业等综合条件选择比较喜欢的地区,记住报名时间只有3天,选好职位,果断出手,为自己的公职人生再来一次拼搏!
不符合本次补录的小伙伴,自然也不要失望。因为下一次国考即将来临,按照历年考情来看,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10月中下旬发布,11月底笔试。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关于国考,你能否报考,竞争压力大不大,提前做好功课才能放心备考哦!
1
历年国考热 数据来说话
2021国考报名共有1511985人报名,1402940人过审,平均竞争比54.5:1,有95个职位无人报考。其中重庆地区招录565人,30595人报名,平均竞争比68.2:1。

2
应届很吃香 把握机会
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要求 “2021应届高校毕业生”,尤其国税系统,安徽地区共招录343个职位、700人中,国税局就占据了222个职位、500人,这当中190个职位明确要求“2021应届高校毕业生”,这一条件就把很多考生拒之门外。
这一举措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也是稳就业的重要体现。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一定要抓住本次机会,让自己走出校园之后能有一份好工作。
3
报名条件低 大专可报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3.非在职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
4.非现役军人
5.未被开除过公职的人员
6.非在读应届毕业生
7.未受过刑事处罚人员
8.在公务员考试中无违记行为人员
9.公务员或参公人员辞退超过5年人员
10.报考人员与报考职位不得构成回避关系11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妥妥的铁饭碗,这些机会你要抓住!】
#公务员##重庆身边事#
2021多省公务员考试录取工作已完成,落榜的考生们,还在自我审视和怀疑吗?快醒醒!!你该振作精神,准备接下来的考试了!下半年这几个公务员考试已近在眼前:2022国考、2021下半年四川省考、2022北京、上海市考、2022江苏省考、2022浙江省考、2022山东省考。其中四川下半年省考网传预计9月出公告,10月笔试,也就是说最近的一次公务员考试可能只剩不到3个月时间了!
如果确定要考公的考生,一定要抓住每次机会,并且逐年增长的报名人数和通过率告诉我们:备考就要趁早,不然很可能被当分母,沦为“炮灰”。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1
进面难度节节攀升,认真备考才能取得好成绩
近年来,公职类考试竞争加剧使得笔试进入面试的最低分数线节节攀升,每个考生都在摩拳擦掌、长期充分备考,如果现在不着手准备,等到最后时间紧迫再准备考试,显然已经落后他人很远了。

2
有充足的时间才能从容备考
对于致力省考的学员来说,备考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到最后总是害怕哪里没有学到位。早备考,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围绕行测、申论等各个科目和自身的特点,制定有效的备考计划,才能够在能力和心理各方面从容面对考试,脱颖而出。
3
夯实基础,稳步备考是关键
申论写作字数多,行测知识点多且杂,反复记忆必不可少。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都要学懂学透知识点,为后续备考筑牢根基。提早备考,才能从理论技巧学习到刷题讲练、考前冲刺都稳步准备。
4
考试有难度,百炼才能成钢
省考除了行测、申论,还有一些特定岗位还会考查公安等专业知识,考试难度大,需要考生大量做题,才能将作答方法应用于答题实践,现在备考可以为考生留出充分的做题时间,在大量练习中,锤炼作答技巧,提高作答的准确度和速度。
5
珍惜应届生身份
近年来国家政策也明显向应届生倾斜,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职位仅限应届生报考,在报考上有很大优势,考试竞争也小很多。应届生应该珍惜身份,充分备考,争取一次就考取自己心仪的岗位。
最后祝愿大家能够愿望达成,有人曾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还有现在。同样的,备考公务员也是,最好的时间就是刚毕业,还有现在。
公考路漫漫,中公教育与你一起上下而求索。现推出七月福利——省考1+1课程活动,买一赠一!报名省考课程的考生可选择一门其他考试免费学习。公职考试那么多,给自己多个选择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