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就是越老越吃香吧。
某偏门领域的专家,全国也不超过100个人研究这玩意。
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本科生,情商奇差无比,看谁都是笨蛋那种。在厂子里跟厂长动手打架,因为有技术,降级了之,没有开除。一辈子没挣过大钱,为人清高。
结果退休后反而开始吃香,因为专业原因所以名字在N个大部委的库里面。每次重大项目评标都会找他。又因为一辈子苦逼被高层领导认为不会搞裙带关系。
现在全国各地出差,参与各种评标评审考核。每次也没多少钱,不过感觉好极了.....
文科生男孩今年高考,一直心心念念想考师范以后当个老师。没想到今年的数学题型大变,后面的大题几乎看都看不懂,无奈只考了几十分,严重拖其他科的后腿——总分不到500分!家人听说公办大学今年都缩招,又参考去年的录取成绩,感觉报考师范学校应该会被录到偏门专业。而且看到现在人口出生率在不断减少,老龄化开始严重,师范这个专业以后的就业竞争会越来越大,而老龄化却会使医生的就业前景更宽阔!后面经过一番商量,冲了省内的一些公办师范学校,保底志愿填了私办医学学校,结果被外省私办医学院的中医学录取。都说大学有时选专业比选什么名校都强!希望这孩子能好好学习,拼个好未来!
虽然觉得学校重要,但是为了它却选了个偏门的专业(动物医学)可怎么办啊
铃令心仪的学校与心仪的专业只能二选一,你怎么选?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是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期间的社会关注点,许多社会人士和相关专家通过各种媒介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这一问题还是困扰着许多考生与家长,如判断失误,对考生的未来发展将可能造成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目前职场人才浪费现象严重,现一些用人单位不管什么岗位,对985、211学校情有独尊,即使招聘硕士博士学历人员,有的单位还要看应聘者的本科学校是否985或211。这是我国对人才不以能力论的畸形表现。这种现象引发了社会上一些人产生学校比专业重要的认知。但他们却没有想到,不管是公务员、事业编,还是其他企事业单位招聘,用人单位招聘人才除了学历和学校层次的要求,还会根据岗位需求提出专业的要求,这就使一些只看重学校而忽视了专业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尝到了苦头。
#2023新春庙会#
高考选专业
和家里读高中的3个孩子一起聊天,三个孩子一个侄女,读高二,是个学霸!一个侄子学习普通,读高一,一个外甥女,学习普通读高一!想听听他们高考准备选何专业!
家里的学霸说,姐姐学的法学专业,过了法考,现在正在律所实习,若姐姐发展的很好的话,自己也选择法学专业!我说选择专业要看自己喜欢不喜欢,不能以别人的成功作为自己的选择!
她又说,我实际上就是想学习一个偏门专业,只是怕毕业后没有工作,才没有说!我告诉她,只要有这个专业,国家都是需要的,所谓偏门专业和热门专业,都是相对的!每个专业都是有一定的难度和高度的,需要自己学会学好,将来才有良好的发展!我又问,你要选的偏门专业是什么?她说自己喜欢文物修复,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专业?我马上查看了一下,还真有,开设这门课的学校比如浙江大学,北京大学,都是高大上的好学校!符合你的选择!
读高一的侄子说,他现在在努力学习,把课提上来,选专业的事,到高考时和我们商量,咨询我的意见,自己也不知道选什么好!我说好,你努力学习!
外甥女说,她以后就当老师,教美术,希望考师范类美术专业,录取的文化课分数低,也容易考上学!目标很明确,学习普通就选捷径,降低文化课成绩!
每个人的志向不同,选择不同,哪有什么好专业不好的专业,只要自己喜欢,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现在所能做的,唯有努力学习!
亲戚孩子低分进入某211学校,调剂了个天坑专业,其居然不自知,居然又考了该专业的研究生,文科生,本来就业面就窄,现在好了,这么偏门的专业更难找工作,孩子居然只选择对口专业,别的工作还看不上眼,家长也不着急,天天美的跟什么似的……
选了偏门专业,女孩子应该选读金融类,会计、统计专业,不愁找到工作。
过去的一周,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位年轻朋友,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目前正在考博。他有律师资格证,曾就业于上海某律师事务所,现在辞职在家学习。让我惊诧不已的是,他的目标居然是河北师范大学古钱币学专业,全国有此专业博士点的竟也只有这么一所大学。
我问他何舍弃这么有“钱途”的职业而去选择这么偏门的专业,他的回答是“爱好”,不愿受利益的困扰而去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通过交流,感觉其儒释道法、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晓,经典佛法更是直述原文,自诩还读了几本书的我,两次接触下来,直接改了称呼,从“兄弟”升级成了“老师”。这个人有“过目成诵”的能力,比较尊崇佛家禅宗,经常去五台山参拜文殊菩萨。我问他记忆力为何这么好,他告诉我“真诚、不妄”。他还说,想要孩子爱上学习,最好带孩子去五台山游玩一下,对孩子开慧有帮助。
在人家面前,又感觉自已俗气了不少,哈哈哈哈。
一直干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高中时,喜欢文科,但因为懒得背书,选了理科。
高考填报志愿时,不懂不会,选了最普通也最一无所知的计算机专业。
大学时,喜欢文学,却一直在搞政工。
到了单位,对政工很熟的我,却干起了管理业务,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研究生时候,填报了教育专业,却阴差阳错走了未曾涉猎的偏门。
后来,换了单位,对汽车一无所知的我每日和汽车打交道,不出意外,还得干20年。
每次都端错了碗,却又能吃上饱饭。
也许有一天,我会干自己喜欢的事。就像我对孩子说的那样,“先做好你必须做的,才能做你想做的”。
所以,感谢这些年的造化弄人……
扬州的戴璐局长口才是真好啊!!
戴局长上镜真漂亮,落落大方,
语言组织能力也很强,
不仅不用点读,还直接脱稿,
镜头里看不出来一点紧张,
说是专业女主播,也有人信,
漂亮,又有能力,
就是凭本事也会步步高升,
真理解不了为什么走偏门。
现在被自己老公举报,
证据确凿,仕途路算是走到头了,
比四川的陈区长还要可惜,
太年轻了,好可惜呀。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八卦手册#
#我要上头条#
#佛山#高中选科是一门大学问,关系到以后的专业选择甚至是职业方向问题。近日,有家长爆料,佛山高二的选科情况,共4.4万人,其中,物理类2.9万人,历史类1.5万人。物化生组合的占1.3万,物化地组合的约8400人,物化政组合的约2400人,物生地约3000,物生政约1500,物地政约200;历化生不到100人,历化地不到100人,历化政不到100人,历生地约800人,历生政约2800,历政地约12000人。
物理和历史的选择决定了文理科不同的方向,文科选择的人数少是否意味着竞争少,学科组合选择的人数少,是否意味着竞争少?其实不是,选择文科的人数少但同时招生文科的高考和专业也相应少,有资料显示,理科省排名14万可以考公立本科,但文科要排到3-4万才可以考上公立本科。
组合选择人数少的,意味着可报的专业也少,竞争不一定就就少。物化生组合最多人选择,可报专业也选择多,有高达90%多的专业可选,相反,某些偏门的组合,可能可报考的专业在50%左右。
所以,在选科上除了要看自己的优势科目外,还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以后的职业规划。当然,如果真的不是读理科的料选择了理科也许会很痛苦。选择上,也不能因为某些组合可报专业范围广而强行选择,还是要结合自己的优势科目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