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机动车礼让斑马线
一、是什么
近期,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在开展礼让斑马线现场执法的同时,公布了一批新增设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点位,其中217处路口的“电子警察”增加可记录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交通违法行为的功能。
这次新增设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收集的违法行为记录资料,经审核无误后将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对机动车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未停车让行的交通违法,交管部门将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来源于网络)
二、为什么
【为什么交警加大礼让斑马线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机动车不避让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是指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车身任何部位没有进入人行横道区域,遇已进入人行横道且未闯红灯的行人即将通过机动车前方时,未停车让行的行为。
保障
公安部123号令:对机动车行经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处罚款200元,记3分;对于行人闯红灯等行为将处10元罚款,对于翻越道路隔离设施的处10元罚款,机动车辆行经斑马线应主动礼让行人。
问题
1、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薄弱。目前,大部分驾驶人知道机动车需要礼让斑马线,但有些驾驶人对行人、电动车、三轮车等无视交通规则横穿马路、在行车绿灯亮时还要不要“礼让”斑马线内行人是否需要礼让也提出质疑,甚至认为机动车在斑马线上正常行驶时发生交通事故,应该由行人负全责,不礼让斑马线,横生险象。
2、部分驾驶人对“礼让斑马线”意识不高。部分驾驶人认为机动车在行人横穿斑马线时如果不是很多人不需要停车让行,特别是在绿灯亮起正常行驶时更不需要“礼让”,反而认为行人应该遵守交通规则、遇车止步。
3、部分行人过斑马线不遵守交通规则。有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位乱闯斑马线的男士:“红灯亮了为何还过斑马线”?该男士却振振有词:“法律规定‘礼让班马线’,机动车不敢撞我;就是撞着我,驾驶人要赔钱的”。但不是每一次机动车都能避让或能避让得过行人,否则就造成车祸,后果就不像这个男士说的这样轻松了。
4、部分驾驶人过斑马线有“路怒”现象。在城市交通繁忙地段,一些机动车常因一两个行人慢慢悠悠通过斑马线而不得不停车礼让,有时两三分钟内寸步难行,驾驶人对此非常不满,情绪激动出现“路怒”,驾驶人、行人各不相让,造成交通阻塞。
三、怎么办
“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市民的素质,最能展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为共建鹭港、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文明行车,礼让行人。做文明司机,斑马线前主动礼让行人,做到无人减速,有人必让,不与行人抢道,车辆在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不乱鸣喇叭,要主动避让行人。营造“车让人和”的良好氛围。
二、文明交通,遵章守法。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行走斑马线,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不乱穿马路,不翻越栅栏;驾驶员应服从交警指挥,践行交通法规,不争道抢道,不抢闯信号,不开“霸王”车;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保持安全行车车距,系好安全带;在行驶中不拨打、接听手机,不向车外抛洒物品,不污染和破坏道路路面,不占用公交专用道,不违规停放车辆。营造“路畅人和”的出行环境。
三、文明劝导、共建鹭港。希望广大市民主动参与文明交通公益活动,积极宣传交通法规,倡导文明礼让理念,劝阻交通不文明行为,引导交通参与者文明行路、文明行车。营造文明、礼让、鹭港的交通氛围。
礼让斑马线,严格执法不能“缺席”。只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人养成文明驾驶、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的良好习惯,并且从他律到自律,只有严格执法才能更持久、更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