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你会怎么选?从市区企业考上区县公务员,上班的地开车到市区约1.5小时,好多人建议在市区买房,自己现在很纠结。
为什么很多人建议在市区买房?
1. 市区经济发展比区县好,相应的医疗水平、生活便捷程度等要好于区县;
2. 最重要的一点是,考虑到孩子以后的教育,区县的教育水平肯定比不了市区。
现在自己也比较纠结,要是在区县买房有优势也有劣势,劣势就是上面提到的,不过也有优势。
1. 相比市区,区县的房价要便宜很多,总价便宜1/3还要多,买房压力相对小一些。
2. 上班比较方便,要是真的在市区买房,万一单位有什么急事,一时半会也赶不回去,来回路上要花费接近3小时。
这几天,上海一女士每天通勤6.5小时上下班的事情火了,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在一线城市确实在忍受着所谓的“极端通勤”。
自己有个同学在北京上班,一个月工资1.5万元左右,在北京这个工资也不算高,为了省钱,租的房子距离单位较远,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就3个多小时。
就这样在坚持了一年后,同学选择辞职回了老家,虽然工资大不如前,但是现在的生活要比在北京时惬意很多。
同学这个案例至少还是在一个城市,有的人甚至选择异地通勤,原先看过一个新闻,一男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天津,每天都是要早起做天津-北京的城际上班。
到底是在区县买房还是市区买房?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与孩子“斗”法:逼孩子考研】
2月底,考研分数快出来了,很多家长和孩子可能都在焦虑的等分数,而我们去年这个时候,却在等单位实习通知:因为是“逼”着孩子考的,勉强上阵,能有啥好结果?对考研结果不抱太大期望,反倒轻松很多。
大一时,就有给小孩做个简单的未来职业发展的“建议”,也可以说是职业规划,考研是必须的。想生活过得体面,工作轻松、稳定并收入不低的职业,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效益好的国企。而这些单位校园应聘除少数为211/985名校本科,其它门槛大多得硕士学历。
可女儿大一、大二基本玩游戏,一直没有考研的打算。大二暑假,安排在广州一家出版社实习,一个月实习工资1500元,一共也就实习了一个月,单独给她租个房交了两个月房租共1800元,还不算其它各种开支,从经济上来看是亏大发了;可收入多少,不是我们考虑的,我们考虑的是让孩子现在好点的国企都需要什么人才,就是让她感受下自己的学历是没有竞争力的:因为我知道这类单位校招门槛就是硕士研究生,单位新招的编辑等是青一色的研究生学历,甚至不少名校毕业的。极少数本科是特殊原因,就不说了。
2021年,高校开课因为YQ原因很不规律,实习近一个月,学校通知可以提前返校,如是实习不到一个月,住了一个月几天,就返校去了。
过些时,我老婆私下跟我说:女儿不喜欢出版社这类单位,也没打算考研。我那个沮丧啊:欠了人情,花了心思,居然没办法改变她的想法!看来这个暑假的安排是失败的,没有激发她考研的愿望。
一种办法不行,得再想撤。认真琢磨该如何改变她思想。在孩子教育上,我们夫妻是一致的,因为都是读书“跳龙门”从农村出来的,知道穷人的孩子只有读书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可孩子是在城里长大的,成长过程衣食无忧,读书阶段早晚接送,那是呵护的太好了。没吃过苦,也没有危机意识,道理不知讲了多少也没用。
既然没吃过苦,那就让她体验下生活的不易;既然没感受到学历的欠缺,就让她去社会体验下竞争的残酷吧。
于是,私下多次跟老婆“密谋”用什么策略对付她。最后形成共识:大三暑假不让她回家,在天津就地打暑假工,自己去找。自己住学校,生活费由原来的2000元一个月,减半到1000。
当然,既然是策略跟孩子聊天的说词也得用点心思的。说法很委婉:
因为YQ.管控,几年大学在学校呆的时间也不长,也不知后来情况咋样,就不用从天津飞广东跑来跑去了;大四还有论文和几门课,就不用回家了。
在大学的时间不多了,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吧。
反正你那么优秀。找份暑假工很容易的(抬高她让她不好意思不得不呆在那找工作[捂脸]);打工会有收入了,又住校,生活费就减半了。
总而言之,就是“哄”着她在天津不回家、自己找暑假工打。
暑假,就在学校呆着,找工作吧。一天女儿开心的说,同学帮介绍了一个教培的工作,电话里很开心,还跟她妈妈分享了辅导一个学生英语的聊天记录,很有成就感。
上班的第三天,中午,接到女儿电话。电话里像小孩一样大哭,吓我一跳,这么多年她都没在我面前哭过。因为聚少离多,我陪伴少,也不是很亲,有啥事都是跟她妈说的。
我忙问:怎么啦?
女儿哭着说:“我要考研!”
我一听,太惊喜了。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吗?但电话来里我依然不表现出开心,问到底出了啥事,哭哭啼啼的。
原来是上班的第三天,我女儿以为是排班休息了,晚上估计玩游戏很晚,早上睡懒觉,却是耽误了上班。早上机构打电话来,她按掉没接。后来才接通,估计电话中与培训机构有了“激烈”交流,受歧视、受打击了![捂脸]
我静静听她讲,说到要考研时,我不做声,其实心里按喜。陈思了会,然后冷静的问:你真的想好了?想好了就全力以赴备考,不用考虑校招啥的,工作等考完再说。你读书,考上了,我们支持,无论读硕读博,只要你愿意读;考不上,毕业就自己找工作,家里是不养闲人的,去扫大街都是你的事。后面这句话,是我们夫妻统一口径,说过多次,其实就是逼她考研。否则,一个普通二本能找到啥好工作?
这次策略,成功了,八月底女儿开始备考,至少她愿意上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