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宁海2018公务员职位表(宁海县公务员考试)

1977年,南京军区司令员丁盛被停职审查,1982年被勒令丁盛退出现役,由地方安置,又被开除党籍。晚年的生活并不如意。

1977年,南京军区司令员丁盛被停职审查,1982年被勒令丁盛退出现役,由地方安置,又被开除党籍。晚年的生活并不如意。

丁盛1913年出生江西省于都,1930年,土地革命风暴一路越烧越旺,于都县很快就被红军革命了,红军打土豪,分田地,让丁盛的父母有了田地,也不再受地主的压迫。

也让丁盛萌生了一个念头,我也要参加红军,让更多的百姓不再受苦受难,就在当年,丁盛就加入了红军,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入共产党。参加过5次反围剿和长征。

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逐渐从一个小兵成长为我军的一员悍将,

在解放战争中的衡宝战役中,丁盛率领的135师尽直插入国军内部,在面对多于135师数倍的国军,丁盛指挥135师沉着应对国军的进攻,久围不败之下,竟然从中间开花配合外围部队歼灭国军。

在朝鲜战场,丁盛率部重创南朝鲜军“首都师”、第六师和第八师,歼南朝鲜军1.4万余人,并打退南朝鲜军多次进攻,歼南朝鲜军6250多人。

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丁盛统一指挥部队在瓦弄地区歼灭印军3个营全部、1个营大部和印军第十一旅旅直分队等部共12000多人。

在对印自卫战胜利之后,丁盛得到伟人的认可,在1969年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司令员,当时少将军衔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仅有两位,可见丁盛深受组织器重。

但就是这么一位解放军猛将,会打仗的猛将。后来却因为是101、黄永胜的爱将受到牵连,

1977年,已经调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丁盛被停职审查,1982年被组织勒令丁盛退出现役,由地方安置,同年组织批复:同意开除丁盛的党籍。

后来被安排到广州生活,由于在任期间,衣食住行都由国家供应不用操心,可现在丁盛离开领导岗位了,一家人的生活状况急转直下,当时是计划经济,柴米油盐都需要票,不再像以前那么丰富,

而且吃的方面也不没有往日的饱和,还是在一些昔日同事、下属救济才度过难关。

此后的几年里,丁盛因为级别的变化,不得不多次搬家,让丁盛憋了一肚子气。

丁盛隔离后,一家人搬离了军区大院,1982年,一家人又从宁海路搬到仁和街一个院子里住,

可三年后,有人告知他,这个地方他们不能住,只能搬到对面的两间房里,意思是:原先住的人已经升为师级干部,意思是说他是团级待遇,不能享受师级干部待遇。

丁盛很是郁闷,他可是大军区级别的,现在只能享团级待遇,而是以自己子女多,两间房子不够为由,要求另外分配房子,

安置的人又给他找了另外房子,但是那个人一时没搬走,丁盛只能等着,而其他升职的人又急着要住丁盛的房子,

于是就采取卑劣的手段,给他断水、断电逼他走,只能搬到别的地方暂住,环境不是很理想,只能将就居住。

直到1989年后,就因年事已高,投奔远在深圳的女儿那里。1995年,他又被收回到部队安置,算是过了几年安稳日子。

1999年9月25在广州去世,终年86岁

#宁波头条#宁波下辖一市(县、区)教育系统爆出大雷,“一把手”落马!曾任余姚中学等多所学校校长。

最近,余姚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胜战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余姚市相关部门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悉,王胜战1967年12月出生,浙江宁海人,1989年毕业于浙江农技师专,毕业后分配在宁海第二职业中学任教;2年后,调动至余姚丈亭镇中学工作;接下来,又先后在余姚舜水中学、余姚五中、余姚教育局等单位工作。其中,担任过舜水中学、五中的校长、书记,教育局团工委书记,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等重要职务。

2010年9月开始,担任余姚中学校长、党委书记,时间长达十年;2020年7月至今,任余姚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从其工作履历可以看出,王胜战从大学毕业开始,一直在教育系统工作,应该是一位专家型的领导,也曾为当地的教育事业,作出过一定的贡献,这一点不容否认。

但是,领导干部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尤其是金钱的诱惑!教育系统并非“清水衙门”。学生上学、基本建设、后勤采购、工作调动,等等,都有可能被“围猎”和违法乱纪!虽然相关部门尚未公布王胜战违法乱纪的具体情况,但有网友分析,王胜战的落马肯定与贪污受贿相关!而且,“一把手”落马,很可能还会涉及到更多的人员。

另外,也有不少家长强烈呼吁,建议严格管控各类各级学校的食堂承包、校服采购、教师收红包等关系到众多学生家庭切身利益的问题。

希望余姚教育系统,能够以此案为教训,大力整顿不良风气,积极治理相关的违法乱纪行为,还教育以清新的空气。其他各地教育系统,也应积极自查自纠。

#教育# #头条创作挑战赛#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2021年转业军士安置岗位公示

1.招聘对象

2023届应届毕业的:本科、硕士、博士

国内毕业生2023年1月-23年7月

海外留学生2022年1月-23年12月

2.招聘岗位

(1)四化方向:车云智联工程师、 智能驾驶规划算法工程师 、BMS软件工程师 、智能驾驶决策算法工程师 、

智能驾驶系统测试工程师、 智能驾驶控制算法工程师、智能驾驶仿真测试工程师、 智能驾驶ADAS算法工程师 、智能驾驶整车测试工程师 、智能驾驶推理预测算法工程师

(2)工程技术方向:IE工程师、 材料开发工程师 、ME工程师、 产品技术工程师 、硬件工程师 、供应商质量管理工程师 、工艺工程师 采购工程师(智能化方向)

(3)新能源三电方向:电驱桥设计工程师、 高压辅驱系统设计工程师 、混动系统应用工程师、 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工程师 、高压线束设计工程师 、电子电控开发工程师(整车) 、空调系统设计工程师、 电子电控开发工程师(发动机)

(4)营销品牌方向;用户运营专员、 运营专员、 区域销售专员、 营销专员 、海外销售专员、 营销培训生

、客户服务专员、 营销大雁-产品技术方向 、营销大雁-区域管理方向

(5)IT互联网方向:

研发中心工程师 产品经理

数据中心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系统应用工程师 算法工程师

智能域控工程师 IT咨询实施工程师

(6)职能支持方向:

经营管理专员 项目管理

人力资源专员 公共关系专员

财务大雁项目 核算会计专员

人力大雁项目 财务支持专员

法务大雁项目 财务助理专员

(7)设计方向:造型设计工程师、 HMI设计工程师、造型管理工程师

3.工作地点

北京 、上海 、重庆 、浙江|杭州/宁波/义乌/宁海/湖州/衢州/台州、江苏|无锡/镇江/建湖/常熟/盐城、湖南|长沙/湘潭/岳阳 、山东|淄博 、江西|上饶/赣州/鹰潭、湖北|武汉 、安徽|宣城/马鞍山 、山西|晋中 、广西|百色/靖西 、

陕西|西安 、四川|成都/南充 、海南|海口 、河北| 张家口

4.报名时间:2023年2月6日-5月31日

#宁波头条#【受贿七百多万元,一审被判有期徒刑10年3个月!有网友认为:判轻了】

最近,宁波海曙区区委原书记褚孟形,在嘉兴中院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十年三个月。

据悉,褚孟形于去年6月正式“落马”,9月份被“双开”。

褚孟形曾任宁海县常务副县长,海曙区区长、区委书记等职务。在任期间,利用职权合计受贿达745.17万元。

有网友认为,虽然褚孟形的受贿金额不能算是很大,也有坦白情节,但社会负面影响较大,严重损害了领导干部的形象,辜负了人民的期望,所判刑期应该说不重……。

做官不发财,发财不做官!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图片来自网络)

#宁波身边事#

- - - - - -

讲真话,说实事,悟生活!欢迎评论、分享!真诚期待您关注我。

鼓楼管养集团宁海保洁项目部收运员李为中,本职为垃圾分类专职收运员。工作勤恳,常常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经常协助街道、社区、企业等单位进行垃圾分类,成为公司里垃圾分类专业指导员。本次疫情突发,遇上新年的假期,给环卫工作带来了巨大难题。面对大量的垃圾,公司从分配、收集、运输、处理各个环节都需要重新调整。在这个特殊时期,李师傅不仅放弃了回老家的计划,义不容辞重返工作岗位,更是成为废弃口罩专职收运员,对运输车辆进行早晚两次集中消杀。他每天行驶在区域内各个公共场所,为每一个垃圾桶定期消杀、清理。“了解疫情,我们才能战胜它!”李师傅说,他每天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带好护目镜和口罩,每日至少三次的自我消毒和勤换口罩。他呼吁大家将废弃的口罩投放在专设的垃圾桶内,他鼓励大家勤洗手,少出门。他爱说“不管什么病魔,我们都会战胜它的!”他保证了市民城市环境卫生的同时,也隔断了病菌与市民接触的机会,他牢记环卫宗旨,勇挑疫情重担,是每一位环卫人义不容辞的模样!

1940年,在小学当老师的周肇軕,目睹日军的残暴,决定弃文从武,报考了黄埔军校,之后又去印度参加了驻印军,成为新一军首任军长郑洞国的部下。

周肇軕,1919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城,他从慈溪锦堂师范毕业后,到宁波第一中心小学教书。那时日寇的飞机经常狂轰滥炸宁波,学校被迫停课,刚好有军校在宁波招生,为了参加抗日,周肇軕决定投笔从戎,以高中同等学历考取抗战时迁往成都的黄埔军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八期二总队炮兵科,他在炮兵队训练了一年后分发到湖南洪江陆军机械化学校学习战车构造、修理、驾驶等专业知识。

就在周肇軕考入黄埔军校一年后,他的家乡宁波也沦陷了,1941年4月19日清晨,日军第五师团和海军陆战队在飞机、军舰的配合下,在浙江东部沿岸登陆,并迅速直扑宁波。20日下午,从宁波西门、北门两面包抄;下午5时,占领宁波,宁波沦陷。得知消息的周肇軕,悲痛欲绝,他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将日军赶出中国,回到家乡。

1943年初,为打通“印缅滇公路”,已经为远征军第二次作战做准备,黄埔军校第18期的教官、学生奉命赴印度接收美国援助的装备,参加驻印远征军接受美式训练,当时驻印军的主力是新编组而成的新一军,就在三个月前,蒋介石下令将在印度的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编为新编第一军,军长郑洞国,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新二十二师师长廖耀湘,在兰姆伽换装美械装备,接受美式训练。

在教官带领下,周肇軕与同学一起,从洪江机校出发,途经贵州至云南昆明武家埧机场,经“驼峰”(在喜马拉雅山7千米高峰之间的低凹处穿越)航线至印度阿萨姆江的汀江机场,抵达印度比哈尔邦的兰姆伽训练营。

一个美军上校带队负责训练驻印远征军,训练场地宽广,部队住在各自的帐篷内,步、炮、工、通讯、辎重、战车……各兵种都有。我被编入战车队,当时战车队共有7个营,每个营装备战车60辆。训练时,都是在美国军官主持下实地、实弹中进行,比如战车如何穿越敌人封锁线,如何救起翻落的车子、排除故障、判断熄火原因等,并辅以电影。所以时间虽短,效果却很好,各兵种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1943年10月,驻印远征军在战区参谋长兼驻印美军司令史迪威将军指挥下,由远征军副总司令兼新一军军长郑洞国将军率领4万多驻印军,越过印缅边境,首攻驻扎在孟绥的日军第18师团。周肇軕所在的战车队一、二、三营拉着榴弹炮在缅北前线作战,其余4个营作为运输部队。

周肇軕在第六营任运输排副排长,他每天与士兵一起驾驶战车,日行一百余公里,将弹药、给养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使前线作战部队粮充弹足,勇往直前。在运输部队强有力的后勤支援下,经3个月血战,远征军于1944年1月中旬歼灭日军号称精锐的“丛林战之王”的18师团主力,缴获其师团军旗、关防及各种武器,据说这是抗战中,唯一一次缴获日军师团军旗的。

5月,从印度攻入缅北的远征军与从云南西征的驻滇远征军第11、20集团军在中缅边境畹町会师,共同攻克腊戍,将日寇赶出了缅甸与中国西南的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

反攻胜利后,周肇軕所在的六营奉命驾驶GMC十轮大卡车载着汽油回国,配合第四战区参加光复广西南宁直至海防一线的战斗。在国内战场,周肇軕的六营常驻安龙、百色,来回重庆、贵阳、安龙、百色间,任运输军火给养工作,每日来回百余公里。这条公路蜿蜒曲折,经高丘深谷有七十二湾,形势险要,常是车毁人亡,周肇軕不畏艰险驾车开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月下旬,周肇軕所在的战车队赴北平接收日军战车部队。

1949年1月,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同意放下武器,宣布北平起义,20多万起义官兵接收改编。1月31日,周肇軕随部队离城接受改编,他所在的炮兵第三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七十二师炮兵营。解放军派来一名指导员,周肇軕仍然任连长,部队驻扎在杨村。同年4月,根据自愿原则,北平起义的排以上军官可以选择复员转业,思乡心切的周肇軕选择转业,回到了故乡象山。

回到故乡的周肇軕,干起了教师的老本行,之后,他一直在教职员工的岗位上工作。先后在象中、宁海师范、南田、定塘中学等单位任教。1973年,周肇軕调入浙江象山县教育局,建文教招待所,后又至墙头中学、舫前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负责搞基建。1979年,周肇軕退休,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公元1402年,45岁的方孝孺被车裂在聚宝门外,被他牵连的873名亲朋好友早已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只因方孝孺不肯降服朱棣,即使以自己十族的死亡为代价,也要表明自己忠臣不侍二主的决心。

朱棣为何有如此大的火气,要诛灭方孝孺的十族呢?

方孝孺是台州宁海人,从小就十分机敏,刻苦好学,被乡亲们称为“小韩愈”。成年后,他又随宋濂学习,深得宋濂赏识。

朱元璋曾两度召见方孝孺,非常欣赏他的言行举止,不过认为还没到任用他的时机,便只授予其汉中教席的职位,负责给儒学生员讲学。

朱允炆即位后,征召方孝孺为翰林侍讲,次年又升调他为诗讲学士。

从此,方孝孺便成了朱允炆的心腹幕僚,帮他讲解经典著作、分析朝政利弊。

朱允炆采纳了齐泰、黄子澄的削藩方略,只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将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废掉。而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不甘心自己的权力被废,便开始谋划起兵。

1399年,朱棣发起了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兵指都城南京。

在此期间,方孝孺为朱允炆献计献策,每次计策提出后,朱允炆都全部采纳。不过由于执行计策的人或忠诚有问题,或能力有限,或被朱棣看破,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1402年六月,燕军渡过长江,兵峰直指南京。

有人劝朱允炆先前往其他地方,之后再图谋复兴。可方孝孺却坚决地认为,应守卫南京城,等待援军。而且即使不能成功,也应该为社稷而死。朱允炆再度采纳。

几天后,南京城告破,宫内失火,朱允炆失踪,方孝孺被抓入狱。

当初,朱棣出发时,心腹姚广孝因赏识方孝孺的才华,特意向朱棣举荐过他:“攻下南京城后,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请您千万不要杀了他,他死了,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灭绝了。”

朱棣谨记姚广孝的话,抓住方孝孺后,便想方设法让其归顺,却被方孝孺冷言拒绝。

于是,朱棣便把方孝孺召到朝堂上,让他起草即位诏书,想通过这种方式变相地让其归顺。可方孝孺却在大殿上唉声痛哭。

朱棣走到他身边安慰道:“先生不要自取忧苦,我的打算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式。”

方孝孺冷眼盯着朱棣,问道:“周成王在哪里。”

朱棣回答:“他自己烧死了自己。”

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

朱棣说:“国家有赖于成年的君王。”

方孝孺再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

朱棣恼怒地回答道:“这是我们朱家的事。”

朱棣回头给了侍者一个眼神,让他把纸笔递给方孝孺,一字一顿地说道:“诏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来起草不可。”

方孝孺把笔高高地举起,用力地掷到地上,边哭边骂:“死就死了罢,诏书我不能起草。”

朱棣大怒,好你个方孝孺,敬酒不吃吃罚酒。当即下令将方孝孺车裂于街市。

行刑当日,方孝孺慷慨赴死,时年四十六岁。他的门生、德庆侯廖永忠的孙子廖镛与其弟廖铭收拾他的遗骨,掩埋在聚宝门外的山上。

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与他一同赴刑场,妻子郑氏及两个儿子中宪、中愈事先自缢身亡,两个女儿跳进秦淮河溺死 。

方孝孺的著作从此也被列为禁忌,永乐年间凡藏书者皆为死罪。不过有人冒死藏之,使方孝孺的文章得以传世。

有资料记载,当时朱棣一怒之下,诛杀了方孝孺十族,共计873人。

朱棣真的灭了方孝孺的十族吗?

据祝枝山的《野记》记载,方孝孺确实有十族八百多人被杀,不过这只是野史,并非正史。

而在《明史·方孝孺列传》中记载的是“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也就是说,朱棣当时只是杀了方孝孺父系一族。同样在《明史·方孝孺列传》中,也并没有方孝孺被灭十族的记录。

所以,方孝孺被诛十族,可能只是后人为了加强戏剧效果,而故意夸大事实所产生的。

不过,仅方孝孺父亲这一系的人数就已经不少了,仅仅因为对旧主的忠臣,就付出了这样的代价,是否值得呢?

从后世来看,朱棣确实是一位好皇帝,原本势微的明朝在他手中变得强盛,成为万国来朝的世界上的强国。

如果方孝孺投靠朱棣,在他麾下发光发热,或许可以为明朝百姓做出更大的贡献。

方孝孺的死,仅在史书上留存了自己的名节,可这代价实在是太大了,非常不值。

#头条历史##历史#

他是中国史上唯一被诛十族之人,曾辅佐帝王,被世人美称“天下读书种子”,可就是如此才华横溢的人,最终竟惨遭“车裂”之刑!

他就是方孝孺,明朝翰林院侍讲,他到底犯了什么罪?他到底在维护什么?为何皇帝明知他如此重要,却将他车裂,并诛其十族。

这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方孝孺,字子希,一字希古,号逊志,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

他自幼便智力超群,年纪六岁就能吟诗作赋,其才华丝毫不输给那些老前辈。到了十岁时,方孝孺更是好学成瘾,一度被村民们称为“小韩愈”,可谓是天生神童!

然而就是如此才华横溢的神童,家庭却很是不幸,方孝孺虽自幼颇具名声,但他从小就失去母亲,后来,他父亲还被冤入狱,甚至险些遭遇杀身之祸。

方孝孺父亲入狱后,他按照父亲临走前的交代专门去拜访了宋濂,并且将亲手执笔的文章特地呈给宋濂看。宋濂在看完方孝孺的文章之后,对他连连称赞,还说出了他是百鸟之王——凤凰,言语之间充满了对他的喜爱。

自此以后,方孝孺便凭借其才华成为宋濂的弟子。因方孝孺的才华出众,再加上他师从宋濂的缘故,在建文帝登基不久后,便将方孝孺任命为翰林院侍讲。

对于方孝孺的才能,建文帝特别信任。在建文帝的宠信下,方孝孺逐步飞黄腾达,不仅是总揽了一些史书编撰的职务,甚至还掌管了京考,负责为国家选拔优秀的人才。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方孝孺极有可能成为朝廷重臣,光宗耀祖,名留青史,流芳百世。但这一切都将随燕王朱棣的崛起而消失殆尽。

这是为何?方孝孺到底犯了什么罪,竟被朱棣诛杀十族?

建文帝称帝不久后,就急着削弱藩王,这时各个藩王就不乐意了,其中燕王朱棣最不满,心中早有了称帝的野心。

于是,朱棣便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打算将建文帝取而代之。

靖难之役发动不久,燕王朱棣便火速攻入了南京城,然而建文帝却离奇失踪了。

南京城被攻破后,方孝孺也被关入了大牢。在朱棣起兵攻打之时,其亲信姚广孝就曾对朱棣说过,这方孝孺是天下读书种子,不能轻易杀害,否则读书种子就要灭绝了。

其实,朱棣早就听闻方孝孺的名声,便想重用他。于是在局势稳定之后,朱棣便召见方孝孺,要求他亲自为自己起草登位诏书。

但之后方孝孺行为让朱棣恼羞成怒,,杀心大起。

方孝孺入宫身穿孝服,进入大殿之后便开始嚎啕大哭,并且在言语之间对朱棣篡位的行为极尽鄙视与质问。

不仅如此,在朱棣再三要求方孝孺为自己起草登位诏书后,只见方孝孺拿起纸笔,大笔快速挥写着,书就写了八个大字:建文四年,燕贼篡位!

接着,方孝孺将笔狠狠摔在地上。朱棣见他如此放肆,便勃然大怒,厉声怒斥道:难道你就不怕我诛你九族?

哪知方孝孺是个硬骨头,他轻描淡写地说道:就是灭十族又能拿我怎么样?此时的朱棣虽然特别恼怒,但他想起姚广孝曾说的话,还是强行将心中的怒火镇压下来,随后命人将他关入大牢。

朱棣本以为在他的软硬兼施之下,能让方孝孺为自己,可现实却差强人意,方孝孺非但不归顺,反而对朱棣越骂越狠,朱棣怒气冲天,心中的怒火再也镇压不住了,于是便下令将处以方孝孺车裂之刑。

处死方孝孺后,朱棣立即处死了方孝孺所有的亲属家眷,这就是“诛九族”。不仅如此,恼羞成怒的朱棣还将方孝孺学生的家族一并处死,共称为“十族”,其男女老少共记873人,全部被因方孝孺而死。

那么,为何方孝孺宁可诛十族也不肯归顺于朱棣呢?

按理来说,不论天下皇帝如何更替,这天下都是老朱家的,方孝孺为何这么不识时务呢?他到底在维护什么?

第一,方孝孺的人道思想根深蒂固,他的名字中有一个孝字。再加上方孝孺也始终坚持孝道,因为他认为孝道是儒家精神仁道的根本,所谓“仁道之大,始于事亲”。

试问,这样一个尊崇孝道的大儒,又怎敢违背父亲遗志,给趁人侄子年幼而篡位的朱棣正名呢?

第二,方孝孺与朱棣的志向不同。方孝孺文章写得极好,甚至超过了他的老师宋濂,但他本人从来认为写文章根本就是没用的一项技能。

三国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可方孝孺一直都把自己当做周公,常常纠正建文帝的错误行为。方孝孺自比周公已多年,朱棣那点儿小的心思早就拿捏得准准的。

像方孝孺这样自诩帝王辅佐之才的名儒,特别注重名声,又怎么会给一个以清君侧为由,行篡逆之实的朱棣正名呢?

其实,方孝孺所秉持的君臣关系理念,必然会与朱棣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所以无论朱棣怎么威逼利诱,方孝孺始终自身坚持的理念,宁死也不会投降朱棣。

或许对于他而言,他的死能让自己名留青史,但那些因他而被诛杀十族的亲人和学生们就显得特别冤屈了。

对此,你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注@彭彭读书 ,读历史故事,品百味人生。

#历史#

陈赓:你们背中正式我背中正,手握两手原始股,老蒋一生“爱而不得”!1955年授衔的时候,毛主席还笑着对身边的陈赓说:“小陈啊!怎么样,跟着我干比跟着蒋介石有出息吧?我看蒋介石可给不了你大将军!”让陈赓受宠若惊,说来陈赓也配得上两边同时的“优待”。

1933年蒋介石最初听到陈赓被抓的时候,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作为蒋介石的得意门生,他对陈赓一辈子可以用“爱而不得”来形容。后来陈赓和蒋介石决裂,蒋介石还倍感心痛。此次面谈,蒋介石对陈赓还是表达了很大的诚意,但陈赓之前救他的事情人尽皆知。如果不念旧情执意下狠手,必定会遭到世人的咒骂和唾弃。

然而,面对糖衣炮弹,陈赓坐在椅子上眼皮都没抬,蒋介石满脸堆笑说:“陈赓你瘦了。”陈赓说:“瘦吾貌而肥天下。”蒋介石此次前来是为了说动陈赓加入国民党,他当面允诺陈赓师长的职位。陈赓怎会因小恩小惠而出卖自己的信仰,他横眉冷对地回答道:“我不当你的狗官!”蒋介石见陈赓如此“不开窍”,气愤地走了。

蒋介石知道自己拿陈赓完全没有办法,而当时他还要指挥前线作战,没有时间和陈赓继续这样耗下去。于是在几天之后,他只好派人先把陈赓押回南京,关押在宁海路军统局审讯看守所,并在半个月后将他转移到了一个军事法庭之中。

蒋介石一时之间是绝对不会对陈赓动手的,所以民主人士决定在舆论上施压,不仅在各个报纸上发表文章要求蒋介石放人,在一轮又一轮的攻势下,蒋介石已经彻底陷入了茫然无措的境地,他甚至巴不得自己从来没有抓过陈赓,也不至于如今惹来一身的麻烦,对他的看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至周总理派出特别行动小组,才将他救了出来。不久,陈赓在共产党人的营救下逃脱,回到中央苏区。

从后面陈赓大将的人生经历,就能够看出老蒋在这点上眼光没错,军事、情报等方面都有涉猎,可以算上一个“全科天才”称号。可以说,在所有将帅中,陈赓虽然不是战功最显赫的,但他绝对是最为纯粹乐观的将领。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陈赓大将:他是最阳光的将军,在他的脸上永远读不到什么是失落,什么是沮丧。“童心未泯”的陈赓大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是军队里宝贵的财富。而陈赓大将的趣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后来,陈赓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丁香花园公寓病逝,享年58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77124/
1
上一篇公务员单位体检(公务员考试体检要求)
下一篇 离婚的公务员(离婚的公务员和女朋友合作可以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