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公务员腐败研究

黑暗里闪光的萤火虫! 以前流传这么一句瞎话,说现在的官员全杀了,有被冤枉的,隔一个杀一个,还有漏网的,说的虽然是不切实际,但也反映出一段时间我国贪腐的严重,电视剧《狂飙》近期在百姓中掀起的热度就是写照。

黑暗里闪光的萤火虫!

以前流传这么一句瞎话,说现在的官员全杀了,有被冤枉的,隔一个杀一个,还有漏网的,说的虽然是不切实际,但也反映出一段时间我国贪腐的严重,电视剧《狂飙》近期在百姓中掀起的热度就是写照。

《狂飙》中,嫉恶如仇的普通公务员谭思言被黑恶势力杀害,其状惨烈,他被放在工地搅拌机里搅碎,埋在高速路下面,家人尸骨难寻。只有“被精神病”的老父亲为他申诉。

《狂飙》中,公安战士陆寒,正义执着,因为追查二二八枪案,被黑势力害死在水泥桶内,埋在河床下,其状悲惨!而且陆寒在公安局系统内失踪了7年,却无人过问,令人扼腕,家里只留下了年迈失聪的老母亲。

《狂飙》中,农民的儿子李响,不惜深陷罪恶的泥潭,志在以自己的方式抓贪腐,抓黑恶势力,却被高氏兄弟设局杀害。

《狂飙》中,安欣,一个烈士的后代,虽有两位公安局局长保驾护航,可最后,也被调到了交通队去当了交警,安欣孤愤的在车流中哭泣,场面让人心疼。安欣说:有太多的人,不明不白的死了,有太多的事情不明不白的压下来了,我要给他们一个交代,不然我会不安心!就为了这一善良的信念,安欣连婚都不结了,迫踪二十多年,由青丝变白发,终于惨胜!

安欣他们虽然都是小人物,贪腐者位高权重,可他们就象黑暗里闪光的萤火虫,以脆弱之光照亮了人间,可歌,可泣!

品鉴:早打“粮食政治学”牌会咋样?

读明朝的那些事儿,发现讲到明朝灭亡,大家会说,罪在政治黑暗与制度腐败。这结论,要琢磨。

明朝灭亡,清军只是外因,根本原因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两股农民军。这支农民军来自陕北延安一带。李自成与张献忠都是陕北人,骨干也以陕北饥民为主。

为何陕北会闹饥荒?因为地主兼并土地,民不聊生?不完全对。陕北土地贫瘠,以小农为主,地主不多。他们比普通农民没多几亩地,要是闹旱灾,他们也一样束手无策。其实,出现饥荒的原因很简单:明末人口将近2亿,而粮食增长的空间耗尽,难以负荷,各方面都出现崩溃的征兆。

同时,西北(特别陕北)的军人及预备军人很多,是明军的兵库。全世界,军人都是必须安抚的,就是现在的美国,招公务员也优先照顾退伍军人。然而,西北明军活得实在很惨。明亡之前二三十年,部队因为欠饷导致哗变的事件屡见不鲜。

是明朝官员没脑子,故意开罪军人?不是,农民军起义之初,也计划招抚,出粮赈济。但赈济杯水车薪,再加上克扣,“所救不及十一”。最后陕北义军卷土重来,席卷南北,不可收拾了。

如果农民军是普通农民,政府或许可以动用职业军人击败,但农民军的骨干也是职业军人,明军就打不赢了。因为职业军人,一边是有饭吃的官军,一边是快饿死的叛军,你说谁的斗志强?而且,官军也闹粮荒,不少官军跟农民军打着打着,饿极了,也造反了。

这个现象,人类史上叫“马尔萨斯问题”。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必定高于粮食供应,最终导致人类危机。他认为,这个问题无法根本解决,就算粮食暂时增长了,人口也会跟着增长,但粮食不可能永远增长,因为土地和产量必定有限。咋办?一种办法是节育,马尔萨斯赞成这办法,但在有避孕药和避孕套之前的明朝,节育只能当作社会奇谈。另一种办法,马尔萨斯也说了,但不大赞成,那就是打仗,互相杀戮杀到最后,人死得差不多了,残存者又可以继续生活。

大明帝国只剩下这条路。

饥荒引发叛乱,反过来,叛乱又破坏秩序,秩序一乱,种粮食的人也就少了。这样便恶性循环:越乱,越没人种粮食;越没人种粮食,越乱。

除了节育与杀人,明朝难道就没有别的解救办法?

当时,天上还真掉下来一个大馅饼,那就是花生、玉米、番薯、土豆等美洲高产作物。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革命正在全世界进行。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印弟安人培育的作物如番薯、玉米、马铃薯、烟草、辣椒等迅速传遍全球,彻底改变了整个世界。

对欧洲人来说,最重要的是1588年到来的马铃薯,马铃薯最先到达爱尔兰,且来得正是时候。爱尔兰不适宜谷类生长,粮食问题向来严重。偏偏屋漏又逢连夜雨,英国人又殖民爱尔兰,把好耕的地抢走了,爱尔兰人只能在缺水的贫瘠土地上种点东西糊口,经常闹饥荒。马铃薯改变了这一切。于是100来年间,爱尔兰人口从300万猛增到800万。德国、俄国和法国也大力种植马铃薯,从而结束了欧洲北部的营养不良症和周期性饥荒。

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则是花生、番薯与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这些作物,今天讲起来平平常常,当年却相当于好几个“超级袁隆平”接连问世。比如,番薯耐寒、耐涝、耐碱,适应各种土壤和环境,抗虫能力强,产量极高,平均亩产万余斤,且一年可种数季。明代较好的水田也不过亩产700斤左右,平均亩产不过240来斤。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土地养活的人口可以增加好几倍!多出来的田地改种其他作物,又能饲养更多的牛羊猪狗。土地出产的粮食和肉类大大增加,人口膨胀的压力也就大大减轻了。

花生约1530年到达中国,玉米是1531年,番薯是1593年。它们到达中国东南时,明末大战乱还未开始。如果明朝皇帝真有眼力,发现这些高产作物的价值,及时引种到西北,缓解极度紧张的粮食问题,或许可以避免1644年的灭亡悲剧。

真正吃到大馅饼的是清朝。正是清朝旳大力推广,这些高产作物才遍植中国。导致从西汉末到明末从未超过2亿的中国人口,在乾隆朝达到前所未有的2.9亿。

明朝覆亡,康乾盛世,它们的基础,不是什么帝王将相,而是玉米、番薯与花生。这就是“粮食政治学”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276965/
1
上一篇国家司法公务员(司法部公务员2021)
下一篇 公务员文科(考公务员必须是本科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