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头条# 响应无锡市文联和作协号召,向无锡市新华书店捐赠了两本《人间味》,傍晚收到了作品捐赠证书。犹记得以前老新华书店在中山路上,星期天我常常从家里乘公交车去书店看书,也经常买书,记得买得最贵的书是一套《辞海》,还在书店隔壁的店里买了人生第一只照相机。夏天从新华书店出来就去一副楼上吃一客光明牌冰砖或冰镇赤豆汤。青春年华中大部分时间在看书,并没有目的,仅仅是喜欢。后来成家了工作也忙,就很少去书店了,也很少买书。一晃,竟是好多年没有去过新华书店了。如今的乐趣在草木间,书倒读得少了,惭愧!
紫言墨语——荆邑六人书画陶艺作品展在宜举办
2月16日下午,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无锡市文联主办,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宜兴市融媒体中心、宜兴市文联、宜兴陶瓷行业协会承办的紫言墨语——荆邑六人书画陶艺作品展在宜兴市融媒体中心成功举办。此次作品展,共展出查元康、程同德、程伟、程鹏、周建明、马为民六位宜兴本土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书画陶艺作品90件。宜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钟,副市长张毅及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宜兴市融媒体中心主任孙文华,宜兴市文联主席夏侯岭,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厂长徐建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顾绍培、毛国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范建军、范伟群,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毛子健,宜兴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承强,宜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庞现军等当天下午参观了展览。

此次参展的六位艺术家他们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都走过几十年之久,在广泛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重视从现实生活中吸取灵感,在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积极创新,艺术语言既各具特色也有共同的追求。他们的书画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追求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样式;陶刻作品注重以刀为笔,坚持以书画入陶,全力诠释文人的雅致情趣的书画的韵味。
查元康的篆书作品在扎实传统基础上,遵循以自然为师,在用笔、结体、和章法上以写意笔法为之;中国画人文小品则皆从生活中来,具有浓厚的烟火气息,形成了一种稚拙幽默、憨态可掬的画风。
程同德深耕传统陶刻技法,其作品极具人文气息,尤其以花鸟为题材之陶刻作品,枝杆蔓生,简约有劲,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近年来涉猎现代刻字领域,作品以书法为基础,富于变化,极具视觉效果。

程伟的书法创作,植根传统,书法线条在江南秀逸雅致的趣味中融入苍劲老辣,尤其是其隶书、大篆作品,风格雅致从容,富有书卷气;近年来积极学习当代文人陶刻使其陶刻作品透露出一股清新之气。
程鹏的国画山水创作,坚持写意写实相结合,讲求画面笔墨线条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使作品意境苍郁优美;陶刻作品以气韵生动见长,结合国画的笔法,富有轻重、快慢的节奏变化,意境淡远高洁,格调雅致脱俗。
周建明书法创作涉猎广博,其作品既有明清之姿、汉魏之韵,又兼具碑帖二者之意,这一点,在他的陶刻作品上亦有表现,工写兼备,师古不泥古,学今却去今人俗气。
马为民得其师吴冠南真传,大写意花鸟作品别开生面,他还善于将花鸟画创作的技法运用于陶刻中,其作品整体效果既有空间延伸感,又有平面笔意连绵。

为成功举办此次作品展,六位艺术家根据场馆装饰风格和展陈布局,精选近年精品力作。在“自荐”的基础上,还通过互评、互选的方式优选90件参展作品,力求充分展示多年来各自在书画陶艺上跋涉攀登的成果,对艺术的理解、艺术观点及人文修养,进而诠释近年来宜兴艺术领域的崭新气象,同时也让观众更深入解读宜兴书画、陶刻艺术中的文化信息。
当天下午六位艺术家向宜兴市融媒体中心捐赠了作品。
无锡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建在其撰写的前言中说:紫言墨语,艺术即人,作品说话,很有想法的一个主题。他们的作品也许还有许多不完美、还存在许多不足,他们不回避,他们把作品拿出来,然后就是请大家评头论足,可以称赞、可以批评、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修身养德、陶冶情趣,古道今承、艺海泛舟,雅集聚萃、佳节添彩,这是本次展览给他的第一印象。
偶翻沙无垢,贾志伟合编的惠山园林…才知道阿炳墓在春申涧之南、惠山东麓,华彦钧1893一1950无锡东亭小四房人,8岁随父华清和道长在城中洞虚宫道观雷尊殿当小道士,故居今存崇安寺。少时对各种乐器,道教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