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的孩子是农村娃,上了上海交大,谈了个对象,是当年广东省高考第三名,父母还是省属单位的公务员。
亲戚娃带对象回家乡见亲戚,我们特意带上高中的孩子过去,想叫高材生多多指点一二,过点真招。
吃饭时借着打招呼,说明来意。
没想到那个落落大方爱笑的漂亮姑娘笑着告诉女儿,考大学前好好努力,进了好大学别把学习当唯一,要会玩爱耍,把能玩的都玩玩,然后关注自己的兴趣点,照这个好好钻研,争取保研,考研太费力了。
最后对着我笑着说,阿姨我给小妹妹过的最后一招估计你要骂我,我要说上大学了给自己物色个好对象,挑一挑,不要叫别人抢了先,学校找的比毕业后找的好,像我,找你家的墨墨(亲戚孩子小名)多优秀。
我听了哑然失笑,在我们眼里,她一个大城市的独生女,找了个农村娃,真是门不当户不对。没想到人家认为啥都好。看来人家的关注点和我们大不同。
后来这两个都留学了,回国后国内名校教授,比翼双飞,事业有成。如今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都已经成长成了佼佼者。
看来她当时的观点确实与众不同,大学找对象,只看人,不看出身,齐头并进,共赴未来。
一个家庭里父母的认知真的可以改变他的后代的命运。
就拿我来说吧,就因为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父母就不让我读书了。刚满16岁就背上行囊来到了广东打工,临走时就我妈把我送到了马路边上等车,让我一个人独自坐火车。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一个女孩子家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他们就会如此放心让我一个人从四川坐火车到广州那边去。从16岁到我现在的28岁这12年里,不管是我回家还是回广州打工,他来接我的路程和我送我的路程永远都不超过500米。
再来看看我小姨是怎么对她女儿的。我表妹高考的时候只考了300分。按说他的成绩完全上不了一个正式的大学,但我小姨却非常坚持让我表妹去上一个技术学院,开学的时候,我小姨亲自把我表妹从四川送到了贵州学校。
其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一个家庭对自己的子女的重视程度。首先说明一点,我们家的家庭条件比我小姨家的条件好很多。而且我们两家也都不是独生子女,都有弟弟。我上面还有个姐姐。不是说我们家供不起我上学才我出去打工的。而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觉得女孩子满了16岁,父母没有抚养的义务了,既然我没考上高中,只有出去打工的份,现在想想他说的这句话觉得可笑,而且当年他是亲口在我旁边说的这句话,当时觉得很刺耳,觉得他是在嫌弃我。还用“法律规定”这4个字来堵我的嘴,这么多年了,原生家庭带给我的痛。让我变得自卑自私。让我变得不求上进,让我变得随波逐流。
很多人都说出了社会没本事就不要怪父母,可是有些父母他带给你的痛真的要你一辈子来治愈,我的性格是受家庭教育的想象形成的,从记事的时候,父母永远都是在吵架打架,而且是每年都打架。真的,每次他们打架的时候,我跟我姐两个都抱头痛哭。那个时候就对家庭暴力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后来由于我弟弟的出生,让我在这个家里的家庭地位从此跌到了谷底。我姐的运气比我好,那个时候她刚好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当时她甚至没有一丝犹豫,毅然决然的跑到广州去打工了。姐走了,家里的家务活全是我的,那时候我正在上小学四年级,洗衣做饭吃常态。做完作业还得哄孩子。从那个时候起,只要我一件事没做好,不是挨打就是挨骂。有时候他骂完我看我没反应不解气,还指着我的鼻子来羞辱我,说我蠢,说我这辈子只有要饭的命。哼,你们能想象这是一个亲生父亲对女儿说的话吗?我妈呢?我挨打的时候他冷眼旁观。我挨骂的时候他默不作声。到最后她他还来给我补一刀,说我不听话,说我不懂事,说理解不了他们大人的苦。哎,这么多年了,这些事情我该怪谁呢?
一个家庭里面,父母的认知真的很重要。我小姨付出了真的有收获。我表妹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考公务员,这5年里我小姨有巨大的功劳,只要我表妹需要用到的复习资料,她都是闭着眼买,在这件事情上从不吝啬。表妹每次去考试的时候,她一定会陪考的。付出就有收获,好在我表妹终于考上公务员。现在在市公安局上班,待遇福利都很好。曾经我问我小姨,我表妹成绩那么差,为什么不让他出来打工?她说,“我舍不得她离我那么远,我要把它放在我身边。”
还有就是我小姨的儿子天生聪明,当然他的命运更不用说了。儿子女儿我小姨都平等对待。现如今他们的房子也拆迁了,赔了两套房,我小姨也很公平,不偏不倚,每个孩子都有一套房子。
同样都是父母,为什么差别就那么大呢?好吧,就算我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把我弟弟培养好,我也算想得开。但是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的过于宠溺,从小就把他当皇帝一样供着,反而我弟弟也害了。他现在也有很严重的性格缺陷。呵呵,怎么说呢,真是一报还一报吧。看吧,这下砸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