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哲语# 民主( Democracy)与共和( Republic)有什么不同?相当多的人是混淆的。“民主”在汉语中的本意是人民之主,是帝王的别称,是一个偏正结构。这跟西方的意思截然不同,在西文语境中,民主是人民做主,是一个主谓结构。
共和呢?在汉语中,这个词的本意是上层贵族精英共同统治。在西文中,其含义则是公共事务,也就是说,统治不是一姓一家之事。
跟民主相比,共和更加注重道德修养,更加注重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民主只求做主,肆意扩大权限领域,很可能演变为暴民政治或民主专制。共和几乎没有这一危险,从一开始,它就带有浓厚的精英主义味道。
从历史来看,中国有很深的共和主义传统,民主传统则显得相对较弱。清末民初立宪运动实为共和主义。但是,无论是君主立宪(虚君共和)还是民国立宪(议会制度),都全面破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民众参与和民选领袖的民主思潮强势崛起。一般认为,民主取代共和的标志性事件是五四运动。
追求共和,因为有道德和知识上的要求,所以大都实行代表制,对政府加以约束,其合理性可以来自于德性。追求民主,重点已经不在德性上面,而在民众参与上。对民众参与的合法性辩护,则主要来自于平等理念:人人平等。陈独秀曾经把白话文称为文学的民主,其实说的是文学的平等,因为不经过严格训练的普通人也可以阅读白话。
开心对句赏析
041.
花红难百日【幽兰】
松劲翠千年【秋风】
香评:
酒有兼旬绿,花无百日红。悲欢真破甑,堕地并成空。
秀石漱泉清可砚,孤峰挂日景堪图。可怜直节如松劲,刚被秦封作大夫。
花红,这里红是呈现红色,变红的意思,红做动词。难,这里也是动词,使…困难。松劲,这里劲是形容词,坚韧坚强的意思。翠,这里也是形容词,青碧之意。
花开红艳,很难持续百日,松坚韧坚强,可以青碧千年。对联寓意,一时的红艳难以持久,坚韧挺拔却可以万年长青。
上联,花红难百日,花红是主谓结构词组做主语,难百日是对花红的描述,整体做谓语。下联,松劲翠千年,松劲是主谓结构词组做主语,翠千年是对松劲的描述,整体做谓语。上下联用反对手法,说明了一时红艳难以长久,只有坚韧挺拔才能万年长青的道理。
042.
一抹晚霞红似火【溪源】
几声鸟语脆如铃【龙鱼儿】
香评:
归棹春溪荡晚霞,黄昏一抹柳斜斜。刚闻桃馥因风起,鸟啭忽来惊落花。
一抹,有四个意思:一是一条一片,二是一闪而过,三是一齐,四是一笔勾消,联中是第一个意思。红和脆都是形容词。春日傍晚,远山的一抹晚霞鲜红似火,更加增添了春天的美丽,而草舍边花丛中的鸟儿,不时地发出几声清脆的欢叫声,一定是在为这秀丽的景色而感叹吧……。
一抹晚霞和几声鸟语,都是偏正结构词组,共同做联句的主语。红和翠分别做上下联句的谓语。似火和如铃,分别做红和脆的补语。上下联属于正对手法,并使用了比拟的修辞。上联是视觉,下联是听觉,视觉和听觉互补,生动地勾画了一幅春日晚照图。
043.
化蝶花间舞【溪源】
多情世上传(钟情)
香评: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化蝶,意思是化为蝴蝶。多情,意思是富于感情。梁祝化为蝴蝶在花丛间飞舞,他们的多情在世间流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广为传颂的浪漫主义的民间故事,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无限向往。
上联,化蝶花间舞,化蝶是动宾结构词组做主语,舞是谓语,花间是状语。下联,多情世上传,多情是是动宾结构词组做主语,传是谓语,世上是状语。上联说了化蝶花间舞的事态,下联说了这个事态给后世带来的影响,顺承关系流水对。
044.
若时光不老=云淡
则友谊长存【花自飘零】
香评:
时光安静的流淌,环境安逸闲适,生活过得如此的缓慢,仿佛时间都已经禁止了,年华都忘了老去。
时光不老,岁月静好。此句几经变换,最早出自《诗经·国风·郑风》中的“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后来被胡兰成化典写在了其与张爱玲的婚书上“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不管怎么变换,中心意思都是希望时光永远静止下来,把现实中的美好永远留住。如果时光不会老去,那么友谊就会长存,表达了对友谊的无比珍惜之情,希望时光静止,把它永远留存。
若和则是连词,时光和友谊是主语,不老和长存做谓语。上联,列举了一种假设的情况,对句说了在这种假设的条件下,会出现的结果,上下联构成假设关系流水对。
开心对句赏析
021.
酸甜苦辣人生味【嫦娥】
锅碗瓢盆岁月歌【林夕】
香评:
忆向江楼共校雠。辞源倒峡笔难收。酸甜苦辣成滋味,柴米油盐数大头。
酸甜苦辣:泛指各种滋味,多比喻人的各种不同的遭遇。人生:人的生存和生活。岁月:年月,泛指时间。酸甜苦辣是人生的味道,锅碗瓢盆是岁月的歌声。人生如梦,岁月如歌,平平淡淡才是真实的生活。
酸甜苦辣是四个形容词并列,锅碗瓢盆是四个名词并列,分别做上下联句的主语。因为酸甜苦辣属于句内自对,所以词性结构可以放宽,对句用锅碗瓢盆四个名词相对也是很工的。
上下联属于正对手法。人生味和岁月歌,是偏正词组相对,分别做上下联句的谓语,这是典型的名词做谓语的情况,当然也可以认为是省略了谓语“是”。
022.
何谓风轻云淡=云淡
只需渴饮饥餐【阳光】
香评:
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旁人不识予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云淡风轻天荡荡,鸢飞鱼跃昼迟迟。传来西竺元无法,坐对南山或有诗。
风轻云淡:本意是微风轻柔,浮云淡薄,形容天色晴好。寓意是指一种自得其乐的悠闲,或一种无拘无束的轻松。渴饮饥餐:也叫饥餐渴饮,意思是饿了就吃,渴了就喝。什么是风轻云淡,你只需要饿了就吃,渴了就喝,那就是风轻云淡。
风轻云淡和渴饮饥餐,都是主谓结构词组并列,分别做何谓和只需的宾语。谓和需是谓语,何和只分别是谓和需的状语。
上联提出了一个设问,何谓风轻云淡。下联进行了回答,渴饮饥餐就是风轻云淡。上下联是一种问答式特殊形式的流水对,表达了一种随心所欲的洒落心性。
023.
唯有寒窗萧瑟月【安然】
长陪白发寂寥人【阳光】
香评:
天宝当年数霸才,几人执戟近蒿莱。凄凉月下金波泪,寥落江头野老哀。
愁多奈可度残春,浮世荣枯总未真。细雨梦中憔悴质,落花影里寂寥人。
萧瑟:凋零;冷落;凄凉。寂寥:寂寞空虚。
寒冷的夜晚,只有窗外那凄凉的明月,一直陪伴着满头白发的寂寞人。白发人为什么寂寥?可能是羁旅他乡,无法与亲人团聚。也许是心中的佳人嫁作他人妇,只能一个人孤独地终老残生。意在言外,情在字中,给人以久久地回味。
上下联,前二状中结构做谓语,后五大偏正结构做宾语。上联说了只有萧瑟的月,意思没说完。下联说长陪寂寥人,意思也不完整。上下联组合起来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只有萧瑟月陪伴着寂寥人。
上联的月是兼语,既做了上联句的宾语,又做了下联句的主语:唯有(谓语)寒窗(定语)萧瑟(定语)月(兼语)长陪(谓语)白发(定语)寂寥(定语)人(宾语),上下联构成单句流水对。
024.
此生无别念【蒲公英】
幽处侍梅花【逸轩】
香评: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一朵江梅春带雪。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动黄昏月。
别念:杂念。幽处:幽静隐蔽之处。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不仅以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为它赞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而为世人所敬重。此生此世再也没有其它的念头,只想寻一幽隐之地服侍梅花。寓意是看惯了秋月春风,看淡了苦难人生,再也不愿意随波逐流,只想与梅花为伴修身养性。
此生和幽处,偏正结构词组相对,分别做上下联的状语。无和侍分别做谓语。别念和梅花也是偏正词组相对,分别做上下联的宾语。
上联说无别念,下联说侍梅花,意思是不愿意再干别的事,只选择侍梅花。上下联构成选择关系流水对,表达了只愿与梅花为伴的隐逸之心。
025.
贴罢花黄频对镜(语嫣)
露出笑脸又含羞(飘零)
香评: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着春游。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花黄:古时妇女的面饰。含羞:面带害羞的神情。
深院红楼,绣女春阁。一个美艳的少女,在自己的脸上贴完面饰,不停地照着镜子。忽而露出迷人的笑脸,忽而又面带含羞的表情,看那春情荡漾的神态,一定是想起自己心上的人儿了吧……..。
露出对贴罢,动补结构词组相对。笑脸对花黄,偏正结构词组相对。含羞对对镜,动宾结构词组相对,对仗工整。
上联,贴完花黄频频照着镜子,时间顺承关系复句。下联,露出笑脸又含羞,也是时间顺承关系复句。上下联之间,构成顺承关系流水对。一个贴一个频,一个露一个又,把一个思春少女对镜试妆的情景,刻画得活灵活现引人入胜。
D,内忧:外患。(苦尽:甘来,是主谓结构,内忧:外患也是主谓结构。ABC均为偏正结构,)
今夜的月今天早上醒来时,已是6:23分,在网上看到一道很诡异的公考题,这道题真的是太难为人了。这是一道类比推理题,题目是这样的:苦尽:甘来A、冷嘲:热讽B、大街:小巷C、异口:同声D、内忧:外患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好像都是成语,无非就是把成语的四个字平分成两组,看起来每个选项都符合题干要求啊。但是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大家想想看,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答案呢?你又是怎么思考的呢?#真知新坐标# #每天一道公考题#
不知道是不是P图。前天看到一个仅有九字的对联,今天又见了它的扩展版。据说是“中文系”群里流传的。倘若真的是“中文系”成员作品,本人感到这个扩展美中不足。
说“美”,美在意境直白,不再令人联想。说不足,在下认为它有严重瑕疵。
对联属于文学创作,应该严谨。这副扩展联至少有两点不足。
其一不该用谐音字 。联句为3+2+4结构。在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连接时巧妙地令第一部分三字倒用,用了谐音字。成语有“豁然开朗”一词。此联中用谐音字“霍”代替了词中的“豁”,不妥。豁≠霍。豁然,不是“霍”然。但是,不用谐音字就无法“扩展”。这是硬伤。
其二,对仗问题。联句的第三组成部分不对仗。“辛毕甘来”由两个主谓结构词组成,二词属平行关系,与“豁然开朗”的整体“状(副)谓(动)”结构不对仗,后者为辅主关系。“开朗”为主,“豁然”为辅。根据60多年前学的“汉语语法”,本人是这样理解的。
理工男对文学作品的“对联”一知半解,姑妄评之。不怕小喷,但需讲理。
#对联# 上联:..........,下联:沧海-横流-宿雾中
五言第18类,是1-1-3主谓结构的句子形式。N-V-fnt,第1字名词,第2字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第3、4、5字为方位语。例如: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
扩充为七言句的方式,王力先生列出了两种,都是在前面加2字。例如:
窗边-日出寒山外,楼下-江流宿雾中。
---------
杜甫的七言句中,这种形式的句子(前面加名词表示时间或方位),例如: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简化为五言句:莺啼修竹里,犬吠白云间。
前面加修饰性的名词语,例如: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
五言加2字,扩充为七言句,当然未必一定要加在前2字,也可以加在其他位置,例如:
莺啼-修竹(春风)里,犬吠-白云(山野)间。
(朝)阳-(渐)出-寒山外,(沧)海-(横)流-宿雾中。
从杜甫诗看七律句式特点07,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奇妙知识季#
碧玉有瑕:“日出”是主谓结构,“风月”是并列结构。[鼓掌][鼓掌][鼓掌][握手]//@儒雅奶酪ew:
音子76上联:脚踩书山观“日出”下联:诗友请赐~[作揖][作揖][作揖]
挑担晓月两头亮捕捞夕阳一网红一一挑担/捕捞,晓月/夕阳。两头/一网,两头:①指扁担的两端。②指哓月的余辉与黎明的曙光。头亮/网红:指秃头的人/上网红人。
邹老师的出句“捞捕夕阳一网红”,除了“网红”这个机关外,还有“捞捕”是并列词组的机关,“红”有颜色,也是机关。你的对句“浪流恶道千般苦”根本没有对上,“浪流”是主谓结构,对不上“捞捕”,“苦”也对不上“红”,没有颜色。请看我的对句;上联:动摇晨树孤杨紫下联:捞捕夕阳一网红杨紫是名演员,对网红十分冾当,早晨朝霞出来时树影朦朦胧胧,青中带紫,朝气蓬勃的样子,充分显示出该联的最佳境界。
“多的是”,竟然还是个主谓结构[捂脸],主语“多的”,谓语“是”。突然感觉这么多年语文白学了[捂脸][捂脸][捂脸]
人民网人民网官方账号“多的是”不宜写成“多得是”
建党百年,党史对句
在江浙语文名师群,江苏第二师范潘教授带来一副上联求对:
上联:遵义启航程,力挽狂澜撑舵手。
他还热心的给出了“对句小贴士”
♦楹联讲究平仄协调。“平声”在普通话里就是“第一声”“第二声”,“仄声”在普通话里就是“第三声”“第四声”。
本联平仄格式为:
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其中,标注“中”的地方,可平可仄,其他地方需要严格遵守平仄。
♦楹联还讲究词性对品,上下联对应字位的词性应相同。上联的“遵义”为名词,“启”为动词,“航程”为名词。“力挽”若理解为“尽力挽回”,则为偏正式动词,若理解为“力能挽回”则为主谓结构。“撑”为动词,“舵手”为名词。亦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的名词。
我率先对了一联,意为抛砖引玉:
遵义启航程,力挽狂澜撑舵手
北平开盛世,匡扶大厦立基石
下联意为:在党的带领下,在北平(今北京)建立新中国,从此开辟中华盛世。匡扶中华大厦于未倾,立中华复兴之基石。
群内中华诗词协会会员徐志耀老师,随后亦给出一联:
遵义启航程,力挽狂澜撑舵手
延安开天路,高擎烈炬燃灯人
此联也是颇具功力,意为:
在抗战的生死存亡之时,红色延安为中国开辟了一条通往胜利的天路,我党是高举前行火炬的领路人。
亲爱的联友,您会给出什么样的下联呢?欢迎大家踊跃赐联。#星师在头条#
欢迎关注@姑苏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