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乡县城公务员遴选到省厅,简单来说一下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通勤时间变长了,以前在县城家住单位对面,而现在要挤公交,不过除此之外,其他都是满满的幸福。
省厅最好的一点就是天花板高,不管你怎么选,结局都不会差,这一点吊打县乡这种基层单位:
你可以选择努力奋斗,混个实职正处,或者是赶上蹲苗计划直接下放当副县长,在县城和乡镇,副科都很难混上,正科实职几乎和中彩票概率一样,副县级,对于基层来说是想都不要想的,而在省厅你拼一把,以后外放当个副县长不难实现,甚至可能偏远县城你都你都不愿意去,从这点来说,省厅真正是努力有回报的地方。基层正科级单位,天花板太低,努力也很难有回报,因为没有那个空间。
省厅也可以选择躺平,躺平的人没有实职的机会,但是虚职一样不少,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有些女同志更喜欢注重家庭,那就干好自己分内的事,到点就走,节假日从不加班,每年年假必修,这种人可以混到三级调研员
甚至摆烂,结果也不会太差,有个天天上班看剧,迟到早退,自己分内的事都推的人,也混到了一级主任科员,还有个有背景的人,天天上班就是在炒股票,也解决四调了,虽然我个人不主张摆烂,毕竟分内的事还是应该干好的,但摆烂的天花板也远比基层高,这是事实
在基层,四级主任科员都有严格的名额限制,一级主任科员普通人想都别想
第二点比较舒服的是,务虚工作不需要担责任,心里压力小,现在责任都是层层压到基层,县乡干部背负的责任太多了,特别是基层的安全类部门,一旦出事了,就是被开除甚至去局里养老的,到了市直基本就不用担责任了,到了省厅,那就更没有任何责任可言了,毕竟都是材料文件工作嘛,你只要不违法乱纪,根本不用担心会有一天锅从天上来
第三点好处是人际关系,看到有人说省厅的人际关系冷漠,我觉得这其实只是表面现象,其实深入了解你就会发现,省厅人际关系总体要比基层清爽太多了:基层看起来叽叽喳喳,距离近,实际上都是在八卦,看你的背景下菜,因为基层连一个四级主任科员的名额都要竞争,为此表面对你说笑,实际上背后捅刀的太多了,这点我在基层深有体会。池浅王八多
省厅表面的冷漠只是因为高学历的比较多,大家彼此之间都愿意保持一个舒适的距离,这背后的人际关系是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省厅前面也说过,躺平也能混上副处级待遇,而且三调以下基本名额不限,熬年限就能升,没必要竞争,在基层,一个三级主任科员绝对让人垂涎三尺,但在省厅,你要说羡慕谁是三主,同事绝对会笑话你没见过世面,所以实际上少了利益纠缠,大家人际关系是更鹭港的,私下里很多关系好的年轻同事一起逛商场,喝奶茶,看电影,露营是常事,只不过不再工作场合表现出来罢了
第四点好处是人脉资源,你要你知道一个省最优质的医疗,教育等资源一般都是省直管理的,所以在医疗和子女教育方面,懂得都懂
第五点我想说的是省厅的工作节奏更舒心,看到不少回答说省厅很忙,当然了,省办公厅,zzb这种真的忙,可能比基层还忙,但这种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这种强势厅委,基本保证了你正处级实职的下限,放在基层那就是县长,而县里的相同部门,同样007,只能保证你副科级实职的下限,而且这个副科还可能是山沟沟里乡镇的副乡长。
大部分省厅,相对于基层还是清闲的,很多人不信,其实大楼的灯光是没法骗人的,我所在区域,有好多省直单位,有一次我加班赶个材料8点多下班,我骑共享单车转了一圈,基本都是黑灯瞎火,只有极少数办公室亮灯了,而我在基层的时候,晚上8点,单位大楼经常还有三分之一办公室灯火通明,遇到迎检的时候,彻夜都是灯火。
最后一点就是待遇吧,这个确实要分地区讨论,江浙珠三角这种发达地区,越往下待遇是越高的,这其实是一种良性循环,因为基层干最多的事,拿最多钱也是应该的。但很多中西部地区,基层财政实力差,干最多活,工资最低,市直省厅的待遇保证就好了很多,甚至可以达到基层的2-3倍。
上班时:公务员;下班、放假时:公民。这样如何?当然,特殊职业的特殊时间断除外。这才彰显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