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来考公务员吃财政饭,但现在基层的工资水平大家都清楚吗?
全国县城大部分财政供养人员开支困难!你那里的精神文明奖和十三薪年终奖发了吗?
一、明确县级财政开支人员是指县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付费用的人员,财政开支一般有自收自支、财政定额补助、财政差额补助、财政全额供养等几种。财政开支事业单位人员一般是指财政全额供养——财政给拨工资、拨公用经费的人员。
二、工资水平因地区财政状况不同工资水平也有较大差异。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北京上海等直辖市县乡公务员平均工资至少10000+;中部江西、湖北、山西等地区工资水平6000+;西部地区工资水平相对要低一些,4000+起步。不过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物价也不是很高,并且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提升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所以生活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三、以前县级财政有土地收入,税收相对有保障,加上国家转移支付金额逐年提高,所以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很有保障。但近三年众所周知的原因,房子不好卖了,出生率降低了,老龄化迅速推进,人均寿命增加等原因。让原本不充裕的县级财政开始出现部分支付困难,县里没有支柱产业的地区更是雪上加霜。有的县里一到发工资的日子就头疼,以致于个别县里的财政局局长都不敢当了,甚至有辞职的打算了。
四、解决的办法最有效的就是开源节流了。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县财政提供更多税源,另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估计大家“大众创业做老板”,小到开奶茶店、奶茶店等活跃市场经济,大到结合自身地理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发展食品加工等产业,带动更多人就业,增加收入来源。南方很多县在打造柑橘之乡,龙眼之乡,山东寿光的设施蔬菜产业、河北易县的易水砚,安平的丝网产业,清河的羊绒产业等都是较好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