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疆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川菜馆,我和一起去支教的一群同学去吃饭,点了9道菜。结账的时候老板娘按了一通计算器,说401元,我拿计算器算的却是310元。
我觉得不可能这么大差距,也许我们都算错了,于是让老板娘检验一下,没想到老板娘却说,就按你算的好了。
我们一群支教成员都是师范专业的,女生多,相对斯文点,所以不是男生宿舍一起出去那种大块吃肉的风格。
点菜时我扫了一眼菜单,店里多数菜都是以8结尾的价格,比如18、28、38、48元。
于是,点菜的时候我们是荤素搭配的:一般的有素有荤的菜38,肉多的48,素菜28(素菜挺贵)。
既然这样,我们每道菜平均价格应该极为接近38。就算按照40元计算,也不应该超过360。而且我记得我还点了一个18的,所直觉告诉我,超过340肯定有问题。
所以老板娘报出401的总费用,超出了我的理解,我赶紧拿她的计算器再算了一遍,算出来的居然是310。
我惊讶于这么大的差距,对老板娘说,你要不再算一遍?
但是,神奇的是,老板娘居然说,就按你算的好了。
付钱出来。我纳闷了半天:这么大误差,她怎么不再核查一遍?就算让利,让个十块八块的零头还差不多,这可是90块钱的差距啊?!
路上走了半天,突然反应过来:这是他们饭馆的生财之道吧?顾客买单时算出来总价,随便加个两三成,有些人不仔细就付钱;遇到仔细的也只需要说一声算错了就能搪塞过去。
这加价的两三成,没有任何成本,可是妥妥的暴利啊!
【古丽帕丽·阿不都拉委员:支教干部给南疆孩子带来希望】#2021全国两会#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
从事教育工作近40年的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古丽帕丽·阿不都拉表示,新疆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几年,新疆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覆盖率得到快速明显的提升。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一批批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古丽帕丽·阿不都拉介绍,从2016年起,自治区选派干部到南疆支教,让孩子们从小接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对提高新疆基础教育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丽帕丽·阿不都拉分享了一个故事: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一个村子里,小阿布让支教干部夏老师很头疼,他经常撕同学的书,在班里和同学打架。原来,小阿布跟奶奶生活在一起,父亲在外面打工。缺失父母的爱,让小阿布想通过恶作剧引起老师更多的关注。老师了解情况之后,就用更多时间去关心和帮助小阿布,在班里给了他更多的表现机会。在小阿布眼里,夏老师就是他的“小妈妈”。
“和支教干部们聊天的时候,他们挂在嘴边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爱可以改变一切’。”古丽帕丽·阿不都拉认为,正是支教干部的无私奉献,在孩子们的心里播下了爱的种子,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与梦想、快乐与幸福。也正是因为有爱,新疆的基础教育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切的改变就是全体支教教师们幸福感的来源和教育的意义所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愿意与大家一道把爱传递下去。” 古丽帕丽·阿不都拉最后说。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焦以璇)
#我就想问问头条里面有多少实实在在的人# 我支持传播正能量的人和事,特别爱戴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和为社会捐款的人,深受感动见义勇为的无名英雄和人民解放军坚守南疆,东海的海空军,永远不忘坚守在冰天雪地和新疆耐受酷暑蚊虫叮咬的边防官兵,也爱戴边远山区支教的教师,更爱戴365天坚守海关的同志们,与缉毒的边防官兵,公安民警她们是社会维稳的尖兵,永远也不能忘记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乌鲁木齐头条# #老百姓# 大年初六参加了场朋友组织的聚会,这场聚会有许多亮点。朋友曾经是位军人,退下来之前对文体活动就非常喜欢,乒乓球打的很好,经常参加一些比赛。五年前准备离开部队时,在广场上认识了我,我们在一起学习麦西来甫舞蹈,后来他便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地追随专业舞蹈老师学习,现在的舞蹈也跳的不错,在中老年业余爱好中水平一流。
前些日子他与经常习舞的几位舞友编排了二只舞蹈,分别是“快乐相随”、“情系哈密”,演出的效果很好。初六,正好他过去的老战友从江西来,还有从南疆支教和从内地回来的朋友,为了正式而隆重的款待远方的朋友们,他把舞蹈队也一并邀请到了现场,除了表演上面提到的二支舞蹈,舞友们还献上了“圆圆的”、“天边”、“草原的月亮”等舞蹈。现场既热烈又有参与感,让一次聚会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朋友能歌善舞,在他的带动下,现场所有朋友都情不自禁地互动起来,有歌有舞有诗有酒,几位曾经在部队的战友临时组织了小合唱,一曲“小白杨”,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前天我在现场拍摄和制作了小视频“远方的亲人请你留下来”,己发布在头条。咱也是业余爱好,也知道天外有天,更知道自己也没什么影响力,但我想只要一直努力,一直心怀敬畏,一直记录下去,就足够了。
小谭去年才从石河子大学毕业,母亲看到青春美丽的女儿终于当上了老师,每天都笑哈哈的。正当母亲给她张罗找男朋友的时候,她却突然去了南疆支教。
到了南疆的小谭从照片上看黑了很多,但却精神很多。小谭说那里的小朋友们非常好,他们不像城里的孩子那么多事。每天与孩子们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些孩子对知识那才叫“渴望”。由于小谭唱歌跳舞都很好,所以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位漂亮的老师。
由于支教的老师都不是“长期”的,所以经常有小朋友问小谭:“谭老师,您会不会走啊?”小谭总是不忍心直视孩子的脸,深怕自己的回答让孩子们从幸福的山峰跌落。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小谭都辗转反侧,自己要不要留下来?
也许是母女连心,第二天妈妈的电话总能及时出现:“闺女,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了……”
该来终归是要来的,小谭每天尽量与孩子们多呆一会,多给他们传授一些知识。因为小谭知道自己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越来越少了。
#再见 不准哭啊# 终究是要再见,但愿孩子们是笑着挥挥手说:老师,北京见!
【情系南疆 “衣”暖人心】奉献一片爱心,播撒无限希望。11月2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融媒体中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关注南疆儿童快乐成长捐赠活动,为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第十一幼儿园的孩子们送去了“爱心礼包”。
捐赠倡议得到了第十师北屯市融媒体中心全体员工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捐赠的衣物都是八九成新的,大部分是孩子们急需的保暖衣物。在短短一天时间内,累计收到捐赠的棉衣、棉裤、羽绒服、毛衣等冬季御寒衣物近百件,玩教具近200个。同时,第十师北屯市融媒体中心还为南疆幼儿购买了篮球、足球、小方巾、水彩笔等物品。随后,大家将捐赠的物品进行分类打包,带着大家满满的祝福运往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第十一幼儿园。希望这个冬天,幼儿园的孩子们因为有爱而感到温暖。
多年来,第十师北屯市融媒体中心向南疆派驻工作队员、支教老师、驻村第一书记等10余人次,并积极开展慰问、爱心捐赠等活动。同时为十四师实施“向阳花”小喇叭工程,选派3批技术、采编业务骨干深入南疆开展“传帮带”活动。目前,“向阳花”小喇叭节目已覆盖皮山农场,近3万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受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李梦娜)
来源:第十师北屯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苏厚源
责编:张容铭
监制:李瑞森
签发:李洪君
下班路上,新疆的同事错打了我的电话,其实她原本想打给另一个与我同姓的在疆支教老师。就这样,我们简单聊了几句。这不由得又让我想起了那些在新疆的日子。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特别想念南疆,在梦里重温了无数次。脑电图上,点击的画面都是漫天飞扬的黄尘和一望无际的戈壁。
小区附近,也新开了几家新疆特色的牛羊肉店,那些烤包子、烤羊肉串、馕,牛肉面,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地停下步伐。闻一闻那个味道也好啊。
我对新疆同事说,我已经递交了第三批的援疆申请。不想她很快转告了校长,校长第一时间表达了欢迎,希望我去完成还没有完成的工作。
这只是我的个人意愿,校方肯定会全盘考虑,而不太会只考虑我个人的要求。毕竟学校申请的人也不会只有我一个。如果仅仅从个人角度出发,也会撂下话柄,被人议论。
说实话,援疆支教工作可不是美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总体上都是以奉献为主的。经济上不会获益太多,我的年龄也阻碍了升职的渠道。那么我为什么还有那么强烈的援疆情结,到底图什么,恐怕还是发自我内心对一片土地的深情吧。
用我同事的话说,我就是对那地方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