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抗联足迹”自驾行(24)
2021年7月22日周四第二十四天
早饭后与小花开车从抚松出发去敦化拜谒抗日民族英雄陈翰章烈士,这是我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导航直接导陈翰章烈士陵园。临近午时,我们来到敦化市翰章乡翰章村陈翰章烈士陵园。12点前,我们进入陵园,我首先向烈士威武的全身塑像三鞠躬,表达我的哀悼和敬仰。
走进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下面的烈士生平展览馆,认真观看陈输章的生平事迹,约一个小时。
我曾经概括过将军的四大特点,一是“虎子”,陈翰章打击日寇就如同猛虎一样,被日寇称为“镜泊之虎”,让敌人闻风丧胆,成为日寇的心腹大患;二是才子,将军精通日语和朝语,在军旅中坚持写日记,研究军事和政治工作,这次又在纪念馆里看到将军学生时期名列第一的成绩单;三是孝子,面对父亲和妻子在日寇逼迫下劝降他时,他将父亲衣服挂在树上连开三枪,表示“断绝”父子关系,并让妻子改嫁,以此保护亲人;四是汉子,在与日寇博击对射时,将军右手负伤便用左手使枪射击敌人,在他身负重伤敌人抓捕他时,他用日语痛骂日本鬼子,鬼子割去将军的舌头,将军则双目怒视鬼子,鬼子又残忍地用刺刀剜去他的双眼,最后还铡下将军的头颅。呜呼!悲哉!壮哉!将军万岁!将军永垂不朽!
从纪念馆出来,缓步来到将军的陵墓,再向将军深深三鞠躬,绕场一周,含泪离去。
傍晚驱车来到蛟河市,陈翰章将军殉国的悲壮场面,一直在脑海里浮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李慧珠简介:
李慧珠,女,吉林省抚松县退休教师。她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无数学生,她用博大的师爱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她爱好文学,创作的散文大都发表在《人参果》、和省档案局《兰台内外》等刊物上。
《悼夫君》文/李慧珠
你走了,
走得那么匆忙。
丢下我,
泪流不止、痛断肝肠。
54年婚姻,
象征着半个世纪的结合。
我们共同经历了多少个,
酸甜苦辣、雨雪风霜。
忆当年,
我15岁,你20岁。
我们相识在母校——浑江市一中。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多少个领奖台上,
站着你,也站着我。
我们都是一中学生会干部。
品学兼优、成绩优异。
七月的清风,
吹动着花香。
祖国的大地,
闪耀着阳光。
迈开大步,
走向生活,
条条道路,
为我们开发。
再见吧!亲爱的母校。
再见吧!亲爱的老师。
我们就要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让青春放射光芒……
在1961年的毕业典礼上,
你递给我四大本日记。
从见到我第一面记起……
字字感人、句句情深。
17岁的我,
一切都在朦胧中。
把你的真情看成逆行。
出于反感、退还日记。
你的父亲葛祝华,
与张学良将军结下十多年的深情厚谊。
却为这段家史,
你政审未过、高考落榜。
你失魂落魄,
很悲观、很沮丧、甚至厌世。
你渴望得到我的安慰,
哪怕一个字、或一句话。
你很帅气,
各个方面都很优秀。
要改变人生观!
要重走人生路!
我的劝慰,
令你振奋。
你我携手奔赴艰苦的林区——松江河。
你在粮食、我在教育。
1963年3月我们结婚,
新房是你花一百元钱买的明显向后倾斜的危房。
你告诉我不要害怕,
这房子倒不了,房子后墙你用三根大木头顶着呢。
银之价贱如金,
金之价贱如德。
我们以好的品德抚育了四个子女。
子孙绕膝、其乐无穷。
可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肆虐吉林省抚松县仙人桥镇。
那是1995年7月30日,清晨4点钟。
转眼间,
洪水溃坝、溃堤,
冲垮了公路桥,淹没了铁路桥,
冲走了中、小学大部分教室和上百间民房。
56岁的你,
不顾自己年纪大,不顾自己身患7年糖尿病,
在粮库第一主任出差在外的情况下,
抗洪抢险、勇挑重任!
在洪峰到来前,
你第一个率先跳进齐腰深冰冷的洪水中。
带领全粮库职工为保住粮库千米大库,
疏通水道、加固粮仓。
葛主任,小五队家属房进水!
葛主任,铁道东家属房房墙被冲倒!
葛主任,铁道东小石桥被洪水冲走!
全力抢救、抢修小桥。
哭喊中,
你带头扶老携幼,
一个个重灾区的老职工和家属被救出。
安置住处、送上被褥。
一整夜,
在洪水中侵泡十几个小时的你,
把粮库可住处和行李都让给了重灾户。
而留给自己的却是一把椅子,任凭汗水流淌。
当年的徐斌书记,
第一时间跋山涉水赶赴仙人桥镇,
安抚灾民、带领全县各大单位全力支援灾区。
党的关怀、温暖民心。
粮库院内,
昼夜清除晾台上一米多深的淤泥和杂物。
全力抢修四周围墙。
被侵泡的粮食、尽快翻晒。
灾难中,
雷声大作、山呼林啸、平地浪起、巨石翻滚……
一周内,又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山洪暴发。
修好的晾台、又遭重撞。
可怜的你,
半个月没有回家看一眼同样受重灾的家。
你明显消瘦,体力明显不支,
仍肩抗背驮、过河送粮。
你心脏衰弱,
拔下针头、拄着棍子,
仍然坚持同其他领导走访200多家受灾户。
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个人的心坎上。
你晕倒了,
晕倒在翻晒被洪水侵泡的粮食晾台上。
那么多人到医院看望你,
有的拉着你的手、有的失声痛哭。
洪水改变了命运,
你从此重病缠身。
心衰、肾衰、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
脑中风、脉管炎、贫血、尿毒症……
你重病21年,
年年多次住院、转院、抢救!
你眼睛看不见,女儿、儿子陪你去长春打激光。
你口眼歪斜、我扶着你四处求医。
你严重心衰,
我们卖掉房子为你安心脏起搏器。
为了透析,你三处割开主动脉。
病痛折磨、痛苦不堪。
要知道,
你的痛,也就是我的痛。
我时时守护在你身边。
病号多时,夜晚我睡在医院的走廊里。
你曾说过:
娶到我是你的福气。
没有我你早撒手人寰。
你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是:你打针吧。
我们做到了:
患难时,不离不弃;
患病时,关心备至。
相互搀扶、直到永远!
注:我丈夫葛洪明1995年是仙人桥粮库党支部副书记、粮库仓储主任。当年荣获抚松县政府颁发的《抗洪抢险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多年来是抚松县粮食局先进党务工作者,白山市优秀党员,吉林省粮食系统省模范。
因洪水太凉,劳累过度,由多年糖尿病并发多种重症疾病21年,受到抚松县委等有关领导的关心,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