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推荐#1
蒋萱是无意中知道卓正霖的小号的。
作为师大附中叱咤校园的头号风云人物卓正霖,他的粉丝不是一般的多。
也是。
长得好,学习好,大长腿,还热爱运动,活脱脱就是偶像剧里的男一号啊,随随便便套件T恤往篮球场边上一站,就引得无数女生如痴如狂。
蒋萱觉得他应该进军娱乐圈。
肯定能和吴亦凡什么的一较高下。
微博上的卓正霖很亲民,也很正能量。
即便有人在评论区里对他恶意谩骂——嗯,那是必然的,一般这样的人物,有人热捧就有人狂黑,他也从未表现出丝毫不耐与憎恶。
卓正霖热爱大海,好像特别喜欢潜水,他一直想去裴济。
蒋萱觉得,他其实就像深遂的海水一般迷人。
蒋萱几乎每次都会在卓正霖新发的微博下发表评论,从来就只有一个表情。
微笑。
她自以为这是一个最得体的评论。
含义也最深刻。
一个简单的微笑,代表了她的关注,她的支持,她的敬仰,以及她全身心的喜爱。
但显然卓正霖并不懂。
因为他一次也没回复过她。
哎呀,其实也难怪啦,他微博下的评论那么多,每次更新,评论就排山倒海似地,他又怎么会留意到她发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表情呢。
因此很多时候蒋萱还是很惆怅的。
比如,写试卷写得人都快蠢了的时候,月考结束宣布排名的时候,打手电在被窝里背单词的时候……初上高中的生活早早就如此暗无天日,而这么多年过去,卓正霖还不知道这世上有一个名叫蒋萱的她!
当然也有人惊讶地问过她的,“呀,蒋萱,你也是忻城的啊!卓正霖也是哦!”
她好一阵欢喜,正想答上去,是啊是啊,我们念的是同一所初中!
已经有人冷笑一声道,“这有什么好稀罕的。
我还和卓正霖一样,都是中国人呢。”
蒋萱只得闭上嘴。
她觉得挺委屈的,她千辛万苦地,尾随着卓正霖的脚步,考进这所省重点高中,在别人眼里,却是浑然不值一提的事。
想当初,成绩出来,所有的科任老师的眼珠子都几乎掉了出来!蒋萱?她那么笨,那么磨蹭,是怎么考到全A+的?
嗯,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她把卓正霖的理想当成了自己的理想。
卓正霖要走的路就是她要走的路。
她很盼望能有一天,直接冲到卓正霖面前,叉着腰,像个泼妇似地把这话倒出来。
又干脆又痛快。
但现在不行。
现在只能在他的每条微博下,温柔地发个笑脸。
把他的微博,看了又看,然后把他关注的所有人的所有微博都看了一遍。
擦!这毅力让蒋萱也不得不敬佩自己。
就是这样,她发现了卓正霖的小号!
就在刚刚,卓正霖更新了微博。
“阳光正好,漫步校园,无限惬意。”
还附了一张在阳光下的自拍照。
眉眼舒展,清秀绝伦。
瞬间里,评论海水涨潮般涌来,蒋萱照例发个笑脸,然后赶紧去看他的小号。
果然,小号也紧跟着发了一条新微博,但内容迥然不同。
“我擦!什么鬼天气!热得老子想死!”
微博同样附有一张照片,但脸收被涂得锅底般黑,只露两只圆溜溜眼珠子,表情夸张,一张嘴歪成了男神经病。
蒋萱乐得呵呵笑。
赶紧也注册个小号,噼里啪啦打个评论:男神……经!你好!
她把卓正霖的大号备注为大卓。
小号备注为小卓。
小卓的粉丝只有区区不到十个人。
除了她,其他九个都是僵尸粉。
蒋萱很满意。
卓正霖是她一个人的!
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活生生的粉丝,小卓显然有点吃惊,然后,他加上了她。
蒋萱十六岁的年少时光里,这是最完美的一天。
2
冬天来临的时候,蒋萱报名参加了N市的城市马拉松。
在电话里跟妈妈说漏了嘴,妈妈登时就急了,“你心脏不好,跑什么步!”
蒋萱砰地就把电话给挂了。
她可不能告诉妈妈,因为卓正霖也报名参加了比赛。
想想能与他一起,向同一个终点努力奔跑——多美好的事啊!
晚上蒋妈妈就找到了学校。
正值黄昏时分,走读生们拿着出入卡纷纷走出校门,蒋萱一眼就看到了卓正霖。…点击卡片继续阅读
#故事推荐#1
蒋萱是无意中知道卓正霖的小号的。
作为师大附中叱咤校园的头号风云人物卓正霖,他的粉丝不是一般的多。
也是。长得好,学习好,大长腿,还热爱运动,活脱脱就是偶像剧里的男一号啊,随随便便套件T恤往篮球场边上一站,就引得无数女生如痴如狂。
蒋萱觉得他应该进军娱乐圈。肯定能和吴亦凡什么的一较高下。
微博上的卓正霖很亲民,也很正能量。即便有人在评论区里对他恶意谩骂——嗯,那是必然的,一般这样的人物,有人热捧就有人狂黑,他也从未表现出丝毫不耐与憎恶。
卓正霖热爱大海,好像特别喜欢潜水,他一直想去裴济。
蒋萱觉得,他其实就像深遂的海水一般迷人。
蒋萱几乎每次都会在卓正霖新发的微博下发表评论,从来就只有一个表情。微笑。
她自以为这是一个最得体的评论。含义也最深刻。一个简单的微笑,代表了她的关注,她的支持,她的敬仰,以及她全身心的喜爱。
但显然卓正霖并不懂。因为他一次也没回复过她。
哎呀,其实也难怪啦,他微博下的评论那么多,每次更新,评论就排山倒海似地,他又怎么会留意到她发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表情呢。
因此很多时候蒋萱还是很惆怅的。比如,写试卷写得人都快蠢了的时候,月考结束宣布排名的时候,打手电在被窝里背单词的时候……初上高中的生活早早就如此暗无天日,而这么多年过去,卓正霖还不知道这世上有一个名叫蒋萱的她!
当然也有人惊讶地问过她的,“呀,蒋萱,你也是忻城的啊!卓正霖也是哦!”
她好一阵欢喜,正想答上去,是啊是啊,我们念的是同一所初中!
已经有人冷笑一声道,“这有什么好稀罕的。我还和卓正霖一样,都是中国人呢。”
蒋萱只得闭上嘴。
她觉得挺委屈的,她千辛万苦地,尾随着卓正霖的脚步,考进这所省重点高中,在别人眼里,却是浑然不值一提的事。想当初,成绩出来,所有的科任老师的眼珠子都几乎掉了出来!蒋萱?她那么笨,那么磨蹭,是怎么考到全A+的?
嗯,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她把卓正霖的理想当成了自己的理想。卓正霖要走的路就是她要走的路。
她很盼望能有一天,直接冲到卓正霖面前,叉着腰,像个泼妇似地把这话倒出来。又干脆又痛快。
但现在不行。现在只能在他的每条微博下,温柔地发个笑脸。把他的微博,看了又看,然后把他关注的所有人的所有微博都看了一遍。
擦!这毅力让蒋萱也不得不敬佩自己。
就是这样,她发现了卓正霖的小号!
就在刚刚,卓正霖更新了微博。
“阳光正好,漫步校园,无限惬意。”
还附了一张在阳光下的自拍照。眉眼舒展,清秀绝伦。
瞬间里,评论海水涨潮般涌来,蒋萱照例发个笑脸,然后赶紧去看他的小号。果然,小号也紧跟着发了一条新微博,但内容迥然不同。
“我擦!什么鬼天气!热得老子想死!”
微博同样附有一张照片,但脸收被涂得锅底般黑,只露两只圆溜溜眼珠子,表情夸张,一张嘴歪成了男神经病。
蒋萱乐得呵呵笑。赶紧也注册个小号,噼里啪啦打个评论:男神……经!你好!
她把卓正霖的大号备注为大卓。小号备注为小卓。
小卓的粉丝只有区区不到十个人。除了她,其他九个都是僵尸粉。
蒋萱很满意。卓正霖是她一个人的!
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活生生的粉丝,小卓显然有点吃惊,然后,他加上了她。
蒋萱十六岁的年少时光里,这是最完美的一天。
2
冬天来临的时候,蒋萱报名参加了N市的城市马拉松。在电话里跟妈妈说漏了嘴,妈妈登时就急了,“你心脏不好,跑什么步!”
蒋萱砰地就把电话给挂了。
她可不能告诉妈妈,因为卓正霖也报名参加了比赛。想想能与他一起,向同一个终点努力奔跑——多美好的事啊!
晚上蒋妈妈就找到了学校。正值黄昏时分,走读生们拿着出入卡纷纷走出校门,蒋萱一眼就看到了卓正霖。
他正和蒋妈妈说话。
显然能在这儿碰到忻城的人,让卓正霖大大惊喜了一下。蒋妈妈在忻城中学外,开着一家颇有名气的小小米粉店,一到放学时间,学生们就蜂拥而至。谁会不认识蒋妈妈呀!
但蒋萱一直觉得难堪。她理想中的妈妈应该会插花,每天打扮得很精致,下午会看一点书和喝一杯咖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天只忙着熬骨头汤,腰间围一条花花绿绿的围裙,最熟练的动作是啪地将煤气灶打开,架上锅子!还有,随时随地地吼一嗓子,“XXX,你的米粉好了!”
因为蒋萱考到了省重点,蒋妈妈特别爽快地将店门一关,跟着蒋萱来到了省城,租下一间房子,里头住人,外头一间照旧搭起了米粉摊子。
生意仍然很好。有算命先生算过,蒋妈妈一生婚姻不顺,但略有小财。
真准。
蒋妈妈愣住了。…点击卡片继续阅读
今天走了11.3公里,晚上露宿在陕西定边县新安边镇外的一块野地里。
大年初一,祝各位关注我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新年快乐恭喜发财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本来『年』这件事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还记得刚出来徒步时,我连大年三十的那天都不知道。现在两年过去,有了一大堆的关注,天天有人在我这留言说,新年快乐,我想不知道也不行了。
一瞬间还有点怀念那个无人问津的时候,没有留言没有关注,每天都是平静如水,我一个人默默地写字,连『过年』了都没察觉到。
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刚出来徒步时第一年的大年三十。
那天我是徒步在广西的河池市宜州区忻城县的南部,在一个叫做薰衣草庄园的门口,遇到了个骑着共享单车的流浪老哥。
天啊,这真是我的记忆力么?两年前随便某一天的事,时间地点人物天气,我稍一回想就立刻清晰得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刷刷刷像放电影一样,所有细节一点都没错漏。徒步真是能开启智慧挖掘潜力,现在我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大脑开始渐渐往『过目不忘』那一方向去发展了。
但很奇怪,离开家徒步之后的事情,如哪一天走过过里,山是怎样水是如何,遇到什么事,看到什么人,我基本都记得一清二楚。但你要问我徒步以前的日子,我想了一下,全部都糊里糊涂的,啥都记不住了。
我突然再次懂得了徒步的意义,获得这惊人的记忆力真是太值了。还有人说我是浪费时间,哈哈哈哈。你能记住七百二十七天之前你在做啥么?我能记住,并能一五一十的把那天的点滴复原出来。只要是在2021年1月1日之后的日子,随便抽一天来考,都不带忘的。我怀疑这世上,怕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能储存光阴了。
可怕,可怕。我现在才发现这件事。徒步真是太可怕了,我怕我再走下去,要走成黑猫警长奥特曼了。
废话少说。上文说到流浪老哥。
当时他从我旁边,一下就骑车过去了,还朝我抛了两个媚眼。
我当然没敢理他,我怀疑他是个同志。
不一会儿,他又扭头回来了。简单的聊了几句,他突然伸手从胸脯里摸出两只圆乎乎的东西,问我吃不吃。
我望着那两坨丰满的苹果,心里虽然很嫌弃,但脸上我没表现出来,而是相当有礼貌的拒绝了他。
哪有人把苹果这样贴肉藏着的,他“咔”的一声就把其中一只咬了一大口,吃得津津有味。看得我一阵害怕。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拒绝是十分正确的。那两只苹果是他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我知道他为什么把我当做丐帮自己人。从前我在广西的南宁市流浪了多年,每个桥洞里躺着的“好汉”我都认识,我自己也是睡了多年桥洞。
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奇怪。那时候的我其实挺有钱的,晚上,我通常都是在ktv里,找一群女仔来唱歌,然后我有事没事就一掷千金的点各种不便宜的酒类和果品,看着她们对我投来的爱慕眼神,我心里别提多满意了。
每天凌晨在高档场所出来,然后就去散发着各种臭味的桥洞里,席子一铺,就地呼呼大睡。我就是喜欢这种极致矛盾的生活,很过瘾。
经常我也会买馒头,然后扔在一个地方等它发霉点了,再拿回去跟桥洞里一起睡觉的好汉们吃。当然新鲜的我偷做了记号,确定自己不会吃错。好汉们很感动,觉得我看起来又瘦又小,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还愿意把食物拿出来分享照顾他们,都对我感激涕零。
这样的日子久了,估计我身上也潜移默化出了一种,让老哥们都喜欢的魅力。
所以那个流浪老哥会把我当做自己人,这么不吝啬的把自己珍爱的苹果拿出来分我。
我没有吃他苹果,但为了表示我跟他是同道中人,我后来陪他一起在路边翻垃圾桶。
他把翻到的衣服,最好最漂亮的给我,然后烂一些的留给自己。我有些感动,但又有些怀疑,因为以前我自己都常常去套路别人的感动,我疑心他是不是在给我下套。
一个莫名奇妙的陌生人莫名其妙的对你好,这可得担心。
他就这么一直跟着我,夜渐渐降临。我两出了城,到了一处月黑风高的荒山里。
如果他要对我动手,这儿无疑是我被抛尸了都没人知道的好地方。
当然我也不是吃树叶的。之所以愿意同他进山,是想看他葫芦里卖啥药,如果好玩,我不介意玩一玩。
我们相对坐在一个深黑的山坳里,燃起来一堆篝火。气氛沉默。
“你知道么?今天是大年三十。”突然,他幽幽地开口了。
“啊?”我愣了一下。我竟不知道今天是这个日子。
我没想到,从这个没家的人口中,居然说出这样代表着『团圆』的话。
原来,我才是流浪汉,他是正常人。
我赶紧从车上拿出了自己珍藏的腊肉,和全部好吃的,我想倾尽所有的做一顿给他吃。他教会我,有些日子,需要记得。
到了深夜十二点多,酒足饭饱,他要离开了。走的时候,他回头:“谢谢你在这个日子款待我,我很多年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一顿了……”
两年过去,我不知道他流浪到了何方,是否还活着。我现在中国的大西北,一个叫陕西的地方,想念起发生在广西的那段往事。
今晚只我一人躺在这山沟里,没人跟我一起吃饭了。不知此时他会不会记起我,今晚能不能吃上,比我做给他的,更好吃的一顿。
【706分!2022年广西文科状元莫瑶说:父母的期待,就是我努力的动力】
谈到广西高考,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闪现一个人,《高十》的主人公唐尚珺,在高考的大浪中,他只是沧海一粟。
高考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无论是家境优渥的孩子,还是家境贫寒的孩子,对于他们而言,意义可能不一样。
于家境优渥的孩子而言是锦上添花、好上加好;于家境贫寒孩子而言是雪中送炭、逆天改命!
今年,广西文科状元的皇冠被南宁三中的莫瑶摘取,莫瑶以裸分706分的骄人成绩获得第一名。
2003年11月18日出生于忻城县一个普通家庭,是忻城莫氏土司第25代后裔(崇字辈)。
莫瑶家庭条件较好,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国家干部,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医生,良好的家庭环境,并没有让莫瑶贪图享乐,停滞不前。
良好的家庭环境给莫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父母从小就教导莫瑶要做一个有格局、视野开阔的人,所以,莫瑶有了自己的座右铭:“学会感恩,扎扎实实走路、坦坦荡荡做人。”
父母经常会带着莫瑶去全国各地旅游,印象最深的就是与清华的合影,她很向往高等学府的生活,这次旅游对莫瑶影响是很大的,回到家后,莫瑶的学习比之前更加的努力,她告诉家人,她希望能去北京读书!
苦心人,天不负!莫瑶凭借着扎实基础,在今年高考中考了706分,被北京大学录取,文科这个分数放眼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一人成功后,大家都想复制,都想取经。当别人问莫瑶的学习方法时,莫瑶说“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我的学习方法很简单。课前预习,上课时听懂老师说的,下课后相关的习题会做,我很喜欢看不同题材的书籍,不局限于某一方面,我不喜欢补习”!
莫瑶的班主任对她也是大加赞赏,认为莫瑶知识丰富,有自己的认知。经常帮助同学,非常的热情。
莫瑶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家庭的影响,
父母对莫瑶的要求并不苛刻,只要孩子学习有进步就可以,并不一定非要考第一名。良好的家庭环境让莫瑶没有学习的后顾之忧,开明父母让莫瑶没有学习的压力。
人们常说“寒门难出贵子”,我认为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家境贫困的学子,接触的资源是有限的,面对生活的压力,还要学着释放。想要成才,付出的努力肯定要常人的很多倍!
每个人的人生平台是不一样的。有的起点高,不需要考虑家庭的柴米油盐;有的起点低,一日三餐难以解决。年少的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冲出黑暗,迎来光明!
亲爱的读者,你认为“寒门难出贵子”吗?
请留下你的脚印,期待你的分享!
#1979年自卫反击战42周年纪念日#宁死不舍伤员,用生命救护生命的战地卫生员兰延春
医生护士不用去连队一线,连队有专职卫生员,不需要设置手术台,卫生员就地施救,哪里需要包扎止血就到哪里。虽说在班排身后,但一样面对地雷、炮火、枪弹等威胁,战伤就是命令。兰延春便是这样一个随地救护的卫生兵。
他1958年出生,广西忻城县人,18岁入伍到某部2营6连当了一名卫生员。新兵训练结束,他考进师卫生队培训,战友们都羡慕他高中毕业,能从事令人向往的职业。半年培训结束,返回连队他当起全连人员的准医生,谁有头疼脑热、擦伤碰伤都去找他,他成了医科全书,有空就跟人讲卫生常识、医疗救护。临战训练他大课小课不厌其烦,包扎救护主动为战友们做示范,深受大家喜爱。就像当年我信赖我连卫生员张兴武一样,有他在我们能少死多少人!大家都把他当作主心骨。
1979年作战,他随连队持续穿插参加老街战役,老街重镇是敌战略支撑点,如果抢占,就可威逼省府。敌有一个整编师主防,另一个师协防,身后还有一个师随时增援,战斗异常激烈,有的阵地敌我反复争夺,伤员抬走一批又出现一批。
与连指挥所驻扎在隐蔽部的兰延春,完全可以等伤员抬来再做救护,但他听说一线战斗员伤亡巨大,心急火燎收拾药箱,准备到一线阵地。连长劝他,那边已做安排,负伤人员班排会及时送来。但时间就是生命,毕竟他才是专业人员,战友无法替代,他背着足够的急救包止血带提着药箱急匆匆冲出洞口。
阵地斜坡上,一个个伤员躺在灌木丛,有的已搬上担架准备送往营部,这是临时救护地,有轻伤员警卫,也有抬担架的军工与民工,他简单询问了一下情况,便单腿跪地给伤员包扎止血。
才抢救了几个受伤的战士,敌人就在制高点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呼叫炮火重点轰炸救护地。一枚炮弹刮着旋风扑来,他赶忙拽着止血带俯身趴在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身体保护战士。又一枚炮弹爆炸,他肩胛负伤,顾不得疼痛边指挥担架疏散,边让大家注意隐蔽。
炮火渐停,他想撕开一个急救包给自己包扎,那边大树下的重伤员朝他呼救,他来不及给自己包扎,侧身匍匐爬了过去,将自用的急救包用来抢救战友。制高点的敌人见我方战士抬着担架队要走,疾呼炮火又来轰炸,他再次俯身护住战友,自己的腿和胳膊被敌炮弹片削开。他简单处理,继续投入战斗。
连长见他处于危险,利用弹坑跃过来劝他赶快走,他看着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几个伤员,摇了摇头说:“这是我的职责,哪能不顾别人的死活,丢掉战友自己躲炮。”
好不容易把这批伤员处理完,山口丛林又有一批伤员抬来。他寸步不离伤员,把希望带给众人。
老街攻坚还在持续,他不愿放弃任何一个有希望生还的人。救护地换了好几处,都被敌制高点的观察哨发现,指挥炮火轰炸。我们没有天然洞穴无法躲藏,他只有加快速度,将自己暴露在炮火之下。此时的他已俯身用自己的身体救护伤员多次,身体也先后6次中弹,大多数人以为他浑身血污是溅上了伤员的血,也有个别伤员知道他中了弹片,可到底伤到什么程度?问他他都说没事。
新一批伤员处理好已经抬走,还有一名重伤的民工躺在灌木一边,他吃力地向灌木丛爬去,还没等包扎完,敌又一轮炮火砸来,他用身体护住地上的民工。几分钟后,重伤的民工发现他趴在自己身上一动不动,伸手推了推,这才看到兰延春胸部中弹,鲜血趟了出来,一枚弹片从他的后背打穿到了前胸,鲜血染红两人,也染红了身下的土地。
这位战地卫生员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奔赴前线,又在救死扶伤的岗位舍生忘死。他在意每个人的伤情,却忽略自己受伤的身体;在乎每个战友的生命,却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用他21岁的年华谱写了舍生忘死的壮烈篇章,中央军委授予他“战场救护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