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亲们,2000年的时候你在干嘛呀?哦,你刚出生?太幸福了,千禧宝宝。你已工作?还是大学毕业,是分配工作的?不错哦,铁饭碗。
可《狂飙》中高启强的弟弟高启盛就没这么幸运了,国家不包分配正式施行是从1996年开始,在1998年后开始大规模施行,到2000年全面停止了包分配制度。所以高启盛得自己找工作。
教育部要求从2000年起停止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
取消包分配,是自从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既定的改革目标,与它配套的另一项改革是国家不再承担大学生学费。
如果不是高启盛想开小灵通店还差两万元,高启强也不会为了两万元而挺而走险,去教训徐雷。哪知徐雷自己触电身亡,高启强当时很慌张,落荒而逃,但稍微冷静后,他选择没告诉唐小龙唐小虎俩兄弟,否则他两万元就没有了。
唐小龙俩兄弟开始知道高启强的狠和毒,乖乖地把三万元(本来想吞掉一万元)拿出来全部给高启强,高启强为了拖俩兄弟下水,还是把一万元给了唐小龙,说,"是我一个人去的吗?明明是我们仨一起去的"。那面无表情的冷硬表情,吓得唐小龙俩兄弟赶紧拿了一万元走人。
从此以后,唐小龙和唐小虎俩兄弟示高启强为老大,马首是瞻,服服帖帖地开始变成了高启强的跟班。
而高启强在唐小龙俩兄弟走后,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他为了两万元不得而为之,而同时也明白,弄得不好他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这一辈子也许就在监狱里度过了。
他开始试着向安欣打探案情。安欣是警察,怎么会上当,只说还没定案,也许是自己触电,也许是人为。好警惕呀!
也许他选择报案,说明人不是他杀的,不知道他的人生是不是另外一道风景?安欣会不会想尽一切办法为他洗清嫌疑?又或许安欣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做到,高启强会被判死刑?还有什么答案么?欢迎各位亲们留言讨论。我设想不出来了。
#影视杂谈# #一个让你感到温暖的瞬间#
1996年国家取消了分配工作的制度,学生们开始需要自己找工作!
1996年中专毕业,坐标皖北某县,赶上了大中专毕业生包分配政策的末班车。但是,即便入学时是统招计划的公费生,我还是被延期分配了两到三年,且基本上都是事业编制。
班上的其他县的同学,我后来知道有分配到行政编制的,但是很少,目前基本都是在乡镇或县直单位领导岗位上。也就是说,从我们那届起,中专毕业生勉强分配进事业单位已经不错了,进行政编制基本无望了。
但凡事都有例外,那时候很多东西并不透明,肯定有老百姓不知道的渠道,但基本上被内部人员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上班后的两三年内,镇政府又先后分来了一男一女两个行政编制的中专毕业生,那位小姑娘家据说有个伯父在县委组织部,另一个小伙子的父亲是县人事局的一个中层干部。
小姑娘姓S,被安排在镇党政办,主要是接听记录电话、下发通知,收发文件、报纸,给领导烧水送水之类的事务,几年后担任了镇里的团委书记。
小伙子的姓很少见,姓M,就接替我在乡镇企业办的工作岗位,主要负责乡镇企业报表工作,但他每次到需要上报报表的时候都要找我,他自己总是做不平报表,而且报表和台账逻辑关系不一致等等问题很多,总是被县乡镇企业局拒收。
小伙子当时看上去20岁都不到,戴副眼镜,长得白白净净的。意外的是,他大概上班一年左右时间就出事了,他犯的不是大家想象中的什么贪污受贿之类的罪,而是和几个小年轻在县城吃夜宵后犯下了抢劫的案子,断送了大好前程。
真是令人大跌眼镜,按说虽然当时镇政府因财政困难经常拖欠工资,但像他这样的干部子弟家庭也比一般人殷实的多,不至于穷到去抢劫,这是我知道的公务员最奇葩的落网罪名。
退休工资1398元,是不是有点少?
我爱人于2022年2月份退休,周岁50,26年工龄,退休金1398元,坐标河南,大家感觉是不是有点少。现在物价这么贵,也只够买菜吃饭的钱。
爱人毕业后,于1996年8月份被分配到当地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当时公司非常红火,许多人都是托关系进去的。可惜是上班没有几年,公司由于经营不善,利润下滑,最终开始亏损,最后被重庆一家房地产公司收购,员工全部下岗。
当时一些国企大部分破产后,公司一般会给交养老保险到迟休,或者直接买断,然而这家公司都直接让职工走人,虽然下岗职工开始上访,由于种种原因,也不了了之。
2008年转入灵活就业人员,为了到老有一份养老钱,也只好自费交养老保险。
终于在今年2月份熬到退休年龄,光荣退休了。还好退休时按最新退休政策,不再看档案年龄,只看身份证年龄,不然还要再等一年多,因为上学时年龄填小了一年多。
虽然只有1300多元的工资,总算不用再交了,无论钱多钱少,其码不用再交钱了。这些年没有工作,年龄大了,工作也不好找,只打些零工没挣到钱,还得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日子过得非常紧吧。
现在终于拿到退休金了,虽然不多,还能保证基本生活,已经感到十分欣慰了。
如果身体还行,希望再打些零工,补贴家用。
#在头条看见彼此# #头条创作挑战赛#
作为80后的我感觉是最悲催的一代,计划生育刚好赶上80后,8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成人后连个至亲都没有,婚后都是要养4个老人,还有一两个子女,典型的4+2+1或2家庭结构,也是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养老和抚育后代的压力很大。
1976年之前上学是免费的,80后刚上小学的时候上学不再免费了,等到80后上完小学、初中后,2008年国家宣布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1997年之后大学不再免费,当时80年出生的刚好17岁正是迈入大学校园的年纪,80后上大学全是自费而且80后大学毕业最早于本世纪初,国家已经于1996年之后不再分配工作,80后又没有赶上。
80后大学毕业最早的本世纪初,那时正是全国房价开始疯涨的时候,80后一毕业就赶上了赶上了高房价,为了结婚、为了家庭咬咬牙也得买房吧。
如今延迟退休又要出台了,根据模拟计算70后最后一批最迟到62岁退休,可以说70后是基本躲过了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可以说80后又是首当其冲。
如今我国出生率大幅下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就有经济学家呼吁70后、80后为国家多做贡献、多生几个孩子,因为90后、00后已经选择躺平了。我想说的是这些专家多食点人间烟火,作为80后的我如果有您经济学家这般的经济实力,我也会选择多生几个孩子,谁不喜欢子孙满堂、多子多福。但是实力不容许啊,我们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都还给了银行,整天还战战兢兢,担心失业、担心还不起房贷,到时房子被法拍、妻离子散居无定所,那还能养的起孩子啊。
80后没有享受到政策的红利,总是处于各种政策调整的窗口期,总是成为不利己试点的首批对象。80后是任劳任怨的一代,时代亏欠80后太多太多了…如今80后又是我国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祖国发展的历史重任,承上启下又不能懈怠。
伍继红以712分的优越成绩考上了理想大学,毕业后的她却选择嫁给了一个家在农村的贫困小伙邓高华,婚后生下5个孩子靠吃低保过日。结婚12年娘家人都没来她家,村民怀疑她是与娘家人不合,可伍继红却说自己与娘家人没任何矛盾。
俗话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可这句话在伍继红的身上一点也没体现到。
据村民了解,12年前伍继红挺着个大肚子经人介绍嫁给了村里的贫困户邓高华,伍继红嫁过来后很少与村民打交道。如今村里除了他们家外其他每家每户都已盖了洋楼。
随后寻情记的记者们跟随一位村民来到了伍继红的家中,只见四面环山的一处山脚下有着两三间破旧不堪的泥房子,房子前还晾晒着许多孩子的衣物。村民说伍继红家一共有5个孩子,家庭条件非常贫苦,靠吃低保过日。
记者一进门是就踩到了他们随意凌乱地摆放在门口处鞋子,房间里堆满了杂物还隐隐约约能闻到一股臭酸味。房子常年失修,显得有点摇摇欲坠。
当记者问起邓家为何他们家庭环境如此贫困还要生育5个孩子时,邓家人给出来这样的答案“伍继红有病,计划生育办来了几次也不敢给她结扎。”但没人能说清伍继红得的是什么病。
一村民说,伍继红嫁过来12年了也没见她的娘家任何一个亲人来看望过伍继红。
这时记者在伍继红家里大厅的墙上发现了两个类似某某的电话号码,伍继红声称墙上的电话号码是自己的大姐与小叔的。
记者问及伍继红是否与家人闹矛盾了才嫁给邓高华,然而她娘家才不与自己联系的?伍继红却表示自己与娘家没没任何的矛盾,因自认自己的经济与家庭环境与娘家有着差距才没来往的。
经过多方的打听,记者终于帮忙联系上了伍继红的娘家人。随后伍继红的小叔与大姐来到了她的家中。
姐姐一看到伍继红就哭得无法形容,抱着伍继红说“妹妹,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一直没和我们联系?我们的妈妈可想念你了。”
原来伍继对娘家人隐瞒了自己的行踪,娘家人也无法联系的上她。
经娘家人表示伍继红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1994年以712分的优越成绩考上大学,在1996年开始大学生毕业不再分配工作。
伍继红毕业后去考了研,还去考了公务员可都以失败告终,加上当时伍家父亲病重去世。远在北京的伍继红因各种原因未能见上父亲离世前的一面。
受到打击的伍继红决定南下打工另谋出路,在南下的日子里她认识了第.一任丈夫,婚后5年以性格不合,前夫毅然提出了分手。
离.婚后的伍继红回到了娘家,结果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能给未出生的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她再一次回到了前夫家要求复婚。可前夫依然不顾她肚子里的孩子情分拒绝与伍继红复合。
伤心欲绝的伍继红独自一人在外流浪,怎么也下不了心打掉孩子。后经人介绍伍继红挺着大肚子嫁给了现在的丈夫邓高华为妻。因此也与娘家人失去了联络。
伍继红大姐拿出手机给妹妹看了他们母亲的照片,伍继红边看着照片里的母亲边低声细说“这照片里的妈妈显得有点老相”姐姐立马反驳说“妈妈已经七十多岁的人了,你已经12年没见过妈妈了”
姐姐还从包里拿出了1000元递给伍继红说“妈妈坐不了车过来看你,这是妈妈从养老金里取出来的1000块钱,说要我把它转交给你”姐姐把钱给到妹妹手里时再也控制不住了,走出房外哭了起来,而伍继红却显得很淡然。
得知伍继红的遭遇,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也赶了过来。19年未见老师和同学了,伍继红表情流露出欣喜之情,脑海中一下重.现往事,回忆自从毕业后,伍继红就再也没有去过北京,这十几年来一直生活在这个小山村。
经过交谈后班主任认为,伍继红是因为自信心的缺失才会封闭在小山村。老师、同学们希望能鼓励她回归社会,让她重拾自信。
经过家人和老师同学的开导,伍继红也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其一直封闭自己还不如自动出击 ,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到工作上。一方面不但能改变家庭经济,还能提升自己。
他们找到了当地村委寻求帮助。根据伍继红自身的家庭实际情况,当地村委特别为伍继红一家制定了扶贫方案,首先要检查伍继红的身体健康问题。
随后,伍继红来到县城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她只是除了贫血外,精神上没有任何的问题,医生说伍继红之所以看起来像与正常人有异常是因为长期封闭造成的社交障碍。
事后伍继红也表示今后要慢慢学会与别人交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将5个孩子抚养教育。
伍继红事件被曝光网络后有好多网友指责伍继红白读这么多年的书了。我想说,这是心理疾.病造成的结果,她的承受打击的能力太脆弱,心中的理想和现实反差太大所致。她每一次的选择遭到失败后都把自己推向黑暗,不愿去面对现实,自暴自弃。
也可以看出她的丈夫对于娶到一个高学历的妻子后,却没能让妻子发光发亮,流陷为生育机器。没有相当的学历,双方的共同话题大部分在家庭孩子身上。门当户对真的很重要,它指的不只是家世上的门当户对,更多的是学历、经历、思想上的门当户对。
相信伍继红有信心,她一定会慢慢融入到这个社会,重新生活。
#你见证过哪些历史时刻#
1996年毕业,好容易从农村出来,分配了工作,没到2年,就下岗了[笑哭],这个历史性时刻真是无语的难忘[捂脸]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6年取消统一分配,其实仍然是科举制度的变量人才制度。那时,普通人好好念书,也能考好大学,毕业国家统一分配,也会有好的就业机会。
包产到户是一次再分配,说是调动了积极性,搞活了经济,
于是1984年粮食产量成为前后二十年的最高点,积极性迸发十二分足。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农民开始了搞副业和乡镇企业。把积累剩余全部投入到乡镇企业中,1987年,农村里的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就超过了农村暴涨起来的丰富多彩的农业产值,
1990年到1996年乡镇企业继续以40%的速度高速增长。
1996年到2001年,原乡镇企业,依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这一次,为了提高效率和真正成为有市场需求的经济,乡镇企业改制。速度比当年包产到户还要快。这一次是从包产到户的农民心甘情愿投入的乡镇企业,比包还彻底的转了,积极性应该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果不其然,2002年之后,全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外国投资持续世界第一。外贸增长持续突破,国民生产总值连续超越,最后接近美国77%,工业是美国1.5倍。
根据中金公司大数据统计,全国月收入超过2万的人只有70万人,
月收入在2万到5000千的只有7000万人,其他就是不足五千的,另据报道,全国月收入不足一千的人超过一半。
现在,依然想念小岗村那13户农民。有得就有舍。
#岳阳头条#岳阳记忆:岳阳市是何时开始全面推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
1992年,岳阳市全面启动住房制度改革,由房改办负责组织实施。1992~1994年,实行优惠价出售单位公房,购房干部职工49648 户,面积 349.8万平方米。1995年后,岳阳进入用成本价购房阶段。1996 年,岳阳市被列为全国安居工程试点城市。
1997年3月,枫树新村安居工程一期工程(24 栋、1100 套)竣工。枫树新村小区被建设部评为安居工程示范小区,国务委员李铁映到岳阳视察工作时,为该区题名(枫树新邨)。
1999 年,岳阳市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切断实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分配。但由于资金来源不畅,工作进展缓慢,市区仅有1320 人享受补贴 1040.5 万元。
1996~2000年,全市新建安居住宅小区14个,建安居住宅(含经济适用住房)16070 套、136.6万平方米,集资建房 3240 套、30.8 万平方米。2001~2005年,全市新建经济适用住房 160.63 万平方米。2008年,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7.3 万平方米。
2001 年,市政府出台《岳阳市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共争取国家、省级廉租住房货币补贴资金 7332 万元,市城区租赁补贴发放5200户,各县(市、区)全部发放到位,全市有12万户低收入家庭享受廉租房租赁货币补贴。2003~2008 年,全市共建廉租住房1375套、7.489 万平方米。
岳阳市全面实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有力的保证了广大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制度实行。让大多数老百姓享受到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红利。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