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退休金多少跟地域关系很大,首先是京沪两地其次是江浙一带,无论是公务员教师还是国企都是比其它省市要高出很多,举个例子吧,同样工作同样工龄都比东三省或中西部各省的退休金要高。
春节期间给老家的亲朋好友拜年,一个明显的感觉是,体力劳动者的收入这几年增长很快。
几个现象越来越明显:
在工地上搬砖干体力活的年轻人,到手工资每月一万多,兄弟两在工地打工一年,一年下来收入二三十万元;
京沪,很多寡居老人,年轻时身居要职,拿着高额退休金,在黄金地段住着宽敞的大房,子女在外飞黄腾达常年不归,父母长期卧床,饱受保姆虐待,晚景凄凉;
上海,请护工上门给家里老人洗澡一次,要花费五百多元。在北京,老人想入住高端养老公寓的单间,需要一次性预存二百万,然后按月扣款两万,否则别想住进去 ;
京沪深普通公务员和写字楼白领,每月到手工资也就一万多,全年下来不足二十万。
什么都涨,超市商场饭店物价全面上涨,全面通胀;
欧美发达国家的现状正加速在中国呈现:
体力劳动的价值迅速提升,未来还将持续提升,工资将超过写字楼普通白领和大学生,各行各业的收入日趋均等化,人口红利彻底消失。做投资的,对大量用工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要保持警惕;
收入平平的单身不婚族,一旦步入老年,晚年将面临孤独凄惨,住不起像样的养老公寓,请不起好的护工。陪伴你的,将是冷冰冰的机器人;
生个女儿吧,哪怕长大后没有考上名牌大学,没有出众的工资和收入,只要能在晚年给你悉心照料,你也是极少数的人生赢家。未来,一个有护理知识和技能金牌护工,她们的工资将超过绝大多数普通白领。
京沪深,未来最值钱的三样东西:一套好房,一个好的养老院,一个好闺女。
#春节#
公务员、国企工资永远高出私企一大截,但是平头小老百姓有多少能在这些地方工作。营商环境好像还是不够理想啊。
第一财经第一财经官方账号31省平均工资发布:京沪非私营单位超19万元
东北人有一句话相信几乎家家都说过,就是:只要孩子想念书。砸锅卖铁也供!这旮沓,主观意识上,确实重视教育,主要独生子女多,家长愿意付出。
虽然跟一线京沪比有差距,一年上百万供孩子上学肯定达不到,但相比挣的钱,教育支出比例就很高了。绝对占家庭支出的一半以上。很多家庭一家三口生活费(各种意义上的),都没有给孩子教育上花的多。
我们姐妹三个就是从东北考出来的,都是40多岁的中年人了,但都是大学毕业,当年父母就是这么说的,孩子只要能考上,父母再累也会供,还好小妹读本科和研究生时我和姐姐就工作了,父母的担子才算放下来,有付出也有回报,父母现在过得衣食无忧,很富足
1.当年几乎生育政策与观念深入人心
2.重男轻女的思想不严重,许多家庭头胎是个姑娘,就不打算要二胎了
3.收入普遍不高,养娃成本比重大
我家五个,我爸妈对我们都是这态度,只要念书书,别的都好说,我们姐妹三个都读到研究生,后来我爸爸还对我们放弃读博遗憾,但不是不供了,是我们受不了读博的苦……两个弟弟不怎样,一个重金学艺术,一个烂泥糊不上墙的也没放弃,我爸说,争不争气是你们的事,人各有志,但是不能在我这掉链子[捂脸]
东北人绝大多数都一个孩子,家家富养,精养,不重男轻女,个个有文化,有素质,那些在工厂做流水线工作,或者在工地搬砖,更或者在餐饮行业当服务员,服务生的人,是没有东北年青人的,他们大多数都去了大中城市,在央企,国企,或者考公务员,又或者当大夫,教师之类,总之,都有一份很好的工作
昨天朋友刘生咨询深圳楼市,说距离2015年的330已经7年了,最近很多人说深圳楼市马上上涨,现在是最好的入手时机。
楼市是否上涨,取决于很多因素,我觉得需要好好分析一下。
首先从全国大的形势来说,疫情进入第三年,防控难度加大,对经济影响加大,今年经济要保5.5,保就业,避免出现规模性贫困人口产生,这些都需要今年出台大量提振经济的措施出来,让楼市成交保持活跃会出大招,限购方面会和2015年差不多,估计除了京沪深和广州核心区,其他城市都会放开限购。限贷方面降低首付,降低利率,力度会超过2015年。楼市的基本政策是良好健康发展,房住不炒,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目前楼市冷清,不是炒房的问题了,而是买房的人大幅度下降,这很显然不是健康发展。所以今年楼市比去年活跃是必须的。
具体到深圳楼市,需要先观察一下,多看少动,深圳楼市的特殊之处在于面临十年未有的大变局,过去深圳调控楼市主要是需求端发力,通过加强限购把需求端抑制住。从去年开始深圳楼市不仅需求端发力限购更严格,而且供给端发力,新房供给量大幅度增加。去年出现了新房成交量大幅度高于二手房的现象。
过去几年,深圳一手房的成交量,2017年是2.5万套,2018年3万套,2019年3.84万套,2020年4.5万套,2021年5.2万套。2021年深圳新房难卖,不再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除了指导价的调控政策,一个根本原因是供给量大了,2021年是2017年成交量的2.1倍。而接下来的几年,一手商品房每年的供给量是平均7万套,是2017年的将近3倍,这个数字要引起充分重视。
深圳“十四五”要建设筹集89万套各类住房,其中商品房35万套,平均每年7万套,这个数字大约是过去多年平均商品房房供给量的1.8倍。除了商品房供给,大头是公共住房,供给量是54万套,大大超过了商品房数量,这个数字是以前公共住房的4倍以上。
除了楼市的供求关系,我们再看看深圳经济,楼市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深圳楼市2014年后大幅度跑赢京沪,原因很多,可产业发展,城市经济活跃是最大动力。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爆发成为过去十年发展最快的两大产业,深圳的华为和腾讯是其中的执牛耳者,带动深圳强悍表现。现在华为面临美帝制裁,业务出现了负增长,腾讯高速发展风光不再面临大量裁员。华为和腾讯是领头羊,他们后面是大批的合作公司和同一产业从业者。
深圳楼市最大的支撑者是华为腾讯等高科技员工,银行等其他大企业员工,体制内的公务员和教师,各行业小老板。如今,腾讯华为员工,公务员教师,小老板的收入都在下降。这个因素需要考虑。
今年毫无疑问是充满变局的一年,也是政策频出的一年,深圳楼市怎么走,需要多观察,多研究,发现机会及时入。你觉得深圳楼市如何走呢?
国网江苏电力公司2021年第二批录用人员名单,录用质量高的吓人
国家电网录用人员分为两批,第一批是省市和电气类,第二批是市县和非电气类。国网江苏电力公司2021年第二批共录用151人,较一批大幅度减少。
151人当中,男生89人,女生62人,男女比例1.44:1,相对较为均衡。江苏的高教实力仅次于京沪,是著名的高教大省,人才辈出,所以即使是电网第二批,录用质量依然很高,录用名单中,有北大2人,中科大1人,山大厦大武大各2人[赞]
当然录用人数最多的还是江苏高校:南京工程学院42人,东南大学2人,江苏大学6人,河海大学5人,南京理工4人[赞]
江苏电力公司录用质量为啥高的吓人?我理解,第一是江苏电力待遇普遍不错,市局拿到手普遍20多万,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才。第二是江苏电力较少存在举贤不避亲,当地公务员待遇比电力公司还高,经济发达就业渠道广,子弟不只有接班这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