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淡
真是闲的没事干了一觉泊
不敢走远,不敢外出,因为奥密克绒,很可能就在空气中。病毒来势汹汹,根本就没有给你任何准备的机会。
假如有个阳人,在不远处,打个哈欠或打个喷嚏,他喷射出的奥密克绒,就会在空气中漂移。如果我正好就在不远处走近,那就很有可能会中枪。
所以我尽量少出门,出门加强防护,减少被感染风险。
在家没事,于是,又开始整理物品。
当整理到一本相册时,里面的照片,又一次引起了回忆。
第一张是和父母,第二张是和舅舅,第三张是和平平,第四张是和东升,多数是自己小时候照的,最后一张是和儿子。其中有一张就不用介绍了,是我存留了近三十年的领带,那个年代特兴扎领带。
过去成长的点点滴滴,平时也没时间去想。只有看到当年的照片时,大脑才会启动开关,展现出过去的片片段段。

舅舅也是个老党员,他与我母亲、姨都是政府照顾烈属子女,分配的工作。
母亲和姨分配到厦门烈军属织毯厂,舅舅分配到厦门接插件厂。
舅舅很老实,工作认真,在厂里供销科负责外协工作,经常去河北沧州南皮的一个村(具体我记不清了),监管外加工的部件。因为国家提倡扶贫,让部分企业,把一些零部件让贫困的村镇加工厂做。
所以舅舅每个月要在河北南皮待个七八天。
有一年春节,舅舅厂里的领导来家慰问,问姥姥家里有什么需求,厂里可以帮助解决,(那个年代厂就像工人的家)并介绍舅舅工作上的事。领导说舅舅由于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起到了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被评为厂里优秀党员,准备报电子局,再参加局评比。领导说,舅舅负责去的那个村,村书记带领村干部来厂里送了表扬信。说舅舅像当年的老八路,并说舅舅为公不住招待所,不怕脏,住在老乡家里。说舅舅不怕累,一点架子也没有,不只帮助住宿的老乡家担水,砍柴,干农活,还帮助周围的老乡干。最让老乡感动的是,在老乡家吃住还给老乡钱。
领导说,舅舅出发的住宿费,饭费是都可以报销的,但舅舅从来不报,就连补助也不领,为厂里节约开支。
领导说,舅舅不只像当年的老八路,还是我们厂里全体党员的模范。
姥姥认真听着。
等厂领导说完,姥姥指着舅舅说:谢谢你们的关心,他这样做是对的,他和我那个大儿子一样,我那个大儿子当年就是个八路军。
是啊,他个年代像舅舅这样的人很多。
现在再看,已是物是人非了。
过去,人民群众一心为国家,为公家(所在企业)着想。
因为那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家(所在企业)就像人民的家一样。
如今变了,虽然生活好了,可人们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了。
过去的人早已仙逝。
现在的人改变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