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保山市高考成绩出炉,成为了社会较为关注的话题。2022年全市参加高考人数15369人,进入全省前50名6人,其中理科2人、文科4人;600分以上938人,比2021年增加337人。一本上线3018人,上线率为19.64%,比2021年增加3.21%;本科上线9633人,上线率为62.68%,比2021年增加12.40%,无论是高分群体人数还是最高分数均创保山市历史新高,特别是保山一中高考一本上线率达64.75%,比2021年提高11.71个百分点,开创了建校110周年以来的最好成绩;腾冲市在全省高考中前50名5人、前100名11人、前200名20人…进入全省前50名6人腾冲一中占5个,600分以上938人腾冲一中占335人,一本上线3018人腾冲占一半以上,保山教育还要看腾冲。
之前一直以为保山地区最好的高中是保山一中,后来看了一下去年高考的数据,发现最好的是腾冲一中。腾冲一中只是个县级中学,生源也只是面向县内,不像省内很多比较好的中学一样,全州选优,腾冲一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棒了。
【保山市科协开展“庆七一·喜迎二十大 ”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进一步加强市科协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7月1日,保山市科协开展“庆七一·喜迎二十大 ”主题党日活动。
围绕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主线,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集体过政治生日、专题学习、表彰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活动庆祝党的生日。活动增强了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奋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党员干部在党爱党的政治热诚,强化党员归属感和政治荣誉感。勉励党员不忘入党初心、牢记入党誓词,在坚定理想信念中,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工作,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发力点,铆足干劲、真抓实干,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职尽责,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优异的工作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保山市科协 杨亚妹)网页链接 #每日科普资讯# #云南#
#林检转播# #林检普法# 【行走在云岭大地】11月21日至25日,应云南省检察院邀请,25名住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前往“滇西明珠”——保山市,调研检察工作。调研组成员先后走进保山市检察院、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第十一中学、芒颜边境检查站、司莫拉佤族村、滇西抗战纪念馆等,零距离感受检察工作,检阅成绩、畅谈感受,为检察工作发展建言献策。网页链接
【行走在云岭大地】11月21日至25日,应云南省检察院邀请,25名住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前往“滇西明珠”——保山市,调研检察工作。调研组成员先后走进保山市检察院、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第十一中学、芒颜边境检查站、司莫拉佤族村、滇西抗战纪念馆等,零距离感受检察工作,检阅成绩、畅谈感受,为检察工作发展建言献策。网页链接
【保山市科协召开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
4月1日,保山市科协四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科协党组书记何昊文主持会议。市科协四届委员会全体委员,市直学协会、高校科协负责人,各县(市、区)科协领导及相关人员,科技工作者代表共80余人参加会议。
李汶娟对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在强化政治引领、服务大局、深化改革、科学普及推广、决策咨询、人才成长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努力把握新时代科协工作新要求,着力担当新时代科协工作新使命,紧扣“四服务”职责定位,服务科技工作者要有新突破、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要有新思路、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要有新举措、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要有新作为、科协组织建设要更加坚强有力,努力使科协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市科协主席蒋文超受第四届常委会委托,向全委会作题为《立足市情新内涵、融入发展新格局,为保山高质量跨越发展贡献科协力量》的工作报告,客观地总结2020年科协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安排部署2021年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关于科技创新、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上级科协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以推动科协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为主题,以加强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提升履行“四服务”职责水平为主线,在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上精准发力,在服务高质量跨越发展上汇聚力量。
会议补选何昊文、杜莉、黄正宽3位同志为市科协四届委员会常委。(保山市科协供稿 李定强)网页链接 #每日科普资讯# #云南#
【行走在云岭大地】11月21日至25日,应云南省检察院邀请,25名住滇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前往“滇西明珠”——保山市,调研检察工作。调研组成员先后走进保山市检察院、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第十一中学、芒颜边境检查站、司莫拉佤族村、滇西抗战纪念馆等,零距离感受检察工作,检阅成绩、畅谈感受,为检察工作发展建言献策。网页链接
传承军队好传统 拓展创业新途径
——记云南省模范退役军人吴仕平自主创业帮扶山区群众致富的事迹
(一)
云南省保山市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吴仕平,男,中共党员,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人,1973年10月出生,1992年12月入伍到保山公安边防支队服现役,历任战士、班长,运修所所长、副教导员、教导员,多次受到各级嘉奖、表彰,2010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2013年正营职中校警官转业到保山市,自主择业安置。
退役后,吴仕平怀揣青年时的梦想,在部队历练出的钢铁般的意志,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初心,迫不及待地开始在保山第二故乡经济社会平台就业发展。他先是在云南法制报保山记者站担任新闻记者,采访上至省市区级领导,下至普通百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报道乡村经济健康发展,勇敢与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弘扬社会正能量。2014年11月,他到隆阳区板桥镇采访得知,山区发展胡蜂产业可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于是他放下笔杆子,丢下花架子,扛起锄把子,一头扎进深山搞创业,主攻种养殖业。他这一干就是7年。这7年,吴仕平从一个退役军官蜕变成一个不是农民的农人,整天陷在地里,奔波在走访农户的途中。把绿军装穿到褪色,虽然军装褪色了,但是他退役不褪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帮扶山区群众发展种养殖业,把党旗插在脱贫攻坚土地上,让党旗飘扬在党员干部群众心中。
2019年,因吴仕平创业帮扶群众事迹突出,被授予“云南省模范退役军人”和“保山市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吴仕平如今已是“保山市蜂养殖协会”理事长;“保山市飞飞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保山市石头山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隆阳区吴仕平家庭农场”总经理;“西南魔芋种植专家工作站”负责人等“名衔”。
追寻吴仕平的从军历程和退役自主创业经历,他做到了戍边卫国挥洒热血青春献边防;退役创业不忘初心为民添福祉。他成为了广大退役军人队伍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退役军人创业标兵。
#2023新春庙会#
缴毒近74公斤!“鹰空”获评功勋犬
近日,云南保山边境管理支队芒颜边境检查站警犬“鹰空”,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评定为功勋犬。成为该支队转隶以来首只获此殊荣的警犬。目前,“鹰空”已累计协助民警查获毒品案件4起
缴毒73.86公斤。是名副其实的无言英雄。
“鹰空”是一只雌性马里努阿犬,2020年2月随警犬训导员。分配至芒颜边境检查站服役。
今天在新闻上看到“鹰空”英雄犬,和警犬训导员所做出来的成绩,为她们自豪和骄傲。使我特别兴奋,从小爱狗的我,只要是有狗的电视剧,我是一次不会落下的。
电影“神犬小七”一直没看够。里边的(人)犬物有步枪,小七,那个白狗后来牺牲了,叫什么了?想起来了,叫樱桃。
狗是人类的朋友,就是不会说话,什么都懂,人类应该当家人对待。我家养的狼狗大黑,我们起名字叫大洋,小名叫钢镚,可是我丈夫喜欢狗,又抱来一个小黑狗,取代了大黑的小名“钢镚”。
一叫钢镚,大黑乐颠颠的跑出来听你召唤。可是看到好吃的给了小钢镚它蔫头巴脑的回窝里了,我特别心疼它又特意找点好吃的给大钢镚。
电视剧小七那里的那些狗真勇猛,不惧生死救主人,救助人,冲锋枪林弹雨的那股劲,看了真叫人掉眼泪。
它护佑主人胜似父母。说句不好听的话,每位训犬员如果自己的狗受伤了,或是死亡,胜似想念父母那样悲伤。
这部电影应该在增加拍摄续演,叫父老乡亲一饱眼福。为“神犬小七”这部电视剧的人、犬、演员,还有导演加油喝彩。希望你们在加油,增加续集“神犬小七。”
缉毒英雄陈新民:卧底50多次从未失手,最后却遭毒贩最恶毒的报复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多山地和森林,是我国通往缅甸的重要通道,它的西南就是著名的缅甸金三角,被誉为全球毒品的集中地,很多吸毒贩毒人员隐藏其中,要想一一抓获,并非易事。
正是在这里,陈新民加入了缉毒队伍,成为一名正式的缉毒警。缉毒警有两种,一种是公开的,另一种是隐秘的,就是卧底。陈新民选择了卧底。
第一次当卧底,他心里很紧张,生怕被毒贩识破,但很快他就调整了状态。在一次交易中,毒贩拿完钱准备离开,为了拖延时间迎接大部队的到来,他故意点燃毒品,与毒贩斡旋,最终成功抓获贩毒团伙。此后,他的卧底经验愈加丰富。
1989年8月,陈新民与缉毒大队里应外合,破获了一个特大走私贩毒案,凭借他的机智和勇敢,当场缴获毒品4000多克,手榴弹1枚,可谓功勋卓著。
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屡建奇功,以毒贩身份为总部传递出大量有用信息,为成功破获大案要案做出巨大的贡献。
1991年,陈新民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民警”,公安部授予他“二级英模”称号,他的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头版,人们称他为云南“缉毒英雄”。
1993年,一个毒贩认出了他,随后他急中生智,躲进卫生间,后来一名线人为他洗脱了嫌疑,转危为安。在几十次的卧底行动中,陈新民一次都未曾失手,可见他的老练和镇静。
由于抓的毒贩太多,毒贩家属和其他贩毒团伙对他恨之入骨,甚至有大毒枭悬赏200万要他的人头。他的家人也受到威胁,妻子和女儿从来不敢单独外出。为了报复他,毒贩们抓住他的外甥,强行注射毒品,导致他外甥染上毒瘾,他姐姐因为此事一直恨他。但面对这些,陈新民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继续战斗。
1995年,陈新民升任云南保山市公安局副局长,全面接管当地的缉毒工作。他做人刚正不阿,不接受送礼,定期带领群众增加防毒意识,受到保山地区广大人民的支持和爱戴,由于成绩显著,多次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
2017年,陈新民光荣退休。从警35年,在他的带领下共破获贩毒案300多起,抓获毒贩600多人,缴获毒品400多公斤,以及手枪子弹、大量的赃款赃物。
回想自己做过的事,他觉得很有意义,站在国旗下,他对得住自己的一身警服。尽管毒贩们骂他,恨他,但在一次记者采访中,他说如果让他重新选择的话,他依然要做一名缉毒警察,因为当他第一次见到吸毒者的眼神和被毒品害得破碎的家庭,他的命运就与缉毒绑到了一起。
中国每年都有缉毒警员因公殉职,他们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面对生死考验,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在民众前面。有些缉毒警,即便死后也没人知道,因为墓碑不能留名,家人不能祭拜,这种无名英雄永远值得我们敬重。
中国的缉毒事业离不开缉毒警,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奉献,才成就了无数家庭的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