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篇关于北京某大互联网公司中层领导被辞退的文章,感慨颇深.
现在的大环境下,小的企业倒闭屡见不鲜,一些大型的不景气的公司裁员也已经成了很普遍的现象.
中层领导,如果被裁了,其实挺可悲的.
作为中层人员,虽然大多数人都在基层前线打拼过,曾经的业务能力肯定不错,但中层人员做的时间长了,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业务能力肯定生疏,跟不上新技术的步伐.
所以一旦被裁了,又找不到合适的中层岗位工作,要杀回去基层拼杀,可真的太难了,毕竟业务能力已经比新人差或者跟新人相当,而对薪资要求一般却比新人高.要是谁当老板,也会优先选个新人吧,毕竟新人更有进步空间,更有可塑性,顾虑也更少,中层人员一般都已成家立室,要顾及家庭.
面对残酷的大环境,奉劝作为中层领导的,也要适时进行学习,保持当基层人员时的业务能力与技术,要做好中层的工作,也要让自己与时俱进,保持竞争力,以便不时之需,避免身陷困境!
本人观察,民营企业圈子已经明显出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互联网的自由市场已经通过种种手段使基层员工对企业甚至中层彻底没有对抗的工具,沦为“受剥削阶级”。是法律不够完善吗,社会主义国家的法治社会,民营企业内部竟然出现了“奴隶阶级”。这种民营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到底钻了法律和监管的多少空子?怎么做到的把政治身份平等的人民变成了“奴隶”,无法无天?目前互联网基层的确是如下情况:1.无人身自由。A. 本人在唯品会工作期间屡次出现在非工作时间或病假时间段被强迫上线工作的情况,并且拒绝的话主管以“工作态度不好”进行辞退。B. 公司强行辞退,不需要理由。“优化”全行业合理化,大量违法辞退从不影响公司征信。2.劳动与收入没有明码标价,付出和收入无法合理衡量严格对等,打工收入成了“打赏”。工作无法合理量化,付出收益是否平衡看中层心情,无法维权。相信没有一个基层员工对绩效和年终是满意的,没有一个基层员工对绩效和年终有权做出影响。这个说了都多余。3.合作失败,将员工“迫害致死”。通过hr的各种踩法律红线的手段,导致员工无法再就业。 4.没有人权。Hr和管理岗对员工日常提无理要求,并通过辱骂诋毁恐吓的方式,展开说都多余了。自由市场,实现买卖自由,雇佣关系自由。目前互联网民营企业钻了什么空子导致员工对工作几乎失去了选择的自由?钻空子靠什么手段,没几个:1.招聘员工数量远高于公司业务所需的员工。弱化单个基层员工的价值。单个员工因不满突然跑路或突然被违法辞退,几乎不影响公司业务运作。2.设置就业限制,就业歧视。行业设置就业限制,要求无频繁跳槽和无空窗的就业限制,让员工离职后无法再就业,让员工受虐待也无法选择离职。3.设置hr人际网络,窃取传播隐私,到处寻衅滋事,影响员工职业形象。4.乱七八糟的“企业文化“,搞情感绑架,把雇佣关系本质胡乱扭曲,让员工想不清胡自己和老板之间的关系,”巨婴“严重。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楼主普通本科环境专业,却能成为动力电池行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月薪也从2000元涨至年薪40万元,这个人虽然出身普通,却进入了新能源这个火爆的行业,而动力电池又是新能源的风口产业,可谓是吃到了行业发展的红利。
现在动力电池行业随着电动车的推广应用而供不应求,有时候整车厂也需要看电池供应商的脸色办事,电池在整车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了。
短短几年风口已经从房地产到了互联网,现在又从互联网到了新能源,据我的观察,动力电池再火个十年没问题,你有做好进入这个行业的准备吗?
下一个风口到底在哪里?你看准了吗?
#郑州头条#
#新能源#
#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