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需要很多钱吗?
从2015年开始旅行至今,去过很多地方,花了多少钱从来没有计算过。
我举这次海南旅居所用的费用,做一个介绍:
我们四个朋友,住在海南海花岛,一个月的房费是1000(正常一个月要1500元,因我一次交了三个月的房费,房主按1000一个月给我算的),每个人平均250元。
吃饭是自己做,没有具体统计,每个人500元应该够了,包括每天的海鲜和水果。
剩下就是在海南范围旅行,坐公交车、动车、拼车,也花不了多少钱。
外出住宿,每天每个人几十元。
只要您的退休工资在2000元,就够旅行所用。
如果是我个人去旅居,还会做点事,退休工资都不用。
所以,大家有时间、有精力就出来旅行吧!
有需要帮助的朋友,在下面留言,我会有问必答。
图片旅行地分别为:海南海花岛、贵州黄果树、遵义、哈尔滨、西安、香港、泰国清迈、泰国沙美岛、厦门鼓浪屿。
@日丽姐 @浦东小囡
2月6日,“新西兰首发团每人26000元1分钟售罄”,冲上了热搜榜!说实话,2023年春节,去三亚或者西双版纳玩几天,花了3-5万块钱的冤大头,多得很啊!春节假期,西双版纳的经济型酒店,普遍卖到1500-2500块钱一晚上,丽江大理的酒店宾馆民宿,不少涨价8倍……如果一个成都人,川A大军,春节假期去了西昌+丽江+攀枝花+昆明+西双版纳……恐怕,至少花3万块钱吧?!
春节假期,海南岛的三亚市的海棠湾的五星级酒店,一晚上大概4000-6000块钱……加上吃海鲜的费用和机票费用……1对情侣,春节在海南玩5-6天……恐怕,总消费也超过3万吧?!
当然,新西兰,最近转变策略,打算向不丹学习,主要接待高端游客……这个26000元一个人的新西兰旅游团,应该处处都是享受的高端待遇……这个钱,应该是非常值得的!
比起西双版纳,50块钱的普通招待所级别的小旅馆,春节假期也要涨价到1000块钱一晚上来说……
应该说,新西兰的这个26000元1个人的旅行团,比春节去云南西双版纳,值得太多了!
最后,悄悄告诉大家……很多人说三亚的性价比不如泰国,其实是对比的五星级酒店和高端旅行高端项目的性价比……如果是穷游,三亚还是比泰国便宜很多!
是真的!穷游,还是三亚更便宜!
国内,穷人,只能去三亚……不能去广西北海涠洲岛,不能去福建厦门鼓浪屿……
穷人,也去不了广西防城港钦州……因为这里,没有火车直达,没有廉价机票直达……当然,川渝两地的穷人,可以自驾车去广西防城港钦州……如果不自驾车的话,防城港和钦州,也是不适合穷人去穷游的!
唯有三亚市,火车站就在三亚市市中心,三亚市市中心,有比较实惠的酒店和餐馆,三亚市市中心就有三亚湾和大东海……而且,即便你住不起海棠湾,也有很便宜的大巴车去海棠湾,看看风高浪急……
是的,穷人,还是坐火车到海南岛,或者,坐淡季的廉价航班到海南岛……最省钱!
广西北海,不适合穷人!
噢,最后,再悄悄告诉大家,穷人,就要在广东湛江吃海鲜……湛江有火车站……火车最便宜!
湛江的海鲜……#光线摄影学院曾兰老师#
商务舱感悟————人生而不平等
今天下午,乘坐飞机从桂林飞回厦门。办理登机牌时,被告知经济舱已经满员,只能调到商务舱。但只是座位调整,待遇不调整。
登上飞机,第一次坐在商务舱座位上,空姐马上过来嘘寒问暖,先送来一双拖鞋,又送来一瓶格桑泉和一小包湿纸巾,然后再端来一杯橙汁,深切感受到商务舱的待遇。
相比经济舱,商务舱的座位宽敞多了,后背有个靠枕,中间的扶手比经济舱大多了。空姐还问道,这里空调比较冷,您需不需要毛毯?飞机上空后,空姐又过来问道,先生要不要喝点什么?等下还有正餐。然后在的小桌板上铺了一条洁白的桌布,又端上一杯红茶。我旁边是一个小女孩子,前面有个小男孩。
我不由得感慨,人生而不平等啊!
生在富贵之家的孩子,坐飞机都是商务舱;
生在普通之家的孩子,坐飞机感觉就是享受,哪分得清经济舱还是商务舱?
我直到三十三岁才第一次坐上飞机,这二十一年来一直坐经济舱,这几年虽然买得起商务舱的票,却总是舍不得花。
看着旁边和前面两个小孩子,我好羡慕。
曾经听某个朋友的妻子说,他们结婚时曾经到某地旅游,这辈子值了。
曾经的高中同学,因为舅舅是印尼富豪,大学毕业时,就留学澳大利亚。他的哥哥,因为初中没毕业,被他舅舅安排在鼓浪屿看管别墅当管家,住别墅还可以领工资。回想小时候和他哥哥一起逃学,一起看小人书,一起上树掏鸟窝,一起下河游泳摸鱼。假如我和他一样不读书,我的下场是什么?
幸亏我喜欢读书,即便师范毕业当老师,我也一直坚持读书,否则,我连看别墅的资格都没有。
有人一出生就在山顶,
有人一出生就在半山腰,
而我这种草根,出生在山脚下,想向上爬,必须自己披荆斩棘,奋力前行。
感恩爸妈给我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永不放弃的意志,让我能够向上攀登,也让我的孩子,不再像我一样一出生就只能在山脚下,还要自己努力奋斗向上爬,才能看到别人的背影。
商业阶层的观念——人天生就不平等
今天下午,我从桂林飞回厦门。当我办理登机手续时,有人告诉我经济舱已经满了,我只能转商务舱。但只有座椅被调整,治疗没有调整。
登机后,第一次坐在公务舱座位上,空姐立即前来求助,先是带了一双拖鞋,然后是一瓶格桑泉和一小袋湿纸巾,然后带了一杯橙汁,深切感受到公务舱的待遇。
与经济舱相比,商务舱的座位要宽敞得多,背部有一个枕头,中间的扶手比经济舱大得多。空姐还问:“这里的空调很冷,你需要毯子吗?”?飞机起飞后,空姐又过来问:“先生,您想喝点什么吗?”?晚些时候有晚饭。然后在小桌上铺一块白色桌布,端上一杯红茶。在我旁边是一个小女孩,在我前面是一个小男孩。
我忍不住觉得生活是不平等的!
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坐商务舱;
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喜欢飞行。我们如何区分经济舱和公务舱?
我直到33岁才第一次上飞机。我坐经济舱已经21年了。虽然这些年我买得起商务舱的票,但我总是不愿意花。
看着我身边和面前的两个孩子,我真羡慕他们。
我曾经听一个朋友的妻子说,他们结婚时去了一个地方,这是值得他们一生。
一名前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在澳大利亚学习,因为他的叔叔是印尼亿万富翁。他的弟弟没有初中毕业,被叔叔安排在鼓浪屿的别墅当管家,住在别墅里也可以领工资。记得小时候,我和哥哥逃学,一起看漫画书,一起上树挖鸟巢,一起在河里游泳钓鱼。如果我不像他那样读书,我会怎么样?
幸运的是,我喜欢阅读。即使我从师范毕业成为一名教师,我也一直坚持阅读。否则,我连看别墅的资格都没有。
有人出生在山顶上,
有人出生在山坡上,
而我,一个草根,出生在山脚下。如果我想爬上去,我必须自己穿过荆棘,努力前进。
我感谢父母给了我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永远不会放弃,这样我才能爬上去,我的孩子也不能再像我一样出生了。他们必须努力爬到山脚下,这样他们才能看到别人的背影。
#人生# #努力生活#
他在厦门一家五星级酒店担任部门经理十年后辞职了,辞职的原因不是工资低,也不是没有发展前景,更不是酒店倒闭,而是去圆了他儿时的梦想。
他是我的一个学生,路上偶遇他时告知我的。他说,他小学阶段在鼓浪屿读书,从小弹钢琴,听着钢琴声长大的。
初中时期还偶尔弹弹钢琴,高中阶段就没再摸过钢琴了。他的高中文化成绩并不理想,在省级重点学校里,他的成绩基本是垫底了。
那时曾经鼓励他去报考艺术类学校,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没有选择走这一条路。
高考后,他上了一所普通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也如愿在厦门找到工作,据说一路顺利,工资还不低。
他说从上大学起,不管做什么,总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前年终于下定决心离职备考,去年顺利考上了海南省的一所音乐学校。
他让我想起《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德,当大家埋头捡六便士的时候,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可喜的是他还未婚,醒悟得正是时候。#分享我的今日感悟#
大家好,我是@无微阁,爱看书,爱追剧,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中国最“慵懒”的4个城市,去了就不想离
开!大家认为是这四个城市吗?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城市里生活的年轻人,奋斗打拼,早出晚归,熬夜工作,经常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能够停下来睡一个好觉对于他们来说都已经很满足了。如今加上房价高,工资低,让很多的年轻人士也越来越焦虑,生活也越来越单调,三点一线,周而复始。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是如此,在中国也有一些非常“慵懒”的城市,过得舒舒服服,很多人都想去!
成都是一个节奏很慢的城市,一首《成都》带火了这座城市,使得旅游业一时之间大增,这座城市也正如歌词中所唱的那样,没事,就在街头走一走。去过成都的人都知道,这里的生活节奏非常慢,当地人都是在慢慢享受生活,他们每天悠闲自在,不是喝茶就是打麻将,整日里都是散发着一种悠哉美妙的气质,生活质量真的是“巴适得很”
厦门是一座非常热门的旅游城市,特别是鼓浪屿,小清新的气质和悠闲自乐的氛围也是吸引游客最重要的因素。这座城市的标签多数“小清新”“文艺”“小资生活”,正好击中了当代年轻人最敏感的地方,因为厦门更悠闲自得,这里更适合安居,更适合生活。
丽江最近几年商业化比较严重,但是生活节奏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还是很缓慢的。住宿超发达,推荐住客栈,旺季最好提前预定,四方街核心位置不要考虑,酒吧太多太吵。旅行社的购物点超多,应慎重选择。
拉萨一直是众多旅行者心中的圣地,很多人说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拉塞。但拉萨的魅力,不在于浮光掠影的路过,你需要在这里停下脚步,才知道它的美好。在拉萨,时间仿佛突然就慢了下来,你会发觉,一天中竟然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用来边晒太阳边发呆,彻底放松心情。许多想在西藏寻找人生转机和变局的人都来到了这里;也有许多人从拉萨回去后就辞职了,重新返回这里。
1983年4月22日,年近八十的林巧稚躺在病床上昏睡不醒,但是眉头紧皱,嘴里还时不时急促地说着:“产钳!快拿产钳来!”
过了一会儿,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好似松了一口气。脸上还带着微笑,低声说:“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三个,真好!”
在梦中接生了三个孩子后,林巧稚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她的一生中,接生了太多的孩子,每一次接生都很用心。
她从事妇产科数十年,始终记得自己的初心:让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平安,让天下的孩子都聪明健康。
通过她多年的努力,将中国的婴儿死亡率降低了300%。
林巧稚于1901年12月23日,在福建省鼓浪屿出生。
1921年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192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被评为协和医院的妇产科大夫。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林巧稚不仅医术高超,而且还有一颗医者的仁心。
林巧稚先后去往英国和美国学习妇产科知识,除了老师上课和实验室工作的时间,她的身影最常出现的地方是图书馆。
即便是中午饿了,她也不想离开,只吃一片面包充饥即可。
经过长年累月的刻苦学习,林巧稚的妇产科知识突飞猛进。
1940年,林巧稚被美国方面聘请为“自然科学荣誉委员会”委员。
但是她没有在美国停留多久,在学成后,她毅然决定回国。
回国后不久,成为了中国籍第一位女妇产科主任。
她出门时不仅会带装有接生工具的药箱,还会备上一些钱,在遇到为穷困的家庭接生时,她还会伸出援手,给出经济上的帮助。
根据协和医院的医生回忆,曾看到林巧稚掏出几十块钱给一位贫穷的妇女,嘱咐这个妇女去买营养品。
而那时林巧稚的工资也就三百块钱,但这样的事情林巧稚常做。
1942年,在北京东堂子胡同开办私人诊所,看到有一些比较贫苦的家庭来就医,就想为他们减轻负担。
林巧稚想了很多办法去减轻这些病人的负担,比如:她主动降低挂号费,对贫困患者的医疗费进行减免。
1962年,因为一位孕妇给林巧稚写信说了自己的情况,想要求助于林巧稚。
看到信后,林巧稚立马接手了这名孕妇,在孕妇分娩时,林巧稚也是用尽毕生所学,尽心竭力接生。
那时她的心中就一个念头:母亲平安,孩子健康!
在分娩后,发现孩子有溶血症,林巧稚又投身到拯救孩子的战场中。
好在,经过七天七夜的努力,成功将这个有溶血症的新生儿抢救了回来。
林巧稚一生中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事情,她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平安交到父母手中。
朱德的夫人康克清曾这样评价林巧稚:
“她看病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论病人是高级干部还是贫苦农民,她都同样认真,同样负责,她是看病,不是人。”
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才真的是吾辈楷模!
1978年,一生都在医学界奋斗的林巧稚病倒了,在确诊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和脑血栓后,她也没停止对妇产科医学知识的贡献。
她躺在病床上,写下了五十万字的《妇科肿瘤学》,这本著作耗时五年。
在生病期间,除了写作,她还会去妇产科工作,虽然此时她已经不是住院医生了,但是只要有病人,她就会守护在最前线。
1983年4月22日,林巧稚在协和医院去世,留下的遗嘱里提了三个要求:
1、将自己的三万块钱存款捐给医院托儿所
2、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院做研究
3、最后的骨灰撒在故乡鼓浪屿
林巧稚的一生中,取得了妇产科很多研究成果。
比如在盆腔炎症、新生儿溶血症、妇科肿瘤等方面,她都有着很突出的贡献。
她不仅是“万婴之母”,更是我国现代妇产科奠基人。
虽然林巧稚医生离开了,但是她的精神在医学界仍会代代相承!
#历史# #人物# #医生# #关于医生的医德,你怎么看#
之前去了趟厦门,发现厦门有3个奇怪的地方:
1.厦门房价高得非常奇葩
厦门本地的平均工资水平非常低,排不进全国前十,但是厦门的房价却排到了全国前五。一般来说,房价和当地工资是有很大关联的,当地高收入的工作多了,就会有很多人抢着买房。但是厦门的房价不是由打工人抬起来的,而是因为愿意开发房地产的地实在是太少,虽然还有很多地可以用,但就是不能建房子。
2.厦门空气很好
厦门的空气质量经常排到全国前5,不少人经常把厦门和三亚作为洗肺的首选。而且厦门基本没有高温和寒冬,温度比较适宜。当南方地区要么高温暴晒,要么梅雨季节的时候,厦门一直是20多度的晴天。
3.厦门人很嫌弃鼓浪屿
有个出租车小哥直话直说:“那是傻子才会去的地方。”他眼神里透露出一股“又有人被杀猪了”的无奈。以前鼓浪屿还没有开发那么多,很多人都喜欢上鼓浪屿闲逛、探亲,但是这十几年鼓浪屿被过度开发了,游客太多,商店太多,到处都是垃圾,很多人都从鼓浪屿搬出来了。只不过作为外地人,来鼓浪屿打个卡也无可厚非。
在外地知道厦门的人很多,不知道福州的大有人在,在知道的人里面还有一大部分人以为厦门是省会。其实不管厦门还是福州都是二线城市。不过福州是日子的城市,福州人是不在乎这些的。
说到福州,把厦门拉过来比较那是必须的,这就好像谈美国不带中国、谈日本不带韩国、谈德国不带法国一样,会显得比较的无趣。福建人大学毕业之后如果回省内就业都将面临一个命运抉择,去福州还是去厦门?如果他是福州人,十有八九就是回福州,即使是在北上广深上学的福州人,你说恋家也好,说小脚思想也好,反正福州人是老喜欢福州了。
那么非福州的福建人会选择哪里呢。可能多数人都会觉得肯定会选择厦门的啦,毕竟厦门有大名鼎鼎的鼓浪屿;密密麻麻的文艺小资咖啡馆;1:1复刻千与千寻海上列车的地铁1号线;就连迎面吹来的咸腥海风都自带浪漫自由的气息......
错!
这样想的估计都是外地游客。就我接触的亲戚朋友同事,他们最后百分之八十都选择了福州。福州才是福建真正的王者。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选择什么地方生存发展,无非就考虑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需求。从精神层面来说,福州和厦门作为二线城市的差别不大,或者说其实中国现在同样规模的城市都差不多。大家的精神娱乐无非刷手机、看电影、吃吃喝喝、听个音乐会、看个话剧什么的。这些东西在二线城市里不说好坏,大家都有。所以不管你住福州还是厦门都可以享受到,没什么大差别。可能有人会说厦门的旅游景点更多更美,但是作为常住人员谁会去注意这些,何况福州现在的公园建设和绿化可不比厦门差,特别是因为有大榕树,我个人感觉福州还更好。
物质方面,厦门的平均工资8772,福州是7793。厦门看起来比福州要高一点,但是比下房价,厦门可比福州高了一大截。在福州买房要不吃不喝大半辈子,在厦门买房要不吃不喝一辈子。厦门多的那么几百块工资不顶什么用,而且厦门的工作机会也不见的比福州多多少。所以对福州的本地年轻人肯定是没有什么吸引力,要打拼不如出国。对其它福建人来说,厦门性价比也不高。这几年厦门人口减少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原因。
另外住在福州还有一些厦门没有的便利性,比如发达的线上超市购物、星罗棋布的线下超市和便利店、到处都是的购物中心和餐厅、便宜的公交车。更重要的,虽然钱少点,但是不流行996福报。其实厦门出了岛差异真有点大,而福州每个区起码都还看的过去。
#福州头条# #福州# #福州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