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居然与岳飞是师兄弟。
武松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的家乡在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就是他的师父,后来有传说武松去过少林寺学习武艺,其实与周侗有关,周侗的武艺就是学自于少林,鼎鼎有名的武林高手少林派武师谭工芳就是周侗的师父。周侗收了五个弟子,个个都在青史留名,而且有三个上了梁山:大弟子是玉麒麟卢俊义,二弟子是豹子头林冲,三弟子是史文恭,四弟子就是关门弟子岳飞。
武松是周侗的半个弟子,他意外遇到了周侗,深为他的武艺折服,就要跟他学艺,周侗也感佩武松是条好汉,就传了他滚龙刀和玉环步绝技。不过武松毕竟有公务在身,只待了一个月就告别了,周侗当时看出了武松好勇斗狠,就做了保留,只把滚龙刀的最后一招“猿猴坠枝”传给了他。此后,武松再也没遇到周侗,但他把滚龙刀法融入自己的雪花双刀之中,使他的双刀达到天下无敌的程度。
因为武松毕竟与周侗学的时间太短了,后来在斗杀西门庆,拳打蒋门神时都因拳术不足曾吃亏,如果武松能跟着周侗学上几年,估计可以成为天下第一高手。
在周侗的弟子中,论武功和成就,岳飞首推第一,他不仅因为抗金千古留名,还传下了心意六合拳和六合大枪。不知道武松见没见过岳飞,但可以知道,武松遇见周侗时,周侗尚年轻,那时候还没有收岳飞人弟子,岳飞是周侗晚年收下的弟子,此时周侗的年纪虽然大了,但武艺却是造诣最高的时候。而岳飞可以说尽得周侗所传。当然,岳飞见了武松还得叫了一口大师哥。
长白山西边有座夫人墓,北齐孝昭帝时,搜罗天下贤才,清河崔罗什,弱冠之年就有美名,应征召到州,晚上路过这里。忽然看见一座宅第,朱红大门,白色影壁,院内楼台鳞次栉比。不一会儿,有一个青衣人走出来,对罗什说:‘女郎要见崔郎。"罗什恍恍惚惚就下了马,进入两重门,里面有一个青衣人迎面问候,在前引路。罗什说:“旅程奔波之中,突然承蒙召唤,平素既无交流,不宜再往里走。”青衣人说:“女郎是平陵刘府君的妻子,侍中吴质的女儿。刘府君先已离去,所以她想见您。”罗什就继续前行,进入室内坐下。那位女郎在门东边站着,和罗什寒暄。里面有两位婢女手持蜡烛,女郎唤来其中一人,吩咐取来一个玉夹膝放在罗什面前。罗什素有才华,擅长吟诗,虽然怀疑女郎不是人,倒也喜欢她的美貌。女郎说:“刚才见到崔郎在庭前树下休息,很欣赏您的吟啸,所以想见见您。”罗什就问:“魏文帝给令尊的书信,称呼令尊为元城令,有这回事吗?”女郎说:“家父做元城令的时候,正是我出生的那年。”罗什就和她谈论汉魏时事,和曹魏的历史全都相符,有很多话,不能一一记录下来。罗什说:“尊夫刘氏的名讳是什么?”女郎说:“先夫是刘孔才的第二个儿子,名瑶,字仲璋。不久前有罪被抓,一去不回了。”罗什于是起身告辞,女郎说:“十年以后,会和您重逢。”罗什就把玳瑁簪留作纪念,女郎取下手指上的玉环赠给罗什。罗什跨上马前行几十步,回头一看,只见一座大坟。罗什到了历城,心想这事很不吉利,就请和尚做道场,把女郎送的玉环布施给僧人。天统末年,罗什公务缠身,在垣冢负责修筑河堤,在帐中和厦门奚叔布谈起这件事,流着泪说:“今年正好是第十年,不知这事会如何了结?”罗什在园里吃杏子,忽然看到一个人,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向您通报女郎的消息。”不一会儿就离开了。罗什一个杏子没吃完就死了。罗什当郡功曹十二年,州府里很看重他,现在他死了,众人无不伤感叹惋。
752年,唐玄宗一把抱住虢国夫人,虢国夫人心口不一道:“若被玉环知道了,臣妾无法做人!”唐玄宗喘着粗气说:“朕能给玉环的,自然也能给你。”
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姐姐,与唐玄宗也有一段浓厚的感情史。
而关于虢国夫人和唐玄宗的感情,还得从杨玉环得宠说起。
杨玉环深受唐玄宗的喜爱,那她的家人也自然得到垂青,而她的姐姐虢国夫人就是其一。
虢国夫人明眸皓齿、天生丽质,甚至比妹妹还多几分姿色,才十几岁,就有不少人家来为她说亲。
后来,在家人的安排下,她嫁给了一位姓裴的人,怎奈运气不好,婚后没多久,她的丈夫就去世了,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但虢国夫人可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虽然没了丈夫,但依然很重视自己的容貌,希望将来能有个咸鱼翻身的机会。
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后,虢国夫人也跟着沾了光,而她“虢国夫人”的称号也是这个时候被唐玄宗赐予的。
好不容易的机会,虢国夫人自然不会放弃,心想:如果没有妹妹那样的地位,在宫中有谁会看得起?
于是,虢国夫人开始广撒网,不仅对宫里的将士眉来眼去,甚至还找机会还对唐玄宗暗送秋波,毫不避讳。
由于大妹妹几岁,所以虢国夫人除了漂亮,还比妹妹多了几分“魅”,而唐玄宗也常常被眼前的这位美人惊的目瞪口呆。
俗话说:女人心,海底针。一开始,虢国夫人只是试探,久而久之,她发现唐玄宗也是个爱美色之人,于是干脆为他送了个“大礼”。
一天,虢国夫人要求和妹妹一起面见皇上,当唐玄宗近距离看到虢国夫人时,顿时惊为天人,但碍于杨玉环在身边,他也不好表露出来。
经过一番谈论后,杨玉环因公务离开。而此时的唐玄宗再也按捺不住躁动的心,他急忙呵退下人,一把就将虢国夫人搂在怀里。
虢国夫人暗暗窃喜:上钩了。但深知男人心的她只是象征性的挣扎了几下,随后便心口不一道:“皇上,若被玉环知道了,臣妾无法做人!”
唐玄宗紧紧抱着虢国夫人,闻着她身上散发的香气,喘着粗气说:“朕能给玉环的,自然也能给你。”
从此,两人的暗昧成了公开的秘密,即使是杨玉环知道了,但碍于自己的地位,也只能装作若无其事。
此后,虢国夫人经常出入皇宫,和唐玄宗共享天伦之乐,两人甚至还一起到华清池共浴。
常言道,人一得势,就势必助长嚣张气焰,而虢国夫人就是这样一个人。
由轻佻成性,即使有了唐玄宗的垂青,虢国夫人也不满足,竟然和自己的堂兄杨国忠搞在一起,同骑一匹马招摇过市,毫不避讳。
不仅如此,虢国夫人还目中无人,甚至不把皇上的公主放在眼里。
一次,虢国夫人骑马进宫面见皇上,不料在西市门碰上了广宁公主,当路过窄窄的市门时,两人刚好碰头,互不相让。
虢国夫人见公主没有退后的意思,就用马鞭抽打公主和她的马夫,导致公主受惊坠马。
堂堂的公主,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委屈,她哭诉着去找父皇,希望父皇能严惩虢国夫人。不料,平时生怕女儿受委屈的唐玄宗这次却偏了心,只是惩罚了一下马夫就草草了事了。
只此一事,虢国夫人看到了自己在唐玄宗心中的地位,嚣张气焰更是强盛。
然而,虢国夫人虽然在唐玄宗那里获得了很高的地位,但这一切也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摔入谷底。
755年,安禄山大兵压境,连破数城,一直打到长安。唐玄宗大惊,带着家眷妃子们仓皇出逃,走到马嵬坡时,杨国忠被杀,而唐玄宗也迫于压力,不得不赐杨玉环三尺白绫。
虢国夫人得知后,觉得自己也难逃其咎,于是带着子女就先跑了。可是,没多久就被官兵追上,虢国夫人无奈先杀掉自己的孩子,然后拔剑自刎。
不料,官兵及时赶上,虢国夫人捡回了一条命,但她接下来的遭遇更是痛不欲生。
被抓紧监牢以后,虢国夫人脖子的血逐渐凝固,形成凝血块。
奄奄一息的虢国夫人,茶水不进,呼吸困难,还不到一天就伴随着微弱的呼吸声窒息而死。
@沐言文史
虢国夫人天生貌美,又得皇上的万般宠爱,但却因此养成了轻佻成性、蛮横无理的习惯,已至招来祸端。
不断的受宠,助长了虢国夫人的野心,而她也渐渐迷失了自己。
月满则亏。虢国夫人在地位达到顶 峰时,却不懂得收敛,最终使自己的人生直坠谷底。
魏征曾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一个人也只有低调的行事,才能使得万年船。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参考:《旧唐书》
横看成岭侧成峰,“酒色财气”各不同
酒色财气,是我们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
这四个字连在一起,还有一段发展历史,最早把酒色联系在一起的,还是司马迁的《史记》里,说刘邦“好酒及色”。
把“酒色”后面又加一个“财”的,是东汉人杨秉,曾官至太尉。但他以正直廉洁留名于世。他早年丧妻,但不再娶,曾说,自己有“三不惑”:“酒,女色,财货”。他说到做到。
时隔千年,到了北宋,“酒色财”之后又增加了一个“气”字。自此“酒色财气”延用至今,既与人们生活分不开,又成了警诫人的箴言。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苏东坡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很喜欢佛学,常和一些和尚道士交往。
一次,他到大相国寺探望好友佛印禅师,佛印禅师刚好外出不在。但小童对苏东坡很熟,就香茗素肴侍候。
东坡独自斟酌消磨,突然抬头发现墙头有佛印禅师留诗一首: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
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东坡觉得诗写得不错,很有哲理。但又觉得有所不足,于是在旁边另题一首《和佛印禅师诗》:
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
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写毕,佛印禅师还没有回来,乘兴离去。
不久,王安石陪同宋神宗赵顼游览大相国寺,看到了佛印禅师和苏东坡的诗句,雅兴大发。
神宗对王安石说:爱卿怎么不和一首?
王安石略一沉吟,挥笔在墙头另一端题诗一首:《亦和佛印禅师诗》: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人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不愧是政治家,革新家,一下子把人们“谈虎色变”的酒色财气,提升到治国治民的高度。
宋神宗很是高兴,也乘兴作诗一首: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看到了吧,这就是境界,坐在不同的位置上说什么话。有人说是屁股决定脑袋。
作为佛印禅师,一个出家人,当然是四大皆空,“菩萨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空灵境界;东坡呢,毕竟是一个公务人员,恪守中庸之道把握住度最好;王安石呢,一国之相,有“治国平天下”的大气:宋神宗更是深谋远虑,从千秋大业的赵家江山考量。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酒色财气也有各自的说法:
比如:
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
财是下山猛虎,气是惹祸根苗。
这可能是我们最常见的说法。尤其是男人们在一起。“色是刮骨钢刀”,不但警醒百姓,更是警醒帝王:沉迷女色,无异于自寻死路。
什么红颜祸水,妲已乱商,褒姒误周,玉环乱唐等等。
但作为人类,没有色,就不能传宗接代,不能都学和尚,一了百了。几百年后,人类不就自取灭亡了吗?
所以有人就补充如下:
看来四字有害,不如一笔勾销。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世路难行,无气倒被人欺。
近代有一位辟谷道人也作了一首打油诗:
无酒社稷不含笑,无色民宅成寺庙;
无财君子难养道,无气只能吃补药。
作为现代人,如何辩证地看待酒色财气,如何把握这个度呢?
有人说:
酒
少喝是享受
多喝须忍受
再喝准难受
色
少碰是快乐
大碰是麻烦
常碰是负担
财
小财是财富
大财是包袱
再大犯迷糊
气
小气是脾气
大气是生气
常气会断气
你怎么看呢?
韦皋降生一个月的时候,家里人给他做满月。韦家是士族大户,前来祝贺的达官贵人非常多,同时还请来了很多高僧。用斋的时候,有一个相貌很丑陋的胡僧,不请自来。
本来韦家操办这种宴会,家童伙计都累得很,已经安排停当了,又来了个不知名的和尚,就很烦。在庭前扔了一块破席子给胡僧坐下。
用完了斋饭后,韦氏命乳母把韦皋抱了出来,请高僧给婴儿诵经祝福。胡僧忽然起身闯了进来。对着婴儿说:“好久不见,别来无恙乎?”婴儿闻声面露喜色,大家都很惊奇。
韦皋的父亲就问:“这孩子才降生一个月,法师为什么说分别很久了?”胡僧说:“这事就不是施主所能理解的了。”韦父更加好奇,一再地追问。
胡僧说:“这孩子是诸葛武侯转世再来。东汉末年的时候,武侯在蜀国做宰相。蜀国的人们深受恩惠,如今他降生在这里,以后定要执掌蜀地,受到西蜀民众的爱戴。
“贫僧以前在剑门的时候,跟武侯关系非常好。得知他降生到了韦家,路途虽然很远,也要过来看望他啊。”韦父觉得胡僧是世外高人,就给这孩子取名韦皋字武侯。
后来韦皋四十岁的时候奉旨节制剑南守军,一直升迁到太尉兼中书令。在蜀地驻守了十八年(史载二十一年),跟胡僧当年的预言一致。(出自《宣室志》)#野史有话说#
又#我要上微头条#
韦皋年轻时在江夏游历,住在江夏郡守家里。郡守有个儿子叫荆宝,对韦皋非常尊敬。荆宝有个美女丫环叫玉箫,常常让她去侍奉韦皋。
两年之后,韦皋打算进京求官,但因故未能成行,便迁居到当地的头陀寺。玉箫经常到寺里去侍奉他读书,日久生情。
后来,韦皋的家人来信催促他回家。渡船停在江岸就要起航时。韦皋依依不舍,泪流满面。于是写信快马送给荆宝。等了一会,荆宝送玉箫过来,有意让她随船沿途侍奉韦皋,韦皋瞻前顾后没有带她回家。
分手的时候韦皋约定5--7年内,前来迎娶玉箫。并且留下一枚玉指环为凭,书写《留赠玉环》诗一首,送给玉箫。第五年的时候,韦皋没有来,玉箫在鹦鹉洲望眼欲穿,默默祈祷。
转眼两年过去了,到了第八年的春天,玉箫叹息地说:“韦郎离别已经七年多了,肯定不会回来了。”于是便绝食而亡。郡守一家怜悯她守节而死,就将玉指环给她戴在中指上,一同殡葬了。
后来,韦皋奉旨镇守蜀地。他非常勤政,到任第三天,就查勘刑狱。纠正平反冤案错案数百起。有一天庭审时下边有一个犯人,高喊:“仆射!仆射!还记得当年的荆宝吗?”韦皋说:“记忆犹新。”下边回道:“我就是荆宝!”
韦皋问:“犯了什么罪被判如此重刑?”答道:“当年我与仆射分手后,很快便以明经科考中举人,被任命为青城县令。在任的时候家人不小心,将衙门房屋及官仓等烧毁,于是被定罪入狱。”韦皋说:“既然是家人犯了罪,跟你有什么关系。”当即给他平反昭雪,留在身边做幕宾。
当时战乱刚刚平息,百废待兴,韦皋公务特别繁忙。几个月后才问起玉箫的下落,荆宝悲痛地说:“仆射乘船离别那天,跟她约定七年为限,必来迎娶。后来你过了七年没来,她悲痛万分绝食而亡了。”说罢,又吟诵起《留赠玉环》诗:“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
韦皋听罢,痛心疾首。从此之后,便抄写经书修造佛像,超度玉箫早日脱离苦海。乐山大佛的建造完成,韦皋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唐玄宗开元初年,凌云寺的海通和尚,发愿修造乐山大佛。几经停工,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才由韦皋完成,历时九十年。
他常悔恨自己,思念玉箫,期望有缘再见她一面。当时有个祖山人有招魂之术,能让死者与亲人见面。他让韦皋斋戒七天,在一个月光朦胧的深夜设坛作法,玉箫飘然而至。见到韦皋后,她施礼致谢道:“赖将军写经造像之功,天曹命妾降生世间。十数年后再来侍奉将军。”
临别时她微笑着怪罪韦皋说:“都是韦郎薄情,让妾与您死生相隔!”后来,韦皋治理陇右地区功勋卓著,在唐德宗执政期间,一直放手让他治理西蜀。由于年久资深,官职连连晋升,直至中书令。#文化广角#
在他治理西蜀期间,各地民众心悦诚服,西南边区人心归附。有一年他过生日大摆宴席,辖区各地纷纷来贺。东川卢八座送来一名歌女,这名歌女名叫玉箫年方二八。韦皋仔细一看,歌女跟自己日思夜想的玉箫,神采外貌完全一致。又拿起他的手,发现中指上长着一个肉质的指环,隐隐约约地,跟当年自己送给玉箫的指环形状一样。
@月上瓜洲:韦皋为官清正,文武双全。是唐朝中期重臣,历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南康郡王,检校太尉、中书令。
韦皋是西川节度使中在任时间最长、功劳最大、官爵最高的。唐德宗时代,死后获赠太师的功臣很少。只有郭子仪、李晟、浑瑊、韦皋数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