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点赞,全国人民如果90%变成公务员多好啊,到了那时,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多好,
海峡网海峡网官方账号20余省份启动公务员招录,多地扩招增幅超50%
个人意见发达的省市,老养金稍多些,欠发达地区略少些,总体高的公务员降一点,略低的加一些,想留下延迟退休几乎是高福利待遇的,工作轻松的……
看到有个网友说没必要把公务员和事业编神圣化,真正有能力的人都去做年薪几百万的工作了。我想说的是普通人能有几个能创造社会高价值?每年为什么有大量的985,211名校毕业生硬生生地挤破头也要进入体制内呢?
公务员和事业编他们都是众所周知的高工资,高待遇,他们的社保公积金都是按工资的基数缴纳,不像在公司里,大多数都是按最低基数缴纳,所以他们的退休工资都是一个顶几个普通人的退休工资,他们的优势是凸显在他们的后半生。我姨妈的公公已经九十多高龄了,他退休前是公务员。现在每个月工资六千多,在苏北一个小镇上。他的几个儿子都争先恐后地照顾他。谁照顾他,他那个月的工资就给谁。
我身边的普通公务员和事业编,年收入都比企业的主管薪酬要高,甚至比有些经理的工资还高。我们村有户人家的儿子赶上了分配时代的最后一班末班车,当时考上了一个不知名的师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任教。后来农村学校被撤掉了,搬到了县城了。他父亲的腰杆子更挺了,走到哪都是用鼻子看人。没办法,人家儿子是老师,是吃皇粮的。虽然拿到手的工资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要想按自己的生活质量过活,还要父母适当地给予补贴,但是社会地位那是杠杠的高啊。
普通人超过35岁后就会面临失业裁员,要想再就业难于上青天。体制内的就不会有此劫难,只要不是犯了致命的错误,就可以抱着铁饭碗逍逍遥遥过完一生。从古至今,体制内都是普通人的天花板。古代有钱的就捐个官做做,没钱的就穷尽一生也要考个一官半职。为什么呢?体制内就是他们心中的神。只要抱住了体制内这条大粗腿,什么权啊,什么钱啊,什么社会地位啊,都是顺手拈来罢了。至于灰色收入有没有,既然是灰色的,表象能看出来的话就不是灰色的了。
每日财经:财政供养超8千万人,花费全国40%的税收!引发网友感慨:看来公务员降薪是必须的!
之前看过一个数据,一个小县城,大概有100个局,平均一个局财政供养30人,那就是3000人,这是有编制的,还有没有编制的再加3000人,共6000人,还有教师上千人,而这个小县城可能只有20几万人。财政如何负担?
现代都是网络时代,考公务员的也都是大学毕业,工作效率高,不需要这么多人。听说很多地方都没啥人了,建议合并公务人员
也有网友说:财政供养不止8千万,非编财政供养比编制多好几倍,两者合计估计有3亿多人。
如果去掉儿童老人和偏远地区人口,中国真正供养的人也就一多半8亿多人,8亿养3亿鸭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