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一项文化遗产被发现是日本制造##非物质文化遗产# 头条热榜
不得不佩服韩国这个国家,为了培养民族自豪感,而不遗余力地“抢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劲头,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次竟然拿20世纪日本制作的钟表,当作大韩帝国李王家的王室文化遗产,申报“非遗”。
由此可见韩国的文物鉴定水平和申报“非遗”的工作态度。
当然,这不是韩国的第一次,也应该不会是最后一次。
之前,韩国在申报“非遗”的过程中,和我国“撞车”,却我行我素,屡教不改。
但令人佩服的是,韩国百折不挠,宁可被奚落,也不要错过,最终还是申报成功了一批“非遗”项目。
这些申报成功的项目里,有很多与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似,例如端午祭、宫廷宗庙祭祀礼乐、泡菜的腌制与分享、拔河仪式和比赛、燃灯会、大木匠与传统的木结构建筑艺术等。

还有一些,是韩国苦心挖掘出来的项目,例如绳索舞、猎鹰训练术、朝鲜族传统摔跤“希日木”、传统的韩国走绳索、灵山斋、七美瑞岛的永登仪式等。
另外,众所周知的,近几年韩国刻意在国际上淡化“中国春节”,推广宣传“韩国新年”,赞成用“Lunar New Year”替代“Chinese New Year”。
韩国一方面在拼命挖掘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努力输出现代文化,在国际社会形成了一股“韩流”。
就凭这种重视文化的观念、执着精神和执行力,我们就不能小看韩国的民族精神,更不能嘲笑人家。
反过来,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和启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价值观念等核心因素,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挖掘并申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确保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为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贡献。
挖掘、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